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去这十个能量高的地方:加入旅行清单!

文摘   2025-01-22 11:52   秘鲁  

关注今心空间,找到当下的力量


内容:走在西方正念的前沿,聚焦东方智慧的启迪


4个原则:

1、新鲜:西方最前沿的正念学习资料

2、真实:真实的修行感受和人生经历

3、科学:经过科学验证的正念冥想

4、原创:仅7%的公众号仍坚持原创


Balinda拍摄于加拿大


2025年,你是否开始做旅行计划了?

作为资深驴友,我曾经在《环球时报》的旅游文化专栏写了很多各地的旅行稿件,最近三年太忙就封笔了,我之前写了:向内和向外旅行,我在寻找什么

新的一年,让身体和眼睛出门咯!

我整理了自己去过的几个充满神秘、高能量又有趣的地方,很适合朝圣和静心,看看有没有让你心动的?


1、西藏

说到“神圣”、国内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地方自然是西藏。

我本人曾两次进藏,一次夏季、一次冬季,旅行感悟藏在我最早的推文中:在路上| 上帝为何要造西藏

任何第一次到拉萨、看到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藏民,心灵都会受到无比震撼,因为远离高楼大厦的人们,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原来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原来人除了追求金钱和物质,还有别的东西更值得追求。


2010年冬季,我和朋友们在318公路上自驾,看到了几个推着自行车艰难前行的朝圣者,顶着寒风和骄阳,途径九十九道拐,连我们的越野车在积满雪的山路上都步履维艰,简直难以想象他们这一路上遇到了何等的艰难险阻。

我想,他们不是为了去布达拉宫,他们一路上寻找的,正是这种险境所带来的自我考验,对生命的思考。

大雪之中还遇到一些磕长头进藏的藏民,等他们到达西藏境内应该已经是春季,冰雪差不多都融化了。很多藏民会带上一辈子的积蓄,花费一两年的时间一路磕到布达拉宫。听说曾经有一对藏族夫妻从四川磕长头去西藏,在路上妻子怀孕了,无法再履行神圣的使命,于是丈夫代为磕双倍的头,两个人终于到了拉萨,妻子也顺利在路上生产了,可是到了阿里,夫妻二人都因为旅途劳累过度、营养不良而仙逝,孩子由喇嘛收养。



也有人感叹那些受信仰束缚的藏民的愚昧,确实,很多藏民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只为了去布达拉宫朝圣。

在各个寺庙和拉萨街头到处是好手好脚的中年人找汉人要钱,以朝圣的名义。无需加以评判,因为,不是TA们选择了宗教,而是宗教选择了TA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大多数藏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没有选择权的,我们可以认为他们是幸运的-有精神的力量支持生命,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不幸的--很难突破宗教对人生的限制。


和骑行进藏的人一样,对于藏民来说,最终到达布达拉宫也不是意义所在,通过一路虔诚地叩拜而向神明表达内心的崇敬才是~转山、磕头、信仰,那就是藏族人的生活方式;内卷、赚钱、买房,那是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只要足够虔诚和坚持,相信有一天我们都能够到达心中的布达拉宫。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姚敏曾说:“每一个还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



2、日本京都

在日本京都有很多寺院,非常适合普通游客去参观,除了从我国唐宋流传过去的各种风格的建筑,往往寺院里还有日本花园。

Balinda拍摄👆🏻


游客可以参加许多寺庙提供的修行活动,这些活动让人们有机会体验禅修和传统文化,同时感受寺庙的宁静氛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行活动:

1. 只管打坐

  • 内容:在禅宗寺庙中,游客可以学习和体验传统的座禅冥想。僧侣会指导如何正确地调息、坐姿和放松心灵。
  • 推荐寺庙:天龙寺、大德寺、南禅寺等。

2. 抄经

  • 内容:通过手抄佛经,参与者可以沉淀心神,集中注意力,同时感受佛教文化的精髓。即使不懂日语,也可以在僧侣的指导下完成写经体验。
  • 推荐寺庙:清水寺、高台寺。

