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旭|试论华南东西部地区早期洞穴遗址之间的关系

学术   2024-10-31 20:01   北京  

摘要:华南地区是我国洞穴遗址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且延续时间很长。根据地理环境,可将华南洞穴分布区划分为东部的丘陵低地区和西部的高原山地区。虽然两个地区大体同属于一个气候区,但小的区域自然气候和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别,由此孕育出的史前文化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华南早期洞穴遗址的文化序列、特点等的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两个区域间的文化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华南地区是我国洞穴遗址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且延续时间很长,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晚的时期。本文涉及的华南地区,主要指的是长江干流以南的南中国大陆地区,包括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地。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李济、裴文中等学者先后在广西地区开展的洞穴遗址调查算起,迄今华南地区洞穴考古研究已走过近百年的心路历程。截至目前,经过前辈学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在华南地区调查、发掘巨量的洞穴遗址。其中,仅桂林一地就发现有70余处洞穴遗址,贵州地区洞穴遗址数量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0余处。此外,云南、湖南、江西、广东和福建等地,也有数量不菲的洞穴遗址见诸报道。
如果在华南地区沿着中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划一条南北向的分界线,会发现位于这条线东西两侧的洞穴遗址存在着显著区别。分界线东侧主要是南岭南北广阔的丘陵低地区,即雪峰山一线以东,一直到海的广大区域,平均海拔不足500米。西侧第二阶梯的高原地区又名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主要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两省。

虽然华南地区洞穴遗址数量众多,但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并公开发表资料的遗址相对有限。下面将以不同区域的典型遗址为代表,尝试以对比分析的视角,研究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高原、低地洞穴遗址之间的区别,并尝试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东部地区的洞穴遗址

东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主要分布于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南岭北部的洞穴遗址数量相对较少。目前位于南岭以北的洞穴遗址主要是万年仙人洞、吊桶环以及道县玉蟾岩等。位于南岭以南的遗址主要有柳州白莲洞、鲤鱼嘴,临桂大岩,桂林庙岩、甑皮岩,隆安娅怀洞,英德青塘、牛栏洞,封开黄岩洞,阳春独石仔等。

1.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仙人洞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镇大源盆地中的小荷山脚下,洞口朝向东南,距乐安江支流文溪水约70米,洞口与水面相对高度约3米。洞口高5.75、宽约18.9。吊桶环遗址东北距仙人洞约800米,为穿透式岩棚,洞口亦朝向东南。发掘者将两个遗址统一划分为三期4段。第一期距今25000—23000年;第二期距今23000—20000年;第三期早段开始出现陶器,距今20000—12000年;第三期晚段,出现磨制石器,螺壳数量显著增多,距今12000—9000年。

2.玉蟾岩遗址

遗址位于湖南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的一座石灰岩残丘的南坡下部。属于南岭北麓宽谷平原与石灰岩残丘相间的地貌环境。洞口与地面相对高度约5米,洞口朝向东南,宽1215、进深68米。洑水在遗址北部约2.5千米处,由西向东流过。遗址地层基本保存完好,文化性质比较单纯。文化遗物包括打制石器、陶器、骨角牙蚌器等。遗址中还出土大量动植物遗存,其中螺壳数量极多。主体文化堆积的年代,距今16000—13000

3.白莲洞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白面山南麓,属于岩厦式洞穴,洞口朝向正南,洞口高56、宽约18米,与附近地面相对高约27米。西距柳江支流都乐河约2千米,下层溶洞的暗河直通柳江。发掘者将白莲洞遗址划分为三期“五组”或三期“五个文化层”,后又确定为五期。第一期距今36000—26000年;第二期距今26000—20000年;第三期的地层含有大量螺壳,距今20000—12000年;第四期的堆积中螺壳密集,距今11000—9000年;第五期出现陶片,距今约7000年。

4.鲤鱼嘴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大龙潭公园龙山南麓名为鲤鱼嘴的岩厦处,北距柳江约3千米。紧邻遗址的大龙潭自西北向东南流去。岩厦高约8、进深约2.5米,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堆积深度约2米,螺壳等构成地层自下而上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2003年的发掘,将遗址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第二期约在距今9000年前后;第三期大体在距今6500年前后。考虑到遗址下层出有绝灭种动物遗存,且有多个测年数据在距今20000年之前,第一期的年代或应在旧石器时代晚期。

