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由《中国银行业》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出席并致辞,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朱宝明主持,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杨江英出席座谈会。
邢炜专职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锚定新时代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要求精神内涵,建设能够以坚实力量助力银行业行稳致远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要认真梳理、深入思考。他强调,银行业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价值观、风险观,让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成为经营发展的自觉遵循。一是在行业树立金融为民的价值理念,弘扬以义取利的价值观。二是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观。三是把握防控金融风险的永恒主题,践行依法合规的风险观。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先后围绕金融业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中践行“五要五不”,将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契合金融业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出思路和见解。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对金融文化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重视金融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对内,要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金融发展方式,积极履行金融社会责任。对外,要讲好中国金融故事,提升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二是重视金融文化实践。通过金融机构实践活动让金融文化落地,特别是对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要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让金融文化推进更有基础。三是重视关于金融文化实践方面的引导和评价。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发布相关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在建设金融文化方面进行更多有益探索。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金融文化是人们在长期金融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金融特色的文化,金融文化是由人们培育形成的,反过来也会浸染、熏陶、影响人。真正成熟的金融文化,是可以让人信任的一种风范。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文化可以从理念、管理和用人机制甚至金融产品设计等多角度建设,其经营风格也可以是偏于稳健或是倾向于激进,但不管是哪种理念和风格都应该是真心实意为客户着想,并应该一以贯之,强化自身的文化积淀和培育,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认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矛盾与问题,都能从金融文化建设的滞后中找到症结,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及金融专业人士的站位、格局与情怀。他表示,浙商银行这几年一直在践行从社会价值视角重塑金融逻辑的“善本金融”,目前已构建起“六大支柱”体系,把“善”的基因嵌入自身核心业务,从社会价值向度重塑金融逻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表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应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支持和推动作用。在追求金融价值的同时,金融企业还需关注社会价值,通过文化建设来塑造行业的整体价值观。金融机构不仅追求利润,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是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此外,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金融在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效率的同时,要注重正向的文化倡导,必须兼顾社会影响与风险防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认为,善本金融实践带来五点启示:一是初心向善,坚定初心,植入向善基因。二是服务大局,聚焦国家,服务社会大局。三是支持实体,助力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四是智慧普惠,创新模式,普及智慧服务。五是专业保障,专业咨询,提供全方位保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认为“金融即人”,即金融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而设计出来的人类相互合作的交易方式。金融文化的形成,是金融机构自身人格奠定的过程,也是金融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的过程。目前,中国金融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整合期和转型期,要构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构建金融业的感恩文化、日新文化、合规文化、乡土文化、和合文化、股东文化、治理文化与学习型文化,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认为,金融的本质是人,“唯利是图”的金融创新乱象在人口红利时代结束后得到了反思和纠正。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新金融模式强调金融应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念和实践正是这一转变的重要体现,要以价值观为导向,回复到中国自古以来以善为本的哲学思想,营造“金融向善”与“客户崇善”同向同行的发展氛围,形成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