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金童谣,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未来产业由重大前沿技术创新驱动,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利用国家战略整合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新体系组织架构,推动重点领域系统性创新。我国顺应国际竞争格局演变新趋势,陆续出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支持性政策,因地制宜推进未来产业发展。当前,我国在原始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科技人才支撑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造多元应用场景,引导创新成果孵化落地;全方位培养和引进顶尖科技人才,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加大“耐心资本”投入,健全科技金融容错纠错机制。
关键词:全球科技革命、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重大前沿性技术创新、颠覆性创新持续涌现,催生出量子科技、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工智能(AI)等新产业。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形成更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的,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也是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先手棋”。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党中央高度重视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发展。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要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指出要“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2023—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江西、东北、西北考察时多次强调要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对全面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路径作了系统性阐释。当前,以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1. 未来产业的科学内涵
未来产业概念诞生于各国产业政策和发展实践之中,目前虽仍处于探索期、孕育期,但在现有的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中已有不少对未来产业内涵的界定。本文从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生命周期、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等视角出发,对既有研究中关于未来产业的界定性表述进行梳理。
一是从技术创新驱动角度界定未来产业。产业的新生、分化、派生和融合体现了技术进步的过程,产业也是社会分工背景下具有相同基础但存在显著区别的业态的总称。因此,既有研究通常从技术驱动维度对未来产业的概念界定展开分析。余东华认为未来产业是基于重大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的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杨丹辉将未来产业界定为重大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的产物,是具有发展活力和市场潜力的,能够对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李晓华认为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推动的新兴产业,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不是增量型、渐进性的技术创新,而是具有突破性、颠覆性和前沿性的技术创新。二是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界定未来产业。李晓华等认为未来产业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其当前仍处于孕育阶段,随着创新成果不断与应用场景融合,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并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三是从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界定未来产业。从各国的政策文件和具体实践来看,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未来通信、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先进制造、量子科技、类脑智能、脑机接口、生物医药、新材料、深海空天等。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也成为各国巩固科技地位、夺取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重点。
基于各国政策文件和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认识和研究,未来产业的内涵可概括为:由重大前沿性技术创新驱动,具有强引领性和高成长潜力,能够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净正向溢出效应,未来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2. 未来产业的基本特征
未来产业具备以下几个典型特征:一是在任何时点都具有战略前瞻性。尽管现阶段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仍处于探索期,一旦进入发展中期便可实现群体性的快速迭代和成长,推动后发经济体实现“换道领跑”或“弯道超车”。因此,推动未来产业发展需要“走一步、看三步”。二是以重大前沿技术创新驱动。区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渐进式技术创新驱动,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颠覆性、突破式技术创新,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三是具有高成长潜力。尽管现阶段未来产业仍处于萌芽期,但一旦其核心技术在全产业链实现群体性渗入,将发挥颠覆性技术带来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赋能效应,也将成为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四是发展的过程具有持久性。从投入角度来看,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离不开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这类技术创新往往需要更大的前期投入和更长的研发周期。在发展的过程中,这类通用型技术的扩散可以拉动不同产业和不同领域融合发展,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及其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同样具有持久性。五是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均具有不确定性。颠覆式创新更多地依赖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早期开发的新技术产品在寻找市场用户需求和消费群体方面存在滞后性,导致前期新技术研发和后期新产品市场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预判未来技术的突破方向,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往往难以把握,对其瞭望、预判和探索过程均具有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未来产业的战略意义
