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九)谈晏几道:酒酣狂草付诸儿,事往繁华尽可伤 |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文摘
2024-12-21 08:32
天津
首发:1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原标题《
酒酣狂草付诸儿,事往繁华尽可伤——晏几道其人及其词之风格
》
作者:叶嘉莹讲授
陆有富整理
于家慧审校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特色,我有时会把作者的生平讲得比较详细,有时讲得比较简单,这主要是根据作者生平对他词的影响大小而定。晏几道的父亲晏殊被人们称为大晏,为了跟他的父亲对称,他被称为小晏。小晏的生平是比较简单的,他没有做过高官,也不像欧阳修和苏东坡牵涉进党争,时而被贬,时而升迁,他没有经历那么多起伏,所以宋史上并没有晏几道很详细的传记。
“不受世之轻重”
关于他的个性,有两篇文章是值得看的。一篇是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写的《小山词》序文,晏几道号小山,他的词就叫做《小山词》;另外还有一篇《小山词》序文,没有记载作者名字,可是从叙述的口吻看,应该是晏几道的自序。从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到晏小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黄庭坚的序文说:
“晏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
晏几道,字叔原,别号小山。晏叔原是临淄公的暮子,“临淄公”是对晏殊的尊称,“暮子”指的是晏殊晚年生的、最小的儿子。晏殊曾经官至宰相,晏叔原是一个显达的仕宦人家最被娇宠、最小的儿子。黄庭坚接着说:
“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什么是“磊隗权奇”?黄庭坚向来喜欢用一些不太寻常的词语。“磊”是跟别人不一样、很突出的样子,“隗”有时通“伟”,也指独具个性、跟别人不一样。“权奇”的“奇”就是不常,“权”字的本义也是不常、可以移动变化。我们常说“权衡”,“衡”者,指平衡。“权奇”主要侧重不守常法,简而言之就是有自己的感觉、看法、作风。“疏于顾忌”的“疏”是不注意,“顾”是顾念,“忌”是避忌。黄庭坚意在表明,晏小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主要跟着自己的感受走。
“文章翰墨,自立规摹”
,“翰墨”就是笔墨,晏几道用笔墨来写文章的同时,给自己立一个“规摹”,“规摹”指风格、规格和作风。
“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
,“轩轾”是说中国古代的车,前高后低的车为“轩”,前低后高的车为“轾”,指高低轻重、褒贬抑扬,因此“轩轾人”是指他喜欢批评别人的高低。“而不受世之轻重”,是说他不接受别人对他的批评,“轻”是看轻,“重”是看重。无论是看轻还是看重,他都不接受也不在乎。
“诸公虽称爱之”
,“诸公”就是比他年长的、有地位的人。晏叔原父亲是宰相,晏殊提拔起来很多后辈,这些后辈后来都是达官贵人,因为晏叔原很有才华,他们也很称赞爱护他。
“而又以小谨望之”
,这些达官贵人觉得这个年轻人太不受拘束,做事情随性而为,因此他们就希望他“小谨”。“小”就是希望他能够谦卑下来,“谨”是希望他谨慎,“望”是希望他如此。
“遂陆沉于下位”
,“陆沉”是说他被埋没了,就像陆地被水淹没了一样,表达晏叔原做官做到很卑微的地位。
本来晏殊曾是宰相,当朝的达官贵人都是晏殊提拔起来的,晏叔原要找一个做官的机会是不难的。可是那些人却觉得他的作风不适合做官,所以就
“陆沉于下位”
。他
“平生潜心六艺”
,“六艺”在中国古代是指《诗》《书》《易》《礼》《乐》《春秋》。晏叔原喜欢文艺,所以“潜心六艺”。“玩思百家”,“百家”是诸子百家,晏叔原认为自己平生读书是
“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
。他提出来的议论和见解独到,可是不肯用才能来“沽世”。“沽”是购买,所谓沽世者就是买得世人的欣赏。中国的读书人本来以求得欣赏和任用为志,可是晏小山不求任用,虽然有学问,有才能,但是他不用读书来购买世人的欣赏。
“余尝怪而问焉”
,“余”是指黄庭坚自己,“尝”是曾经。他说我曾经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晏叔原,你有这么好的才能,为什么不好好做一些事情呢?晏小山回答说:
“我盘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
“盘跚”是走路不能向前,在原地徘徊。“勃窣”跟“婆娑”声音和意思都相近。“婆娑”是指没有直接目的、来往不定的样子,所以“盘跚勃窣”的意思是,我不求前进和进取,能够自屈,能够自抑。
“犹获罪于诸公”
中的“获罪”是得罪,他说我这样不求进取,都常常得罪这些做官的人。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
