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克诚,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传统文化研究。
文章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24 (01) :108-114
摘要:现今中国诸多高校建立了书院教育模式,意图兼采西方住宿制学院模式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优势,推进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养成,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因缺乏明确性教育精神的统摄,存在一定的动力性失活,有待一种新的书院形式的构建。为提升高校书院的办学水平,应当对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传统书院精神加以传承发扬,并根据当代教育发展需求,使高校书院精神有所创新,从而促进其教育功能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 书院 高校 教育模式 书院精神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传统性教育机构,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而衰于清,其集讲学、治学、备考、藏书、祭祀、刻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在官学、私学之外,又一种层级较高而体制最为完备的办学模式。在千余年历史发展中,书院弥补了科举教育制度的不足与偏弊,对传统社会教育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至清末之时,欧风美雨吹来,西学东渐使得中国教育实行改制,书院被迫关闭或转化为西式学堂,但不久之后,在西式教育模式与方法对比下,中国传统书院独具的教育价值被人重新认识,民国时又有诸多新式学人重新致力于创办传统书院以教育学子,书院又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发挥了新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社会传统文化复兴情势下,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各地诸多荒废的著名书院被人修复利用,投入了文化运营中。进入21世纪后,来自社会各阶层多种力量重新建立所出现的规模有别、虚实各异的书院数量甚多,书院的发展呈现出兴盛之势。各地高校也顺应这一潮流,纷纷将书院引入校园中,采用书院教育模式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迄今已有百余所高校在校园中设置了形制有别而数量不等的书院。
一、高校书院教育模式的建立及其精神构建
溯其源,中国当代高校设置书院于校内当始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新亚书院建置于1949年,今天其已有9所书院运作于校内。内地高校采用书院模式则始于21世纪初,2005年复旦大学设立了“志德书院”等四所书院,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跟进,至2017年已有47所高校建立书院137所[1]。现今高校内的书院设置已成普及之势,据专注高教的百家号“麦可思研究”报道,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设立书院300余所。有的高校甚至在一校之内设置书院十余所,如2022年4月海南大学启动教育模式改革,宣布成立15所书院,9月上海大学“伟长书院”等15所本科书院宣告成立。甚至一些高职院校亦迅速跟进建置书院于校内,如山东职业学院于2022年7月建立了“三味书院”等5座书院。时下高等教育中采用书院教育之风蓬勃而兴,正在成为新的办学热潮。
就其大体而言,中国高校在校内所置各类书院,虽以书院命名,但已非古代书院的完全形制,实际上它是借鉴了西方高校住宿制学院模式,意图采用中国传统书院的教育制度优势,而尝试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住宿制学院模式起源于英国,20世纪为哈佛大学所采用并加以发展,它是在以专业为划分的科系之外,将学生分置于不同住宿学院之中,由科系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住宿学院则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事宜。住宿学院中设有专职导师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予以专门性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现今中国高校所普遍采用的书院制,则通常以学生公寓为基本依托,将住宿安排打破院系、专业、年级之限,让学生实施混住生活,使之有更多机会与学科之外的他人发生交际,产生信息交流,从而能够由此得以扩展知识广度、拓宽学术视野与增长生活见闻。高校所置书院将学生的生活社区拓展为接受教育的空间,于其内增设文化、教育、娱乐等条件与设施,在学习、生活、身心保健等方面,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对学生在所学专业之外实施通识教育与人格培养教育,促进其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养成,以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更好适用社会所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目前,中国高校所置书院虽然各具形态,但就其所侧重的任务而言,大体上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其一,生活教育模式。由院系负责学生的专业教育,书院负责学生生活安排,学生宿驻书院中,在专业学习之余的日常生活中,接受经过系统规划的良好品德、健康心理、高雅情趣的养成教育,这种模式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其二,通识教育模式。通常学生一升入高校,或不分文理,或按学科大类,先进驻书院学习,接受人文、科学与艺术等方面素质养成的通识教育,一段时间之后再作专业划分,转入学院中开始相应的专业学习。其三,精英教育模式。其以培养未来社会精英与企事业管理精英为目标,通常从在读学生中选拔少数素质优异者,将其推送至特定的书院学习,使之接受精英素质与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让其在各自专业能力之外,培养起管理社会与企业的素养,这种模式多为顶尖级高校所采用。其四,国学教育模式。主要以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从事国学推广与普及教育工作,书院定期举办国学讲座、研讨与培训活动,而学生则以兴趣爱好自主报名参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其带有国学讲堂性质。