未来产业发展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命题。从历史维度看,历次工业革命都孕育了新的产业,并助推引领科技进步的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技术突破性诞生,产生了以纺织、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轻工业和以煤炭、钢铁为代表的新资源型产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标志的电气化技术诞生,形成以汽车、轮船、飞机等为代表的重工业。这期间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演进,美国凭借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技术突破,推动了新通信、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兴起。日本、韩国等国凭借先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跻身全球工业强国行列。现阶段,我们经历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高度重视对未来产业的战略布局,积极探索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未来产业发展的推进路径。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既是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先手棋”,也是避免再次陷入“卡脖子”困境的关键所在。
未来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一是未来产业具有高成长潜力特征。产业成长性即产业的增长潜力,未来产业的高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让未来产业可能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二是未来产业可以通过促进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颠覆性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赋能传统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推动传统生产方式转型、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结合颠覆性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环境、增强产业的生产联系,进而推动产业增质提效。此外,技术扩散、产业转移等方式可以进一步优化创新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以前沿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而实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未来产业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一是发展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都需要以创新驱动。按照技术变革和创新理论的观点,经济的不断发展表现为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和新部门的不断产生,可通过考察经济体新部门产生的规模、结构和速度来判断生产力发生质变的程度。未来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这正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二是未来产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基本一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由多种要素组成,具有复杂的能力系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质变”由科技创新及其应用决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从“传统”向“现代化”跃迁,它必然由科技创新引起,又由科技创新向产业化渗透而深化。以前沿技术加速突破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传统生产力增量提质,进而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补链和建链路径。这一特质与未来产业的形成路径基本吻合,未来产业也是由重大前沿性技术创新驱动,新技术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增量式拓展和衍生新产业,推动生产力现代化转型,进而形成现代化的新质生产力。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各国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纷纷超前布局下一个5年、10年、20年可能蓬勃发展的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法案、投资计划及政策文件。下文梳理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战略举措,以期为我国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提供经验启示。
1. 美国模式:以国家战略整合创新资源
美国作为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超级大国,近年来加快了对未来产业的布局。
一是以国家战略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布局。近年来,美国陆续出台《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NSF未来法案》《无尽前沿法案》等与未来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结合美国政府公布的政策文件,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网络、先进制造、量子科技、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是美国锚定的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此外,美国重视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其2030年的愿景之一是保持科学、技术与工程(STEM)领域处于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并公布了在STEM领域实现人才强国的系统性发展规划。美国于2021年通过的《无尽前沿法案》进一步强调了“国家领导力”对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作用,将对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的投资提升为国家战略,为后续颁布未来科技政策和规划科研投资指明了方向。
二是整合国家创新资源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美国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先进通信、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投入。2016年,美国政府发布“先进无线通信研究计划”,决定斥资四亿美元在美国城市建设5G网络。2018年,美国发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战略概述》,号召以举国之力加快量子信息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美国政府强调人工智能对其他前沿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为了强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2024年宣布斥资1.4亿美元建设7个新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所,以支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
三是成立未来产业研究所,并出台相关护航法案。未来产业研究所成立于2021年,其聚焦未来产业的前瞻性谋划,是美国为维持其科技霸主地位而提出的创新计划。未来产业研究所可以调动国家机制,以立法和国家投资的方式,引导多部门参与公私共建、多元投资和市场化运营协同,引领未来新兴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此外,美国多次颁布涉及多领域的支持性法案,以维护和完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如《无尽前沿法案》《NSF未来法案》《国家量子倡议法案》《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法案》《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未来制造业项目》等。
2. 德国模式:推动重点领域系统性创新
近年来,德国高技术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年德国总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世界排名第6,PCT专利占全欧洲的30%,是欧洲专利局第二大专利申请国。德国科技创新路径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连续性、渐进性和系统性创新,科技创新政策与科研组织架构协同创新的做法值得借鉴。
