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青笔金监
林洁: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金融支持青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我是青岛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洁,和我一起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青岛金融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丛旭先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田祥新先生、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处负责人夏克清先生、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局长戴华伟先生。下面,由我将向媒体朋友介绍近期重点开展的有关工作。
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青岛落地生效作为重要政治责任,雷厉风行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监管见行动、金融出实效”。
突出政治定位
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升级
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机构改革后监管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青岛金融监管局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金融监管,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升级。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见实效。持续巩固完善“第一议题”落实机制,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实施细则》,健全台账管理、督促落实、追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党中央和总局党委决策部署在青岛“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是以党建升级引领监管提质下实功。组织开展“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家谈”活动,以党建提升引领监管站位提升。落实“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局领导班子深入银行保险机构和企业一线开展专项调研督导,召开7类机构“听得见、听得进”恳谈会,真切听取基层声音,及时回应合理诉求,以高质量金融监管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将党的领导融入金融工作有实招。印发指导意见,细化“党建入章”“党管企业”等监管要求,推动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方位、各环节。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要求辖区机构新任“一把手”到任后,召开一次专题党委会、开展一次调查研究、参观一次廉政教育基地,切实把党领导金融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印发指导意见明确10条工作措施,深入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巡回宣讲,着力推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常态化根植金融业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编撰《青岛清廉金融文化读本》,联合青岛大学举办“以清廉之光 为青春领航”清廉金融文化宣讲活动,营造廉洁从业的浓厚氛围。
强化责任担当
迅速推动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实
青岛金融监管局按照金融监管总局部署,坚持干字当头,主动靠前、系统谋划、敢做善为,积极推动各项政策在青岛落地见效。
一是多举措支持金融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联合出台一系列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10月上旬,先后联合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全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十九条措施和进一步促进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积极促进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统一按揭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9月30日,会同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印发通知,将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调整为15%。组织辖区商业银行完成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工作,涉及存量房贷72.4万余笔、规模4310亿元,青岛辖区平均按揭利率下降35BP,按揭客户年利息支出减少15.1亿元。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扩围增效。10月22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的通知》,青岛金融监管局第一时间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进尽进,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步分批逐步覆盖。在前期会同青岛市住建局推送三批次64个“白名单”项目的基础上,推动辖区银行机构将2025年前到期的117个存量项目通过备案制方式纳入“白名单”。截至10月末,“白名单”项目共181个,审批授信809亿元。
二是高效率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四级工作机制,其中,在省、市层面,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常务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派员参加。相关工作部署后,青岛金融监管局主动对接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强工作协同。印发《青岛金融监管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金融小咖小微行”专项活动,聚焦资源保障、银企对接、专家辅导“三个环节”,组织万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力争实现普惠金融宣讲“村村全覆盖”。锚准小微企业续贷、首贷、压降融资成本、精简审批环节“四个重点”,建立外部会商、内部联动、督导推进、风险防范、监管评价“五项机制”,促进协调机制有序、高效运行。
三是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金融监管总局续贷新政印发后,青岛金融监管局迅速行动,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修订制度规定及配套业务流程,全面摸排年底前中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情况,提前1个月进行对接,实现“应续尽续”。按月对续贷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监管通报、监管约谈等方式对重点机构进行督导,并将续贷开展情况纳入年度普惠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截至目前,已有17家中资商业银行完成制度修订。今年前三季度,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9.7%,累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3.73%,较上年度下降0.32个百分点,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快节奏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加速落地。试点扩大政策发布后,青岛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委金融办,第一时间组织对接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辖区大型银行和省市区国有资本平台,推动召开项目对接会,达成出资意向和签订战略协议,辖区首支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在试点政策发布10个工作日内即顺利落地。截至11月1日,五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与青岛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基金6只、规划总规模140亿元,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扎实推进改革
切实打通县域金融监管“最后一公里”
今年青岛金融监管局稳妥推进、有序完成了辖内黄岛、即墨、胶州、平度、莱西5家金融监管支局的筹备组建、机构挂牌和“三定”落地工作,顺利开启辖区基层金融监管新局面。
在实现机构融合的过程中,我局注重推动思想融合、业务融合、情感融合,创新开展了“监管有你”系列转隶融合主题活动,引导支局干部迅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要,以思想大转变促进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不折不扣完成了县域机构改革目标任务。
为帮助监管支局顺利承接监管职责,我们创新建立了局机关与县域支局监管业务统筹工作机制,每周召开会议、发布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评估工作成效,确保改革期间职责无遗漏、流程不冲突、内容不重叠。在我局有力指导下,各监管支局组织开展“普惠金融县乡专项行动”、金融知识集中教育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系列活动,积极配合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在县域落地,实现各项决策部署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我和我的同事们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请提问。
1.金融时报:
去年3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赋予金融监管总局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职责,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消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是金融监管总局统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能否具体介绍一下青岛局金融消保方面相关举措和成效?
