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微阅读】桂林银行吴东:让乡村金融更好支持乡村振兴

财富   2024-11-12 19:22   北京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吴东 桂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本文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4年第9期

导语: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支柱、双轮动力。乡村金融更加注重系统性、融合性、生态化、场景化,深度介入县域经济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能与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不管是推进乡村建设,还是发展乡村产业,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既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乡村金融体系。所谓乡村金融,是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以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为原则,引导金融资源持续、稳定、有效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产业融合发展。与传统农村金融相比,乡村金融的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宽广、场景更多样。一方面,乡村金融立足于服务乡村振兴,致力于支持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百业兴旺,而不只局限于传统的“三农”范畴。另一方面,乡村金融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发挥金融的“黏合剂”作用和杠杆效应,助推城乡要素流动、经济循环。因此,乡村金融既是资金、资源,也是发展要素、发展手段,既具有资本属性、经济属性,也具有社会功能、催化功能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既立足当前和现实,也着眼长远和未来,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动缩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让乡村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其基本特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智能、网络等技术加快向乡村振兴领域渗透,农业“芯片”、数字农业、智能农机、绿色产业、文旅康养、生物制造等乡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乡村振兴领域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城乡融合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重要支撑力和关键引领力。但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集成、要素配置、产业升级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金融支持不足仍是当前的痛点和短板。因此,加快构建涵盖信贷、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业态的乡村金融体系,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进入乡村振兴领域的新产业、新赛道,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助推乡村产业重构和乡村价值重塑。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求,也是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源泉。


探索乡村金融有益实践

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扎根中国大地的乡村金融,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题中之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以及乡村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金融无论是在供给、结构、数量方面,还是在理念、服务、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更好发挥“金”的血脉功能、“融”的“活水”作用,大力发展以组织融入、资金融通、要素融汇、多链融合为特征的乡村金融,加快完善乡村金融机构体系、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才能更好满足日益旺盛的乡村振兴领域金融需求。

桂林银行员工来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生长情况
近年来,桂林银行在发展乡村金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金融服务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动渠道进村、人员下村、资金入村、产业旺村、产品出村、治理兴村,扎根乡土开展特色化经营,立体构建起要素集成、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摆脱了传统农村金融的服务路径与模式,对于构建乡村金融生态提供了观察样本和重要参考。在南宁西乡塘区,南宁市委金融办、西乡塘区党委政府和桂林银行“三方联动”,创新打造“党建+金融+”乡村振兴“西乡塘模式”,引导银行信贷资源下沉,支持选派“金融村官”投入乡村振兴农业村,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米”,逐步解决了同富村的资金难题。“西乡塘模式”实行以来,共建金融机构已选派“金融村官”47名,累计为西乡塘区特色产业种养殖户授信超2203笔,授信金额达1.4亿元,并完成“生姜村”同富村、“肉鸽村”武陵村、“沃柑村”义平村信用村打造,实现产业带动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发展路径从“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转变。其中,同富村生姜产业授信覆盖率超90%。同时,通过信用村建设同乡风文明评议等工作结合,引导乡村形成良好的乡风民俗。

在加强对农村信贷资源支持的同时,桂林银行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乡村市场,不断拓宽服务半径,积极发挥渠道、信息等方面优势,促进产销、供需高效精准匹配。依托四级服务网络的“毛细血管”,搭建起农户、商户、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让广西各类农产品搭上“线上+线下”的销售链,突破地域限制出村进城、出省跨海,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和城乡经济循环。

根植于乡土社会的乡村金融,是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场域。文化是思想的根基,思想是行动的指引。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润泽。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史的主体,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乡村是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天然“土壤”。诚信重礼、父债子还的契约精神,“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的义利取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的经营感悟,孝老爱亲、礼义廉耻、出入相助、邻里扶持的家训家风,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桂林银行和乡村金融依托中国特色的“乡情”关系,发轫于乡村“熟人社会”的“互信”机制,真正扎根中国大地、贴近乡村社会实际,突破了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信用、信心“三个不对称”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道路的显著区别。
桂林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了近7000家服务点,可为村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社保代缴、医疗问诊、创业就业咨询等近30项公共便民服务
发展乡村金融,要深入挖掘优秀乡村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资源和行为规范,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推动金融与乡村治理、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金融理念、产品、服务和模式上推陈出新,让广大人民共享金融发展成果,打造富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风格、彰显中国价值的金融品牌。这是擦亮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底色”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重要体现。

着眼当前与长远的乡村金融,能够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支柱、双轮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应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跳出乡村抓发展、跳出“三农”促振兴,顺应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大趋势,调整优化金融资源供给,为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积极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乡村金融更加注重系统性、融合性、生态化、场景化,深度介入县域经济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能与有力支撑。

以桂林银行为例,在4年多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桂林银行不断完善四级服务网络,不断构筑并拓宽“政银企”合作平台,在推动金融服务下沉的同时,还带动了近30项公共服务、社会资源以低成本、高效率下沉乡村。在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及助农终端,村民不仅可以转账汇款,还可以办理社保缴费、代缴水电费等业务;在桂林、柳州等地,桂林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的助农终端还加载有“智慧医疗”功能,可联通当地三甲医院医疗系统,农民在村里即可享受“预约挂号”“医疗查询”“续方取药”“视频问诊”等医疗服务;开辟医院问诊电话“绿色通道”,服务点站长可通过电话,帮助村民办理病患者预约住院床位、专家问诊等业务。
此外,如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纳、预约挂号、远程视频问诊、创业就业咨询等“一揽子”服务,都可在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一站式”完成。这些渠道的搭建,不仅有效减轻了政府公共服务下沉压力,而且为破解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
在全新的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中,乡村不再只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而是更多地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经济功能,为人们创新创业、生活居住提供新的发展新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固有的经济潜力、生态价值、文化魅力日益凸显。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等一系列的变化不仅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土壤,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资金和金融服务进一步深入服务相关产业。新起点、新征程,桂林银行将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做好城乡融合发展金融服务,在信贷投放、产品创新、综合服务、科技赋能、人员队伍等方面增加投入,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4年第9期)





中国银行业杂志
《中国银行业》杂志(CN10-1167/F)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同意,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银行业首份全行业公开刊物,于2014年1月正式创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