3. 茶道体验(Tea Ceremony)

  • 内容:在寺庙中学习日本茶道的基础知识,感受禅意与茶文化的结合。茶道不仅是品茶的过程,也是修心的实践。
  • 推荐寺庙:退藏院(妙心寺的分院)等。

4. 精进料理(Shojin Ryori)体验

  • 内容:品尝或学习制作佛教寺院的素食料理。这种饮食注重简单与自然,反映了佛教的无欲精神。
  • 推荐寺庙:比叡山延历寺附近的修行餐厅等。

5. 抄佛画(Buddha Drawing)

  • 内容:通过描摹佛像进行修行,体验静心的艺术活动。这项活动特别适合喜欢艺术的人群。
  • 推荐寺庙:东福寺、万福寺。

6. 祈福仪式和法会(Blessing Ceremonies)

  • 内容:游客可以参与早晨的祈福仪式或特殊节庆法会,感受佛教僧侣的诵经与仪轨。
  • 推荐寺庙:知恩院、东本愿寺。

7. 一日修行体验(One-Day Temple Stay)

  • 内容:一些寺庙提供短期的修行体验,包括座禅、经行(禅行)、早课和素食餐。这是感受禅宗生活的绝佳方式。
  • 推荐寺庙:建仁寺、妙心寺。

8. 庭园巡礼与禅意体验(Garden Tours and Zen Experience)

  • 内容:通过漫步寺庙的枯山水庭园,学习如何欣赏其象征意义,同时聆听禅师讲解禅宗哲学。
  • 推荐寺庙:龙安寺、银阁寺。


点击:我在京都寺庙小住,体验别样的修行生活


3、泰国清迈

清迈位于泰国北部,是一座古都,拥有超过700年的历史,曾经是兰纳王国的首都,是泰国的第二大城市,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中心,清迈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寺庙和历史遗迹。
确实如此,在清迈古城内,走几步路便是一座寺庙,白天供游客参观,晚上则化身为“夜市”,泰有生活气息了!
参观了这些接地气的寺庙之后,你会由衷感慨,泰国人是把修行彻底融入生活了啊!
这次我特意住在清迈古城内一周,没有任何计划,就想有些随机的体验,看看清迈会带给我什么惊喜(又或是惊吓?)。
由于有时差,每天五点多天刚亮就会自然醒,于是,我决定起身去街上走走。
这时候凉快极了,简直是最佳游览清迈的时间呀!
并且,有些知名寺庙白天需要门票,而大清早,看门的也没上班,可以随意在各个寺庙进出。
有些小伙伴问,能不能去清迈禅修,不是不可以,但是,据我所知,这些寺庙中僧人基本都是说泰语,如果你不会泰语,可能就没法交流了。

每天早晨五点半,可以去“菜市场”附近看僧侣赤脚在街头托钵,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还是会比较震撼的。

详情点击阅读:清晨~我在清迈的街头,正念行走


4、巴厘岛乌布

我决定要去乌布旅行的时候,恰好空窗期,看了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女主角伊丽莎白,在第二次去巴厘岛乌布时觅得真爱,最重要的是、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影片中伊丽莎白曾两次造访乌布,第一次是由于工作来到乌布,她采访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巫师科特,巫师预言伊丽莎白几年之后会离婚丧失财富并再次来到乌布,没想到这个不好的预言应验了,伊丽莎白带着破碎的心灵再次来到乌布,开始了一段疗伤和探寻生命之旅。

于是,我决定去乌布,找自己、找真爱。

在定下来要去乌布找巫师和真爱后,于是,我搜索了一切关于乌布的巫师的资料,介绍不是很多,好不容易在网上google到这一家,叫Anand Ashram。

于是,2014年11月,我也很荣幸地成为第一位光顾的中国人,在这里住下了。

可以说我是带着雾霾的心情去的,走的时候已经转晴了。



没遇到爱人,但我爱上了乌布!

