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大往事|静宜包子消失了,我们只有甘其食
文摘
2023-09-25 20:00
北京
以前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时候,每次从北京去杭州总部出差,出发前总有同事托付我说,回来的时候,记得在机场买一袋甘其食的包子。第一次我没听懂,听同事解释完就更不懂了。京杭相隔千里,这包子究竟是有多好吃,非要特意人肉托运,互联网人可真矫情。到了杭州,刚下飞机就连忙去吃,结果却略有失望。好吃的确也是好吃,但远不如静宜包子。静宜包子不是一个品牌,只是一家小店。它开在二十年前的人民大学便民市场对面,混在一排矮房子里,只有一间不起眼的门脸,里面放了四五张桌子。店主是一位爱笑的老奶奶。她家的包子是真的好吃。竹屉上蒸出来,热气缭绕,趁热夹起一个,忙不迭地吹吹气,一口咬下去,皮薄且软糯,肉馅多汁有韧劲,满口鲜香。静宜的包子不大,一块钱可以买三个。在当时的人大,它是除学校食堂外的快餐第一选择。你经常能在校园里看到有人拎着几袋塑料袋静宜包子,匆忙的脚步背后,必定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同学。那时的中关村还是个村,电脑主要出现在校内的机房和校外的网吧里,大家虽然也有QQ号,但通讯主要依靠201电话卡,生活尚未被互联网改造,事事都不能着急。在学校里,有时不慎错过了食堂营业时间,大家便手心手背,或者抓个阄,选出一两名代表,慢悠悠晃去便民市场。便民市场位于人大校园中西部,靠近生活区静园,乱中有序,脚下是泥土路,头上是铁皮屋檐和各种电线,烟火气浓厚而写意。市场里有几家杂货店和餐馆,其中最著名的一家叫“犇羴鱻”。人大的文科新生们,入校第一课便是被这个店名当头棒喝,实现心理硬着陆,从此乖乖夹起尾巴,学会谦虚谨慎,低调做人。然而静宜包子从未伤害过我们,只会用热腾腾的温度抚慰人心。店主奶奶有时心疼这些远离家乡的学子,常开导大家:小伙子,念成“牛羊鱼”也没错,属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人长大了,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从包子铺出来,有时会遇到“犇羴鱻”的员工围坐在树下剥蒜。如果你想要几瓣配包子吃,可以在路过他们的时候适时表达赞美:你们这蒜剥得可真好啊。于是蒜就有了。有点像如今打开哪个APP,都会蹦出个“签到给现金”。后来,随着人大建设日新月异,人大的学生们也拥有了号称美食密度最高的校园。便民市场也早已成为了历史。那块地方如今是“诸子百家园”,物质文明升级成了精神文明。没有了静宜包子,对我来说,人大难免就少了一点味道,记忆就少了一条线索。人归根结底,还是怀旧却健忘的。大学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个周末都在“教二”的2118教室里度过。现在说起来有些中二,当时的我们,对着手中的稿纸,在两块黑板上用毛笔和颜料写出四个版的《新闻周报》。大家从中午开始,聊天为主、干活儿为辅,在朴树或是莫文蔚的歌声中,慢慢将两大块黑板写满。那些漫长的周末时光,静宜包子就是支撑着我们的养料。傍晚到来之前,我们两人一组,把颜料未干的黑板抬出教学楼,一路向东,穿过经过大草坪,经过八百人大教室,在“教一”南侧的路边,纯手工的《新闻周报》拥有人大书报栏里的两个橱窗。往往黑板未到,已经有一群铁杆读者在定时守候,那时没有微信也没有抖音,他们有的在背新东方单词,有的在吃静宜包子,精神和物质在校园的这个角落里奇妙碰撞、各生欢喜。在操场办运动会的时候,大家会吃静宜包子;在集体准备“一二·九”大合唱的时候,大家会吃静宜包子;在学生活动中心排练话剧的时候,大家也会吃静宜包子……总之,凡大事,必有静宜包子。后来毕业工作了,从北京岁月静好的西北部搬到了车水马龙的东部,生活变得很嘈杂,内心更难免惶恐。