如果我把愤怒完全说出来,就如同吐口水吐到人家脸上去了,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这表现了他不合世俗的一面。
插图:何嘉悦
晏几道的“三痴”
黄庭坚接着说,
“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
。“嬉”是游戏、嬉戏,“乐府”指能唱的歌词,表达出晏叔原以填词来自娱自乐。他写的词,不是俗的,而是很美丽的。“寓”是借用,他写的虽然是通俗的歌曲,可是所借用的是诗人的句法。
“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这里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精壮”和“清壮”,都是可以的。“精壮顿挫”和“清壮顿挫”的意思当然不相同,我个人以为,“精壮顿挫”会更好一点。
黄庭坚不愧是个很有眼光的诗人。这个“精”指的是小山的用字,晏小山词的用字是非常精炼、恰到好处的。“壮”是说他叙写的口气有力量。“顿挫”的“顿”是指词里有曲折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用字精炼,叙写的口气有力量,而且词是有曲折和变化的,所以能够动摇人心,使读者看了之后内心受到感动。
“士大夫传之”
,当时的士大夫就流传他的词。
“以为有临淄之风耳”
,认为有他父亲的作风。
“罕能味其言也”
,“罕”是少,“味”是体会,很少有人能够体会他言语外真正的味道,他的诗词里表现出内心的愤慨和不合时俗的感情。
“余尝论”
,黄庭坚说我曾经这样批评。
“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
,“英”是杰出,晏几道在一般人眼里是一个英俊、杰出、有天才的人,但
“其痴亦自绝人”
,“绝人”是超过别人,就连他的傻气也是超过人的。
“爱叔原者”
,有欣赏晏叔原的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
“皆愠而问其目”
,“愠”是不高兴,“目”是详细的,“问其目”,就问详细的原因,有人就问晏叔原傻的原因。
黄庭坚回答: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晏小山在做官的路途上,接连不断的都是“蹇”。“蹇”是足行不前的样子,就是走路不顺利,不能够前进。因此“连蹇”是指他在做官这方面接连不顺利,没能够得到好的机会。可是他不能
“一傍贵人之门”
,“傍”就是去依靠,晏小山虽然仕宦不顺利,但他依旧不肯去依傍贵人的门户,不肯依靠贵人的力量让自己获得提拔,所以黄庭坚说这是他第一个傻的地方。
“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
”
他写文章有自己的作风、体裁,不作新进士的话。考进士时要揣摩当时流行的风气,而晏小山不肯揣摩,黄庭坚认为这是他傻气的第二个地方。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
,他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不懂得理财,有时候他家里生活很拮据,甚至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导致
“家人寒饥”
,“孺子”是仍然天真、坦率的意思,他不懂得为现实饥寒的生活而忧虑,这又是一个傻气的地方。
“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负”是背弃,对不起别人对你的好意。“人百负”,就算有人辜负了他很多次,他也不会去恨这个人,而且当他相信了一个人之后,是
“终不疑其欺己”
,绝不怀疑那个人会欺骗自己,这又是他一个傻气的地方。
中国人常常有远大的理想,如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先有立德、立功、立言这种“求有所得”的心意。所以陶渊明曾写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饥饿和寒冷是关系自身生存的问题,可是为了追求衣食物质的享受而违背了自己天性的话,比饥冻还要难过。因此从一般人利害得失的眼光来看,晏几道当然是比较傻气。
晏几道不像陶渊明,更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们没有陶渊明那一份哲理的反省和觉悟,只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晏小山跟贾宝玉一样,在天性上与虚伪的、诡诈的社会,特别是与当时的官僚社会不合,不知人世艰难为何物,所以他们的个性有纯真、美好、善良的一面,也有与官僚社会诡诈的、欺骗的、腐败的作风不合的一面,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赞美的。可他们对于自己的任纵,却始终没有反省、觉悟和节制,这是值得我们反省的。
越剧《红楼梦》。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晏小山的词在艺术境界方面的成就是很高的,黄庭坚在《小山词》序文中说
