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溯源:中国考古博物馆文物上新系列报道(14)——西台遗址

学术   2024-11-06 18:26   北京  
一、西台遗址概况
       西台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王家营子乡阿福营子村西台居民点以西约200米的台地上,地处大凌河上游牤牛河流域,北依群山,东西均为临河台地,周围分布有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及战国时代的遗址群。1982年旗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87年8月~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达5400平方米,发现壕沟18处,房址19座,灰坑79个。
二、西台遗址的主要发现
       西台遗址发现有保存完好的两座南北相邻的长方形围壕,两条围壕将聚落分别围成紧邻的两个近长方形部分,整体似凸形,围壕内分别发现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房址及遗物,东南侧留有出入聚落的通道。围壕的功能应以防御为主,可能有“城”的含义。
       西台遗址出土遗物十分丰富,绝大多数为陶器,石器极少。陶器有夹砂陶器和泥质陶两类。夹砂陶器有之字纹筒形罐、有领罐、斜口器和陶范等,泥质陶中彩陶钵、瓮居多。石器以石球、斧、刀占多数,还有磨盘、磨棒、饼形器、凿,仅见极少锄形器。泥塑和蚌饰等数量不多。
三、西台遗址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
       西台遗址是红山文化中期的环壕聚落遗址,可能延续至红山文化晚期,年代为距今约6000~5300年。其文化内涵丰富,最突出特点一是有两个保存完好的近长方形的“城壕”;二是出土铸造青铜饰件的模具陶合范;三是发现有塑造精细的女性陶塑。
       西台遗址的发现为红山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此前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时期,聚落围壕多呈圆形,西台遗址两道长方形围壕所组成“凸”字形围壕的发现表明,围壕形制在红山文化时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对于研究聚落布局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虎,林秀贞.内蒙古敖汉旗红山文化西台类型遗址简述[J].北方文物,2010(03):13-17.

[2]林秀贞,杨虎.红山文化西台类型的发现与研究[J].考古学集刊,2013(00):59-60+482+61-99+434-441.

[3]刘国祥.红山文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


图文提供:长卿 、小青

图文编辑:千载

审核:关昕

来源:“中国考古博物馆订阅号”微信公众号,本站仅对格式略作调整,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责编:韩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官方网站微信;宣传考古学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