田祥新:
首先感谢您对金融消保工作的关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总局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围绕“四个强化”着力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金融消保工作体系。
一是强化多层级协同联动。与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青岛证监局分别签署金融消保合作备忘录,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沟通协作等配套机制,推动形成协同联动的大消保工作格局。立足总局系统“四级垂管”组织体系,制定金融消保工作承接方案,指导各支局快速承接四项职责,形成上下贯通的金融消保工作体系。加强与政法、信访、属地街道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就跨行业、跨领域的金融消保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定期会商、协同施策,实现矛盾纠纷的联合化解。
二是强化事前预防性保护。指导纠纷调解组织联合行业协会出台辖区银行业适当性管理工作指引,督促将金融产品、目标客户、销售渠道“三适当”要求落实到位。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金融消保志愿者服务队伍,先后组织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金融教育宣传月、金融消保县域行等集中性宣传活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开展“睡眠保单”清理、“沉睡账户”提示等专项工作,指导各金融机构有效提醒保单及账户持有人570余万人次,帮助消费者“唤醒”账户金额约10亿元,领回保险金约2.5亿元,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三是强化事中过程性引导。开通“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网络投诉受理渠道,同时进一步提升12378热线接听能力,通过健全“转、受、办”处理机制,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响应、妥善解决,今年以来我们共接收办理各类金融领域资诉事项近10万笔。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实施风险提示函、重点督办函、包案化解函和监管约谈“三函一约谈”制度,并聚焦银行代销、车险理赔等重点领域开展投诉处置效能督查,系统研究解决办法,强化源头治理。
四是强化事后救济性保护。与地方政府、法院、公安、仲裁等六部门签署共建协议,联合发布“青枫调解”品牌,共建金法E站,建成“市、县、社区”三级调解服务网,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大调解”纠纷化解体系。推动“智慧调解”信息系统三期上线运行,目前线上调解占全部调解案件的95%以上,申请响应时效缩短至24小时以内,调解成功率超过75%,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我们还创新开展小额同类纠纷“批量云调解”新模式,实现金融纠纷线上批量申请、审核、调解和司法确认闭环管理,“批量调解+司法确认”周期缩短至7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携手各职能部门共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发挥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强前后联动,将金融消保嵌入政策研究、市场准入、非现场监测、检查稽查等各环节,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监管严监管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强上下协同,充分发挥县域一线监管力量在属地投诉处理、纠纷化解、风险预警、公众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最后,我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心金融消保工作,大家携手并肩,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共同营造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良好金融环境。谢谢大家!
2.新华网:
今年青岛首次实现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全面实施。入汛以来,青岛遭遇连续暴雨灾害,对玉米等农作物产生较大影响,农业保险的理赔服务情况怎么样?请介绍下。
丛旭: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局持续督导承保机构提升保险服务质效,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农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扩面、增品、提标”取得积极成效。截至3季度末,青岛农险已为88.12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15.78亿元,位居计划单列市第1位,落地险种达83个,已覆盖主粮、畜牧、林业、渔业等主要品类。支付赔款2.45亿元,受益农户户次14.01万,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入汛以来,青岛遭遇60年一遇的频繁强降雨,内涝叠加高温,导致玉米受灾面积大、范围广,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保险理赔服务面临严峻考验。针对上述情况,青岛金融监管局聚焦三个“突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导辖区承保公司精准施策、积极应对,全力做好玉米灾害应对处置和保险服务工作。
一是突出政治站位,强化监管引领。我局加强前瞻研判,于6月底和7月初连续印发两个通知,要求辖区保险机构做好汛期灾害应对和保险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分散、损失补偿、灾害预防功能作用。近日又印发专项通知,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本次玉米理赔服务。
二是突出风险减量,助力防灾减灾。第一时间向辖区保险机构及主要负责人发布防汛防灾预警,组建各级应急指挥群,统筹协调资源。玉米承保机构通过公众号、农险APP、协保员群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秋粮作物救灾减损工作方案》,联合农业专家多次开展防灾减损技术指导和风险排查,灾后及时帮助农户对玉米开展排涝、追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尽可能减少生产损失。
三是突出科学高效,确保尽赔早赔。局相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带队赴受灾严重区域调研,实地了解受灾情况,召开现场督导会,对玉米理赔服务提出明确要求,先后赴3家承保机构开展督导调研,有力推动玉米理赔服务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另外,指导开展了玉米理赔实务和测产技术培训,建立市级、县域级理赔工作牵头机制,统一查勘测产工作标准。各承保机构启动大灾应急响应,采用“移动终端+卫星遥感+鸟瞰无人机+线下验证”四位一体查勘定损模式,引入农业专家组成122个工作组,投入无人机47架、人力5097人次,抢抓农时,迅速开展查勘测产工作,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受灾情况,为精准理赔打牢基础。
目前,全市的玉米查勘测产已全部完成,后续理赔工作正加紧进行。据了解,辖区6个区(市)的承保镇街全部出险,涉及镇街68个,绝产、减产面积占比31%,共计95.72万亩,估损金额达2.2亿元,预计简单赔付率超过178%,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将有效补偿玉米种植农户的经济损失、助力农业生产恢复。