一是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高技术发展。近年来,德国接连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人工智能战略》《联邦政府数据战略》等文件,将国家战略的重心落在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工业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聚焦清洁能源、超级计算机、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2023年2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确定了未来几年优先发展的领域和战略目标,提出一系列确保战略实施的可量化目标,如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至3.5%(2021年为3.13%),提高高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占比至5%(2019年为3.58%),提高中小企业创新率至60%(2020年为54.7%),等等。
二是强调连续性、渐进性和系统性创新。为保证高技术发展的前沿性和接续性,德国联邦政府自2006年发布《高技术战略》以来,每四年推出一份新的战略法案。如2010年推出《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2014年推出《高技术战略——创新为德国》,2018年推出《高技术战略2025》。最新一次改版为2023年2月推出的《研究与创新未来战略》。从重点发展领域的支持性政策来看,德国强调针对各个细分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即根据发展进程和全球发展方向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目标。为了滚动跟踪科技创新发展动态,德国政府每两年编制《德国研究与创新战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滚动更新关键细分领域的发展计划。如2020年对2018年制定的《人工智能战略》提出了更新计划,2023年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对正在推动的人工智能研究新增近20项举措。2023年发布的《国家氢能战略》在2020年报第一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了发展目标。
三是建立分工明确的科技创新体系组织架构。德国有结构完整、分工明确的创新体系组织架构,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教育与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等。德国联邦政府负责承担立法、规划、管理监督等,大学、科研机构与专业科研单位联合负责技术研究,中介组织负责技术转让与成果转化。此外,2005年,德国联邦和州政府与五大科研机构缔结《研究与创新公约》,承诺对德国五大科研机构的科研资助每年增加3%,并会加强协同合作。增量资源的引入对德国五大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动起到牵引作用,五大科研机构在研究定位上各有侧重、在创新链上各司其职,成为德国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2019年,德国科学联席会通过了《研究与创新公约Ⅳ》《未来协议:加强高效学习》《高校教学创新协议》,这三份协议规定,2021—2030年,为提高德国科研体系的质量投入约1625亿欧元,每份资助计划都规定了详细的资金配置方式。同时,为了鼓励大学之间、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协作,德国实施了“卓越战略”计划,每年为定向培养的高校和合作集群提供资金支持。
3. 日本模式:以“社会5.0”需求为发展指引
日本凭借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能力和教育水平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由于长期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日本经济发展面临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为了弥补“失去的二十年”、恢复日本国民经济,日本以“社会5.0”需求为指引,大力推行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
一是以技术预见调查谋划科技创新政策。技术预见调查是日本前瞻性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和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自1971年起,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NISTEP)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性的“科技预测”调查,通过预测科技与社会的未来关系制定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9年11月,NISTEP发布了《第11次科学技术预测调查报告》,该报告描绘了预计2040年实现的37项新技术和服务,涵盖健康医疗、食品安全、环境能源、通信技术、材料装置、城市交通、地球科学等领域。同时,日本在每个财经年度都制定“科学、技术和创新综合战略”,部署当年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
二是强调以“社会需求+应用场景”引领未来发展方向。2016年,日本提出“社会5.0”新概念,2019年发布的《第11次科学技术预测调查报告》进一步描绘了“社会5.0”从有形到无形、从个人到社会的可视化景象。日本政府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利用最新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应对现阶段社会生活面临的挑战,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技术发展的导向,利用新兴技术促进社会和经济协同发展。因此,日本在《创新综合战略2020》中,将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16个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以期实现“超智能社会”的总发展目标。
三是深化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基础研究资金投入机制。为了实现“社会5.0”愿景,日本在第6期《基本计划(2021—2025)》中编制了约30万亿日元的政府研发经费预算,设立10万亿日元规模的大学基金,目的是为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日本政府制定“区域为核心、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综合振兴”计划,强调加强区域核心大学的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各类学校发挥自身特色。促进民间研究开发投资的税收措施方面,日本制定了“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鼓励并促进中长期创新研发投入。为了巩固科技人才对基础研究的推动作用,日本政府提出每年为1000位青年科学家提供每人至少1500万日元的科研经费。
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未来产业逐渐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顺应国际竞争新趋势,陆续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积极探索系统性布局未来产业的路径,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陆续出台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关村论坛(主题为“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致贺信时首次提到要发展“未来产业”,强调未来产业对完善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的重大意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来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了我国首个关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同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可见,我国中长期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正逐渐展开。
