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新世纪小说名作研究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在榆中校区秦岭堂B402教室举行研读会。本次研读会主要围绕杨志军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进行,由指导教师吴世奇主持,本科生姜悦蕾、郑楚寅、杨菁华、黄璟珺、廖双璠、李滟优、张炜、安思澄、陈川、肖贝等10位同学参加。
郑楚寅同学聚焦《雪山大地》中的诗意书写,从“语言”“风景”“诗歌”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中诗意的营造。在解读小说中的诗歌时,郑楚寅对“爱”与“扎西德勒”的关系作了思考,认为它们在每一章的开篇诗中同时出现,因而小说的主题可理解为是关于爱的表达。廖双璠同学主要从《雪山大地》的思想观念切入,着重分析了作品体现的和谐观念,认为主要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三个方面。廖双璠还分析了小说中牧民们的精神信仰与世俗观念之间的矛盾。
姜悦蕾同学肯定了《雪山大地》的艺术成就,认为主要体现在故事主线鲜明,以及将社会发展史、家庭史与情感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姜悦蕾还提出了作品的不足之处:有些内容叙事节奏略显拖沓,个别人物形象塑造有扁平化、脸谱化倾向。张炜同学也指出了小说中人物形象性格单一、不够立体的问题,认为在《雪山大地》接近60万字的篇幅中,除了偶尔表现得自私冷漠的老才让之外,几乎没有别的负面人物形象。就连盗马贼和老才让这两个被草原上牧民们嫌弃的人物形象,最后都通过“被改造”而变得可爱,这难免会给读者带来一些审美上的遗憾。
黄璟珺同学从“生态文学”和“复调叙事”两个角度出发,肯定了《雪山大地》的艺术价值。黄璟珺分析了小说的生态文学特征,简要介绍了复调叙事这一概念,并结合此理论解读了小说多重叙述视角在文本中的运用。李滟优同学从“现实主义小说中的经验性与虚构性”出发对作品进行了分析,认为经验性与虚构性是小说的重要属性,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并且融合统一,是小说不可或缺的写作要素。《雪山大地》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深刻体现了这两种属性,勾勒出了雪山大地上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与轮廓。
杨菁华同学重点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介绍了《雪山大地》中众多女性人物的性格与经历,认为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结局带有一种宿命感。肖贝同学也聚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认为在《雪山大地》中的家族人物谱系中,以赛毛、苗医生、梅朵、姥姥等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具有精神品格上的共性,都拥有着最纯粹的爱与最本真的善,是雪山大地精神品格的具象化身。
安思澄同学认为阅读《雪山大地》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感动,既因书中以角巴、强巴、才让为代表的三代人为草原奉献一生的人性光辉而感动,也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法则而感动,更因汉族和藏族民众之间血脉相连、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而感动。陈川同学认为《雪山大地》对藏区的自然环境有着详细的描写,通过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的变化,能够看出生态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应当如何坚守。
吴世奇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作了细致点评,给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针对性建议,并从新时代山乡巨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式现代化等角度谈了自己对《雪山大地》的理解。
文字、图片 | 郑楚寅
排版 | 暨晓瑜
责任编辑 | 王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