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呈现何种形态,书院在高校的出现,作用突出而现实意义重大。高校书院通常集生活、教育、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对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它拓展了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使得高等教育由此转化为“全天候”立体式教育。
对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它的实施与运作以应对社会现实需求为目标,适合社会专业分工发展要求,具有行业“实用性”是其人才的产出导向,培养具有专门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专业化教育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因而在高校中专业设置与课程安排皆以社会行业性的现实需求为轴心,但这也带来某种“偏弊性”的产生,即与行业实用无关联的课程难以进入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由此使得学生培养的工具化倾向较为明显。高校产出的人才往往为“专才”,具有专而不博、精而不通的特点,虽可一时适合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使用”要求,但除了所学专业以外,他们对其他学科领域多缺乏必要的认知,更缺乏全面性知识体系建立与贯通的能力,这样就容易导致其即便在专业范围内发展,创新的潜力或动力也会缺乏持续性的支持。在现实高等教育体制之下,产出的人才或存在“有智商没情商、具才能无德行、重功利轻奉献、求实用乏理想”等问题,其在人格与素质上的欠缺究其根源,也与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工具理性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不足相关,长此以往必将对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与文明发展带来深层次不利影响,对社会创新的阻碍作用将日益显露。
在这种情势下,重建大学精神便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呼喊,由此旨在弥补专业教育缺陷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等理念相继被提出,相关课程开始走入大学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而开设,但是在高校中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育,受到教学目标设定及相关学制、课时设置的限制,在经过精心设计的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安排中,对此类课程的容纳是有限度的。而书院教育模式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个难题,它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加以整合规划与利用,将生活空间化为教育空间,将课余时间的“放羊式”管理化为指导式管理,使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做到了有机结合,从而拓展了教育实施的途径与空间。院系以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才”为目标进行专业教育,而书院则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才”为目标实施人文教育,由此书院教育与院系教育实现了功能互补与协同发展。以书院为统合与联结,超越专业与学科界限,以素质养成为目的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开设于书院之内,学业辅导、心理辅助、社团活动、娱乐健身等常规性工作也被安置其内,各类指导教师入驻书院,而对学生课外活动与日常生活加以针对性指导与辅助,书院成为在课堂教学之外,德智体美劳等教育全面得以落实的重要场所。学生们被鼓励自主参与书院内各种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同侪教育、交往教育、协作教育、自主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由此受到激发而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书院中真正做到了相互融合与协同进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管理模式,书院为实现学生的人格养成与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总体来看,当下高校书院从建置意图到运作设计,都体现出高校管理层面改革高教体制的深切用心,但就目前各高校中书院实际运行情况与效果而言,还存在不符合预期设想的问题或曰欠缺,这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更多突显了生活管理功能,而教育功能的赋予则相对薄弱;其或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而学生选择性教育与自主性学习相对不足;其教育活动开展缺乏体系化规划设计,而呈现出散乱无序之态,作用难以生成合力。而没能结合各自学校办学特色或未匹配所在区域文化优势,高校书院文化建设呈现出同质化倾向亦较突出。相关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应与高校书院建设与运作的指导理念不够明晰或对其应当具备的价值理念理解各有差异相关。现时一些高校书院的建置运营往往缺乏较明确的教育理念体系加以统摄,从而使之深度发展或办学层次提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潜力不足或动力失活。故而确立与时代精神及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相契合的书院精神,就成为高校书院发展层次提升的迫切期待。
推究各处高校书院的建置用心与命名初意,借鉴古代书院办学之优长,从而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为其共同所求。目前,一些高校书院往往承继了中国传统书院的雅致名称与空间形式,在教育理念上却未能与之进行深层的沟通对接,古代书院精神没有被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是以其文化内蕴未能突显,精神品格亦乏树立,使其教育效能未能最大限度发挥与实现。要改变这些高校书院运作有形无神的疲弱之况,从中国传统书院精神中汲取有益因素,加以传承发扬与创新,适用现实之需,构建起自我的精神品格,以促进自身向纵深发展,提升办学层级和水平,应是目前可为的便利之径。
二、传统书院精神对高校书院精神构建的现代价值