同时,各部委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推进未来产业政策落地。2022年,科学技术部批复了十个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和通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揭榜挂帅”工作。为了加强对未来产业的资金支持,上海银行提出要提供助力未来产业发展的专项科技金融服务。为了创新科研管理机制,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责的重点专项侧重催生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高新技术领域。各部委积极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在未来产业政策部署和未来产业赛道布局方面形成巨大合力。
2. 积极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推进路径
未来产业发展的理念先行,推动重点产业梯次发展。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政府在2013年出台了《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领先全国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就具体发展路径而言,深圳坚持以推动产业持续迭代助推未来产业梯次发展。例如,对于合成生物技术、“区块链+”技术、基因治疗技术、空天技术等已初具规模的产业,深圳市制定了在未来5到10年将其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行动计划。而对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见光计算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的技术,深圳市的发展重点是加强对细分领域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计划未来10到15年将其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实现未来产业的梯次接续、滚动式发展壮大。
系统性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上海市拥有多年的新兴产业培育实践,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战略部署相对系统化。上海市以“一技一策”推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创新发展,先后发布推动细胞基因治疗、高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模型、新材料等细分领域关键技术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此外,上海市重视前瞻性规划未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在浦东、宝山、闵行、嘉定等区域打造各类未来产业集群,在徐汇、杨浦、青浦等区域以场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在宝山、金山等区域提升产业转化承载能力,推进多主体参与、分区域发展复合型创新城市建设。
3. 掣肘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是关键技术仍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是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我国2022年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000亿元,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6.57%,这一数据连续四年保持在6%以上。然而,世界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稳定在12%以上,比如美国同期达到17.2%。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小院高墙”的科技封锁策略,通过切断核心领域关键技术的国际供应链遏制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导致我国在未来产业的部分细分领域仍面临“卡脖子”制约。高端芯片、大分子药生产设备、高精度科学实验仪器等关键领域的核心环节仍存在技术短板。
二是创新生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是生态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衍生的概念,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创新战略、创新参与者、创新执行者、创新应用和产出等,通过积聚人力、资金、技术产品等资源构成创新网络,创新网络之间和其内部通过协作或竞争实现技术创新。根据《2023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国的未来产业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2,创新生态系统和技术能力却全球排名第8。未来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科研机构、金融组织、中介服务等创新主体协作,共同搭建完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仍处于孕育期,创新生态系统在政策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制定和监管体系等多方面的发展仍需完善。
三是场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滞缓。未来产业发展由前沿技术创新、颠覆性创新驱动,这类重大技术突破只有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实质的社会生产力。在前沿技术创新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未来产业的过程中,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起到关键作用。我国社会层面对场景的认识不够充分、应用场景的供给不足、科研机构和科创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够准确、场景供给主体组织协同性不足等问题突出,导致场景经济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
四是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仍然不足,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结构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R & D研究人员是衡量科技人才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R & D研究人员占R & D人员比重仅为43.9%,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超过50.0%,尤其是韩国R & D研究人员占比高达81.5%。另一方面,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吸引力不足。中国的人才竞争力在全球排第40名,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在全球排第88名,高等教育净入学率在全球排第55名。尽管我国的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达到第12位,但是人力资本仍然是制约未来产业发展的明显短板。
五是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亟待完善。近年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4年二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525.76万家,获贷率为55.6%,比2023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然而,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具有技术密集、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未来产业发展对科技金融、资金运作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金融市场的资源供给仍显不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有待加强。现阶段,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严格,中小型银行主要服务对象不是科创企业,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水平有待提高。推进前沿技术创新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并且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而传统金融产品往往只提供短期资金,金融机构的审批流程也相对复杂冗长。这类金融产品难以满足科研项目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进而影响项目的推进速度。