“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给予了小山词很高的评价。可是艺术境界的成就跟思想品格境界的成就并不是完全合一的。诗词里最好有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发跟感动不完全一样。一件悲哀的事情,或者一件欢喜的事情,就可使你感动。可只是感动还不够,除了感动,还有一种哲理上的启发、心得、体会、联想,才叫感发。晏小山在天性上有善良、美好的一面,可在哲理方面的反省和觉悟是不够的,所以他有时候在思想品格上很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因此他的词带给我们的感动偏多,启发则少。
晏几道自己也曾经给《小山词》写了一篇序文。他说
“《补亡》一编,补乐府之亡也”
。他的《小山词》本来是叫做《补亡》。什么叫做“补亡”呢?是说补足“乐府之亡”。乐府是能够配合音乐歌唱的诗歌。在乐府歌曲里,有很多描写感情的歌曲亡佚了,所以他说自己这一卷词是
“补乐府之亡”
。欧阳修《采桑子》这组词前边有“西湖念语”,读了“西湖念语”就会理解这十首《采桑子》背后的内涵。“西湖念语”的最后两句是,
“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翻”者是说翻改,“旧阕”的“阕”是乐曲的乐章。《采桑子》别人也写,有他们的歌词,而我却改变了旧日乐章的歌词,写了新的曲子和新的曲词。
“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伎”是才能,我大胆呈现出这一点点微薄的才能,增加你们在宴赏之间的欢喜和快乐。北宋时歌词是真的可以在宴会之中歌唱的,欧阳修的“西湖念语”便是很好的证明。晏小山的这篇序文,也是很好的证明,他是
“补乐府之亡也”
,因为当时很多歌词都不够好,所以用他写新的歌词来补。
“叔原往者,浮沉酒中”,
晏叔原在生活上有一些任纵,在过去是
“浮沉酒中”
,“浮沉”指生活,生活在饮酒之中,听歌看舞。当然,
“浮沉酒中”
也有很多情形,他不愿意与官僚社会的人打交道,官场上的生活也不能习惯,陶渊明和贾宝玉也同样不能习惯,这是他们天性中纯真且美好的一面。那么一个人在这一方面无路可走时,就会把感情寄托在听歌饮酒上。他说
“病世之歌词”
,“病”是以为不好。当时流行的歌曲太过庸俗,
“不足以析酲解愠”
,“酲”是说你喝酒喝醉了,“析”是解,“愠”是忧伤,他说一般流行的歌曲不好,既不能够解醉,也不能够解忧。
“试续南部诸贤绪馀”
,所以我就想继承南方诸贤写词的余味。
北宋的词是继承了五代,当时五代写词最盛行的是南唐中主、后主及冯延巳,还有西蜀韦庄。所以晏叔原说想
“试续南部诸贤绪馀,作五、七字语”
,这多指北宋初年短小的歌词,也就是小令。因为短小歌词的句法跟诗很相近,都是五字一句或者七字一句。
“期以自娱”
,希望用这些歌词,来娱乐我自己。
“不独叙其所怀”
,不仅是写心里的怀抱感想,还兼写当时
“杯酒间见闻、所同游者意中事”
。
“尝思感物之情,古今不易”
,我看到外物而有所感受的感情,古今都没有不同。
“窃以谓篇中之意,昔人所不遗,第于今无传尔。”
“窃”是私自,他说我私自地以为我诗篇里的意思是从前的人没有遗漏的,只是没有流传下来。古人也有同样悲欢离合的感情,所以他们应该也写了这种悲欢离合的歌词,只是歌词没有流传下来而已。
“故今所制,通以‘补亡’名之”
,所以我现在作的歌词都叫做“补亡”。
“始时”是最初的时候,晏叔原有一个叫沈廉叔的朋友排行第十二,还有一个叫陈君龙的朋友排行第十,沈廉叔和陈君龙的家里有“莲、鸿、蘋、云”四个歌女。北宋是厌武喜文的朝代,压抑军备,大力发展文化和商业。当时虽然北方有夏、辽、金的异族,可是北宋初年仍旧有一段时间没有战争,称之为“晏安”。
始建于北宋的河北定州众春园。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每当举行盛大的宴会,北宋士大夫都会去召官妓来酭酒,“酭酒”是给他们斟酒、唱歌和表演。北宋士大夫家里还有“家伎”,“莲、鸿、蘋、云”是沈廉叔跟陈君龙两人家里的家伎。
“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
,“品”是按着谱子很仔细地唱歌,“清讴”是用清新、美丽的歌来娱乐宾客。
“每得一解”
,这个“解”字跟刚才那个“解”字不同,那个“解”字是解醉和解忧,这个“解”是乐府的一节,叫做“一解”。他说我每写一首歌词,
“即以草授诸儿”
,
来不及誊清就把我的草稿拿给这些人,“诸儿”就是歌儿舞女。
“吾三人持酒听之”
,
“三人”是指晏小山、沈廉叔、陈君龙,他们就拿着酒杯,听着漂亮的女孩子唱歌。
“为一笑乐”
,
就当作我们的一种享受和快乐。
可是好景不长,
“君龙疾废卧家,廉叔下世”
,陈君龙因为生病而没有事情做了,沈廉叔也死去了。
“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于人间”
,我意兴轻狂时所写的歌词,就随着这两家的歌儿酒使
“流传于人间”
。如果你没有钱供养这些家伎,就只能卖出去。沈廉叔跟陈君龙,一个死去,一个生病,所以这些家伎就流落到了人间,但是她们学会了唱我的歌,因而
“自尔邮传滋多”
,这个“传”字念“传”(第四声),“邮传”就像邮寄一样,辗转地相传。
“积有窜易”
,“积”是说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口语传唱的歌词,最容易有传唱的不同,所以会有
“积有窜易”
的现象。
“七月己巳,为高平公缀缉成编”
,在七月己巳的那一天,“缀缉”是连在一起编辑成一本词集。
