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央美的毕业作品展非常火爆,有些作品还引发了很强的争议。
艺术作品不是主流宣教,最不怕就是有争议,没有争议的艺术作品,通常因为艺术成分不足。
然而最近最好的艺术作品不在央美,而在菏泽,就是郭有才。
不是郭有才唱的《诺言》,而是郭有才这个人,他的整体。
如果你认真去观察,可能就会发现,郭有才的方方面面,他的成长经历,他唱的歌,他90年代复古风的外形设计……构成了当下一个非常好的街头艺术作品。
如果从艺术的角度看,郭有才的爆火就非常合情合理。
首先,郭有才的整体概念非常清晰,和聚在他周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才艺主播不是一回事。
后者是街头卖艺。这个行当自古以来就存在,并非短视频平台的独创,比如天桥,就相当于以前的街头版短视频热榜。
郭有才不仅仅是卖艺。
他的形象和歌单锚定上世纪90年代,这就圈定了受众群。
他的唱法风格也很独特,咬字很接地气,略带地方口音,高潮段落声嘶力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
他用药片包装塑料罩在镜头上,刻意制造出昏黄的岁月感。
这些“作品的外在部分”迎合了目标群体的怀旧情绪,同时,也借用了当下更为普遍的、受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复古潮。
加上他的选歌和唱腔,为上述群体充分提供了情绪价值:在生活里精疲力尽的人们,怀念以往的岁月。
观众们再去了解一下郭有才的过往经历,发现他是个自幼丧母辍学、却始终在社会上想方设法努力生活的苦命人,于是认同感、正能量扑面而来。
所以说,郭有才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由外而内,全方位打动了他的受众,对现实的无力、对过去的怀念、对生活的不屈不挠,观众需要的,郭有才都有。
郭有才通过街头直播传达了情绪和观念,他表面上是在唱歌,但和《歌手》那种唱歌完全不一样,表达的东西更多。
所以,郭有才和那英谁唱得更好?从艺术的角度去讲,还真不一定。
二手玫瑰大概率会表示支持:谁说耍猴的,不是艺术家?
没错,如果耍猴作为一种作品表现形式,加以清晰的观念取向和表达设计,也可以成为艺术。
你说鲍勃迪伦唱得好听吗,罗大佑唱得好听吗,崔健唱得好听吗?可能都没有湖南卫视邀请的歌手唱得好听。
但他们在某个时代的角落里,用自己的歌词、唱腔、装扮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态度,获得了目标群体的共鸣和认同,并引领了观念的改变。
这就是艺术作品。
郭有才当然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他只是翻唱,虽然是有设计地在翻唱,但也不是简单的才艺表演。
他的这些设计,也许出发点是为了流量,但在客观上已经创造出了艺术价值,成为了被动的艺术作品。
你看很多才艺主播,他们只是在用光怪陆离吸引眼球,激发的是人性中最底层的欲望。
但郭有才这个作品,不但触及了观众的精神世界,而且直击现实,传达出很多人想说但说不清楚、说了也没用的复杂情绪,迷茫、无力、无奈甚至痛苦挣扎。
这难道不比炫技的演唱、架空的历史、绞尽脑汁的宫斗、乱七八糟的穿越更有力量?
郭有才要感谢当下这个时代,没有这个时代,就没有这个爆红作品。
公众也无须苛责郭有才,因为一件作品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更多是依靠时代和公众,作品只是打开了一扇窗。
而且,作品一旦问世,其命运往往便不再由作者掌控。
按照规律来说,当下这个时代,应该是诞生艺术作品的最好时代,因为会有更多人在困境中去思考,并试着去表达。
菏泽青年郭有才,成为网红郭有才,有意无意地,也是思考和表达的结果。
并不是非要拍部电影写本小说,才叫思考和表达。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当下也必然是一个割裂的阶段。活在混沌迷茫中的,和意识到混沌迷茫的,从这里分道扬镳,各自活在不同的空间里,各自努力安好。
有人说,郭有才的花期,比菏泽牡丹还短。
这是肯定的,任何作品都有生命周期,爆火总是短暂的。
但是,如果一件作品有足够价值,也许在未来某些时候,能够被重新发现。
- END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