【木兰悦读】作家张如意新书《陕北方言的文学解读》读书分享会(127期)

情感   2024-12-24 18:41   陕西  

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木兰书院”,免费订阅木兰微刊,与众多花木兰成为同伴!)   

作家张如意新书《陕北方言的文学解读》读书分享会


2024年12月20日下午2点,由延安市方志办、延安市文联、延安市作协、延安市图书馆主办,延安市图书馆理事会、延安木兰书院志愿者协会承办的《陕北方言的文学解读》一书发布会暨读书分享会在延安市图书馆召开。


主讲嘉宾:作家张如意
特邀嘉宾:作家、文化学者杨葆铭,书法家、清涧方言推广者陈俊杰,延安市方志办主任、文化学者石翠琴
主持人:陕北方言发音人、延安广播电台主持人高彩文

精彩片段


原延安市文联主席、木兰书院创始人孙文芳致辞

女作家张如意多年来潜心写作,历时七年。多次田野调查,走访乡间里镇,阅读大量元杂剧、明清著作,撷取经典名著中的陕北话,摘选罗常培、黑维强、王克明等专家著作中的方言词汇,用文学的形式解读方言,这是她对深爱着的陕北大地的致敬。

她同时兼任“木兰书院”微刊编辑达八年,审校编辑稿件千余篇,组织参与多场读书会。此次活动特别感谢图书馆和木兰书院姐妹的大力支持。以后木兰书院会多次举行此类读书会,传承优秀文化,培养阅读习惯,带领全民阅读的好风尚!


张如意创作背景分享

我是在读了王克明先生《听见古代》后,萌生了解读陕北方言的创作欲望。我祖籍是绥德人,高中之前几乎每年暑假都回绥德十里铺村住两周,我对绥德方言非常熟悉,虽然我不会说,但每个意思都听得懂。绥德是陕北的中心,语言很文气,许多语言学家涉及到陕北方言也是以绥德方言为主。我这本书主要摘选了绥德、延安通用的即将湮灭的词汇。

我在写这本书时,最先参考的书籍就是各个县区的地方志。延安嘉庆本的洛川方志就有了方言的记载,民国本的洛川方言是所有地方志中方言记录最全面的。道光本的延川县志方言篇非常有趣,文白异读,但是用字不讲究。新编《延安市志》中也记录了方言的特点和变化。

其实很早就有学者关注陕北方言,语言学家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就涉及到陕北方言。延安大学刘育林老师、榆林的王建领、鲁翰、杨明方杨进父子,陕师大的邢卫东、黑维强等都有专著。我本来是想用笨办法,像王克明先生一样一边读古代文学一边寻找方言词汇,后来发现我辛辛苦苦找来的词汇早已被前人提留出来,那么我不妨做个方言的挑刺者和搬运工,在前人的专著中勘误、纠错,再用文学故事、散文、杂文的形式解读流传在老百姓口中的方言,这是我对方言的致敬。
写这本书我阅读了大量宋朝、元杂剧、明朝清朝的著作,落到词汇用字时用《说文解字》宋本《广韵》《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四本字典打天下,所以可以说我的这本书用到的字词都是非常严谨的,有来历有出处有根据。

写这本书不知道把多少人问到发狂,海波老师、陈俊杰老师、我的子洲邻居、延川的一位姐姐,几个绥德文友,我家里的姨姨们,我几乎是逮着谁问谁,用七年的时间写了五十余万字,这本书仅仅收录了32万字。
陕北方言不仅是语言的传承,更是陕北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还请大家在品读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将陕北方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简单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家、文化学者杨葆铭分享

杨葆铭老师从老延安府城的城市格局,到三次外来人口、外来文化对老延安话的一次次冲击,导致老延安话即将湮灭。杨老师的发言引人入胜,他认为语言能把人的距离拉近,就是细微之处那一个词,那个词就是方言用词。他肯定了张如意这本书的文化意义是找到了方言词汇造字之初的汉字和本音,用文学的方式让现代读者和后人能理解。