“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垄木已长,或病不偶。”
我追思往昔跟我一同喝酒的那些人,
“或垄木已长”,
坟墓上的树木都已经长得高大了,就是死去了很久的意思。
“或病不偶”
,或者像陈君龙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再也没有一起喝酒的机会了。人世有了这么多的改变,
“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
,我需要仔细地考察一下我的这些歌词中所记载的悲欢和离别。这一切
“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像一场幻梦、像闪电、像昨夜的一场梦、像飞走的尘土。我现在只能够
“掩卷怃然”
,“掩”是合起来的意思,等我抄写整理完了,就把这本书合起来,“怃然”是非常感慨悲哀的样子。
“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感慨人世的光阴,怎么这么容易就改变了,慨叹人们的因缘遇合。
“境缘之无实”
,一切都是幻梦,都消失不见了。所以晏几道的词写得
“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跟晏殊、欧阳修的哲理和感发是不同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动,而这种感动常常是一种具体情事的感动。他的序文告诉我们,具体的情事就是悲欢离合与今昔的感慨。所以小山词里写悲欢离合与今昔之感的最好,写得非常动人。
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附近的北宋晚期楼台建筑。新华社记者袁月明摄
晏几道与其他词人的不同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小山的这首《临江仙》写得非常美,用字非常精炼。
“梦后楼台高锁”
,只有六个字,却极有分量,写的是悲欢离合与今昔的感慨。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是当时的事情,现在则是“梦后楼台”,这样的对比写得非常好。他所说的梦,不仅是昨夜的梦境,还包括了与沈廉叔、陈君龙一同拿着酒杯,听“莲、鸿、蘋、云”唱歌的美好时刻。“楼台高锁”,一个人在四面门户帘幕都深深关闭起来的楼上,楼台本身就有一种孤立在空中的感觉,表达出了寂寥和孤独的感慨。柳永一首词中有
“危楼独立面晴空”
,“危”即高,也写出了孤独的感觉。一个“高”字,透出高冷孤寒之意,更妙的是后边接一个“锁”字。“锁”是说跟外面是隔绝的,所以
“梦后楼台高锁”
,从语言文字的形象上,给我们一种很强烈的像梦一样消失的孤独和寂寥的感受。
“酒醒帘幕低垂”
,人在忧愁悲哀的时候常常会喝酒,借酒沉醉,暂时忘怀悲哀和寂寞。可当你酒醒的时候,你的悲哀和寂寞只会加深一层,因为这不是真正解脱和消除的办法,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酒醒后看到帘幕低垂,同样是一种寂寥孤独的感觉。关于帘幕的低垂,李商隐曾经写过类似的诗,
“更无人处帘垂地”
,“更无人”是说我所在的地方没有一个人来往,所以帘幕低低地垂到地面。李商隐的这句诗是在他妻子去世以后写的,而晏小山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把现在与从前、今与昔的悲欢对比写得非常清楚。
“去年春恨却来时”
的“却来”,是说去年的春恨又回来了。冯延巳也曾写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同样是写去年的春恨今年又回来了。可是冯延巳的整首词,没有写具体的情事,他只是说“闲情”,后边写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整首词都在写他的惆怅与忧愁,没有把具体的情事告诉我们。小晏的词也同样写
“去年春恨却来时”
,但下半阕就说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告诉了我们他今年为什么有春恨,为什么今年的春恨和去年的春恨是一样的。因为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像他跟歌女小蘋第一次见面的那种场景再也不会有了,这就是他跟冯延巳不同的一点。冯延巳所写的是一种感情的境界,可以给你很多启发和联想。而晏小山所写的是悲欢今昔的具体情事,可以给你带来无限的感动。
天下没有两句诗的意境是完全一样的,魏武帝曹操写过一首很有名的《短歌行》,里边有这样两句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他还写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其实都不是曹操自己的句子,而是抄了《诗经》中的句子。这两句诗在《诗经》里和曹操引用时,意境和情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晏小山的这首词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应该整句给它加个引号才对,因为他一字不差地引用了晚唐五代时期翁宏的诗句。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这是翁宏的诗,晏几道一字不改地化用了人家的句子,但是却存在很大不同。
