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逻辑与实践遵循

文摘   2024-10-15 21:30   江苏  
点击“江苏社会科学”,关注我们




曹劲松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内容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和理论指引。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逻辑与实践遵循,可以从人的思想觉悟的思维逻辑、能动创造的实践逻辑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上理解守正的根本要义、创新的意义指向和守正创新辩证统一的实践方向。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守正本质上是价值守正,并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理论形态上的创新,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提供思想上的价值引领和文化上的价值引导,促进共同体的价值共鸣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内聚力和影响力。因此,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以文化繁荣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文化强国的内涵式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建构,必须以守正创新为遵循,强健魂脉、扎牢根脉、丰富学脉、拓展文脉,不断激发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生命力和精神创造力,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守正创新、 内涵式发展、 文化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和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逻辑与实践遵循,内涵十分丰富,揭示了思想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内在逻辑。坚持以价值守正不断丰富理论创新形态,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筑牢固的思想文化根基。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只有掌握并自觉运用守正创新这一根本方法,持续深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文化内涵式发展,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使人们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深刻理解思想文化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

深刻理解思想文化守正创新的丰富内涵,既是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理论创新成果的思想基础,也是在文化创新发展实践中把握守正与创新的内在统一、持续增强人们精神力量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对此,可以从人的思想觉悟的思维逻辑、能动创造的实践逻辑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上理解守正的根本要义、创新的意义指向和守正创新辩证统一的实践方向。

1. 从人的思想觉悟的思维逻辑理解守正的根本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作为文化主体进行精神建构的根本任务及其制度基础、思想方法、领导原则和民族特质,以及现代国家文化共同体建设必须具备的思想灵魂及其制度支撑、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必须确立的政治保障和必须巩固的主体目标。从个体融入文化共同体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历程看,人的精神建构绝不是置身于社会群体之外的“孤独旅程”,而是始终处于社会交往中的“思想共振”,国家文化建设通过赋能个体精神生长而实现文化共同体的精神自立自强,持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因此,文化建设的制度条件是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才能为个体精神生活提供其社会化所需要的公共文化秩序。而科学的思想方法则为人的思想觉悟提供理性向导和逻辑支撑,帮助人们从“两个结合”中找到推动共同体理论发展的坐标。同时,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不能是一盘散沙,而是需要先进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坚强政治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人的思想觉悟的思维逻辑理解守正的根本要义,关键是把共同体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个体思想成长与文化探索的精神自觉。对于个体精神生活而言,其思想觉悟的思维逻辑能够贯通于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个体思维逻辑的构建可以以文明之问为起点,以历史之问为纽带,以价值之问为指向,以自立之问为目标,将守正之责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相结合,形成内化于心的精神支撑。其一,守文明源泉之正,知晓人从哪里来。只有把握中华文明悠久深邃的发展进程,才能牢固树立作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延续文化根脉的主体责任,夯筑个体精神生长的历史基础。其二,守历史规律之正,明白走过什么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唯物史观,通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尤其是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社会革命所实现的历史飞跃,将自我精神的主体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其三,守人文价值之正,懂得人追求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思想向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构建人生价值坐标,形成主体精神追求的自我砥砺。其四,守文化自信之正,明白精神何以立。个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在于实现主体的人格自立,只有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时代精华,坚定作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才能在社会共同体成员精神互化的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思想文化上的守正要贯通个体的思想觉悟过程与共同体的精神建构进程,实现个体思维逻辑与共同体发展逻辑的统一。

