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500字,阅读时长2分钟,时间杠杆率=30[1],欢迎关注,交个朋友。
负电价是指电力现货市场中,发电方报出负电价,且市场出清价为负值的情况,这意味着电力生产者需要支付消费者以便消耗电力。 负电价并非新鲜事,至少已有15年的历史。它最早出现在德国,近年来在全球各地的频率显著增加,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但中国仅山东、浙江等少数省份出现。 电力需要实时平衡,且无法大规模存储,新能源的波动性、储能能力的有限,以及需求侧灵活性的不足,可以说电力供需失衡带来了负电价。 负电价是市场供大于求的产物,新能源大发是根本原因,而天气条件、发电方式的比例以及电网的灵活性都是导致负电价的重要因素。 负电价并非真正"贱卖"电力,而是市场机制下的理性选择,负电价不等于白送电,背后仍有成本和策略考量。煤电和新能源都可能报出负电价,可能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负电价频率虽高,但持续时间短、电量少,整体影响有限,它只是电力市场的重要信号,鼓励减少生产、增加消费。 电网和储能是负电价环境下的最大受益者。负电价凸显了储能技术的重要性,以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过剩问题。 电力市场信息透明度影响负电价认知,亟需改善。 负电价并非越低越好,极端低价可能危及系统稳定,增强发电和消费的灵活性是减少负电价发生的关键,包括需求响应和实时调度能力。 "既见负电,为何不buy"?因为普通用户还买不到。
注释[1]:时间杠杆率=作者写文章耗费的时间/读者阅读所花费的时间,因此阅读是目前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读书更是性价比极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