柳永的词写
“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他写的是“倚危楼”,高楼本身就有一种孤立的感觉,可是柳永的高楼跟晏小山的高楼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柳永的高楼是开放的,是
“危楼独立面晴空”
,而晏小山的高楼是“梦后楼台”。所以黄庭坚评论晏小山用字“精壮顿挫”是非常恰当的,这首词中,“高”字和“锁”字非常精炼。柳永的词和晏小山的词所表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柳永这首词发出了千古的、带有历史感的悲哀和感慨,而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悲哀和感慨,不但是向外边开放的,而且还是向历史去追寻的。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直接推及战国时代的宋玉,所以柳永的高楼,虽然是孤独的,但是他的悲哀感慨是扩大的、是开放的、是追寻到历史的。可是晏小山的高楼既高又带锁,不是开放的,而是封闭的,除了孤独之外,又加深了一种寂寞的感觉。冯延巳、晏殊、欧阳修他们词里表现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而不是具体地指个人某时某地的事件,但晏小山的词是。李商隐有
“更无人处帘垂地”
,晏几道也写
“酒醒帘幕低垂”
,两个都是帘幕,都是垂到地,从这一点看是一样的。可是依然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李商隐只写了眼前的孤独和寂寞,可是晏小山不是,开头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每六个字里边都用了一个对比,他不是只写眼前的楼台高锁与现在的帘幕低垂,他是说梦后才看见了楼台高锁,酒醒后才看见了帘幕低垂,所以他是从前就有过梦、有过酒,把从前的欢乐跟现在的孤独、寂寞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因此六个字里便有一种张力。小山词虽然他是个人的,不像欧阳修、晏殊、冯延巳那样让我们感受到了感情的境界,但是他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写得是真好。
“去年春恨却来时”
,冯延巳所写的是一种心灵和感情的境界,可是晏小山所写的是比较具体的个人事件。同样是写去年的春恨,冯延巳的意境比较广大,而晏小山的
“去年春恨却来时”
,是真的在指某一件“春恨”。
在山东省青岛市中山公园,一名游客拍摄梅花。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最重要的是带着感发的力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翁宏整首诗写得很糟糕,好像把这两句很漂亮的诗埋没在粗芜、杂乱的荒草之中。这首诗何以坏呢?有几点原因,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都是直诉,把悲哀直接倾诉出来了。能把感情直接诉说出来的最了不起的诗人是杜甫。杜甫曾写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拭泪沾襟血,梳头满面丝”
,这也是把感情直接地倾诉了,可是杜甫就写得非常好。那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呢?不管是用形象来表现,还是只用语言说明,都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要带着一种感发的力量。有些人觉得用形象的比喻或启发的比兴,才算是好的作品,我觉得不完全如此。举个例子,
“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
,这两句坏诗中形象和说明都不好,没有表现出感发的力量。这种感动与感发,不是单独一个形象就能体现出来的,主要是靠形象说话的口气来使人感动与感发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语言都是一样,可通篇的结构不同。翁宏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前面的诉说不好,因为他没有给我们带来感动。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写的是春天过去了,不忍心走到帐幕的外边去看,因为走出帐幕一看,就看到了落花跟细雨。
“寓目魂将断”
,“寓目”是经过眼睛看见,就觉得断魂了。接着说经过了一年,我过去的梦已经消逝了,这个梦也不是从前的梦了,所以不能够忍受“向愁夕”。最坏的一句就是
“萧飒暮蝉辉”