2. 从人的能动创造的实践逻辑理解创新的意义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文化建设需要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内容、方向、方法和路径,揭示了文化共同体推动创新的指导原则、开拓创新的方法路径、延续创新的能动维度。文化是人们在物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创造,是不同于自然秩序的人工秩序,在作用于人的精神活动的同时不断调整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代代接续的知识积累和智慧成果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创新是文化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既体现在主体精神建构的思路之新和话语之新上,也体现在共同体文化生产运行机制之新及共同体成员所取得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新上,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新体系中有机贯通、相互促进的主体能动作用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推动共同体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不仅明确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而且激发着每一个共同体成员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潜能。而实现文化创新的方法与路径包括,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世界文明的精粹融会于新的时代创造中,从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出发找准要素契合点、精神生长点和引领发力点,在文化传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文化发展上顺应时代、走在前列,等等。同时,文化创新不是对文明历史进程的割裂,而是中华文明的时代延展和生命活力的持续激发,是将强大的精神创造力投入社会实践,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思想文化的创新需要共同体成员结合各自的社会实践,不断探求精神世界的和谐秩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人的能动创造的实践逻辑理解创新的意义指向,根本上是将个体的精神能动性发挥融入共同体的新的文化使命,以新的精神面貌面对时代挑战,以克难攻坚的意志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道路上奋勇向前。创新是人面对新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实践,其逻辑展开的起点在于主体的精神状态,逻辑映射的基础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逻辑链条的贯通在于文化秩序的构建,逻辑验证的场域在于文明成果的展现。因此,从激发共同体成员创新实践的逻辑出发,进一步明确思想文化创新的意义指向,是促使每个人自觉担当和积极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生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要引领每个人积极参与创新的能动实践,以文化主体性自觉共建新时代创新文化。一是要创主体精神之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中国精神。文化主体的精神状态取决于对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的体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精神塑造,形成共同体的共识与共鸣,既为实现人的新的精神创造提供逻辑起点,也将个体的精神力量凝聚成改造社会的人民力量。二是要创生活方式之新,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丰富中国故事。社会生活既是人的精神创造的源泉,又是其创造力投射的场域,让生活更美好联结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富足安康、愉悦身心、造福后代的美好生活目标不仅是赋予人精神创造的动力源,而且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引人向往的魅力所在。三是要创文化繁荣之新,以文化“走出去”彰显中国力量。在世界发展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文化是连接人们心灵的桥梁,文化繁荣发展在激发民族共同体内聚力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促进国家间相互尊重、各美其美的文化共享与文明互鉴。四是要创文明形态之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同国家所走的道路有所不同,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新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商与完善。

3.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逻辑理解守正创新的统一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规律、立足国情,创造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思想文化建设需要认清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的飞跃不是体现在词句的标新立异上,也不是体现在逻辑的自洽自证上,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回答实践问题、引领实践发展上。”思想文化的守正与创新统一于符合历史发展辩证逻辑的新的社会实践创造,即在思想上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文化上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只有自觉掌握运用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将守正创新内在统一的要求贯穿于思想文化建设的始终,才能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因此,守正是为了更好创新,创新也是为了坚定守正,两者内在统一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之中。

在文化共同体的时代发展进程中,要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内化于主体精神的自我塑造与成果创造中,促使每一个成员积极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新的文化使命。从共同体成员文化传承和精神建构的内在需要出发,守正创新统一的根本意涵和实践方向就在于延续中华文明之脉。一是赓续民族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共同体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成员的精神世界,在新的历史创造中始终保持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二是承续历史文脉。历史是文明的根基,也是人心的根基,继承和延续历史文脉是构建主体精神世界的逻辑起点,否则就无法理解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自我精神向度,也无法实现文明的连续性。而文明的延续离不开继承中的创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三是接续时代新脉。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主体的精神境界应民族命运而生,立时代潮头而强,成为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内生动能。弘扬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守正创新意味着在实践方向上“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两条路都是死路”。四是永续人类智脉。人类文明进步的持续性在于通过知识积累与创新不断丰富生命智慧,进而掌握自身发展的命运。思想求索和文化繁荣就是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永续,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坚持以价值守正不断丰富理论创新形态

思想文化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主体内容,承载着一个民族在赓续历史与当代创造中的能动力量,是人们完善自我意识、健全社会人格进而在科学认知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精神建构和行动意志自觉。思想文化以鲜明的价值导向指引人们的实践行动方向,并激励社会共同体接续奋斗。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守正本质上是价值守正,是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通过理论形态上的创新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提供思想上的价值引领和文化上的价值引导,并促进共同体的价值共鸣和文化认同,进而形成强大的文化内聚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创新为核心逻辑,坚持以价值守正不断丰富理论创新形态,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筑牢固的思想文化根基。

1. 坚持真理价值,创新思想观念

真理与价值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把握主客体关系的基本范畴。真理是主体基于客观尺度对事物的正确反映,价值是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主体内在尺度的省察,两者都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体现在事物的客观尺度不依赖于主体意愿,认识真理必须使主体趋向于客体;价值的客观性体现在满足主体内在尺度需要对客体加以改造,使客体趋向于主体。“事物的客观尺度是人据以接近而不背离客体规定性和规律的东西,也就是使主体趋向于客体的力量,它在认识论中的理论表现就是真理;人的内在尺度是主体据以实现客观事物向自己‘接近’并衡量其程度的东西,也就是使客体趋向于主体的力量,它在认识论中的理论表现就是价值。真理和价值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特有的标志,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尺度,人类就不能区别于动物,社会就不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出发,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时代进程的客观尺度与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生命赓续的内在尺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主体趋向于客体的力量与客体趋向于主体的力量交汇于理论探索的思想实践之中,坚持了真理与价值的内在统一,创新了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观念。在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同时,创造性地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赓续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价值融入理论建构,揭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根脉与魂脉相融的精神建构机理,实现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飞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结合”)的哲学认知基础上的文化认知的深化和文化自觉的升华。

