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何国俊研究团队成员彭方园博士与其合作者林娅棠、王瑾和杨琳的合作论文"Achieving Air Pollution Control Targets with Technology‑Aided Monitoring: Better Enforcement or Localized Efforts"于经济学顶尖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发表。该论文揭示了中国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网络构建后,地方政府如何策略性地改善监测点附近区域空气以实现污染控制目标,以及这种局部减排给执法和环境污染研究带来的新挑战。
简介
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环境法规的执行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并由中央政府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保障政策实施。然而,由于缺乏准确的地方污染信息,环境政策常常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为应对污染信息缺失的挑战,中国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实时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将监测城市从113个扩大到335个。尽管官方数据显示2014至2019年PM2.5浓度降低了约40%,但这种改善可能仅限于被监测区域,并不能完全反映整体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
图1:中国空气污染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时间
在本研究中,作者们关注了自动化监测技术是否可以帮助改善地方污染治理水平,识别了地方政府针对监测点周边采取的局部治理行为。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覆盖全中国为期10年的高精度PM2.5浓度遥感数据(1km×1km分辨率),主要运用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来评估中国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网络构建的影响。研究分析分为两个层面:首先,该研究探究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立对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的影响;其次,通过比较监测站点周边与其他区域的污染变化差异,该研究分析了空气质量改善的空间异质性。
本研究还利用了基于卫星的热异常数据库中提供的工业静态热异常地理信息和热异常强度,作为衡量工业活动的替代变量,考察了监测站点周边在集约边际(intensive margin)和广延边际(extensive margin)两个维度的变化。
结果
图2:自动化监测对监测点3公里内空气污染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自动化监测对城市整体污染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空间分布上却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相比远离监测点的区域,监测站点周边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了3.2%。时间趋势分析表明,在自动化监测实施前,监测区域和非监测区域的污染趋势一致,但在新监测系统启动后,监测站点周边地区的PM2.5下降程度更高。
图3:自动化监测对城市平均污染的影响
通过对地方政府政策文件的系统梳理,研究发现政府在监测点周边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包括管控煤炭使用、采用喷水抑尘、限制周边交通、禁止露天焚烧和户外烹饪,以及关停主要污染源。为验证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利用卫星热异常数据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监测点周边的工业活动减少了10%,工业企业运营天数减少了8.6%,但工厂在运营日的生产强度变化不大。此外,研究还发现在高污染时期监测点附近的相对湿度上升,这可能反映了喷水抑尘等措施的实施。
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策略性污染控制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监测点周边与其他区域的空气质量差距在四类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一是此前存在数据操纵历史的城市,二是面临更严格减排目标的城市,三是由具有更强晋升动机官员领导的城市,四是公民参与度较低的城市。
政策含义
这篇文章通过研究中国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施效果,深入探讨了环境治理中的监管难题。研究指出,实时空气质量自动化监测系统虽然可以避免常规定期监管导致的时间选择性污染控制和地方自我报告的数据失真问题,但固定监测点的设置仍会扭曲地方政府的污染控制行为。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局部性的污染治理措施,而非系统性的区域环境改善,这种策略性行为不仅损害了监测系统的空间代表性,还影响了政策评估的准确性。
基于这一监管困境,研究对完善环境监管体系提出重要启示:一方面,需要通过多元化的监测手段提高环境监管的全面性;另一方面,增强公众参与度和社会监督力度有助于约束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推动环境治理更加系统化。这些见解不仅对中国的环境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对其他面临类似环境治理挑战的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该研究的英文解读文章"How new monitoring systems shaped China's war on air pollution"已发表在VoxDev平台上[1]。
[1]Yang, Lin, Yatang Lin, Jin Wang, and Fangyuan Peng. "How New Monitoring Systems Shaped China's War on Air Pollution." VoxDev, October 31, 2023. https://voxdev.org/topic/energy-environment/how-new-monitoring-systems-shaped-chinas-war-air-pollution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博士后研究员
彭方园
彭方园现为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博士后研究员,2023年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城市治理与设计博士学位。她主要从事环境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研究,擅长运用遥感大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等期刊,工作论文入选世界银行与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联合举办的"Trade and Uneven Development"会议。更多关于彭博士介绍可见其个人主页:https://www.fangyuanpeng.com/.
论文其他作者
林娅棠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助理教授
王瑾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副教授
杨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城市治理与设计学域 助理教授
推送编辑:Fangyuan Peng, 溜达旗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阅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