有时候在报社加班,看着窗外东三环红成一片的汽车尾灯,就格外想念静宜包子和那些一起吃过包子的朋友。有一次,同事有高考的孩子想报人大,问我对学校的感受。我说,好吃。我把他拉到办公室的落地窗户前,指着不远处的三里屯说,当年大家去那里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我们全程记录,连夜写稿,第二天就把两大块黑板抬进了橱窗,效率比很多报社还要高那么一点点。如今具体过程都淡忘了,但是有三件事至今印象深刻:一个是三里屯的小姐姐长得都挺好看;另一个是,那天的静宜包子特别好吃;第三个是,学校对此什么都没说。再后来,我到杭州工作,每逢身心倦怠的时候,就走到4号楼下面的甘其食包子店,买两个鲜肉包、一个茶叶蛋和一袋豆浆,然后在旁边找个地方,把香醋和辣椒油拌在一起,快速吃完。身边人来人往,有人聊着工作进展、兴趣爱好、综艺八卦,间或吐槽。气氛有那么一点点像校园,也不太像,至于区别在哪儿,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有时我想,甘其食要是能找到一个懂用户的老奶奶来卖包子就好了。大家排队结账的时候,可以听到老奶奶温暖的劝慰:又开了好几个会吧,方案没过没关系啊,也许老板明天就改主意了呢……被老板批评别不用难过,老板也不是什么都懂啊……小伙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工作不只是眼前的OKR和KPI,还要坚持做对的事情,比如,对自己好一点……这样想着想着就会笑出声来,原来适当保持中二是有治愈效果的。前不久,趁着校友活动回了趟人大。明德楼、一勺池、世纪馆,这些人大的知名地标,都是我们毕业后建成的。八百人大教室还在,但据说重新装修后座位只剩下六百个,略微名不副实,但是没关系,八百标兵奔北坡就一定得有八百个标兵吗,重点不在这儿,重点是“还在”。在记忆模糊的拼图里,这是重要的一块。“教二”也还在,但不会再有人抬着黑板进去搞创作,《新闻周报》的公众号已经有了976篇原创内容,毕竟新媒体时代都这么久了。根据相对论,年龄越大,时间就过得越快,最后快到变成一束光。敢于返校的校友,才是真的校友,心是真的大,能接受时代的变迁,会建构内心的自洽,明白物我皆非是生活的常态。中午,大家在中区食堂吃饭。那里以前叫教工食堂,我曾在一楼丢过书包,如今已今非昔比,不但菜品丰富,味道也好。吃着吃着,有人低声说,可惜没有静宜包子。当年的便民市场,就在人大西门到中区食堂的路上。当然,那里已经没有了任何旧日的影子,大家险些错过,直到有方向感绝好的同学指出来,才恍然大悟,纷纷对着虚空脑补出场景:静宜包子铺的老奶奶在门口和大家笑着打招呼,不远处“犇羴鱻”的招牌下,还有新生在接受入学后的第一次心灵暴击。这才释怀。便民市场和静宜包子铺虽然消失了,但我们确定自己是真的在这里生活过。从北京再回杭州,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杭州也已经翻天覆地,像一摞热腾腾的竹屉。离开公司那天,顺便又去了甘其食吃包子。到的时候尚早,店里没什么人,于是坐下来慢慢吃。其实,这里除了包子,还有煎饺、烧卖……味道都不错,但大部分人还是买包子,于是我这个杞人,心里替其他主食的命运担忧起来。不一会儿,店里的人开始多了,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似乎有人向排在前面的女生问了一句:你是哪里人,还单身吗?我循声好奇地转身去看,那个冒失男生站在队伍里,看上去果然一副突兀的样子。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这里仿佛有点像静宜包子铺了。但也只是那一瞬间。于是我把手中的包子吃完,趁这感觉完全消失之前,转身离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