“书院的精神”这一概念首提者为现代学者胡适,1924年其在东南大学作《书院制史略》讲座时有言:“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因为以书院为代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书院精神被其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他说:“今日教育界提倡道尔顿制,注重自动的研究,与书院制不谋而合。”[2]在他看来,传统书院精神与现代教育所倡的理念相暗合。的确在千年历史发展中,经过实践持续的丰富与完善,中国古代书院形成了独有的精神传统,成为其教育实施遵循的价值原则与思想指导。优秀的传统书院精神具有跨越时代的意义,在胡适讲话之后,诸多学者也认识到了传统书院对于现代教育体制所具有的补充价值,由此开始在全国各地再次创办书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张君劢、马一浮、梁漱溟等著名学者先后创办了学海书院、复性书院、勉仁书院等多所书院[3],将之用于社会教育之中。
就现时世界范围内而言,高等教育以其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片面”发展,使得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由此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在精神与道德层面有所陷落,甚者异化为科技工具与物质奴隶,此际的精神“象牙塔”也为社会所涌动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风气侵入,重建大学精神便成为一种时代的普遍呼声。当下诸多中国高校对于书院教育模式的重新采用,正是在大学精神某种程度的失落之后,学人回首与反刍传统书院精神,在生就的扬弃之心主导下的回归性之所为,他们希望从传统书院中找寻出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以促进大学精神的重塑与振起。
反思传统书院精神可以发现,其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诸多方面可与现今高等教育理念达成融通,其与世界高等教育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多有相合之处,与现代高等教育所倡导的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也有不同程度与层次上的契合。虽在办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上,高校书院已与传统书院有了较大差异,但在核心价值与基本精神层面,高校书院仍可对传统书院精神加以相应的传承发扬,使之与现代大学精神相融合,从而丰富自我的精神内涵,为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性支持,最终使得现代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全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得以借力而达成。
作为民间所举办的教育机构与学术场所,书院的出现是为了破除官学唯科举为务的陈腐教风与学风,以使学人沉潜于学问成就与道德养成之中。在科举盛行的宋代,理学家朱熹已经公开批评,太学沦为“声利之场”,其教其学唯服务于科举选官之业,与学问、道德的修习则全然无关,由此他倡导并致力于书院教育。至明代,心学家王阳明也认为,书院可以匡翼“学校之不逮”,所以他大力支持书院教育。传统书院通常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办学,倡导学术自由,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学德并举,从而培育出诸多德才兼备的贤者君子,为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达千年历史发展中,古代书院群体孕育出了超越地域与时代所限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书院精神,立足于当下对之加以审查,其精神对于当今高校书院精神的培育与大学精神的重建,仍然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与启示意义。
归纳其要义,所谓传统书院精神,即古代书院以儒家“化人”与“成人”理念为教育基本思想,在育人、治学、论政、化民过程中,经过历代积淀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理念与文化内蕴,它是传统人文精神与价值理想的化成。深入考察传统书院精神所具有的内涵与意蕴,在当今加以传承弘扬,对高校书院精神的构建有所助益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其一,德智并重,立德树人。古代书院虽然主要为士人学问修习之所,但始终以“明道”“体道”为办学宗旨,注重德智并举,道德人格养成被置于学问成就之上,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成为其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是其贯穿始终的目标。在书院学习中,修身立德被置于学问、科举之先而被为师者执教所强调,如宋代范仲淹在主持应天书院时,即要求学子“从德”,朱熹所制《白鹿洞书院学规》明确规定,学生要以“五教之目”修身,陆九渊对弟子亦有教诲:“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清代学者李颙所撰《关中书院学程》要求,学生每学《四书》一章即以之自省,倘一言一行与之不符,即为“侮圣”,必须加以改正[4]。在古代,书院山长通常由著名学者出任,德高望重者多被推任,成为士子治学做人的楷模。现代高校偏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德育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偏于政治教化,内容亦显肤浅,多不切成人修身之要,因而教诲无力,难敌利己、享乐时风的侵扰,产出的人才中时有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精算的投机主义者”,才德兼备者既少,则无益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故而借鉴古代书院德智并重、立德树人的精神,以构造高校书院新精神,就成为当下高校的必要之务。
