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的和谐与安宁,离不开那些对百姓深怀感情、无私奉献的万千民警。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明山分局金山派出所民警史运利就是这个群体里的杰出代表。从警24 年来,他扎根基层,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中,视百姓为亲人,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感人事,先后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荣立个人三等功10 次,受到嘉奖11 次。
无畏生死,
他是攻坚克难的一把利剑
史运利浓眉大眼,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在战友眼中,他永远是那个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拼命三郎”。
2023 年11 月18 日17 时9 分,正在巡逻组值班的史运利突然接到110 指挥中心指令:明山区某洗浴中心一男子要自焚。他立即带着战友驱车赶到现场。只见,洗浴中心大厅里有一男子,身上湿淋淋的,散发一股浓烈的酒精味道。男子看到警察来了, 情绪更加激动,右手拿一个打火机,大声喊道:“这家黑店把我脚修肿了,不赔钱,你们不要过来,过来我就点火!”
史运利立刻驱散围观群众,慢慢靠近该男子:“兄弟,有话好好说,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有困难我帮你解决。你能否把袜子脱了,让我看看脚肿到什么程度,放心,我帮你找老板解决。”男子不吭声,慢慢脱下袜子。史运利弯腰看他脚的瞬间, 猛然将其扑倒,并把打火机夺下,整个处置过程仅用了一分钟。
2008 年5 月20 日16 时许,史运利接到群众报警:有人在一栋楼内吸毒。他和战友赶到现场后, 看到一男子在楼下低头行走,径直走进群众举报的民宅。门被反锁,里面情况全然不知。为了安全起见, 史运利决定在楼下蹲守。十多分钟后,一名女子走出房间,民警跟出20 余米后将其直接带走。楼上的嫌疑人察觉情况有异,突然往外跑,史运利发现他手里有枪,便紧跟其后对战友喊:“他手里有抢,快躲开!”子弹“嗖嗖”地在耳边飞过,他紧追不舍, 20 米、10 米、1 米,猛然跃起,将嫌疑人扑倒在地, 戴上手铐,缴获了枪支和剩余的三发子弹。战友赶来后,他才发现右耳流着血。
战友们对他佩服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有人问他:“你就不害怕吗?”史运利说:“干了这个职业就得承担风险。”即便会后怕,但每一次抓捕行动,他都选择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创新方法,
他是化解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
史运利(右二)调解矛盾纠纷
史运利管辖的育民社区是老式楼房及商业小区混合的地区,共有老式楼房45 栋,新建楼房53 栋, 常住居民6500 多户,人口近2 万人,是典型的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多、行业场所多、治安环境复杂的片区。为了辖区的和谐稳定,从他跨进警营的那天起,就全身心投入到社区百姓服务的工作之中。
多年的社区工作让史运利深知,小矛盾不解决, 就会变成大矛盾;大矛盾不解决,就可能酿成血案。化解矛盾是社区民警的职责所在。在丰华新城居住的李女士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孩子年幼,活泼好动;楼下的女住户患有神经官能症,有一点声音就睡不着,两家经常因为噪声问题发生争执。
史运利了解情况后,带着辅警到楼下女住户家中现场体验。史运利在楼下听,让辅警到楼上屋内正常走动,听听有多大声音。听后才知,这个楼的楼板比较薄,根本就不隔音。问题根源找到了,史运利将矛盾双方约到派出所,向他们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劝说双方都退让一步,强调这是楼的质量问题,并不是谁有意造成的。史运利向李女士建议将房屋铺上泡沫地板,把全家的拖鞋都换成地板拖儿。经过史运利耐心地工作,问题终于解决了,两家人握手言和。
对史运利来说,社区是他心中最大的“家”。着眼社区这个大家庭,他从敲开门、记住人、记住事等细节入手,“五个一”工作法也应运而生。
一张联系卡,敲开百家门。为解决入门难的问题, 史运利自费制作2000 张警民联系卡和《致居民的一封信》。承诺只要居民打电话,第一时间“到位”。一卡在手,史运利“串门”时有了底气,群众见了联系卡和承诺,感到很亲切,体会到史运利的用心。有人打电话一试,果然好使,原先怀疑的目光变成了满满的信服,双方的信任桥梁搭建成功。
安全检查