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突出“重大科技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应用场景—人才支撑—金融支持”的主线,规划未来产业布局的战略重点和政策安排。
1.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科学研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科技创新从研发到商业转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企业在基础研究投入时存在动力不够、定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两大优势,系统性瞭望、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一是开展前沿科技预见调查,提高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能力。跟踪全球科技革命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根据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定位遴选重大前沿科技发展方向,动态发布颠覆性技术攻关清单。二是结合各地区产业发展优势错位发展。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需求、地方资源特色和产业基础,构建顶层宏观设计、地方错位实践的联合创新机制。从基础研究、原创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实验等方面,全链条布局未来产业科技发展项目。三是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合作。一方面要“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研发资源,组织实施国际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国际交流。加快建立联合实验室,与国际顶尖研发团队联合攻关颠覆性技术,提高国际知识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要“引进来”,加大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鼓励、欢迎海外优秀研发团队加入国内科创平台,塑造开放有序的科技创新环境。
2. 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未来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主体共同搭建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一是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搭建高科技集群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技术、工程研究、工程技术、打样小试、中试验证等平台,构建高水平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未来产业孵化机制。协同政府、资本、科研组织机构,构建从创意想法到市场转化的全周期机制,打造“基础研究突破—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全面推广”的全产业生态链,通过“科创中国”等创新基地推动技术走出实验室与市场对接,提升创新支撑和孵化培育能力。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大院大所、中小企业协同共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科研院校、优秀科研企业等国家战略力量的作用,强化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的构建,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体系,重点加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源头供给。同时,前瞻性布局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未来实验室等建设,加强新基建的软硬件设施和生态建设,为颠覆性创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3. 创造多元化应用场景,引导前沿科技孵化落地
未来产业仍处于孵化阶段,其孕育早期缺乏适配应用场景,商业应用成本高,需要通过示范引领创造应用场景,通过需求端引领产业发展。一是增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的瞭望能力。定期开展对未来产业关键细分领域应用场景需求的瞭望调查,综合政府和企业的创新需求,发布各个细分领域应用场景的年度白皮书。二是坚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创新型企业参与未来产业场景应用建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主动对接场景资源,推动场景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衔接。三是加大应用场景建设的宣传力度和示范应用场景的建设力度。以揭榜挂帅、场景竞赛、公开招标等形式,鼓励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未来产业场景应用体验展示中心,搭建研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三方交流平台,定期发布场景创新成果,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方合作的场景创新氛围。
4. 培养和引进顶尖人才,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最基础的创新资源,是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评价等机制,建立与重大前沿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大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基础性研究、原始研究、应用研究、共性技术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人才的评价机制,破除“四唯”评价标准,深化“三评”改革,解决以人才“帽子”对标薪酬待遇、分配科研资源的问题,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拓宽青年科技人才上升通道。三是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应以优化高校学科设置为抓手完善基础学科自主培养机制,开展分阶段、差异化、精准式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研融合”等途径推动实施战略科学家队伍培育计划、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计划。四是加强高水平人才引进。打造开放合作的人才交流平台,吸引全球科技人才,鼓励国际国内高水平科技人才流动。
5. 加大“耐心资本”投入,健全科技金融容错纠错机制
未来产业发展具有长周期性、高风险性和强不确定性等特征。初创期、成长型企业对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金融产品有较大需求,成熟期企业则对私募基金、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有更大需求。因此,以科技金融“活水”滋养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耐心资本”支持。一是强化政府长期稳定的投资支持。引导各类政府投资基金以一定比例支持未来产业,强化政府科技研发资金的市场撬动作用。鼓励和支持私募基金投资科技创新,加大与支持创业投资机构、银行、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合作的力度。二是建立灵活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措并举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围绕重点发展领域设立面向未来产业的专业孵化基金,构建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统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增强科技金融服务未来产业的能力。强化区域性产业创新的配套性政策保障机制,适度增加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获得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奖励力度。
责任编辑:玉 水
审 核:史拴拴
终 审:吴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