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开始,国内的大多数中小学校都开始进入期末考试周,准备要放寒假了。我被好多国内的朋友们问起:英国中小学有期末考试吗?听说国外的考试都很容易,是真的吗?
今天就来扒一扒英国中小学校的考试或者评估体系。
先上结论,英国的基础教育体系里,并没有我们国内意义上的期末考试的设定。是否有期末考试,很多时候取决于学生所在的阶段(小学或中学)、学校的具体政策以及学年目标等等。
对于该学期内的学习评定,英国的中小学普遍更注重持续评估,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次考试上。
英国的小学阶段和中学前期阶段(1-9年级),一般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期末考试。更常见的是老师通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阅读记录以及定期的小测验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评估形式包括日常评估和小测验等,有些学校可能会在学期末进行轻松的小型测验,以评估数学、英语、科学等核心科目的进展,但这类测验并不正式,也不会给学生太大压力。
测验形式也多样,可能包括多项选择题、短答题、写作或小组项目等等。测验成绩不公布,也不告诉家长。至于考了多少分,自己算,或者偷偷摸摸神神秘秘告诉学生。
因为英国学校每个学年有三个学期(了解更多,请戳亲历一年后,我终于可以回答英国基础教育到底卷在哪儿了),每个学期的学期末,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和学校都也没多放在心上。(TT学校每到学期末,抽奖赢ipad就是他们最大的仪式感。捂脸)
拿TT喜欢的美术课举个栗子。
因为没有教材,上课时每人都会发一个大本子,学习内容都直接抄在本子上,或者老师打印出来,粘在本子上。这个本子上课发,下课收,笔记做得好坏都是学习评估考核的一部分。
这是TT做的课堂笔记↓。
这个是课堂作业↓,右下角的铅笔作品就是TT自己画的作业。
但每到夏季学期的学年末时,学校都会给孩子出具一个年末书面报告,提供对学生在各科目上的表现评估。评定内容包括学术成绩、行为表现、学习态度等多方面,但通常更偏向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分数。
TT的年末学习报告就长这样↓:一整个学年来,美术的等级分评定6分(满分9分),学习态度良好。嗯~
每个学科做了一年笔记的大本子,也是要到了学年末这才发回来,我才能真实看到这一年学校教了些啥。那个绿色笔判分的期末测验,可能要到两个学期后,作为家长的我才知道成绩。嚯!
但英国教育体系里也有自己的平衡方式,一个是每年一度的家长会,老师会1v1的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情况;二个是学校和家长紧密的日常沟通,邮件居多,电话和短信其次,也有时不时的学校开放日或沟通日。总之家长如果有心,想了解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这个沟通渠道是通畅的。
英国有正式一点的考试吗?也有,但是在很特定的阶段。
小学最后一年6年级(KS2)时,英国的小孩会参加国家统一的标准化测试(SATs),算是该阶段的结业测试。内容涵盖英语阅读、拼写与语法、数学等。但这些测试更多是为政府和学校评估学生整体表现、学校等级评定、教育政策和资源分配参考等,考试成绩对孩子个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考试难度呢,我看了下往年的真题,英语相当于我们国内的语文,要求相对还是比较高。
其他数学和科学的考试题,基本上还是相对容易的,毕竟还是小学水平,只是算测试而已。
到了中学的高年级GCSE阶段(10-11年级),这是英国中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到了11年级学年末,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国家正式的GCSE考试(全国统一考试),算相当于国内的中考,是对学生在核心和选修科目上的综合评估。
英国GCSE中考结束后,所有的孩子也将面临分流,进入高中(A-Level阶段)或者职高学习(T-Level或BTEC)等。
大多数学校和学生直到这个时候,可能才开始有正式考试和备考的概念,这两年的学习里,学校一般都会安排GCSE中考的模拟考试(mock exams),可能在学期末作为期末考,但也可能在学期内的任意时间,以帮助学生适应考试环境和发现学习上的不足。
这时候的考试就多少是中国学生更为熟悉的考试形式,难度也上来了,学校也会给压力刷题写作业。
到了高中A-Level阶段(12-13年级),类似于GCSE阶段,A-Level的学生也会在13年级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这段时间的模拟考试也更为正式和常规一些,但至于是不是期末考试,倒并不重要。
但据我了解,即便是两个大考阶段,英国学校的学习评估形式仍然很多元,日常测验,包括小型笔试、口头提问或课堂作业等,课程项目和作品,模拟考试等,都是能帮助孩子、学校和家长评估孩子的学生学习情况方式。
这两个大考阶段,TT还没有亲历,等他经历过后,我到时再来更多细细分享。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Q:英国是否有常规的期末考试?A:答案是并没有。那么,Q:学生的学期评估难不难?A:我觉得其实是难的。
英国基础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评估体系强调全面性和灵活性,避免过度依赖考试压力。学生在学校的每一次课堂笔记,每一个小测,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小组项目,都是评估参考依据,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熟悉的考试,或者只是其中评估的一部分,或者根本就没有。
相对中国一次考试定命运或者定地位来说,英国的学生,算是从一进入学校开始,就已经在答题,可以考N多天N多次,但很难突击,很难划重点,不能临时抱佛脚,不能上香拜狗屎运。
人生马拉松的时间线被拉得很长,孩子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用疲于应对考试。但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也是更高,需要更多积累观察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每一刻。
一场考试的评价标准简单粗暴,多元日常评估反而是难度更高,但从长期来说,一定还是收获更大的。
*** THE END ***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了,关注我哦~ 我会持续分享在英国的有趣经历和感受,也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你的故事。
亲测原创不易,感谢宝子们投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