一张定位图,记住百家人。为了加深对辖区群众的记忆,史运利经过3 个月的奔波,绘制出以居民楼和商业区为单位,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内容的人居定位图,社区情况一目了然。为确保人居定位图常用常新,他对常住人口每季度复查一次,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每月复查一次, 使得图上信息准确率始终保持100%。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史运利遇到一户出租屋来了陌生的面孔,他立即上门要求登记身份。在交流中, 他仔细观察对方的言行,发现对方的目光有意躲闪。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这个人有问题,但他不动声色,详细记录了相关信息后,礼貌地告辞。他回到派出所上网进行查询发现这个人是在逃人员,通过周密计划,最终和战友一起将该人抓获。
一个日记本,记载百家事。史运利多年随身总带着一个日记本,可以说本不离身。辖区群众的大事小情,群众求他办的事及群众的疾苦他都记在了这个本上,辖区里的残疾人、孤寡老人、军烈属的详细情况在本子的最前面几页。他时不时就去看望、嘘寒问暖。
一句知心话,温暖百家心。做群众工作说话的态度和语气很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史运利经常和辖区群众促膝谈心,他的做法是从对方的兴趣爱好谈起,从对方的衣食住行谈起, 从对方的子女谈起,迅速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
一部手机,连接百家情。史运利通过手机建立辖区居民间的微信群,谁家有什么难事、烦心事、困难事,只要是他能帮办的事马上办;他办不到的事,发动群里大家想办法帮助办,让生活在这里的辖区群众有了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五个一’工作法是我的法宝。”史运利笑着说。从警24 年,史运利走进千家万户,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社区工作中,他用行动践行着担当使命。
侠骨柔情,
他是春风化雨的暖心服务人
了解民情
在史运利的抽屉里,常年锁着八把钥匙,都是育民社区居民自愿交给他保管的房门钥匙。
年过八旬的杜大娘在老伴去世后,去广西儿子家养老。这边的房空着,杜大娘临走时不放心,就把家里钥匙交给史运利。史运利平时常上门看看水电煤气有没有出现问题。供暖期来时,担心管道老化、跑水等状况,就开门去看看,防止万一有什么情况。杜大娘把家门钥匙交给史运利的事在社区里传开了。渐渐地,社区里其他独居老人的钥匙陆陆续续地也交到了史运利手中。史运利说:“接到这些钥匙, 我感到强烈的责任感,我绝不会辜负老人们的信任和期望。”
2018 年8 月24 日18 时许,正在休假的史运利接到派出所电话,辖区居民赵大娘在山上采蘑菇, 下山时迷路了。大娘已经80 岁了,家住金山派出所育民社区,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多年,平时和老伴两个人生活。史运利迅速找到赵大娘老伴了解情况。原来,赵大娘经常上山采山货,当天出门的时候带了一部老年手机。史运利通过手机与大娘取得了联系,想要问清楚所处的具体位置。
可是,赵大娘年事已高,惊慌疲惫之下,无法准确说出身处的具体位置,只记得自己早上乘坐公交车,下车后经过电业局上山,现在身边都是松树, 能听见水声。小堡附近山脉连绵,大范围搜救极为困难,史运利一边在电话里安慰赵大娘,一边联系派出所民警、社区党员及群众一起上山展开搜救。雨越下越大,搜救的范围从一公里扩大到了三公里。史运利的衣裤全都淋湿,脚下的鞋早已灌满了泥水, 但他浑然不觉,唯一的期盼就是尽快找到老人。
经过7 小时的漫长搜救,终于在次日凌晨1 时37 分,在小堡第二座山的背坡处找到了赵大娘。史运利给赵大娘穿上了事先准备好的保暖衣服,将她背下山。到车里后,赶紧把准备好的温水递给老人饮用,帮助赵大娘提升体温。经检查老人身体并无大碍, 史运利才将赵大娘送回家中。在家中等候多时的老伴激动地双手合十,不停地鞠躬致谢。史运利微笑着说:“大爷,不用谢,大娘平安无事就好。”每当说起这件事,大娘就很感动,她说:“运利是我的救命恩人, 要不是有他,我这80 岁的老太婆就死在深山里了。”
“社区民警史运利,百姓冷暖装心里,只要谁家有难事,真心实意帮助你。”在史运利的心里, 这段社区群众口口相传的话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褒奖。
原文刊登于《中国警察》杂志 2024年第12期
图片来源:吴 强
新媒体编辑:张晓雪
责任编辑:徐 洁
审 核:张 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主管
权威公安业务指导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