5.大岩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临桂县下岩门山北麓。下岩门山为一座石灰岩孤峰,东侧有一条小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遗址由AB两洞组成。B洞为水洞,堆积主要分布在洞口西侧,与水面相对高度约1米,残存面积约15平方米。A洞宽1520、进深810米,与水面相对高度约5米,洞内及洞外都保存有比较完整的原生堆积。遗址现存面积约300平方米,堆积最厚处达2.3米,螺壳等构成地层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掘者将遗址划分为早晚六期,第一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5000年左右。第二期发现两座墓葬,一座为仰身屈肢葬,一座为侧身屈肢葬,应属旧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距今15000—12000年。第三期新出现陶器,应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前段,距今12000—11000年。第四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段,新出现磨制石器,距今11000—8000年。第五期发现墓葬8座,葬式主要是仰身屈肢葬、蹲踞葬和俯身直肢葬等;应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段,距今8000—7000年。第六期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3500

6.庙岩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雁山区李家塘村东的一座石灰岩孤峰南麓。孤峰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溶蚀平原。遗址有南、东两个洞口,南洞口宽12、高4.5米,东洞口宽8、高2米,洞长16.8米,总面积约13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42.9米,其中,螺壳构成地层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⑪。遗址中上部发现两座墓葬,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墓葬为屈肢蹲葬⑫。出土的文化遗物相当丰富,有石、骨、蚌、陶制品等。石制品多以砾石为原料,均为打制石制品。年代为距今19000—12000年。

7.甑皮岩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象山区独山西南麓。独山坐落于漓江二级阶地西缘,周围是典型的石灰岩孤峰——溶蚀平原。洞口朝向西南,方向240°,总面积约260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约3.2米,螺壳等构成了地层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⑬。发掘者将遗址划分为五期。第一期出现原始陶器,距今12000—11000年;第二期距今11000—10000年;第三期距今10000—9000年;第四期距今9000—8000年;第五期出现磨制石器,距今8000—7000年。其中,第四五期各发现两座墓葬,且均为蹲踞葬。

8.娅怀洞遗址

遗址位于广西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东南距右江约1千米。由前洞厅和内洞两部分组成。洞厅为一高大的岩厦,长和宽均在10米左右,洞口朝西,相对高度23米。内洞长8、宽3米,遗址总面积约110平方米⑭。发掘者将娅怀洞遗址划分为四期。第一期属于旧石器时代,距今44000—30000年;第二期距今25000—20000年;第三期发现墓葬一座,距今约16000年;第四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距今5000—4000年。

9.青塘遗址

遗址位于广东英德市青塘镇,地处北江支流的滃江中游,包括黄门岩14号洞、吊珠岩、仙佛岩及朱屋岩等多处洞穴地点。其中,黄门岩是一座石灰岩孤峰,北距青塘河1300米,洞口西南距青塘河支流900米。14号洞位于黄门岩南麓,洞口相对高度510米,保存状况相对较好⑮。青塘遗址从晚更新世晚期延续至全新世初期,年代在距今25000—10000年。发掘者将遗址从早至晚分为四期。其中,第三期新出现陶器,距今约17000年。第四期地层中大量的螺壳构成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清理墓葬一座,为蹲踞葬,新出现刃部磨光石器,距今14000—10000年。

10.牛栏洞遗址

遗址位于广东英德市云岭镇东南狮子山南麓,狮子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周围是蚀余丘陵平原,南侧山脚下有一条古河道向东南注入北江。洞厅平面呈曲尺形,洞口在东端,方向138°,宽2.5米,相对高差约11米。洞内面积约400平方米⑯。遗址被划分为三期4段,第一期距今12000—11000年;第二期距今11000—10000年;第三期开始出现陶器、磨制石器等,前段距今10000—9000年,后段距今9000—8000年。

11.独石仔遗址

遗址位于广东阳春县北的独石仔山,东临漠阳江,西靠西山河。洞穴在山的东麓,与河面相对高度约10米,方向120°,是一个由裂隙溶蚀形成的高15、宽28、深40米的山洞。面积约200平方米。发掘者将遗址划分为三个文化层。上、中文化层中可见大量的螺蚌壳、动物化石,下文化层螺壳数量较少,上下文化层中均出土有磨制石器。年代在距今15000—10000年。