2. 坚持实践价值,创新逻辑判断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主体能动参与的客观活动,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本身具有客观性。人们通过实践“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实践价值体现了实践活动客观成果对主体认知校正与自我发展完善的意义,坚持实践价值就是坚持真理标准基础上的自我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增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精神力量,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是国家文化共同体自我实现的根本意义所在。“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环境和各种挑战中,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顽强的精神意志是人们在克难奋进的实践中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从国家精神系统性建构出发,创新文化发展路径,科学提炼和系统总结文化发展逻辑,不断丰富中华民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谱系。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实践的历史为基础建构精神的历史,将历史与逻辑统一于国家精神的建构之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在地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展规律方面的先进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文明的价值观念相结合,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和牢固的文化根基。

3. 坚持为民价值,创新方法路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开创的人类文明实践壮举,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以先进的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先进的文化引领方向、砥砺前行,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取得新胜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文化是信仰的根基,坚持文化为民的价值指向,就是从根本上塑造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民族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意志,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思想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实践要求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不断创新思想工作和文化铸魂的方法路径,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和超历史的”,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思想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和路径再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中,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4. 坚持核心价值,创新时代话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崭新实践,需要中华民族齐心协力的共同创造。“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规。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时代创造精神相融合,集国家、社会和人民价值追求于一体,是强化民族精神纽带、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凝聚社会共识、持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出发,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创新时代话语表达,着力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精神追求的道义制高点,具有广泛的思想号召力和持久的文化凝聚力,能够汇聚团结的共识和奋斗的合力,全面提高共同体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面向世界的开放格局和社会的发展与改革中,利益问题错综复杂,而价值观念构建了引领人们精神航向的时代坐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任重道远,离不开通过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夯实思想理论根基,铸就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持续深化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文化内涵式发展

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置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以文化繁荣为着力点,持续深化文化强国的内涵式建设,为人民群众带来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守正创新不是空泛的方法论,而是结合文化发展的具体内涵、推动文化走向繁荣的实践遵循,是内容与方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只有走文化内涵式发展的繁荣之路,才能真正为主体的精神成长提供充足的文化营养,以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滋养人们的心田,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

1. 以文化人,提升主体文化自觉

文化的核心功能在于教化,即通过促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意义和价值的体认以及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塑造主体的精神品格。在这一过程中,人不单单是文化教化的对象,处于接受文化熏陶的被动状态,还同时作为文化的能动建设者和积极传播者,置身于文化共同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因此,以文化人的核心要义在于不断充实人们现实生活的文化内涵,社会成员通过对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不断提升文化自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投身新时代的文化创新与创造,为拓展现代文明实践提供持久的情感寄托和不懈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好以文化人的精神滋养作用,关键是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思想方法融入主体的文化自觉之中,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建设方向,不断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构建内涵丰富、文脉赓续、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觉是主体在文化建设中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文化创造力的根本源泉。只有掌握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人才能合乎规律地认识文化的本质和使命,以文化价值的觉悟和觉醒塑造自立精神和自强品格。提升主体文化自觉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目标,其核心是以强大的文化引领力和塑造力锻造人的精神脊梁,要求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导向、价值指向的基础上创新话语表达、再造审美体验、拓展互动传播,不断夯实中华文化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以文化人,提升主体文化自觉,就是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石。

2. 以文惠民,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人民,文化发展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代表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力量,才能取得成功。文化发展意味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积累,其主体与受益者都是人民:一方面,人民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力量,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依靠人民;另一方面,文化的惠及对象也是人民,要通过高水平的文化供给和社会服务不断提高人民文化素养和精神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文化推动力量。因此,文化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提升人民文化素养结合起来,实现服务人民与教育人民相统一,在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过程中持续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文惠民,提升文化服务能力,关键是高水平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和加强文化活动平台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充实、多姿多彩。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效实现路径,应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充分发挥集聚各种文化资源服务人民群众的效能,持续开拓人民享有与人民创造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3. 以文润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承载着人们随着文化发展与技术进步而不断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成为文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化进程呈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城市化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水平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3年的66.2%,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城镇等构成的城市体系形成。2023年,《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引领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着力为人们提供更宜居、更智慧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不仅是城市人文精神传承与塑造的基石,赋予城市文化身份和特色标识,而且也是重要的创新资源,推动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以文润城,就是要不断充实和丰富城市文化建设内涵,持续激发文化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文明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社会基础,必须持之以恒地内涵式推进相关工程和系统性巩固相关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提高城市社会文明程度这一目标,需要着力在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中凝聚向心力,在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中扩大影响力,在城市生活的审美和文化体验中激发创造力,进一步强化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中的精神支撑作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城市发展智慧和经验。

