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Teamcenter笔记”,回复“汽车群"加入汽车交流群!
2014年,埃隆·马斯克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上,留下了一场5分钟的精彩分享,他将自己对工作和人生的思考总结为五个要点,其中一点说到了他的决策方式:
“也许你听我说过,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第一性原理。即不要进行类比推理。你把事情细分到你可以想象的最基本元素,然后你从那里开始推理,这是确定某件事是否有意义的好方法。
这种思考不容易,你可能无法对每件事都这么思考,因为这很花精力。但是如果你想创新知识,那么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这个框架是由物理学家提出并发展的,他们因此找出了反直觉的事情,比如量子力学。所以这是非常有效、非常强大的方法。无论如何,一定尽可能这样去做。”
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提及他极力推崇的决策框架:第一性原理。在制造业领域,第一性原理有着独特的内涵。
一、基于要素流动与变异的核心逻辑
制造业的第一性原理与物料和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流动与变异紧密相关。从历史发展来看,不论工业革命历经多少次迭代,制造系统的这一核心原理都基本保持不变。就像麻省理工学院David Hardt教授所指出的,制造系统的本质在于物料、信息、能量等生产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动组合(flow),同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变异(variation)影响。以丰田生产方式(TPS)为例,其准时化生产(Just - in - time)理念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卓越践行。在这个理念下,通过对物流和信息流进行精心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和浪费,实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汽车零部件生产中,传统批量生产的“预测 - 备货”策略会带来库存积压和短缺并存以及物料流动节奏紊乱的问题,而准时化生产则以实际订单为牵引,让上游工序根据下游工序的领料需求同步生产,这种方式有效地把控了“流”,通过限定流动在制品的数量来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节拍的不平衡,使得物料在工序间高效流转,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信息流的精准传递,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整体优化,这便是从制造业的基本要素流动与变异这一本质出发构建的生产模式。
二、回归本质的思维方式
制造业第一性原理也是一种回归本质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要把复杂的生产过程、产品制造等问题分解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例如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不能仅仅依赖于过往的设计经验和市场流行的风格,而是要深入到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材料特性、生产工艺能力等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是一款机械产品的制造,需要考虑机械原理中的力的传递、摩擦力的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等基本原理,从这些最基本的事实出发去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而不是盲目跟风采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或复杂但效率低下的生产工艺。
三、创新与变革的推动基础
在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和变革方面,第一性原理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现有生产模式的渐进式改进,而是要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整个生产体系。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当面临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挑战时,如果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就需要深入研究电池的基本化学组成、能量转换的原理等,探索新的电池材料或者电池结构设计,而不是仅仅在现有的电池技术框架内进行小幅度的参数调整。这就需要挑战行业内一些既有的假设和传统观念,比如认为现有电池技术已经达到瓶颈难以突破等观念,通过重新构建基于基本原理的解决方案,为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制造业的第一性原理是从最根本的要素、本质的逻辑出发,为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整体运营提供一种回归本质、突破传统思维束缚的思考方法,是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实现创新和变革的重要依据。
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优化资源配置。在建设特斯拉超级工厂时,不是按照传统汽车工厂模式,而是从生产制造基本流程和需求出发,重新规划生产线、物流系统和人员配置等。这就像从制造的本质出发,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组合生产要素,使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分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马斯克推崇的制造业第一性原理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从本质出发,打破常规,在推动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