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2024
2024年11月7日至10日,第35届长城心脏病学会大会(GW-ICC 2024)如期在北京召开。深秋的北京,层林尽染,银杏和枫叶交织成一片金红的绚丽画卷,为这场学术盛会增添了蓬勃气氛。大会中,“降脂有斯道——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管理策略论坛”备受关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烈参与。本次论坛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郭远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药物研究所吕晓希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基于最新研究进展,专家们深入探讨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达标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获益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管理策略,并进一步肯定了海博麦布作为国产新药,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中的巨大潜力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主持人致辞:聚焦降脂策略,同护心血管健康
郭远林教授:实现LDL-C≥50%更重要,海博麦布联合他汀,协同增效稳达标(50%)
然而,真实世界中,大多数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未接受降脂治疗,或仅接受了他汀治疗,LDL-C控制低,中国2023年胸痛中心数据提示,中国ACS人群LDL-C控制情况同样令人担忧。
图1.LDL-C降幅≥50%与降低MACE风险的关联性更强
近年来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相关权威指南一致强调LDL-C降幅应达到>/≥50%,而在中国普遍中等强度他汀起始背景下,难以满足指南对LDL-C降幅(50%)的要求。联合降脂治疗是血脂异常管理的基本趋势。
海博麦布作为国产1.1类新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具有高转化率、高清除率、起效快与获益早等优势。
海博麦布与他汀联合使用,通过机制互补实现协同增效,有效降低LDL-C幅度≥50%。并且,海博麦布已在100%中国人群中完成验证,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根据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对于他汀单药治疗不达标的患者,建议首先联合使用海博麦布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尽早实现血脂真正达标(图2)。
图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助力血脂降幅达标(50%)
吕晓希教授:独特的作用机制,奠定了海博麦布在联合降脂中坚固地位
首先,海博麦布凭借其独特作用机制,在联合降脂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单克隆抗体与他汀联合使用时,由于PCSK9抗体暴露量减少,与单用PCSK9抗体相比,LDL-C相对于基线下降幅度有所减小[3]。PCSK9抑制剂通过阻止PCSK9蛋白与LDL受体结合,增加循环中LDL-C的清除,但可能导致肝脏胆固醇含量增加[4],而海博麦布不仅能有效减少胆固醇吸收,还能促进肝脏代谢后胆固醇的排泄,减轻肝脏代谢负荷。因此,无论是与他汀还是与PCSK9类药物联合,海博麦布均能实现协同增效(图3)。
图3.基于LDLR的降脂药物需要和促胆固醇排泄药物联用
其次,海博麦布分子结构中羟基的改进使其更易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而加快了药物吸收,服药后0.5-12小时内即可达峰,因此患者能更早获益(图3)。此外,这一结构还显著提升了活性代谢物的生成比例(高达86%-95%),从而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
第三,海博麦布的药代动力学不受进食影响,主要归因于其既存在肝肠循环又存在肠肝循环的代谢途径,而依折麦布主要通过肠肝循环代谢,在中国人群中受食物影响较大。
第四,依折麦布对东亚人群常见的UGT1A1基因多态性具有敏感性,在东亚人群中的代谢表现较为不稳定,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而海博麦布在中国人群中的疗效更为稳定。
此外,海博麦布Ⅲ期临床研究完全基于中国人群,确保了其降脂效果更适合中国患者的需求。
总之,从药物学角度看,海博麦布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特殊的分子结构与代谢途径,有力支撑其与中等剂量他汀联用,成为我国ASCVD患者血脂达标的基石。而他汀与PCSK9抑制剂联合时,由于机制上的局限性,疗效反而有所减弱。
总结:重思血脂管理,中等剂量他汀联合海博麦布是达标基石
本次论坛上,汇集了众多专家,深入探讨了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在血脂管理中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LDL-C降幅达到≥50%,比单纯达到目标值更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海博麦布,作为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胆固醇吸收,并促进胆固醇排泄,减轻肝脏代谢负担,而PCSK9抑制剂可导致肝脏胆固醇含量增高,因此,海博麦布在联合降脂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中等强度他汀联合海博麦布,协同他汀降脂,稳妥实现LDL-C≥50%,是当前ASCVD患者降脂达标的基石。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彰显了我国在心血管疾病与血脂管理方面的持续进步。未来,海博麦布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广泛应用,将为我国心血管健康管理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