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木兰书院”,免费订阅木兰微刊,与众多花木兰成为同伴!)
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讲堂第504期。
2025年1月,木兰讲堂由威海木兰书院承办。本期木兰讲堂是威海木兰书院微讲堂的首场讲座。本期讲座在威海木兰书院活动基地线下举办,并通过威海木兰书院视频号同步直播。
讲座主题:《落红潇潇 纤笔铮铮——现代作家萧红的人生与创作》
主讲嘉宾:杨毛毛
友情主持:樊利华
讲座时间:2025年1月4日周六晚七点
讲座地点:木兰书院威海分院活动基地
友情主持简介
樊利华,威海木兰书院副秘书长。银行从业30余年,20余年网点负责人经历,AFP金融理财规划师,中级经济师,银行业协会调解岗在职。热爱生活,走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做一个内心丰盈,性格温润的人。
讲座提纲:
一、落红萧萧铺满径——悲凉人生
(一)呼兰之女
(二)漂泊旅程
(三)爱的憧憬
(四)落花无语
二、纤笔铮铮透纸背——“文学洛神”
(一)创作概况
(二)代表作品
(三)深刻内蕴
(四)艺术个性
手握红山茶,倾听泥土与流水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戴望舒在好友萧红的坟前,写下了这首悼亡诗,暗夜的黑与山茶花泣血的红浸满了思念。2025年1月4日,在望得见夜空、听得到涛声的威海美仑酒店,哈工大文学院杨毛毛教授再次引领我们走进中国现代文学殿堂,以一场主题为“落红潇潇 纤笔铮铮——现代作家萧红的人生与创作”的讲座为这位奇女子献上了一束充满深情的红山茶。
本场讲座是木兰书院威海分院担任轮值的首次活动,也是木兰微讲堂通过直播方式面向全球木兰姐妹授课的首次尝试。微讲堂预告刚一公布,25个线下名额瞬间秒没,抢到课的老师们喜气洋洋,没有报上名的老师则自发排队候补,火热的场面背后是对毛毛先生精品课程的期待,也是对作家萧红的炽烈热爱。
“落红萧萧铺满径——悲凉人生”,毛毛教授的讲座从萧红的人生起始,从精心设计的标题中我们已嗅到了秋的萧瑟和冬的凛冽。“没有哪位作家需要用如此漫长的篇幅介绍她的人生经历,她的悲凉人生与她的作品是无法分割的。”萧红是呼兰之女,那里有严苛的父亲、生分的继母,重男轻女、迷信迂腐,再加上她本性倔强,萧红的童年缺少爱的滋养,只有略显孩子气的祖父和后花园成为她心中的白月光。
离开呼兰的萧红踏上了漂泊之旅,她一路寻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香港,她的爱千疮百孔,终究错付,空留一声“不甘”说与谁人解。鲁迅评价她的《生死场》具有“越轨的笔致”。越轨的又何止是她的文字,她的人生便一直处于脱轨状态:跌跌撞撞,险象环生,终至覆灭。
“纤笔铮铮透纸背——文学洛神”。与第一个标题不同,毛毛教授用“铮铮”这样掷地有声的词语来评价萧红的文学成就,她站在来自生命体验的女性立场,表达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了悟,表达历史错动中的人性追问,她的作品中充斥着人道主义和自由的气息。她一生坎坷,生命如寒夜中的流星般短暂,但她的作品却散发着璀璨不朽的魅力。鲁迅先生曾赞誉萧红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把所有的生命感受和生活经验毫无保留地、赤裸裸地写给大家看。读萧红的作品你会时时感到她的心在跳动,血在奔涌,灵魂在呼号,你仿佛听到了萧红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音。
讲座的最后,毛毛教授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她创作的《呼萧红》
“你是永远年轻的萧红,因为灵魂是不老的。而会衰老的肉体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就已消失,留在我心中的便成了永远年轻的萧红。
我想起你曾经拥有过的并肩的行走,想起你永远找不到家的消瘦而孤寂的背影:在哈尔滨的街头,在东渡日本的船上,在战火硝烟中的香港……
一次次出发,因为你是一个人;一次次回归,因为你是一个女人!有谁永远地与你对话,有谁能真正地关注你的灵魂!
我知道天堂和地狱都没有寻呼台,我呼不到你!可我用心灵在呼你,你会接受到这信息的——因为灵魂是人间和天堂,人间与地狱所隔不断的唯一,你会与我来对话的,因为你的灵魂是地狱和和天堂所囚禁不住的!
