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下午,“创意故事写作理论与实践”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在榆中校区秦岭堂B207教室开展第二次小组活动。本次活动由傅钱余、陈柏彤两位老师主持,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艾子怡、胡子怡、陈慧莹、王舒瑶、李炜君、李星,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景玉琼、许诺、关富雅琪参加。
本期活动围绕教师和同学们创作的9篇短篇小说展开。艾子怡的《你到来之后》笔触细腻,使用第一人称潜在对话的叙事方式,呈现了家庭结构中姐弟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关富雅琪的《写作》,以书信体的结构,讲述了两位笔友相互鼓励的故事;胡子怡的《萧萧》与沈从文的同名小说形成对话关系,塑造了一个被忽视和被侮辱的女孩形象,注重使用意象和意境,颇有向文学大家学习的意识;景玉琼的《另一种可能》通过一系列不幸事件,聚焦感情和亲情,悲剧意识浓厚,故事结构清晰;李炜君的《一个人的远行》借鉴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叙事技巧,有荒诞意识,细节描写到位;王舒瑶《别给我手捧花》是体育题材小说,场面描写细致,感染力强;许诺的《来电》聚焦留守老人的孤独生活,故事虽短,但颇有新意;李星的《改命》立意较高、人物形象清晰,通过两个“小人物”之间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传统男权结构下被困死的乡村女性这一主题,意蕴较为深刻;傅钱余的《等我去救一个人》通过刻画一个“边缘人”,聚焦人的孤独和自我救赎。
讨论环节,大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肯定作品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批评和修改建议。许诺认为,《另一种可能》《来电》的情节比较简单,人物刻画较少,可以再丰富;景玉琼同学认为《萧萧》通过场景的和谐与主体的异常给人以强烈的违和感,让人感到不安和不真实;胡子怡同学表示《一个人的远行》能看出明显的模仿痕迹,但人物的设定有些单薄;艾子怡也认为《来电》在平和的基调上带着一层淡淡的忧伤,情节可以再充实一些;王舒瑶认为《写作》对人物的心理塑造有所欠缺,《你来到之后》矛盾冲突不平衡,《等我去救一个人》结尾部分有些碎片化;李炜君认为《等我去救一个人》可以再补充一些细节;关富雅琪觉得《来电》的叙述顺序可以进一步调整;李星认为《别给我手捧花》过度的场景描写影响阅读体验,太多的术语在阅读上造成隔离。
两位老师也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点评,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陈柏彤老师肯定了《你来到之后》中传递出的积极力量,但认为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还需要继续打磨,部分句子缺乏情感的铺垫;《别给我手捧花》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书写,但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缺乏刻画;《一个人的远行》作为摹写的作品,荒诞感没有原作重,整体不错;《改命》行文老练,文中的悲剧始终以不同的方式不断上演,但结局略显草率。傅钱余老师指出,《另一种可能》的场景描写不错,语言比较诗意化,但作者的情感进入太深,核心情节不清晰,对话和场景比较冗余;《萧萧》的开头简短精彩,村子的描写非常扎实,但视角不够统一,关键场景缺乏前后呼应;《写作》的情感特别浓厚,但书信材料缺乏加工,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变化刻画较少;《改命》语言非常细腻,但在立意、形象、主题等层面,还可以继续挖掘。
作品点评结束后,同学们对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立意想法和写作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老师们也对同学们的疑问给出了解答,让同学们对灵感的运用、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和立意的思考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两位老师鼓励同学们坚持写作,养成写作的习惯。活动结束时,傅钱余老师布置了新的创作任务。
本次活动非常务实,氛围热烈,将文学创作实践、创意写作方法和文本分析理论有效结合起来,达到了双向促进的作用。
文字、图片 | 景玉琼
排版 | 江禹宽
执行编辑 | 刘晴、刘嘉茜、李田锐
责任编辑 | 王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