后来我在报纸专栏连续写了几篇关于乌布的文章:

禅游|电影《美食、祈祷与恋爱》中提到的巫师是真的吗?

在路上|艺术村乌布的“DIY”之旅

许多小伙伴问起我在巴厘岛的静修,就专门写了这篇:推荐一家静修中心,巴厘岛乌布

在乌布住了十天,很喜欢,那里的生活很自然平静,我甚至想过在那边长居,或许,2023年,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5、印度

印度是一个很特别的国家,你会发现,只有在印度的街头拍张照片,大家就会立刻知道这里是印度,而其它国家可能会看不出来。

这里是许多宗教的发源地,也是瑜伽的发源地,喜欢瑜伽的小伙伴会去瑞诗凯诗参观学习,而其它任何地方都有各种Guru大神带领的静修,还有许多身心灵的地方。

2014年我独自去印度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一方面,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另一方面,一个女孩子去不怕被强奸吗?

然后,在印度游荡了一个月之后,我是哭着依依不舍离开的。

我写了好几篇游记,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有两篇讲修行的文章最近提醒含有“禁忌词汇”,发不出来了。

一个人的印度旅行|胆战心惊的德里

在路上|只为一睹面颊上的那滴泪-泰姬陵


关于泰姬陵的这首诗太美了:

闭上眼,不看谁,下着雨,流着泪

让风儿吹长发飞,让心情也吸取尘灰
爱难退,心好累,你疲惫,我颓废
曾经以为爱很美,但尝试过是苦滋味
爱谁,恨谁,我的心无言以对

如果生命在爱火中燃尽,会比默默凋零灿烂百倍。
爱情谢幕的一刻,也将成为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当然,印度之行对我来说改变了终生,主要还是因为我在那边参加的静修营。

喜欢几位印度哲人,所以,我毅然决然要去印度,即便找不到同伴。事实证明,印度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朝圣之所。

克里希那穆提:“你必须在心理上不依靠任何人、任何环境,你的内心必须完全不争执,你才可能真的爱你所做的事,也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当你了解了恐惧、安全、痛苦,了解了思想无休无止地追逐快感,当你完整地看到了这些,然后超越了它们,你就知道什么是爱了。


Lonely Plant作者Sarina:

“印度有一种复杂之美,寺庙、吵闹的集市,沧桑的古堡,丛林、喜马拉雅山,摩肩接踵的都市生活。拥抱不可预料的印度,才能触碰到她的灵魂。事实上,对印度的探索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揭秘之旅,而这正是让我难以自拔的原因。旅途上充满无尽的探索和有趣的不可预知性。正因为如此,你会不经意地经历一些时刻,它们足以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你与世界的关系。”



6、危地马拉

危地马拉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玛雅人聚集最多的国家,大家可能听说过“消失的玛雅文明”,正因为如此,玛雅人也显得格外神秘。

玛雅文明是美洲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兴盛于公元250年至900年的经典期,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等。

虽说玛雅文化没有完全“消失”(玛雅人的后裔仍生活在这些地区,并保留了一些传统),但文明的主要特点——如宏伟的城市建筑、复杂的文字系统和高度发达的天文学已经急剧衰退,许多城市也被遗弃了。

危地马拉和中国没有建交,需要去第三国(比如墨西哥)办理签证,去这个国家旅行的国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好朋友之前去踩过点了强烈推荐,都不知道危地马拉这么有意思!