12.黄岩洞遗址

遗址位于广东封开县渔涝镇河儿口狮子岩西南麓,山前为开阔的谷地,渔涝河自东北向西南从洞前500米处流过。黄岩洞是一处岩厦型洞穴,面向西南,与河面相对高度约15米。洞口高6、宽5。遗址被发掘者整合为早晚四个地层,其中第23层包含大量螺壳堆积,石制品中出土两件磨制石器,年代在距今12000—10000年。第4层年代过早,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二、西部地区的洞穴遗址

西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大量天然洞穴,成为史前时期人类天然的庇护所。本地区的洞穴遗址又以贵州中西部地区的发现为多。代表遗址有富源大河,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贵安新区招果洞、牛坡洞,平坝飞虎山,开阳打儿窝等。

1.大河遗址

遗址位于云南富源县大河镇茨托村东南的花松山麓。洞口朝南,南北宽约100、东西长约150米,相对高度13米。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历次发掘确认遗址存在上、下两个文化层,均清理出有人工垫石地面、火塘,以及大量打制石制品和动物遗存。遗址年代可能在距今50000—30000

2.穿洞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普定县城南郊穿洞村的一座孤山上。洞长约30、最宽处13、高9米,相对高度约26米,文化堆积厚3米以上。发掘者将遗址划分为早晚两期文化层,早期地层石制品原料以燧石为主。石片和石核基本上是小型的。晚期地层石制品原料以玄武岩为主,燧石居次。石片和石核以大、中型居多。工具以大、中型为主,小工具居次。新的研究显示,穿洞遗址下层文化堆积可能不晚于距今34000—30000年,上层文化堆积距今12500—11500年㉑。

3.马鞍山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桐梓县城东南的马鞍山,在南北两侧山腰处各有一处洞穴遗址。位于北侧的洞穴,即所谓的马鞍山遗址㉒。洞口宽约16.5、进深约21米,与山下天门河水面相对高度约40米㉓。位于南侧山腰的洞穴被称为马鞍山南洞遗址㉔,洞口宽约4、进深约3.7米。发掘者认为南北两洞的文化内涵相近,时代可能也相近。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新的测年结果显示下文化层距今53000年,上文化层距今36000—15000年。

4.招果洞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高峰镇岩孔村招果组西南。洞口朝东,宽约18、进深约38米,相对高度不少于20米,东距麻线河约500米。洞内文化堆积厚约8米,文化内涵丰富,发现有火塘、墓葬等遗迹,以及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和动植物遗存㉕。遗址史前文化堆积被划分为三期6段。第一期距今44000—12000年,其中,早段距今44000—37000年、中段距今37000—17000年、晚段距今17000—12000年。第二期距今12000—9000年。第三期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5.牛坡洞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原属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平寨村龟山组东的一座名叫牛坡的孤山上,西距马场河约800米。遗址由三个地点组成,分别命名为ABC三洞㉖。遗址自下而上被划分为五个文化时期。第一期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5000年左右;第二期距今10300—8700年;第三期距今8000—5500年;第四期距今5500—4000年;第五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一二期发现较多数量的墓葬,多为蹲踞葬。第三期开始出现磨制石器,第四期出现技术水平较高的陶器。

6.飞虎山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平坝县白云乡的一座石灰岩孤山。山上有17处洞穴,其中编号17的洞穴有人类活动痕迹,尤其以2号洞为主。实际发掘面积65.6平方米,出土的文化遗物主要是石制品、骨器和陶片等㉗。遗址距今17600—4400年,大体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7.打儿窝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贵开公路东侧半山腰的一个岩厦。遗址南北长12、东西宽8.9米,总面积约106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超过4.5米㉘。遗址史前文化堆积被划分成早晚两个时期。遗址出土有大量兽骨,野生哺乳动物数量最多,水生动物数量很少。下部早期地层距今27000—15000年;上部地层距今6500—4300年。

8.大洞遗址

遗址位于贵州惠水县摆金镇清水苑村西,洞口方向45°,高710、宽约10、进深1520米。遗址与洞外溪流水面相对高度为15米,洞前为宽阔的盆坝,水源充沛。发掘者将遗址地层划分为12个水平层,自上而下深约1米,分属于3个自然层,出土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遗骸。碳十四测年数据显示,古人在大洞遗址频繁活动的时间在距今14000—11300年㉙。

