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胜前:《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第65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2]Binford L.R., Willow Smoke and Dog’s Tails: Hunter-Gatherer Settlement Systems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Formation, American Antiquity, Vol.45, No.1, 1980.
[3]生计聚落系统的概念是西方考古学界解释遗址功能专业化和衡量史前人口相对流动性或定居性的一种常用方法。最早由温特斯(Winters H.D.)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一组共时遗址或活动区域之间的功能关系。参见Winters H.D., The Riverton Culture: A Second Millenium Occupation in the Central Wabash Valley, p.111, Springfield: The Illinois State Museum, 1969.
[4]Flannery K.V., Origins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Early Domestication in Iran and the Near East. The Domestic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Plantsand Animals,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69.
[5]Smith B.D, Low-Level Food Production,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Vol.9, No.1, 2001.
[6][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田雷译:《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第249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
[7]Kelly R.L., Mobility/Sedentism: Concepts, Archaeological Measures, and Effect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21, 1992.
[8]a.费曼(Feinman G.M.)认为基本条件是至少有一部分人口连续几年或至少有三个季节在一个聚落定居。参见Feinman G.M., NeitzelJ., Too Many Types: An Overview of Sedentary Prestate Societies in the Americas,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 1984.b.苏珊·肯特(KentS.)定义为一年中在一个地点居住6个月以上。参见Kent S, Farmers as Hunters: The Implications of Sedentism, p.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c.欧弗·巴尔约瑟夫(Bar-Yosef O.)认为需要在一个地点持续居住9个月以上。参见Bar-Yosef O., The Role of the Younger Dryasin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in West Asia. The Origins of Pottery and Agriculture, New Delhi: Roli Books, 2002.
[9]刘莉、陈星灿著,陈洪波等译:《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第13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10]Schiffer M.B.,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pp.47-98, 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1996.
[11]Hardy-SmithT., Edwards P.C., The Garbage Crisis in Prehistory: Artefact Discard Patterns at the Early Natufian Site of Wadi Hammeh 27 and the Origins of Household Refuse Disposal Strategies,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Vol.23, 2004.
[12]赵春燕:《锶同位素分析技术追踪古人类迁移活动的研究》,《北方文物》2019年第3期。
[13]Binford L.R., Constructing Frames of Reference: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Archaeological Theory Building Using Hunter-Gatherer and Environmental Data Sets, pp.1-5,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14]Bettinger R.L., Holocene Hunter-Gatherers, Archaeology at the Millennium: A Sourcebook, p.185,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2001.
[15]《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第69页。
[16]赵宾福、孙明明:《论乌苏里江流域的“新开流-鲁德纳亚文化”》,见《边疆考古研究》第32辑,科学出版社,2022年。
[17]a.[俄]B.И.吉亚科夫著,宋玉彬译,林沄校:《鲁德纳亚码头多层遗址及滨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见《东北亚考古资料译文·俄罗斯专号》(内部发行),北方文物杂志社,1996年。
b.冯恩学:《俄国东西伯利亚与远东考古》第236~243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黑龙江文物考古工作队:《密山县新开流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9]唐富江等:《黑龙江水系(中国)秋大麻哈鱼回归群体变动分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0]赵宾福:《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研究》,《考古》2007年第11期。
[21]许永杰:《从昂昂溪骨制渔猎工具说起:嫩江流域史前先民的生计模式》,《大众考古》2017年第1期。
[22]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第87、88、92、97、208、226页,民族出版社,2012年。
[23]吴文婉:《海岱地区后李文化生业经济的研究与思考》,《考古》2019年第8期。
[24]《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第175页。
[25]考虑到太行山东麓发现的数十处磁山文化和北福地文化的遗址具有一定共性,为方便讨论,本文暂用“磁山-北福地文化”对它们进行研究。
[26]段宏振、张渭莲:《北福地与磁山——约公元前6000~前5000年黄河下游地区史前文化的格局》,《文物》2006年第9期。
[27]a.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邯郸地区磁山考古队短训班:《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6期。
b.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c.高建强:《磁山遗址》,见《河北考古重要发现》(1949~2009),科学出版社,2009年。