,平时我们说到蝉的时候,联想到的首先是蝉的声音,因为蝉都是在树上,你很难看见蝉,所以普通人写到蝉的时候,都是写蝉的声音,很少写蝉的形象,但是翁宏却说“暮蝉辉”,蝉在黄昏、落日的余晖之中。我们形容光辉的时候,不能说是“萧飒”,“萧飒”常常是形容风声或者雨声,所以他的“萧飒”跟“辉”字的形容和结合都是不通的。这首诗语言的口气跟通篇的结构,用得很杂乱,没有一个集中的焦点,不能引起感发。这首诗说明的点也很多,“魂将断”和“梦亦非”等,说明的越多就越不能给人直接的感动,通篇写的只是一条线,就是自己的悲哀和难过,中间没有任何的起伏变化,所以这首诗不是一首好诗。
河南省宝丰县闹店镇连店村一处林下金蝉养殖基地拍摄的金蝉。新华社发(何五昌摄)
可是这首诗中的两句话,进到晏几道的词里就变得有意思了。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暮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在前两句跟下半阕陪衬之下,才变得好起来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这两句语言的口气,本身就带着一种张力和对比,在开头引领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今昔和哀乐的对比。这种今昔和哀乐的对比,不是今天才有的,是去年春天的时候就有这种春恨,今年这个春恨又回来了,所以才是
“去年春恨却来时”
。为什么冯延巳的词说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因为春天美好的景物能唤起从前欢乐的感觉,所以更增加了一个对比,而晏几道又说去年的春恨,这说明不止是一年的春恨,后面也是从这个春过渡到
“落花人独立”
的。
“落花人独立”
,是独立站在花前,面对落花的悲哀没有人可以了解,因此晏小山轻而易举就把你带领到了与他相同的境地之中。
“微雨燕双飞”
,在春天的细雨之中,一对燕子在双飞。这首词的进行,是从今昔哀乐的对比开始,然后引入了春天,再从春天写到落花、细雨和双飞的燕子,后面才正式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整首词的通篇结构非常有层次,是一步一步把你带领进来的,所以说“燕双飞”写得就特别好。明末清初词人陈子龙,有一首小令的结尾是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
“万点飞花”
和
“落花人独立”
都表达出了伤春和悲哀的感慨,用了一双舞燕作对比,因为舞燕是成双作对的,是美好的,所以他在伤春之中,将成双作对的燕子和落花生命的短暂作了对比,有一种对比的张力。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是在微雨落花之中,人独立的时候,看到了燕子的双飞。晏几道拿“人独立”跟“燕双飞”作了对比,是在悲惨之中看到了燕子的双飞,因此他的词写得很美。
黄庭坚批评他说“精壮顿挫”,从前半阕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句法很精炼。“壮”是说他的口气有力量。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不仅“高”字、“锁”字、“低”字、“垂”字本身有力量,而且他梦后和酒醒的对比,都是随时带着张力的。“微雨”“落花”“人独立”“燕双飞”也是有一种对比的。所以他不仅“精”而且“壮”。“顿挫”是因为有今昔、哀乐的对比,这是一种转折,先写了寂寞和孤独的悲哀,然后忽然把笔墨宕开,写到了从前的欢乐,所以说小晏写得真是顿挫。“顿挫”就是指这种曲折、辗转的变化。
(未完待续)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八):
谈欧阳修:“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七):
谈晏殊:“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六):
谈李煜:“不如怜取眼前人”,更拓词中意境新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五):
谈李煜:悲欢一例付歌吟,真情无改是词心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四):
从李煜《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看如何赏词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三):
叶嘉莹谈李煜:悟到人生有长恨,不教词境囿花间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二):
王国维为何说冯延巳的词是“和泪试严妆”?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一):
谈冯延巳《鹊踏枝》:“有莽莽苍苍之气,尤极沉郁顿挫”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及其在词史上之开拓
叶嘉莹讲唐宋词(九):“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叶嘉莹讲唐宋词(八):浅显却情深意切,直白中百转千回
叶嘉莹讲唐宋词(七):这位“开国宰相”的词有哪些好处?