三、东西部地区洞穴遗址年代框架

通过对上述洞穴遗址的梳理,以出土文化遗物的发展演化为基础,参考碳十四测年结果,可以大体上构建起两个区域各自的年代框架。

1.东部地区洞穴遗址的年代框架

东部地区洞穴遗址的文化堆积可为三期。第一期为晚更新世晚期,绝对年代上限在距今40000—30000年,下限距今约20000年。代表遗址为仙人洞与吊桶环一二期、白莲洞一二期、鲤鱼嘴一期、娅怀洞一二期以及青塘一二期等。本期文化遗物主要以打制石器为主,其中多数遗址细小石制品占据较高比例,其次是中大型的砾石制品。第二期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绝对年代在距今19000—12000年。代表遗址为仙人洞与吊桶环三期早段、玉蟾岩、白莲洞三期、庙岩、大岩一至三期、甑皮岩一期、娅怀洞三期、青塘三期、牛栏洞一二期、独石仔和黄岩洞等。本期地层中螺蚌等介壳逐渐构成地层堆积的主要组成部分。发现有较多墓葬,葬式均为屈肢葬。文化遗物中大部分或全部为砾石制品,部分遗址开始出现磨制石器和原始陶器。第三期相当于全新世早中期,年代大概不早于距今11000年,下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遗址为仙人洞与吊桶环三期晚段、白莲洞四五期、鲤鱼嘴二三期、大岩四至六期、甑皮岩二至五期、娅怀洞四期、青塘四期、牛栏洞三期等。本期部分遗址地层中螺壳等的堆积占有较高的比重。墓葬仍然主要是屈肢葬。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数量均增加明显,技术水平也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2.东部地区洞穴遗址的特点

首先,居住环境适宜。从地理方面来看,古人选址的洞穴一般位于孤山上,洞口开阔,通风和采光条件良好,与山下地面或水面相对高度适宜,既不至于太高而不适合攀爬,又不会因为太低而容易受水患、猛兽侵袭。周边地势起伏不大,比较适合人类与野生动物活动。周边地区水资源丰富,距离河流湿地不远,显示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迹象。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洞穴遗址堆积普遍较厚,延续时间较长——至少万年,甚至有的超过两三万年。

其次,洞穴贝丘始现。从第二期开始,东部大部分洞穴遗址,如仙人洞、玉蟾岩、大岩、庙岩、甑皮岩等遗址,开始出现大量螺蚌壳堆积,且在地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被称为洞穴贝丘。水生软体动物的大量出现,说明在第一期没有将水生软体动物纳入食谱的状况,在第二期已经大为改变,捕捞食用水生软体动物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业活动。伴随而来的是开始使用蚌制生产工具,如穿孔蚌刀(图五)。

第三,墓葬初现。现有资料显示,具有明确葬式的墓葬最早在本地区的第二期开始出现。其中,以广西桂林地区的墓葬发现数量最多,如大岩、庙岩两个遗址各发现两座。此外,英德青塘和隆安娅怀洞各发现一座(图一:1)。第三期墓葬数量更多,大岩五期发现八座墓葬,甑皮岩四五期也各有两座墓葬(图一:2)。这些墓葬均为屈肢葬,主要为蹲踞葬,另有仰身(俯身)屈肢葬。

图一  东部地区洞穴遗址墓葬

1.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墓葬(M1

2.甑皮岩遗址四期墓葬(BT2M8

第四,陶器起源。仙人洞遗址第三期早段出土的条纹陶距今20000年左右(图二:1)㉚。从年代上看,应该是目前所见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古的陶器之一。玉蟾岩遗址陶器的年代不晚于距今13000年(图二:2)。新近发掘的青塘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约17000年(图二:4)。但从制作工艺上看,桂林甑皮岩、大岩遗址的早期陶器更为原始,其年代不晚于距今12000年(图二:3)。此外,庙岩、牛栏洞等遗址均出土有不晚于距今10000年的陶器。大范围早期陶器的出现,为探索陶器起源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华南东部地区早期陶器和洞穴贝丘遗址共存的现象,似乎显示出两者有密切的关联。但也应注意到,如果陶器的年代准确无误的话,仙人洞遗址初现陶器的地层是没有螺壳堆积的,即陶器的发明与开发利用水生软体动物没有明显的关联,或难以将陶器的出现和软体动物利用联系起来。此后,很快出现早期陶器和贝丘遗址共存现象。不排除陶器发明以后,迅速被应用于加工食用水生软体动物方面。