[28]卜工:《磁山祭祀遗址及相关问题》,《文物》1987年第11期。
[29]金家广:《磁山晚期“组合物”遗迹初探》,《考古》1995年第3期。
[30]《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第145页。
[31]a.李国强:《北方距今八千年前后粟、黍的传播及磁山遗址在太行山东线的中转特征》,《南方文物》2018年第1期。
b.李彬森:《磁山遗址废弃原因的再探讨》,《江汉考古》2022年第2期。
[32]高建强、段宏振:《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95),文物出版社,1997年。
[33]孙德海、高建强:《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87),文物出版社,1988年;《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见《中国考古学年鉴》(1988),文物出版社,1989年。
[34]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动物骨骸》,《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3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第135~163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36]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北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春秋》2010年第1期。
[37]刘化成、陈卓然:《初识北旺新石器遗址——北旺遗址与北福地一期文化关系探析》,《文物春秋》2010年第4期。
[38]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第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39]同[6]。
[40]任萌等:《新疆巴里坤海子沿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与思考》,《西域研究》2021年第4期。
[41][美]詹姆斯·斯科特著,王晓毅译:《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第3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42][澳]彼得·贝尔伍德著,陈洪波等译:《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第4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43]Schwartz T., Systems of Areal Integration: Some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the Admiralty Islands of Northern Melanesia, Anthropological Forum, Vol.1, No.1, 1963.
[44]王建新、席琳:《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考古》2009年第1期。
[45]贾笑冰、王鹏:《新疆温泉县呼斯塔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天地》2021年第7期。
[46]丛德新等:《阿敦乔鲁: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新类型》,《西域研究》2017年第4期。
[47]贾伟明:《史前游牧生业的考古学观察——新疆西天山史前聚落分析》,《西域研究》2018年第3期。
[48]a. Caspari G., etal., The Bronze Age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China: A New Model for Determining Seasonal Use of,Sit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Vol.14, 2017. b. Li QiHu, etal.,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of Climate Change in Xinjiang,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Vol.21, No.6, 2011. c.MaLong, etal., The Climatic and Hydrological Changes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Recorded in Lake Sediments of Xinjiang, China, Journal of Arid Land, Vol.3, No.1, 2011.
d.贾笑冰:《信息技术支持的博尔塔拉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2017年第4期。
[49]同[45]。
[50]王树芝、丛德新:《青铜时代早期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木材指示的环境和先民木材利用策略》,《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6期。
[51]丛德新等:《新疆阿敦乔鲁遗址人类迁移行为与食物结构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2021年第6期。
[52]丛德新、贾伟明:《史前生业模式的环境考古学观察——以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为例》,《第四纪研究》2019年第1期。
[53]丛德新等:《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山顶遗存的发现与初步认识》,《西域研究》2018年第2期。
[54]同[44]。
[55]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2008年新疆伊吾峡沟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1期。
[5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巴里坤县东黑沟遗址2006~2007年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1期。
[57]霍巍:《西藏早期游牧文化聚落的考古学探索》,《考古》2013年第4期。
[58]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等:《西藏阿里地区丁东居住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第11期。
[59]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等:《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第53~108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
[60]郑君雷:《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61]丛德新、贾伟明:《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
[62]同[44]。
[63]陈祥军:《阿尔泰山游牧者:生态环境与本土知识》第1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64][美]F.普洛格(Plog F.)、D.G.贝茨(Bates D.G.)著,吴爱明、邓勇译,黄坤坊审校:《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第213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65][澳]罗杰·克里布(Cribb R.)著,李莎等译:《游牧考古学——在伊朗和土耳其的田野调查》第18、19页,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