下一步,我局将督导承保机构加快玉米理赔进度,强化多方沟通联动,做好政策宣导和农户解释沟通,做到应赔尽赔、快赔早赔。在此基础上,启动冬小麦保险服务工作,确保我市冬小麦得到及时足额承保,保障我市粮食安全,为广大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3.中国银行保险报: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青岛作为一座天然具有蓝色基因的海洋城市,近年来涉海产业风险保障需求与日俱增。请问青岛金融监管局在推进海洋保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丛旭:
谢谢记者的提问。如同您所说,海洋保险作为蓝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涉海产业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国务院印发的保险“国十条”3.0版本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海运保险,提高海运保险保障能力。今年以来,我局将推动海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指导保险机构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着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青岛海洋保险特色样板。
一是护航海上粮仓建设。指导落地海参/牡蛎气象指数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近7亿元,实现青岛政策性海洋渔业保险“零的突破”。承保全国首艘10万吨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一号”,提供风险保障超1200万元。承保远洋渔船70余艘,涵盖渔业加工、远洋捕捞及冷藏船等多个船型。
二是护航船舶海工发展。巩固发展青岛在全国船舶海工保险领域的领先优势,指导保险业丰富产品谱系,先后承保“蛟龙号”“深海一号”“青消一号”“深蓝2-2号”等大国重器,承保全球最大静音海洋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轮等海洋科考船30余艘,年均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超8000万元。
三是护航港口航运金融。助力青岛港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指导保险机构打造一揽子保障方案;承保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服务国际邮轮港区工程建设项目及配套项目,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千亿元。
四是护航海洋科技研发。指导保险机构深耕海洋科研板块的保险产品配套支持,为青岛海大生物集团等10家成长型海洋生物制品企业提供责任险、财产险等超20亿元风险保障;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提供累计1505亿元的风险保障。
五是护航“走出去”战略。聚焦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展特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指导保险业持续夯实航运物流、对外贸易领域服务能力,助力赛轮、海尔、即发、中车四方、锦湖轮胎等国内重点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财产险、海外工程险、产品责任险、境外人员意外险等多重保障。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指导辖区保险机构提高涉海产品供给和保障水平、推动提升服务质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鼓励引导资源聚集。引进高层级保险创新中心和交易平台,指导保险公司在青组建总部级海洋保险中心、航运保险实验室,争取更多法人机构在青设立航运保险区域中心,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二是加大保险产品供给和服务力度。指导保险业积极服务海洋领域国家级重点项目和引领性创新平台,开发专业化、定制化保险产品。优化海洋保险服务流程,实现产品开发、承保、查勘定损等全流程畅通服务。三是提高海洋保险承保能力。推动保险服务于海洋装备、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保护、现代渔业等涉海产业领域,建强海洋保险供给架构,服务“经略海洋”国家战略。
4.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也就是最新版的“国十条”,其中提到要“坚决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请问青岛金融监管局在深化央地协同、推动“行刑衔接”,打击保险欺诈犯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夏克清: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青岛金融监管局积极推进央地协同,与青岛市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密切合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大力推动“行刑衔接”机制落地,在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维护了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大力完善反保险欺诈体系建设。我们联合市公安局建设了占地近300平方米、实体化运行的青岛市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中心。该中心在两个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派民警驻点办公,市保险行业协会组建专业团队负责运行管理。通过整合发挥监管、公安、协会三方优势,形成了“零距离”、实时化联合办案模式,大大提升了案件侦办效率。今年7月份,在该中心的助力下,李沧公安分局用时不到1个月,即一举端掉了包括5名主要成员在内的车险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
二是深入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行动。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和金融监管总局工作部署,我局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紧密联动,深入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依托青岛市打击保险诈骗犯罪中心这一平台,累计核查保险欺诈线索1000余条,组织召开重点欺诈案件研判会议20余次,协助公安机关立案近30起,打掉保险诈骗团伙7个,抓获涉案人员45名,为行业避免损失超过1800万元,立案数、破案数均已超过去年全年,为优化青岛营商环境、维护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持续探索“数据+科技”反欺诈新模式。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跨地区、跨机构保险欺诈案件,我局积极打造具备“数据+科技”特色的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了监管、公安、行业三方数据融合。借助多源数据优势,我们创建了系列反保险欺诈大数据模型,探索形成欺诈线索“四步研判法”,开发的风险分析工具——“积分探查模型”,被公安部经侦局推广应用。通过大数据研判分析,青岛公安机关已连续发起四期打击保险诈骗“全国集群战役”,在全国锁定涉案团伙100余个,涉及170多个市县、420多家各层级保险机构,涉案金额超过1.7亿元,目前已有百余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为全国反保险欺诈工作贡献了“青岛力量”。