叶嘉莹讲唐宋词(六):如何读懂温庭筠词中的境界?
叶嘉莹讲唐宋词(五):“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什么有人说他的词可媲美屈原
叶嘉莹讲唐宋词(四):
词从鄙俗到典雅,归功于他
叶嘉莹讲唐宋词(三):
这首词为何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叶嘉莹讲唐宋词(二):
诗词中的“美人”和爱情
叶嘉莹讲唐宋词(一):
今年我们继续聆听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课
迦陵学舍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馀,藐姑初识真仙子。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叶嘉莹《踏莎行》)
最新文章
一世纪的忧患、坚持与传承:如是我见嘉莹姑母
何当百亿莲华上,一一莲华见佛身——叶嘉莹先生讲李商隐《送臻师》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嘉莹教授访谈录
同师从同津缘,两位百岁先生跨越时空的诗与远方……
叶嘉莹与辛弃疾第二故乡上饶的情缘
叶嘉莹讲唐宋词(二十一)谈范仲淹:萧寥凄远,朴实真切|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叶嘉莹逢春远游诗赞山东
星光熠熠,叶嘉莹的温州情缘
百岁叶嘉莹,悠悠湖湘情
在重庆幸会叶嘉莹
百年传灯,明终不尽
更能消几番风雨──忆叶嘉莹先生访彰女
叶嘉莹讲唐宋词(二十)谈晏几道:一样纯情兼锐感,叔原何似李重光|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百岁种新莲
追忆叶嘉莹先生二三事
诗意的境界中绽放光明——忆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教授
还原叶嘉莹在南京留下的那些“名场面”
程千帆评价叶嘉莹:博雅敏锐的学者,勇敢坚强的人生斗士
怀念叶嘉莹老师丨邝龑子
叶嘉莹的故居——北京察院胡同
叶嘉莹的北京足迹
读书忆往怀恩师叶嘉莹先生
一朝天外赋归来——从叶嘉莹中年诗文探其心路历程
“难忘诗骚李杜魂”——追忆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悼念文史学家缪钺先生
马蹄湖畔的大师唱和——陈省身先生与叶嘉莹先生的诗词因缘
追随叶先生求学的点点滴滴
生发诗歌的种子
永怀叶嘉莹老师丨郑培凯
叶嘉莹:学词自述
叶嘉莹:哀蝉心事的丁宁词与忧国悲慨的沈祖棻词
第二十七届叶氏驼庵奖学金暨第十九届蔡章阁奖助学金获奖名单
《迦陵书系》的意义
从大学古典诗歌教学实践看叶嘉莹先生吟诵理念的推广应用价值
叶嘉莹的最后岁月:诗词人生的遗憾与遗产
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教学贡献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追记对叶嘉莹先生的一次访谈
叶嘉莹先生的诗教思想及其对当代高校古典诗歌教育的启示
续写“诗词使人心不死”的佳话——重温叶嘉莹先生的诗教
叶嘉莹先生在忆中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九)谈晏几道:酒酣狂草付诸儿,事往繁华尽可伤 |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大勋尤在传诗——挽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与中华诗教学会
叶嘉莹先生说诗的魔力丨詹福瑞
南开大学调研组赴浙江推进“中华诗教传承计划”
与叶先生最后一次握手丨郑宇民
真诚、真纯、真切,品读叶嘉莹先生的诗词与人生
叶嘉莹讲唐宋词(十八)谈欧阳修:“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怀念老师叶嘉莹先生
“余独好修以为常”——追忆叶嘉莹先生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