图二  东部地区洞穴遗址出土早期陶器

1.仙人洞遗址夹砂红陶罐 2.玉蟾岩遗址陶釜形器 3.甑皮岩遗址第一期陶釜(DT6㉘:072) 4.青塘遗址陶釜形器口沿(HM2335

第五,细小打制石制品与砾石制品次第出现。本地区打制石制品在洞穴遗址中延续时间很长,几乎伴随穴居生活的始终。其中,在部分遗址中以燧石等优质原料制作的细小石制品在第一期占有较大比例。如仙人洞与吊桶环一二期、白莲洞一二期(图三),娅怀洞遗址的详细资料虽然尚未发表,但有限的信息显示,其在早期也存在大量细小石制品。进入第二三期,出土砾石工具的范围大为扩展,石器的数量激增,尤其各类型陡刃砍砸器、石锤、凹石、穿孔石器等(图五)。
第六,磨刃石器诞生。东部地区的遗址中,磨制石器最早出现在第二期,但数量极少,如独石仔、黄岩洞等遗址(图四:14)。本区域磨制石器主要是磨刃的石斧、锛等。整个器物外形多利用砾石原貌,因陋就简,仅在刃部施磨,器身其他部位保留有大量修理片疤或原始石皮。到第三期的时候,磨制石器开始大范围普遍出现,如仙人洞三期晚段、大岩四期等(图四:5)。总体来看,磨制石器出现的时间至少不晚于距今10000年。为探索本区域磨刃石器的起源,提供了丰富材料。
图三  细小燧石制品
16.仙人洞遗址,713.白莲洞遗址)

图四  磨制石器
14.独石仔遗址 23.黄岩洞遗址 5.仙人洞遗址

图五  东部洞穴遗址出土石骨蚌器
最后,广谱经济兴起。本地区第二期大量洞穴贝丘遗址的出现,显示出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开始正式将水生螺蚌等软体动物纳入古人食谱之中。除了捕捞水生动物,遗址中从早到晚均出现有大量哺乳动物遗骸,显示狩猎经济在日常穴居生活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南岭北部的仙人洞、玉蟾岩等部分遗址开始出现和水稻有关的遗存。如在仙人洞二三期地层均发现有水稻扇形植硅体;玉蟾岩在植硅体之外,还发现有碳化稻,种种现象对于稻作起源研究意义深远。此外,本地区大部分洞穴遗址中还发现有其他可供食用的植物遗存。总体来看,本地区第一期处于狩猎采集经济模式下,从第二期开始,进入广谱化的渔猎采集经济,第三期大部分时间仍然延续前期的经济模式。

3.西部地区洞穴遗址年代框架

西部地区洞穴遗址也可以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晚更新世晚期,距今40000—20000年。包括大河、招果洞一期早中段、马鞍山、穿洞下层等遗址。遗物主要是各类型的打制石制品,骨器数量较少。打制石制品以器型较小的燧石制品为主。第二期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距今19000—12000年。包括招果洞一期晚段、打儿窝遗址下层、飞虎山遗址下层、牛坡洞一期、大洞等遗址。仍以器型较小的燧石制品为主,磨制骨器大量出现。第三期全新世早中期,又可划分为早晚两段。早段距今11000—6000年,包括招果洞二期、穿洞上层、牛坡洞二三期等遗址。以燧石为主要原料的小型打制石制品数量仍占主要地位,磨制骨器数量仍然较多。磨制石器在本期开始出现,主要是刃部磨光石器。晚段距今6000—4000年。包括招果洞三期、飞虎山上层、牛坡洞四期、打儿窝上层等遗址。细小燧石打制石制品数量仍然较多,陶器在本期开始出现。
4.西部地区洞穴遗址的特点

首先,居住条件便利优越。从洞穴选址的角度来看,生活在西部地区的古人,有着与东部地区相同的观念。居住的洞穴一般位于孤山之上,洞口开阔向阳,洞厅宽大,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周边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沼泽,动植物资源丰富等。