其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古代书院中通常倡导百家争鸣,主张讲学自由,抛弃门户之见,接纳不同学派交流,秉承兼容并包的理念,通过开放性学术辩论而求知明道。书院在发展中,借鉴佛教“辩经”方式,于宋朝时形成了“讲会制度”。诸多书院往往不时举行会讲,约请不同学派人物入院聚谈纵论,就相关学术问题展开论辩以明晰真理大义。作为一种思想交锋性论学形式,会讲体现了学术的自由与平等精神。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会讲,如南宋淳熙年间理学家朱熹与心学家陆九渊即有“鹅湖之会”,二人就“为学之方”各以“道问学”与“尊德性”观点相互辩论数日,虽一致性意见最终并未能达成,但双方各持学说均从对方的指摘中获得了相应的充实,二人亦因此发展了友谊,而后朱熹主持白麓洞书院时,还主动邀请陆九渊前来书院讲学。在岳麓书院,朱熹与张栻就心性问题而进行论辩的“朱张会讲”,亦获得世人美誉而声名传后。书院讲会制度在明代再被发扬,对这种讲学求异、观点对撞的做法,王阳明有确然性的肯定之言:“不同,乃所以讲学,既同矣,又安用讲耶!”讲会成为书院运作的常态,顾宪成主持“东林书院”时,还亲自为“讲会”制定了《会约》。兼容并包的原则亦被确立为书院的讲会规定,耿橘所作《虞山书院会簿引》有记:“虞山会讲,来者不拒。人皆可以为尧舜,何论其类哉!”[5]在会讲中,各种学术观点彼此交汇碰撞,学术气氛活跃,学人的学术视野得以开阔,问题研究得以深化,让学术创新成为可能。现今高校中某些办学之弊时有产生,一些学术研究演变为圈子文化,缺乏深度的问题论辩,没有尖锐的学术批评,更缺少包容的学术心态。所以古代书院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精神,不仅对高校书院学术活动开展有重要意义,对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辩难质疑,独立思考。古代书院倡导学术自由与思想开放,在教学上多采用“问难辩论”方法,在学习上提倡学子间切磋讨论,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学问研讨与思想交流。在彼此辩难质疑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助于学子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推进学术创新。在传统书院教学中,执教者多注重师生间就学问相互问辩,如朱熹在讲学中即鼓励学子诘难老师,大胆质疑成说,认为这样才可以使“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而书院讲会中通常设有质疑问难环节,如东林书院《会约》规定,讲会推举一人主讲,要求“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6],希望通过自由论辩以使学问与思想明晰。对学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为书院所重,如黄宗羲讲学书院时,要求学子不专于师者所从与一家之说,要积思自悟以为学习、做人之道。在现今高校课堂上,因课程安排与授课任务受制于专业教育的预设性,为保证既定教学任务完成,教学进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游离主题的讨论式教学通常难以被普遍采用,教师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式方式,学生则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呈现单向度,互动对话较难实现。而高校书院的设置则可以避免如此弊端,在宽松的教育空间与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各种讲学活动可以从容不迫地进行,借鉴古代书院经验,引导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就学问辩难质疑,从而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其思辨能力的提高,应该成为高校书院的必然举措。
其四,知行合一,躬行实践。古代书院在传道授业中讲求知行合一,目的是让学生从博学明道到“笃于行”,在实践躬行中“传道济民”,有为于社会。宋代朱熹在教学中强调“学贵利行”,要求学人在身体力行中,体悟天理人情之义。张栻也将知行结合视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他说:“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由此“重践履、务实行”成为其所主持的岳麓书院的学规。明代王阳明创建了敷文书院,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主张,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求学子对“圣贤之学”要既知且行。首辅张居正对天下学子提出了“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的要求。而固守书斋、不晓世事、无所作为的陋儒小儒,则是被先贤们一致否定并加以批判的。现今高等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养成与实践能力培养往往重视不够。教师或致力于“圈子学问”的研究,学生则死记硬背书本教条,教学、科研与社会脱节,与修身成人无干,培养出的人才中时有言行不一、乏德失能之人。故而将“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精神传承发扬,使之在高校书院中得以落实发扬,对当前某些高校教学脱离实践之况的破局必会有益。
其五,经世致用,以学济世。在历史发展中,古代书院形成了经世致用的学术传统,教学不单是为了应对科举之业,更在于要培养出能够以学济世、可以承担“匡世济民”重任、兴邦治国的人才。朱熹说,“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学子通经明道为的是致用于社会。张栻作《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指出书院设立之目的是“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不唯求以科举、文学之利,而是要有益于用世济民[7]。至清代,诸多学人明确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黄宗羲创建的甬上证人书院,除了讲授经史之学以外,还将“天文、地理、六书、九章,至远西测量推步之学”等实学引入了课程体系中;颜元主讲漳南书院,也将军事、水学、火学、工学等实学学科纳入教学中。这都是学人们利用书院以学济世安民的具体表现。方今在高校中部分专业与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究其原因,即在于其教学、科研与社会相疏离,未能做到经世致用所致。在一些应用学科中,师生虽能以知识与技术应对市场之需,但有的人动机充满利益算计,谋利求功为其动力,缺乏以学用世的无私情怀。在以知识服务社会中,一些高校师生积极性不足,无私奉献精神缺乏。对于传统书院“经世致用、以学济世”的精神,高校书院应该将之加以传承发扬,使之成为高校办学的一种普遍情怀。
