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听音
2024年11月9日,“田野听音”方言与文化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于榆中校区秦岭堂B103室开展线下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南小兵老师主持,来自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及萃英学院的共计21名同学参与本次线下交流。
活动伊始,南小兵老师对新加入科研兴趣小组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南老师强调,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是语言学研究中的“大三角”,方言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并为每个同学发放了一张便笺,收集同学们的语言背景信息,意在通过便笺传递的方式使组内来自不同专业、方言区的成员以方言为渠道彼此建立联系。
随后,南小兵老师以“何为客家话”这一方言案例为切入点,向同学们阐释了何为方言及方言产生的因素,并展示了方言分域地图,强调了山川与河流在方言分布中的不同作用。南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不同方言的对比,思考以河流为界的秦晋两省与为山川所隔的晋冀两省之间的方言亲疏关系,从而强调了河流与山川在方言分布中的不同作用,从自然与人文的角度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河流沟通方言,山脉阻隔方言”等现象。南老师通过分析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的影响,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方言产生及分布背后的原因。
南小兵老师介绍了小组成立的目的和意义:“即行走于语言存在的真实而鲜活的环境中,倾听地域方音,描写听觉感受,分析解释方言与文化现象,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感知其文化脉动”,强调兴趣优先、注重实践,鼓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方言优势,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与研究。南老师还介绍了上一学年小组所开展的各项课内外活动情况。南老师希望本年度小组成员能继续保持热情,深度参与听音记音训练与各项理论实践研讨活动,加强实操,提高对方言调查工具、软件、资源的掌握与运用。
南小兵老师为小组成员展示了方言调查的各类常用工具软件,并对汉语方言自动处理系统进行了使用示范。南老师强调,方言调查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但也不能忽视仪器的作用,在今后的活动中,同学们需对各类工具的使用进行训练。
接着,南小兵老师就方言调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作了讲解。首先,学会使用国际音标记音是田野调查的基本功,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国际音标并了解方言调查字表的内容。其次,他提出了方言调查的八个关键词:描写、分析、解释、实践、方法、软件、资源、比较。其中,描写、分析和解释是方言研究的三大原则,三者呈递进关系。具体而言,对方言的描写需多维度,从音系到词汇、语法、长篇语料乃至口头文化等,都离不开科学、细致、深入的描写。分析收集到的方言语料要严谨、缜密,最终才可能得出较为深层的解读。南老师以考察“子推(馍)”方言词为例,为大家补充了“古无舌上音”的诸多方言例证,强调不同方言片区的共时比较对描写、分析与解释方言语料和背后所承载的语言现象十分重要。
南小兵老师详细讲解了各个关键词在方言调查中的应用,并对后续方言调查中同学们可以围绕哪些选题进行研究以及方言调查合作人的选取标准(NORM)等作了阐释,为同学们后续的学习、调查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南老师还结合自身田调经历,分享了多个角度的调研选题,如矿工行话的调查与采集等。南老师指出,方言调查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要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需要考虑到多重要素与细节,因此要特别注意调研技巧,切不可犯了调研对象的忌讳。
在南小兵老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分别用母方言对自己的姓名、家乡与成长的语言环境作了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南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并关注特殊的语言现象,包括姓名、地名背后的方言特征、社会心理与民俗文化。通过具象化的声调、方音、方言词,如区域方言中的“闭”“噙”等动作与“关”“叼/含”的关联性,“尕”“细”等前缀的地域特色,姓名与地名中蕴含的“平升降曲”等,引导大家分析其中的音理与意义流变,厘清其历时发展的脉络,感受不同方言区的语言面貌特征及方言存古现象。南小兵老师带领小组成员通过方言区分布图深度辨识不同地区的方言,了解和认识方言分布情况。
活动最后,南小兵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期望同学们实现从科研兴趣到科研训练再到科研能力的跃升。“讲好普通话,会让我们走得更远;说好方言,可以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南老师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好奇心,主动挖掘探索其中的未知,积极参与后续的调查和实践活动,为语言文字资源的传承、运用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图片 | 孙源泽、程明康
排版 | 暨晓瑜
责任编辑 | 王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