4. 以文兴业,提升人文经济水平

在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朝向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和价值指向,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赋予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成为一种内生的经济资源,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人文经济产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生产过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功能;另一方面,经济活动本身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在经济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贯穿着人文价值导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性更为凸显。在现代城市文明建设中,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创新的时代文化成果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本,同时也为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与激发创新的文化土壤,文化与经济相向而行、相融而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明新形态,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内生的驱动力,也是文化内涵式发展的体现。因此,以文兴业,不仅要发挥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提升文化经济自身的引擎作用,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要着力促进社会生产中文化与科技的“双核赋能”,提升“文创+科创”共生互促基础上的人文经济水平,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文兴业、以业彰文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强劲实践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价值彰显与经济价值创造提供了内在统一的动力机制和融合创新的发展形态。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进程中,守正创新事关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命脉。唯有增强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畏艰险、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增强人民改造社会、创造文明成果的精神力量,关键是从主体精神世界的塑造出发,通过健全的知识育人体系和丰厚的社会文化滋养,造就具有思想灵魂和文化自觉的一代代新人。人的精神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需要个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断通过自身实践来实现。因此,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建构,必须以守正创新为遵循,强健魂脉、扎牢根脉、丰富学脉、拓展文脉,不断激发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生命力和精神创造力,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1. 强健魂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武装头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与时代开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着民族复兴伟大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创造。一百多年来,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树立了坚定的理论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理论是人们精神建构过程的逻辑支撑,也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理性向导,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使人们的精神活动凭借理性认知的思维力量摆脱妄想,为人们的精神成长注入自我实现的价值灵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持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就是要引导人们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使之成为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之基和信心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这一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入脑入心,成为思想文化建设的关键。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处在社会文明实践的最前沿,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必须走好群众路线。一方面,理论创新要聚焦于人民的实践创造,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想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民要加强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成为人民实践的精神力量之源。

2. 扎牢根脉:以文化传承发展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是空中楼阁,而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基础和文化传承,面向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与主体创造。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精神生命是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壮大的,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人的精神生命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崛起伟大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根本之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扎牢主体精神建构的文化根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让民族精神代代赓续,以文化传承发展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文化是文明的土壤,每一种文明都扎根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形成文化主体自主自为的意识,凝聚起文化共同体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自信与奋进力量。中华文明延绵发展的历程正是这一强大力量的作用和体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不断汇聚起强大的主体力量。

3. 丰富学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而建设新的社会文明的伟大实践必然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理论思维、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构建,实现主体在精神成长上的独立自主,使理论成为实践创造的强大动能。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本质要求,没有现成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样板,必须在新实践中总结新规律、提炼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因此,我们要在融通前人理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从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主体实践的精神需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要从基本的理论概念入手,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于守正创新的理论探索中,融通人类文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发扬批判精神,既回答和解决中国实践中的问题,也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4. 拓展文脉: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行动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面向新的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创新形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以数字化技术拓展文脉,推进国家文化数字生命体系的构建,基于数字文明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现代精神创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都与网络信息传播息息相关,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网络强国建设为支撑。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既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特征。在数字化信息网络传播日益发达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文化数字化为战略方向,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网络文化,形成中华文化强大的网络文脉。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出台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成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所揭示的守正创新这一根本思想方法,为我们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成为中华文化共同体发挥主体能动性、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关键所在。

 结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时代课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思想指引。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持续深化认识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以学理方式把握其科学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意蕴。守正创新作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方法,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方法论,成为驱动理论持续创新和拓展理论脉络的核心逻辑,为人们发挥精神能动性投身文化实践创造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现了具有历史主动性、文化自信和时代引领意义的文化建构,以守正创新的精神自觉塑造了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创新空间,明确了文化道路的新使命,建构了文化格局的新图景,从而创造性地开拓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遵循。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力量,需要持续深化对这一思想体系的研究,既掌握其精髓要义,又发挥其实践价值:一是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凸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的整体逻辑;二是细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理体系的研究,明确理论内容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三是强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创新的经验总结,充分彰显理论自主创新与实践时代创新相统一的思想生命力。

〔责任编辑:洪 峰〕


(原文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下载原文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江苏社会科学


扫码关注
了解更多



江苏社会科学
本刊1990年创刊,江苏省社科联主管,设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栏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为国家社科百强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