其六,心系天下,担当道义。古代书院多僻处林野之地,士夫亦多逃名避利讲学其中,但他们多出世而不忘爱人,仍然心系天下,关怀世情民生,经常引导学子关心时务而议政论事,为百姓作以鼓呼,从而担当起天下道义,书院则成为社会舆论评议与道德引领的高地。东汉时,学者讲学山林精庐中,清议时政、品评人物风气已然盛行。其后书院建立后,这一传统得到了继承发扬,明代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所撰门联有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书院士人心系天下的精神作出极好的说明。《明史》有记,顾宪成讲学书院,“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使在野君子“闻风向附”,亦让朝士向慕,“多遥相应和”[8],是以形成了“东林党”,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的巨大力量,引发了各地书院对朝政人事讽议之风,由此招致了天启年间权奸魏忠贤矫诏捣毁天下书院之举。清初顾炎武等学者倡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使得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在书院中与社会上得以发扬光大。在今日高校中,部分学人放逐了作为知识分子对社会与民生应当具有的担当情怀:或满足于生活安逸中,醉心于各种个人小情调,充耳不闻窗外事,默然于世事人情;或周旋于资本与权力间以谋利益,使学术沦为为人所用的工具,为之罔顾事实与道义而作出阿附性论证。一些学子则对权力的倾意甚于对政治的关切,未出校门已成汲汲名利之人。所以要重塑高校的精神筋脉,古代书院“心系天下、担当道义”的精神应该成为高校书院必须加以继承和弘扬的一种精神传统。
其七,传延文脉,引领文化。古代书院山长多为社会文化名流担任,课业多由知名学者掌教,四方生徒闻名而至,师从名师受教,书院由是成为人文荟萃之所,对一地文脉传延与社会文化发展引领所起作用与贡献莫大。宋代始,著名思想家、学问家多入书院执掌教业,如宋代朱熹、张栻、陆九渊各曾主讲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象山书院,明代王阳明、湛若水各曾主讲龙冈书院、莲花书院,清代黄宗羲、王夫之、颜元各曾主讲甬上证人书院、岳麓书院、漳南书院。在讲学中,朱熹、陆九渊等传播了理学与心学理论,王守仁、湛若水等开启了明代思想解放序幕,黄宗羲、王夫之等兴起了经世致用之学,书院成为某种思想或学说的发源地与传播地,成为社会时尚的引领者与文化风向的推动者。现今高校师生对以科技服务社会多有注重,但对文化服务社会常有忽略,而学人思想与文化创新的能力相对较弱,积极性也有不足,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深切充分。故而高校书院应该承继古代书院自为时代风标的精神,加强与社会的深层联系,积极参与到驻地社会文化建设中,开展研学活动与服务工作,对一地文脉传延有所作为,全力振兴地方文化,以此为基础力求文化创新,从而引领时代精神与思想的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建设走向全面繁荣。
传统书院精神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以上仅为择其影响较大的文化精神加以论析,而其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还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探掘,以为高等教育发展之所用。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要认识到,传统书院精神毕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因此在当今对其优秀精神传统加以传承与弘扬,还应该结合当下高校书院发展的实际所需与时代要求,对之作出新的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高校书院精神的重要构成,从而实现其最大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三、契合现代教育理念高校书院精神的创新发展
应该看到,现今高校书院与传统书院相比,时代背景与运作条件已经全然不同。高校书院是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基础上,汇通古今中外教育模式与经验的产物,因而它比古代书院的功能更为强大、内涵更为丰富。在高校书院中,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原则,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因而在当今社会现实语境中,高校书院应加强自身精神建设之所为,除了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书院优秀传统精神以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时代所求,采撷现时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多学科发展成果而有所开拓与创新,从而构造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高校书院的新精神。
以现代社会发展为考量,比照传统书院所缺乏或贫弱的品格与内涵,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对高校书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被创新发展、着力营造并切实落实于高校书院教育实践中的新精神,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考量:
其一,倡导实验,尊重科学。实验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它通过试验以验证现存与已知,发现未知、发明未有,探索自然运行和社会发展本质与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它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贯穿着一种尊重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今天实验方法的应用不再局限于自然科学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也多有使用。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实验方法发展不够充分,在教育中的运用更为不足。而今高校书院应当克其弊而补其缺,在教学、研究中将之加以广泛使用,营造出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引导师生以科学实验验证所学、追求学问,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能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正义、坚持真理,在教学中,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做到完美结合。