其次,墓葬乍现。完整的墓葬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第二期,如牛坡洞一期出土三座墓葬㉛。在第三期时,本地区墓葬出现得较为普遍,如牛坡洞二期(图六)、招果洞二期(图七)等。所见墓葬中,均为屈肢葬,其中蹲踞葬占有较高比重,仰身屈肢葬较少。年代多在距今万年前后。

图六  牛坡洞遗址(AM1

图七  招果洞(M1

第三,细小燧石工具贯穿始终。本地区洞穴遗址中,石制工具从早到晚均以打制石器为主,多数遗址中以燧石为主要原料的细小打制石制品占有极高比例,砾石工具的数量极少,仅在晚期时略有增加。燧石制品主要为各种类型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牛坡洞遗址中还出现有非常典型的经过预制加工的细石器制品。砾石工具数量少、比例低,主要是各类型砍砸器、石锤、凹石,但几乎不见穿孔石器(图八、图九)。

图八  燧石打制石器
110.打儿窝遗址;1124.飞虎山遗址

图九  牛坡洞遗址砾石石器和燧石石器(二期)

第四,磨制石器姗姗来迟。磨制石器在本地较为少见,主要是斧锛等器物,以牛坡洞第三期发现的磨制石器年代相对较早,地层较为准确,且数量较多,年代大概在距今8000年前后。从技术、文化的标准来看,牛坡洞的磨制石器分为两种,即刃部磨光和通体磨光(图一〇、图一一)。
第五,骨角器丰富多彩。本地区磨制的骨角器发现数量多,且磨制精美,主要是骨(角)铲、锥等工具(图一二)。据悉,穿洞、招果洞、牛坡洞等均出土数百件磨制骨器㉜。仅穿洞在首次试掘中,就发现200余件磨制骨角器㉝。本地区的骨角器不但数量丰富,出现的年代也比较早,招果洞遗址第一期早段的地层中就出土有磨制骨器,距今约37000年。马鞍山遗址上文化层第65层出土的磨制骨器的年代也在距今35000—34000年之间(图一三)㉞。

图一〇  牛坡洞遗址小型磨刃石器(三期)

图一一  牛坡洞遗址通体磨光石器(三期)

图一二  牛坡洞遗址磨制骨铲(二期)

图一三  马鞍山遗址磨制骨器

第六,陶器制作技术成熟。本地洞穴遗址发现的陶器数量比较少且破碎严重。同时,出现的时间也普遍比较晚,即在牛坡洞四期、打儿窝上层、飞虎山上层等时期。其中,牛坡洞遗址第四期出土的陶器内容相对最为丰富、地层最为明确(图一四)。根据出土陶器质地、工艺、纹饰等,基本可以确定均非早期陶器,均表现出较成熟的制作工艺水平,很可能是受到外地文化影响而产生的㉟。

图一四  牛坡洞遗址陶器(四期)

第七,生业模式固守传统。遗址地层中从早到晚均出土大量哺乳动物遗骸,主要是鹿科动物。从破碎严重的动物骨骼来看,动物的利用率非常高。此外,还有较多的可食用植物遗存发现。自始至终未见到驯化动植物遗存出现。由此推测,本地区的生计方式从早到晚都是狩猎采集模式。

最后,本地区典型洞穴遗址堆积普遍很厚,如牛坡洞最厚达6.7米,招果洞遗址更是厚达8米。厚厚的地层堆积显示洞穴利用的时间长。根据测年结果和出土文化遗物,可以确定部分遗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或者青铜时代。显示出本地区穴居生活延续时间较长。
四、东、西部地区洞穴遗址的关系

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分属于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两大水系的支流纵横交织,很大程度上构成史前时期文化交流的通道。分居东、西两个地区的洞穴遗址显示出了密切的关系,但受地形环境的制约,不同地区的洞穴遗址又各具显著特点。这种情况不但出现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区域内部洞穴之间。

1.东西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中,打制石制品占绝对优势,石器技术普遍是单面单向锤击法。第一期,即晚更新世晚期,洞穴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制品普遍以细小燧石制品为主,砾石制品的数量较少。本期西部地区诸多遗址中流行使用细小石制工具,而东部地区的相关遗址数量较少。从地理上来看,位于东部地区柳州的白莲洞遗址和隆安的娅怀洞遗址,均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南外围地区,并均有河流可以上溯至西部高原地区。这两个遗址与西部地区的使用细小石器的文化是否有交流联系,未来值得探索。第二期,东部地区砾石制品的数量和比例显著上升,甚至部分遗址已经不见细小燧石制品,但在西部地区仍延续此前的细小燧石制品,仅伴随有少量砾石制品。第三期东部地区大部分遗址几乎不见燧石制品,代之以中大型砾石制品,而西部地区多数遗址仍然延续此前的传统,砾石制品数量稍有上升。

