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ICPM2024)”于11月21日至25日在三亚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15个国家,近100位报告人,近1000名全球植物代谢领域的科学家代表参会。大会围绕“植物代谢与设计育种”主题,设置了代谢组学与多维组学、合成生物学、萜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等13个专题。此次大会充分展示了全球植物代谢研究的前沿成果,为推动领域内的创新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会议得到70家国内外优秀企业支持,图片直播浏览量17万余人次。
第五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ICPM2024)在三亚茅台酒店顺利召开
大会开幕式于11月23日上午在三亚茅台酒店举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海南大学教授罗杰担任大会主持人,同时也为大会带来了精彩报告“Variation of plant metabolome determined by gene clusters”,报告重点介绍了水稻脂肪酸代谢基因簇的生化功能、调控脂质代谢、生殖发育及单株产量中的作用及机制。在此基础上,鉴定了基因簇的调控因子,并揭示了基因簇自然变异、物种保守性及其演化机理。罗杰团队的研究对于深入解析植物初生代谢基因簇及其参与植物生殖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利用代谢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手段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种质资源。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海南大学罗杰教授主持大会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谈戈副厅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介绍了近年来,海南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自贸港建设的核心位置,发挥“温度”、“深度”、“纬度”、“绿色”优势,着力打造“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的举措。在南繁种业方面,海南建成了集中连片、成体系、设备先进的种业重大创新平台,崖州成为全国种业力量“打卡地”。在深海科技方面,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等一批重大深海科研成果在三亚先后落地,我国万米潜次和人数跃居世界首位,首个自主研发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产超过20亿方,加快推进海洋科技由深海向深渊向极地迈进。在航天产业方面,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正在围绕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的布局建设一批航天科创平台。海南“陆海空”的优势正在加快转为产业优势,面向未来的产业将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新动能。他认为本次会议是全球植物代谢交流的一次盛会,将为促进中国乃至全球植物代谢与设计育种研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新方法、新路径,以全球化视野谋划和推动设计育种科技创新。他真诚欢迎各位来宾、专家学者与海南携手共享科创机遇、共谋科创发展之路、共创科技美好未来。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谈戈副厅长在开幕式致辞
海南大学副校长李步洪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强调,作物学学科作为海南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聚焦“南繁”及“热带农业”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卡脖子”技术问题,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彰显海南特色,服务产业需求,为全球热带农业发展贡献力量。本次国际大会为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带来新机遇。海南大学期望借此进一步强化与各方联系合作,共促热带作物研究迈向新高度。
海南大学副校长李步洪出席开幕式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李家洋院士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辞,并作 “Natural rubber metabolic engineering in Taraxacum kok-saghyz” 的报告。李家洋院士团队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天然橡胶含量高的橡胶草,并利用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手段,揭示HbPSK5等控制天然橡胶含量的关键基因,再进一步通过代谢工程手段大幅提高天然橡胶含量。李家洋院士团队的研究将大大加速橡胶草从野生植物向经济作物的驯化,为推动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院士致开幕词并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陈晓亚院士代表主办单位,并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发表开幕式讲话,并作 “Editing plant terpenoids for better nutrition” 的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在棉酚的生物合成、药用植物(丹参、蒿等)萜类的生物合成方面的原创性工作,并重点介绍了CoQ10在植物中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和生物强化方面的深入研究工作,并进一步提出为人类健康设计CoQ10作物,以期实现增强免疫、辅助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的作物育种目标。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陈晓亚院士开幕式发表讲话
英国皇家学会Cathie Martin院士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报告“Healthy plants; healthy people - fortifying vitamins and phytonutrients in tomato”,Martin教授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Sl7-DR2基因显著提高西红柿的维生素D3前体含量,并通过基因编辑西红柿的大田种植,利用自然光中UV-B转化维生素D3前体,获得高维生素D3西红柿。同时Martin教授也分享了团队在土豆等其它作物中进行维生素D3代谢工程研究及花青素等营养素的生物强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植物营养素生物强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英国皇家学会院士Cathie Martin为大会作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带来了 “Mining the nutritional treasure of black rice as a staple food for a healthy Anthropocene”的报告。报告从食品安全的概念、全谷黑米的烹饪实践、黑米的营养成分及黑米的前景展望等全面地介绍了全谷黑米的特点,指出黑米全谷作为复合营养的“全能冠军”,既保证了人类所需的营养素齐全平衡,又具高膳食纤维、高花青素等特点,其水溶性提取物还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多重健康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主食全谷化”,尤其是“黑米主食化”的倡议,以达到“治未病、保健康”的目标。
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出席大会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唐克轩教授为带来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biology in produc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in plants”的报告。他介绍了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产生青蒿素,指出青蒿素被合成并储存在腺状分泌毛状体中,并提出了6种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合成策略。唐教授长期从事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在植物天然产物青蒿素等的合成和调控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唐克轩教授出席大会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做了 “Immune signaling messenger metabolism in rice disease resistance”的报告。他介绍了其团队发现的一种由拮抗的NLR受体簇介导的新广谱抗病免疫调控机制,并发现NLRs通过调节免疫分子、ROS和pRib-AMP/ADP等初生代谢途径控制对多种病原体的免疫稳态,在广谱抗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分享了团队鉴定的ROD1-TIR-EDS1-PAD4-ADR1免疫调节模块。该模块形成自动调控网络控制免疫激活,为广谱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论。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出席大会
除此之外,还有美国东北大学翁经科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Alisdair Fernie等近百位国内外卓越科学家为本次大会贡献精彩报告。大会闭幕式上,组委会还对优秀墙报获得者、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
部分大会志愿者合影
第五届植物代谢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为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了解植物代谢领域的最新研究、应用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的平台,彰显了植物代谢研究在绿色健康作物育种、人类健康等领域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