四是积极推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落地。今年5月份,我局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召开加强执法司法衔接协作座谈会,推动“行刑衔接”在反保险欺诈领域率先落地。截至目前,平度、莱西、黄岛等地公安机关,先后对9名检察机关不予起诉,或尚未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保险欺诈违法行为人,采取了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措施。该做法对于防止出现小额保险欺诈惩治空白,完善全覆盖打击模式具有示范意义,被金融监管总局在系统内推广。
5.上海证券报:
监管支局的成立标志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系统“四级垂管”架构正式成立。作为“四级垂管”的最末端以及深入基层的最前端,请问黄岛金融监管支局的职责定位是什么?围绕全新的职责定位,如何尽快进入履职角色?
戴华伟:
感谢您对金融监管支局工作的关注。下面我介绍一下黄岛金融监管支局的有关情况。
2024年4月8日,黄岛金融监管支局正式挂牌成立。9月14日,支局完成“三定”工作,开始全面履行监管职能。支局主要职责为: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和宣传工作,依法受理、调查、处理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对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统计相关监管数据和信息,编制监管数据报表;牵头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机构改革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青岛金融监管局的坚强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支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践行“四新”工程,牢记新的职责使命,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努力学习监管本领,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县域金融监管工作中。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黄岛金融监管支局扎实开展监管履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凝聚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基层金融监管支局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结合属地作为国家级经济新区和在青岛“打头阵、当先锋”的发展定位,创建“青新先锋”党建品牌,争创总局系统内的党建先锋支局,定期选树先锋党员和先锋党支部等党建标杆,通过全员参与、全员创建,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支局管理优势、发展优势。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开展强基启新“五个一流”专项创建活动,锚定“创建一流党建标杆、塑造一流精神风貌、锻造一流干部队伍、争创一流工作业绩、筑牢一流廉政堡垒”五方面目标,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领学一堂课”周例学、案例研讨、业务沙龙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补足技能短板,提升履职能力。实施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综合管理等多角色岗位的交流轮岗,覆盖面超全局半数干部职工,深入打造敬业、专业、综合的基层监管队伍。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提升执行力。在风险防范方面,构建集“信息集成、智能研判”于一体的县域银行保险机构风险监测模型,对156家机构精准“画像”,分类监管。深化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多举措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积极作用,12个纳入“保交房”白名单项目的有效需求已全部授信。在做实“五篇大文章”方面,建立科技型企业名单推送机制,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提供针对性多元化金融服务,推动高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1%。聚焦“双碳”目标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稳步推进碳配额、碳排放权、碳汇等质押贷款业务,截至9月末,辖区绿色信贷余额467亿元。聚焦服务民生和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迅速推进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组建“普惠金融服务专家团+协调机制融资服务队”两支工作队伍,全方位为小微企业提供“巡诊”“问诊”“会诊”“回诊”一揽子金融服务,多层次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精准金融支持。截至9月末,辖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超同口径各项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依托金融资源集聚效应与科技创新协同效应优势,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151亿元。在支持先进制造方面,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制造业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截至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550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达64.7%,制造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7.1%,有效缓解企业抵押难问题。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机制,构建“金融消保+”金融教育宣传服务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自贸区、港口、学校、企业、社区开展特色宣传活动,打造“金融志愿服务”宣传品牌。在打击非法集资方面,强化打非防非工作,推动地方出台强化打非实效的专项文件,与区金融办定期联合开展现场巡查,与区行政审批局每月实施敏感字样前端筛查,合力加大打非力度。
下一步,黄岛金融监管支局将认真落实青岛金融监管局各项工作部署,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切实发挥好金融监管前哨探头作用,争当县域派出机构改革的“试验田”“拓荒者”,用更多“黄岛经验”“黄岛做法”,不断开创基层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
林洁:
各位记者朋友,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提问。今天的提问环节先到这里。前期,青岛金融监管局加力加劲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和金融监管总局工作安排,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青岛金融监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对我局工作和青岛金融发展给予关注和支持,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