2.砾石工具中的凹石,在东、西部地区洞穴遗址中广有出现,似乎存在相似的功能。东部洞穴遗址中的砾石砍砸器,特别是陡刃砍砸器,在以牛坡洞遗址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中也有发现,但是数量较少。

3.刃部磨光的斧锛类石器,在东西部地区洞穴遗址中均有出现,制作工艺和器型相似性程度比较高。从出现的早晚关系来看,明显在东部地区出现得比较早,如独石仔、黄岩洞、大岩、仙人洞等遗址。年代普遍早于距今10000年。西部地区出现相对较晚,最早见于牛坡洞三期,时间为距今8000—5500年。更早的发现是招果洞一期晚段,仅为个例。其他普遍出现磨制石器的时间,应该在距今5000年内,包括打儿窝晚期、飞虎山上层等。

4.磨制骨器是史前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史前洞穴遗址中常见骨器。从绝对数量来看,华南西部地区的磨制骨器数量极多㊱,东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中,骨器的数量极少。

5.虽然大部分洞穴遗址均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新石器时代,但是东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中,陶器早早出现,并在距今万年前已经广泛分布。西部地区的洞穴遗址中,陶器出现普遍较晚,一般不早于距今5000年,且一经出现就表现出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被认为是外来的技术。以牛坡洞遗址为代表的西部洞穴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以平底器为主,而东部地区的遗址中往往以圜底器为主,发展到晚期可见圈足器、三足器等。如此来看,两个地区之间的器物似乎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

6.两个区域在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均发现有较多数量的墓葬。葬式比较一致,均为屈肢葬,尤其以屈肢蹲葬为主。

7.与东部洞穴遗址相比,西部的遗址中极少见螺壳堆积,即洞穴贝丘。同时,洞穴贝丘遗址中常见的蚌器,如穿孔蚌刀等,在西部地区几乎不见。考虑到西部洞穴遗址中基本不见螺壳堆积,亦不见早期陶器,进一步暗示陶器和水生螺蚌类软体动物的利用可能有莫大的关系。

五、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东部低地区与西部高原区洞穴遗址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一是东部洞穴中含贝壳堆积的遗址数量多,而西部地区极少甚至不见。二是东部地区洞穴遗址多延续至距今七千年前后,即甑皮岩第五期,此后开始出现明显变化,逐渐走出洞穴,开启旷野生活。生业也开始由狩猎采集逐渐过渡至广谱化的生业方式。而西部地区的洞穴遗址延续的时间更晚,甚至到青铜时代,生业方式一直未见明显变化,始终以狩猎采集为主。两个区域文化发展及生业方式的显著不同,进而延伸出不同的文化模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地理上来看,两个区域几乎处于相同的纬度带,相同的自然条件比较多。如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区,全部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降水量丰富。但是从气候条件来看,以云贵高原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主要位于中亚热带,而东部地区主要是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东西部地区还是存在相对明显的差别。首先,南岭以北的东部地区,年积温多在50006500℃,南岭以南的年积温60008000℃。而西部地区海拔较高,年积温仅有40005000℃㊲。其次,最热月平均温度在东部地区多为28℃以上,受海拔高度影响,西部地区的平均温度一般为1825℃㊳。除了气候存在差异外,地理环境方面,两个区域也有相对明显的差别。西部地区是高原山地,且喀斯特发育,地形破碎,缺乏大面积的河流冲积台地和平原。相反,受到河流湖泊的影响,东部地区大范围的冲积平原广泛分布。相对来说,东部地区适宜活动的条件远比西部地区优越。总之,气候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两个区域动植物资源之间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古人的日常生活。这或许会是东西部地区早期洞穴遗址存在差异的原因,但可能并非是唯一的原因。如果想要进一步究明差异的原因,尚需要未来做更多的研究。


向上滑动阅读注释

韦军:《桂林谷地史前洞穴遗址的分布及其认识》,西安半坡博物馆、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编:《史前研究·2010》,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周必素、张合荣:《贵州考古遗存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华夏考古》2023年第1期。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仙人洞与吊桶环》,文物出版社,2014年。

