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封面:
创新扩散理论 潜网理论 把关人
1962年,罗杰斯等人发表了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两级传播”理论作了补充,研究了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以推广的。
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为:
(1)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的结合是新观念传播和说服人们利用这些创新的最有效的途径,大众传播可以较为有效地提供新信息,而人际传播对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更有力。
(2)“创新扩散”过程至少包括四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确认
(3)传播过程呈“S”形曲线,即在采用开始时速度很慢,当其扩大至接近一半时速度加快,而当其接近最大饱和点时又慢了下来。
创新与扩散理论提醒人们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但是由于缺少反馈环节和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等原因,该理论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记忆思路:提出+内容+评价
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经过对美国几十家报社的调查,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描述了报社内部存在的一张十分微妙又非常强劲的控制网络。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引申到普遍意义上的群体和组织层面,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是群体传播的主要控制机制。
记忆思路:概念+起源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不过,怀特在提出这个模式时并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只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
事实上,大众传媒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之际,我们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这是因为:第一、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第二,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第三,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记忆思路:提出者+实质
编审 | 小刺
排版 | 红红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