因为喜欢喝手冲咖啡,所以知道危地马拉有世界上最活跃的活火山,这里的火山咖啡豆很不错。

在危地马拉的南部有一个玛雅人居住的圣湖:Atitlan Lake 阿蒂特兰湖

有趣的地方在于,围绕着这个圣湖坐落着十几座玛雅人的小村庄,大部分不通公路,或是公路要很绕才能到达,必须坐船,所以,那边的公共交通方式就是坐船。

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村庄叫San Marcos,可以说是“身心灵”小岛,除了本地的玛雅人,许多西方人在这里居住,尤其是嬉皮士,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喜欢禅修、冥想和神秘学的人们。

我在Atitlan Lake住了半个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好玩。

其中赶上了全天的“冬至的萨满仪式”,这是西方人组织的,他们也是长期在San Marcos居住的萨满,所以用英语沟通没有问题。

冬至对于玛雅人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黑暗最长,所以玛雅人还专门修建金字塔;白天贴近植物灵,在夜幕降临时,升起篝火,开展各种仪式,这次体验对我来说绝对是从所未有的。

也参加了玛雅人带领的“可可萨满圣火盛典” Cacao Fire Ceremony.

玛雅人有自己的语言,只有年轻一代能够说西语,而说英语的更是少之又少,寻找了好多天,我终于找到了会说英语的萨满Izaias(上图),他和妻子Izabel都是玛雅文化的传承者。

最让我有共鸣的一句话是:the best way to keep healthy is being yourself 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你自己。

面向Atitlan Lake 阿蒂特兰湖冥想👆🏻


7、以色列耶路撒冷

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徒来说,神圣之所莫过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这里充满了战争、泪水和仇恨,也充满了神圣和肃穆。

我给报纸的供稿:我们在耶路撒冷的一天:三个神圣之所和三个古老的故事

全世界的基督徒们前往耶路撒冷,最终朝圣的目的地,正是圣墓教堂,这座教堂对于基督教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传说这是耶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

基督徒背着十字架行走苦路


圣墓教堂由基督教的几个分支教派共同管理,历经多次修葺改造,现存的建筑结构形似一个巨大的俄罗斯套娃-大教堂里面还有小教堂。

这应该是俺去过的最大的一个教堂,通过陡峭的台阶可以上到二层和地下墓室。人太多了,我静静站在角落观察。基督徒们跪着抚摸、亲吻耶稣受难时摆放的台子、排队进入“耶稣墓”,可以看到很多人抚泪。

教堂内部


尽管不懂这几个宗教的教义,但是心灵依然无比震撼。

哭墙,是犹太教无可替代的圣地。

在第二圣殿被摧毁后,仅留下了这段位于西面的墙,因此英文名叫west wall,而中文名翻译成“哭墙”是更形象的,颠沛流离的犹太教徒们赶来伏在墙前哀哭或低声祷告,可以想象这座西墙千年来聚集了多少犹太人的眼泪。

人们还可以通过哭墙跟上帝对话,通讯方法是将写着祈祷文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

非穆斯林教徒都可以被允许进入哭墙区域,男士要戴上犹太教男士们标志性的“小圆帽”,这顶帽子在希伯来语中意为“遮盖”,其意是表示对上帝的敬畏,因为头上有天,不可“光头”以对,所以要用帽子相隔。

区域内摆放着椅子和各种大大小小的经书,我看不懂希伯来文,也听不懂他们的祷告,只是看到虔诚谦卑的犹太教徒们一直在这里不走,或远远望着,或低头默诵着,或以手抚摸墙面,身体微微晃动。

经历了种族大屠杀和无数次迁徙,犹太人有太多话想倾诉。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无数眼泪,斑驳的哭墙承载着希望,也安抚着每一颗犹太人渴望回归家园的心灵。

在隔壁的巴勒斯坦,有世界上留存至今最古老的教堂:-圣诞教堂

大家不远万里赶过来瞻仰的是“伯利恒之星”,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

Balinda拍摄于巴勒斯坦


8、尼泊尔

佛陀是在尼泊尔蓝毗尼出生的(原来属于古印度、现在是尼泊尔),自然尼泊尔是非常适合静修和朝圣的地方。

在蓝毗尼,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花园里的一棵树旁产下了他,现在这里是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寺庙,寺庙位于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一处小公园中心,有寺院,圣池和禅修中心。每年来这里朝圣的人很多,也有许多大师前往。