袁家荣:《湖南旧石器时代文化与玉蟾岩遗址》,岳麓书社,2013年。

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编:《柳州白莲洞》,科学出版社,2009年。

周国兴:《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史前研究》1984年第2期;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白莲洞遗址发掘报告(1981—1982)》,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编:《柳州白莲洞》,科学出版社,2009年。

柳州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年第9期;李珍、李富强:《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探讨》,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博物馆编:《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傅宪国、蓝日勇、李珍等:《柳州鲤鱼嘴遗址再度发掘——基本建立柳州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中国文物报》200484日第1版。

傅宪国、贺战武、熊昭明等:《桂林地区史前文化面貌轮廓初现》,《中国文物报》200144日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459页。

谌世龙:《桂林庙岩洞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博物馆编:《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0166页。

⑫漆招进:《桂东北漓江流域的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其分期》,《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桂林甑皮岩》,文物出版社,2003年。

谢光茂、余明辉、卢杰英:《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18119日第4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考古》2019年第7期。

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邱立诚、宋方义、王令红:《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考古》1982年第5期。

宋方义、邱立诚、王令红:《广东封开黄岩洞洞穴遗址》,《考古》1983年第1期;宋方义、张震洪、邓增魁等:《广东封开黄岩洞1989年和1990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92年第1期。

吉学平、敖秀娟、徐兴兰等:《云南富源大河出土一批莫斯特文化特征石制品》,《中国文物报》2006818日第2版;吉学平:《大河洞穴之魅——富源大河旧石器遗址揭秘》,《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6期。

曹泽田:《贵州省新发现的穿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俞锦标:《贵州普定县穿洞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的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张森水:《穿洞史前遗址(1981年发掘)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1995年第2期。

Zhao M, Shen G J, He J N, et al. AMS 14 C dating of the homininar chaeological site Chuandong Cave in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Vol.447, No.15, pp.102-110, 2017.

㉒张森水:《马鞍山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1期。

㉓胡晓纯、高星:《贵州马鞍山遗址1986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20225期。

㉔黄泗亭、龙凤骧、安家瑷:《马鞍山南洞旧石器文化遗址试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992年第1期。

㉕张兴龙、吕红亮、何锟宇:《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掘——揭示旧石器时代晚期穴居人群的行为和生存策略》,《中国文物报》202142日第8版。

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一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坝县文物管理所:《贵州平坝县牛坡洞遗址2012—2013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一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考古》2017年第7期。

㉗李衍垣、万光云:《飞虎山洞穴遗址的试掘与初步研究》,《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㉘王燕子、曹波、胡昌国:《贵州开阳打儿窝岩厦遗址试掘简报》,《长江文明》2013年第1期。

㉙张兴龙、毕忠荣、龙小平等:《贵州清水苑大洞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16年第4期。

㉚吴小红、张弛、[美]保罗·格德伯格等:《江西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陶器的年代研究》,《南方文物》2012年第3期。

㉛付永旭:《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考古杂志社编著:《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11—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㉜张兴龙、吕洪亮、何锟宇:《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发掘——揭示旧石器时代晚期穴居人群的行为和生存策略》,《中国文物报》202142日。笔者主持的牛坡洞遗址就发现大量磨制骨角器,大部分为骨角铲。

㉝毛永琴、曹泽田:《贵州穿洞遗址1979年发现的磨制骨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4期。穿洞遗址第二次发掘于2022年启动,据悉已发现磨制骨角器千余件。

㉞张双权:《贵州马鞍山遗址发现旧石器时代骨角制品》,《化石》2016年第3期。

㉟付永旭:《贵州牛坡洞史前陶器来源初探》,《中原文物》2020年第5期;付永旭、黄超:《贵州牛坡洞遗址新发现的陶器——兼论黔中史前洞穴遗址中的陶器》,《南方文物》2017年第4期。

㊱毛永琴、曹泽田:《贵州穿洞遗址1979年发现的磨制骨器的初步研究》,《人类学学报》2012年第4期。

㊲丁一汇编:《中国气候》,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10411页。

㊳丁一汇编:《中国气候》,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10411页。



作者:付永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4年第4期

责编:韩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方网站微信;宣传考古学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