我等待着,在每一个静夜。”
朗诵中,毛毛教授数度哽咽,眼中的泪水化成真挚的话语,划过长空,在天堂一端的呼机上清脆响起。
“让萧红活到她的作品中!她在自己的作品中永生!”这也许是对萧红最炽热的情感,最真挚的尊重。
难抑激动之情,木兰姐妹在现场和微信群里尽情抒发对毛毛教授的感激和对萧红的景仰。
萧红有知,一定会感受到毛姐的讲解,有毛姐这样的传播者,对萧红、对后来者都是一件幸事,生活中的萧红是什么样已经不重要了,她的作品就是最真实的她,她在自己的作品中永生!感谢毛姐!——卓玛
毛毛教授讲座时几度哽咽,用心灵在体会萧红的悲与苦,这样的课让人动容!感谢毛毛教授百忙之中为我们准备课件,深情讲座!——杨晓英
如果说萧红对那个惨烈而不自知的人世间是五分悲悯,三分冷峻的话,毛毛老师对萧红的解读则是十分懂得,所以十分深情,投入。谢谢老师!她所用的文体,文字风格,或者说眼光,情怀,还那么难得的细腻悲悯,又不乏深刻冷峻。谢谢毛毛老师,带领我们走近和深入萧红……一个倔强的孩子在抗争,眼光清纯而坚定,脆弱着,坚强着,生活太难但绝不回头……我们司空见惯的,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许多,被她那目光给照亮了,让我们有了疑惑,这一切,对吗?合理吗?……加之女性身上的一切绑缚,毕竟要由一位女性作家来写出疼痛感,深切而真实……而她所用的文体,文字风格,或者说眼光,情怀,还那么难得的细腻悲悯,又不乏深刻冷峻。谢谢毛毛老师,带领我们走近和深入萧红。——孙颖
萧红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她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看世间万物忙着生,忙着死,她的目光清纯善良却又有几分未谙世事的残忍。聆听毛毛先生解读萧红,仿佛用双手握住了她战栗的肩膀,把她轻轻揽入怀中,对她说:不要怕,我在这里,懂你爱你的我们在这里。——邓志君
现当代文学史上,萧红是既是为女权呐喊的作家,更是思想深刻表现手法创新的代表,孩童的视角、叙事诗的表现手法……足以让年轻的萧红永远鲜活,毛毛老师带给我们专业、客观、详实的解读,是木兰姐妹相遇的幸福,毛毛老师和萧红以及木兰姐妹们一样,都是有木兰风骨的爱心美女。——师晓青
昨晚的讲座我全程坐在毛毛教授的旁边聆听。她是深情而且全身心投入的在讲述。在讲到萧红在香港得病的时候,她的眼里满含泪水。在读到她自己写的《呼啸红》这首诗的时候,“有谁能够真正关注你的灵魂”。她几度哽咽,差点就念不下去了,满眼都是泪。我真正能够体会到:毛毛教授读懂了和理解了萧红的内心世界和她灵魂的追求。所以。她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毛毛教授才能讲得这么精彩,这么感动人。非常感谢毛毛教授在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为大家倾情讲述现代文学洛神—萧红。毛毛教授是作为一个学者,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讲述了萧红的人生和她的心路写作历程。她是真正懂萧红的人。——樊利华
感谢杨教授昨晚的倾情讲述,让我认识了一个鲜活永恒的生命——萧红。当我从院长口中得知这次讲座要讲萧红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浮现出的却是鲁迅先生的身影,我没读过萧红的一个字,一本书,在我仅有的认知中她只是一个进步的文学青年。朗诵会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在网上购买了作家出版社的《萧红散文》,每天利用孩子睡觉的空闲时间阅读。《商市街》让我读得很艰难,那种痛彻心扉的寒冷、孤独、贫困、饥饿,一个字一个字地撕咬着我的心,以至于我的心在抖手在抖,半途不得不放下集子,去冲一杯热茶,去咽一块本不需要的饼干。那一刻我甚至在埋怨院长,新年伊始讲点啥不好,为什么让我接触这种凄苦悲凉的人生?三天零零碎碎的时间,我把这本集子读到了最后,剩下的几页还是在讲座开讲前突击看完的。就带着这一点点可怜的恶补,我投入到了杨教授的讲述中,我深知在社会这座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能有机会聆听杨教授的讲课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不会错过一次让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成长的机会。昨晚我坐在最后一排,离杨教授较远,但我的心和教授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跟着她委婉动听的讲述、珍贵详实的课件,我心中生出一个活生生的萧红,一个瘦瘦弱弱却顶天立地的萧红!当讲座接近尾声,杨教授为大家诵读《呼萧红》的时候,我哽咽了,我真想站起来,让大家都站起来,我们一起——呼萧红!!!“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李白云