推荐缅甸班迪达禅师位于蓝毗尼的内观禅修中心:Panditarama Lumbini International Vipassana Meditation Center(班迪达蓝毗尼国际内观禅修中心)  网站:http://www.panditarama-lumbini.info/

这里有十日内观静修,严格按照缅甸上座部禅修的方法,无须诵经持咒,适合我们当代正念修习者。

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在加德满都市中心的帕坦皇宫广场,长期吸引朝圣者和游客的历史建筑在地震中化为瓦砾。九层高的达拉哈拉塔始建于1832年,是首都加德满都谷地最高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帕坦王宫广场位于帕坦的旧王宫前,是尼泊尔三座古代王城之一。看到曾经造访过的神庙化为废墟,太心痛了!

在这次地震中,杜巴广场的玛珠神庙群主体也完全坍塌,简直难以想象!曾经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很多鸽子,还有神庙的猴子,让人记忆犹新。

尽管这几年神庙都逐渐在修葺中,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尼泊尔有印度教和佛教,而佛教禅修又有藏传、南传等不同形式的修法,因此各种各样的静修营也很多,大家在去之前先查好资料。

喜欢瑜伽的可以看看:Sadhana Yoga Retreat 网站:https://www.sadhana-asanga-yoga.com/

这家瑜伽静修中心已经开了25年啦!每天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瑜伽、冥想、吃健康素食,想想都美。我自己还没去过,心向往之,有兴趣的小伙伴约起!


9、缅甸

对我来说,缅甸和印度在我的人生旅途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搬到加拿大前,我在北京居住的时候,每年都要去缅甸禅修,我在这里蜕变和成长,缅甸就像我“心灵的家”。

这两年看到缅甸遭受内战的洗礼和疫情的挑战,真的很惦记,希望师父们都安好,也想回去看看!

怀着对缅甸深深的感情和感恩

写了几篇专栏文章👇🏻

静心中心推荐:缅甸禅修营攻略

报纸专栏:到缅甸禅修营体验佛系人生

缅甸:当禅修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次和老公一起去缅甸,他对缅甸的初印象:缅甸-静待美好的相遇(曼德勒篇)

跟德加尼亚禅师一起去过北京的Daw T.M.(朵塔敏)居士,我在班迪达禅修中心见到了她,我问她,到底怎样才能学会禅修,她说,在她小时候是没有禅修中心的,都是跟家人在一起打坐和学习佛法,禅修自然而然进行着。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我们过多强调外在,太少关注自己的“心”。如果想踏上快乐的旅程,请向内和自己的心联结开始。


去体验高能量,踏上旅途!

其实还有许多想推荐的地方,比如:《禅者的初心》发源地、乔布斯原来冥想的道场转转

曾经在埃及、老挝琅勃拉邦、柬埔寨吴哥窟、墨西哥玛雅文化遗址奇琴伊查......见证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的力量,看到他们,让我坚信,心灵才是神圣的归所。

有人说旅行能够增长见识、能让人心胸开阔。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对我而言,旅行并不是为了娱乐,也不仅仅是让我欢喜;看到各个地方的人们不同的生活,让我知道人生有很多种活法,我的世界很小,但其实这个世界很大。

我很感激旅行带给我的这一切,也相信将来会给我更多。

你呢,准备好了吗?身体和心灵,上路吧!

我在墨西哥玛雅遗址


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跟随Balinda一起系统学习正念👇🏻

早鸟价:2025年正念自我关怀LOMSC网络八周课

今心空间
每一天的生活,在当下获得力量,从内在看见真相;我们提供国际化的正念冥想课程、正念师资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