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汉历史进程中,蒋琬的东征计划曾掀起轩然大波,与姜维北伐战略相较,各有优劣,而其推行之路更是布满荆棘,终未得施行。
蒋琬的东征计划,旨在协同东吴,进击曹魏的魏兴、上庸二郡。此计划优势显著:其一,从运输条件看,鉴于秦岭山路险峻致军粮运输历次北伐皆成瓶颈,如诸葛亮困于粮不继而屯田,姜维亦受断粮之困,而水路进攻可借汉水丰水季,顺畅输送粮草物资至上庸前线,极大缓解后勤压力;其二,防守层面,魏兴、上庸二郡自孟达、申氏兄弟覆灭后,曹魏防御薄弱,且临近东吴,可谋联合佯攻,相较从汉中攻凉州直面曹魏完备西线防御体系,攻克难度低得多;其三,协同作战层面,若占上庸,能与荆州吴军呼应,对襄樊成包围之势,进而挺进南阳盆地,直击曹魏要害,切断其粮、人补给,威胁许都。
然而,短板亦不容忽视。其一,进攻路线局限,目标长安、襄樊皆处平原,曹魏骑兵优势尽显,蜀军步兵难敌;子午谷路况差、运输艰且长安防御坚实,大军出击易陷困境。其二,与东吴配合艰难,夷陵战后两国关系疏离,沟通不畅,东吴误解造船意图,且蒋琬两次未配合其北伐,相互指责下协同作战沦为空谈。其三,造船耗时费力,易错失战机。
此计划推行艰难,原因复杂。朝臣多反对,担忧战败回返不易,且认为蒋琬揽权,刘禅本仅望其守汉中,其谋东征似欲紧握军政大权,架空朝廷。刘禅亦三次遣重臣阻止,先派马忠宣诏旨,再令费祎、姜维“劝导”,施压明示不信任。外部东吴配合不力,内部朝堂抵制、君上猜忌,多重压力下,蒋琬无奈放弃,转支持姜维北伐,却仍求驻军涪县以掌军权。
姜维北伐则以陇西为方向,优势在于陇西羌胡人心思汉,可作助力,且此地为曹魏防御相对薄弱区域,能拓展蜀汉势力范围、获取资源。但同样受困于兵力不足,因蜀军主力在蒋琬之手,费祎亦吝于增兵,每次出征兵力不过万,规模受限难以施展宏图,常沦为朝堂权力博弈“工具”。
蒋琬东征计划构思精妙却受阻夭折,姜维北伐壮志难酬、缚手缚脚,皆为蜀汉复杂政治生态、内外局势所困,背后尽显权力制衡、地缘军事困境与同盟协作难题,亦见证刘禅对军政大权的掌控诉求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