书法家、清涧方言推广者陈俊杰分享
陈俊杰:“张如意把我会说的话不会写的字写成了这一本书,我要感谢她。作为一个清涧人,我认为清涧话古老雅致,读了这本书找到了许多清涧话里的词汇,也是与作者经常沟通,才知道清涧话保留着大量古音,这个发现让我更加自豪,坚持用清涧话来讲清涧。”之后陈俊杰用纯正的清涧话为大家朗诵了《回延安》《乡愁》,现场笑声不断。


延安市方志办主任、文化学者石翠琴分享

石翠琴:这本书的新颖之处是用文学的形式解读方言,陕北方言的形成非常复杂,这背后有地理因素、多民族融合的因素。陕北方言是一个大的概念,以秃尾河、无定河、洛河、黄河等几个流域为界,各不相同。方言需要更深入的解读,方言的课题是本土文化人应该做的事情。


文化学者樊高林分享

樊高林:樊主席深入浅出地讲了方言是地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从长江文化到黄河文化,从陕北的历史讲述方言的来源。樊主席认为学习普通话是为了更好的交流,记录方言是为了听见古代,用书籍的形式记录方言能保留跟古人对话的可能。


文化学者高志旺分享

高志旺:这本书是对陕北文化的贡献,方言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意义重大,我在文学创作中经常请教如意。想起父母说过的许多陕北成语,有音无字,比如中条肋胯、轻薄连天、黑杆苍脆等,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文化学者苏世华分享

苏世华:方言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更生动更精准;方言也是情感交流最亲切、温暖;方言能表达历史的记忆,如今许多方言随着村庄被抛弃而消失。张如意这本书能让我们知道方言的具体用字,能保留即将湮灭的方言词汇,这是陕北非遗文化重要的一环。


作家侯波分享

侯波:人就像一颗颗珠子,方言就像一根线有效地将有相同文化背景、相同记忆的人串在了一起。如果我们出门在外得说普通话,有时候在外地遇上宜川人,能好好过一把宜川话的瘾。如意的散文非常好,有灵性,有趣味,用文学的文字来书写方言,是文学的创新。


作家海波分享

海波:这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语言是为了交换信息,方言与政治、历史有关,方言是经过上千年融合后形成,方言的流逝无法挽留,我们需要这类的书籍来记录方言。


文化学者刘江分享

刘江:与生俱来的方言让我们沟通更加轻松,文章中适当加入的方言词汇让行文生动。张如意这本书提醒我们,不仅要做方言的保护,还需要做村庄地名的收集,写地名故事,收集地名传说。


图书馆馆长薛景春分享

景春:图书馆举办读书会旨在促进知识交流、开拓阅读视野、营造阅读氛围,感谢主办方将此场读书会场地选在我们图书馆。咱们本土作者不少,我们图书馆愿为作家、艺术家们提供场地举办读书会,为传承与弘扬文化做出贡献。


作者向图书馆赠书


高志旺、陈俊杰老师赠字


作家现场签书


读书会总策划孙文芳致结束辞

这是一个方言被重视的下午,这是一场共怀桑梓之情的读书会。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间埋藏着我们这个民族诞生和发展的秘密。包括我们的陕北方言,它蕴藏着我们祖先的声音、祖先的记忆,值得我们用心去挖掘、保护、传承下去。祝贺如意妹妹新书出版!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的光临!感谢图书馆提供场地!今后我们要经常举办这样的读书会活动,让我们一起“读经典美文,建书香延安!”让我们的城市更具书香内涵!

现场花絮



木兰书院微信公众号:mlsy3838

木兰微刊投稿邮箱:mlsy38@sina.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73799439

转载注来源木兰书院微信号mlsy3838 否则追究

本期编辑:薛丽娜    法律顾问:李红梅

木兰书院
花木兰,是举世闻名的巾帼英雄,是天下女性的骄傲和自豪。【木兰书院】是女性成长的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以我们的美丽和智慧,带给这个世界以美好希望!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飞升——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