其二,会通东西,世界视野。现今高校书院非为由古代书院内生发展而来,它是借鉴了西方社会学院导师制度,又传承发扬了中国传统书院精神的产物。所以在当今社会开放背景下,高校书院应当立足当下,承继历史,放眼世界,不能故步自封,实施封闭性办学,必须具有时代开放精神,请进来、走出去,会通东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与先进教育理念,树立起世界视野与开放意识,以开阔的胸襟从事于教学与科研活动,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思维体系与完善的人格体系。现今中国社会,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高校也有了诸多对外交流的途径与机会,高校书院的运作应当借此与各国高校多多交流,将世界先进的文化思想与人文理念引入并加汲取,也可采取合作办学模式,借鉴高等教育的国际经验,实现教育制度与办学模式创新,培养中西文化的博通型人才,而将“全人”教育目标予以全面落实。
其三,着眼未来,培养素能。学校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因而具有“前瞻性”特点,这也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发展所固守的共识性原则,其决定了学校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设定。在中国古代社会讲求“学而优则仕”,教育以为未来培养社会管理者为主要任务,教育目标单一,而传统书院虽然在发展后期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办学导向,但是修习儒经以入仕途仍然是其核心任务,所以其所产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以及务实能力上仍然带有片面性。而适用现今社会全面发展之需,学校教育则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与能力为所求,高等教育虽然处在专业化教育阶段,但仍然以一专多能的博通型人才培养为追求。对于高校书院而言,其设立之目的正是要打破专业设置所带来的学科局限与能力褊狭,所以高校书院的运作更应该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克服只为应对就业市场而呈功利化的短浅视野,切实采取措施,促进专业交叉与学科融合,长学生之长而补其所短,理工类学生加强人文教育,社科类学生培养科学素养,使学生经过在书院的修习,培养起全面的素质与能力,以使其将来进入社会,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的需求,具有促进发展的多种潜能与条件。
其四,融会贯通,重在创新。就教育活动实施而言,古代书院多带有“述而不作”的色彩,其重在传道、悟道、体道,以成就道德圆满为所求,而知识博通与思想创新则显得相对贫弱。而现今高校书院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实践能力,适用社会现代发展要求,将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育目标,高校书院应当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创新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的知识系统,培养起运用所学与已知,进行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素质与能力。在高校书院中,可通过创建模拟性训练场所与实操性实践平台,对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活动给予切实锻炼与专门指导,以促成其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潜能,从而以创新性教学实践推动高等教育的深化发展,最终促进社会文化与科学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为了适用社会现代发展之需,促进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近年来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推出了全面推进高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高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文理融通,加强学科与社会对接,将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引入学科专业课程中,使学生通过跨学科性综合学习,拓展知识体系,培养起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书院的作用与价值将得到凸显,必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高校书院的深化发展与水平提升,离不开办学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只有在传承传统书院优秀精神的基础上,适用时代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统照,立足高校现实基础与条件,彰显其办学特色,更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资源与文化传统融会贯通,使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有所创新性发展,才能构建起内涵丰富、体系完备而特色鲜明的现代高校书院精神,使之成为高校书院有序运作与良好发展的指导思想,让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得以落实,从而培养出具有完备知识、完善人格、健康心理、良好素质、全面能力,适用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人才,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从而实现高校书院的最大效能,彰显高等教育对时代发展应有的价值使命。
参考文献
[1]孙绪光.“书院制”视角下目前高校教育管理SWOT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7).
[2]王炳照.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创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3]晏维龙.大学书院改革的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6(20).
[4]王涵.中国历代书院学记[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
[5]穆瑞燕.浅析中国书院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6(9).
[6]陈思曼,宋德如.古代书院学术自由精神对我国高校学术研究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7).
[7]朱汉民.“成人之教”的书院精神及现代启示[J].新阅读,2019(3).
[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4027.
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