喜欢萧红,最喜欢她的《呼兰河传》,温暖与悲凉的情绪交织,就像毛毛教授讲的“淡笔浓情”,把理性,节制的感情,藏在冷静而力透纸背的文笔下。那笔下的小城,大街小巷里生活的人们,自家大院里的各色租户,就像是在看一幅呼兰河的“清明上河图”长卷,没有伤感,没有滥情,死的挣扎,生的坚强,都静静的发生着,轮回着。是未暗世事的残忍,还是经历过悲凉孤寂后的深刻?萧红啊,在2025年的1月4日的静静的夜,毛毛教授噙着泪,带着我们木兰姐妹们,用灵魂在呼唤你,你听到了吗?——高宏
我和毛毛老师同龄,虽没有她的水平,但略能与她同心。她讲萧红是“淡笔浓情”,其实她自己何尝不是淡笔浓情。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娓娓道来,慢声细语,但情感浓郁,发自心底,几次的情不自禁,让我们与之共鸣。毛毛老师将萧红的心,自己的心和我们听者的心一一串联,心相通,意相近,情相联,一起隔着时间、隔着空间“呼萧红”。走进木兰书院,是所有木兰姐妹最正确的选择,衷心祝愿木兰书院越办越好!!——郑建华
谢谢杨木院长、毛毛教授及各位工作老师在小寒时节给予我们如同雪中送炭的好文学课。人生如同一年的节气,我们也会有寒冷的至暗时刻,那该如何去做呢?毛毛教授这一精彩的课给了我们答案!让我们认识了又一位木兰——萧红,打开PPT那一瞬间,就迈入萧红冷冽的文学世界,冰雪覆盖的她依然自带热血传递给我们一种极其旺盛持久的敢于与那个时代对抗的滚烫的生命力!最近热播的电影《出走的决心》,据真人真事所创作,原型是年过五十多名叫苏敏的女人,在令人窒息的婚姻家庭里,攒够了绝望而逃离出走,自驾开启了自我救赎,寻找自我,追求自由的旅程(推荐书友可看看这部电影),多少人认为的故事其实都是现实!所以说萧红的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其实有着遥远的相似性,我们不应忘记,正是有了萧红这样反抗父权,反抗夫权的女性勇敢砸烂套在身上的枷锁,用一生的试误才换来了今天无数女性相对开明的世界!再次由衷地感谢并致敬新年第一课就带给我们如此好的女性成长课!——杨莉
第一次听毛毛老师讲课,深受感动,完全是一场沉浸式的学习。她那温柔且有力量的讲述,专业且敬业的精神,深情且投入的情感表达,让萧红坎坷且不屈的人生都历历在目,让我沉浸其中,引起我们女性的共鸣和深思。也再一次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力量。看见姐妹们的分享同样受益匪浅,流连忘返。感谢木兰书院,感谢各位老师的付出,感谢姐妹的分享,让我们在这里成长进步,找到心灵的家园,成为“要眇宜修”的女生——宋妍
刘云英老师去年夏天在松花江畔与萧红故居不期而遇,她为姐妹分享了一组照片,她说:“一个31岁便殒落的作家,留给我们风华绝代的文学作品,却在青春岁月里饥寒交迫,令人心痛,毛毛老师对萧红那种深刻的懂得想必萧红应能知晓,每一次讲座又何尝不是一次相见,如若想念,她必会踏千山万水而来,她不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吗?谢谢杨木院长、毛毛教授及各位工作老师在小寒时节给予我们如同雪中送炭的好文学课。”
杨木院长在读了姐妹们的感想后激动不已,她说:“昨日的讲座我还没有哭,虽然心里也情绪满满。今天看姐妹们发自肺腑的感受,不禁一次次落泪,也许我们这个年纪,这样一群人,懂得萧红,懂得她的不易,懂得她的倔强,懂得她的抗争,懂得她孩提般的心。我们懂得生活的无常和无常中依然要往前走的女人,脆弱着坚强着,冰冷着温暖着,妥协着坚守着……一个故去的女人,她的作品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感受,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她31岁的生命如今依然跳动在每个喜爱她作品的读者心中!心相通,意相近,情相联,呼萧红,跨越时空!”
萧红一生追求温暖和爱,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位木兰姐妹的永恒追求。
萧红的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不同的文字在世界流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她为世界当代优秀女作家,她的名字作为中国杰出女性的代表命名金星上的山脉,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落红潇潇,纤笔铮铮,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仰望星空,共同追寻金星上那座名叫“萧红”的美丽山脉
讲座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
木兰书院微信公众号:mlsy3838
木兰微刊投稿邮箱:mlsy38@sina.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673799439
转载注:来源木兰书院微信号mlsy3838否则追究
本期编辑:叶子 审核:晓燕 法律顾问: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