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坎:七十三与八十四|车晓浩

文化   2024-11-03 20:26   湖南  
近日头条:黄溪口,我在这里赶集|朱应国 人生的丰收节|王服从 菊花开了|杨云辉  邂逅匡端清|匡伟文  遐龄未把清闲享|贺奇峰

这是土著民第3509天连续更新


配图源自网络 侵删

人生之坎:七十三与八十四

——兼说老年人的生命难关

文|车晓浩

纵观人的生命,犹如一棵长于原野上的花木,遵循着自然生命规律,演绎着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蓬勃兴旺、枯萎凋谢的全过程。人生的整个生命周期大致在百年之内。

在中国民间,流行有这样的一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说的是人到老年,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道坎,绝大部分人都迈不过去。人过古稀,“七十三”与“八十四”这两个数字犹如挥之不去的魔影,总在垂暮之年的老人眼前晃来晃去。多数无神论者对此斥为“迷信”,不足信也不足取,但许多看透人生悲喜剧的老辈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那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这样的迷信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呢?追溯起来,这两个数字与两位历史名人有关,一个是孔丘,一个是孟轲。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病逝于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享年正好七十三虚岁;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病逝于公元前289年,享年正好八十四虚岁。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祖先们,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孔孟学说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寿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这种说法便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了。

这一说法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还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中就有“那婆子坐在横头桌子边,口里七十三八十四只顾嘈”的描述,形容人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唠唠叨叨。此外,《三言二拍·醒世恒言》第十三卷和《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人说话没完没了。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作为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一生被动物自身的生命周期所限,总摆脱不了生病衰老与去世消亡的规律。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为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73岁和84岁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一些好的养生习惯早已撇弃,身体更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70岁以后身体各个器官都会不同程度地衰老,而且这个年龄以后的老人也已经完成了养育子女的任务,心无他求,疾病容易缠身。因此,“七十三”和“八十四”被认为是老人的两道坎。

我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农业干部,一生献身事业,热爱生活。他在世时,极力反对利用“逢十做寿”的敛财行为,廉洁自律,无论是大生小生从没有做过寿诞酒席,他以自己的言行教育着子女。退休后,仍不忘自己毕生奋斗的农业工作,指导村民增产增收,赢得了县内许多百姓的尊敬与爱戴。我们兄弟几次提议为他的大生之年做寿,均被他婉拒。但在他73岁前夕,他特意找到我,希望给他买些炮仗,在他生日那天放一下,热闹热闹。我们遵照办理,2007年10月20日晚上,鞭炮齐鸣,焰火升腾,施家桥附近的天空,显得格外绚烂!又过了11年,父亲满84岁那年,我们再一次为他放鞭炮祝寿。观看焰火的父亲,脸上乐开了花!

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不光是两组平淡的数字,从文化意义上说,步入晚境的老年人,希望在这两个年龄阶段挺过生命难关。这一观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规律的敬畏和对长寿的渴望。

由此引申出敬畏生命的话题。首先,敬畏生命意味着对每一个生命体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生命存在本身的承认,更是对生命独特性和价值的认可。无论是人的生命还是动物的生命,都应当受到尊重。其次,生命是宝贵的,敬畏生命促使我们珍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并尊重他人的生命。这种珍视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保护和珍惜。当然,敬畏生命还包含了一种责任感。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体,人类有责任保护和维护生命的尊严和权益。这种责任感促使我们积极地去帮助和保护每一个生命,避免伤害和毁灭。

正是对死亡的畏惧,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在敬畏生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伦理观。即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这种伦理观促使我们在实践中尊重和保护生命。让我们积极地去保护和帮助每一个生命,避免伤害和毁灭,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和谐和尊重生命的社会。

注:慈父于2022年元月辞世已近三年,在他今年十月廿日(农历)生日将到之时,谨以此短文纪念尊敬的老人家。
作者:车晓浩(崀山客),男,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新宁县作家协会原主席。著有《蓝月亮》《凤凰情绪》《夷江春水》等7部专著。

本文首发于土著民合作平台“山径文学”


“土著民阅卷” |


TUZHUMINYUEJUAN






朱应国|《黄溪口,我在这里赶集

九命猫怪:我老婆黄溪口镇上罗子山水库管理处隔,我有十五年没去黄溪口了,黄溪口每逢农历二㇏七赶场,人山人海的,当年汽车象蜗牛一样好久才能通过,现在不一样了,沅江入口处十五年前清水塘水电站在黄溪口修了一座桥。
阿哲: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全国各地都是这样 。
 土 著 民 
乡土 | 文学 | 生活 | 记忆
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
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
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
扎根乡土  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  守住乡愁
合作/投稿:toozoom@qq.com
土著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向本平台投稿视为了解并同意投稿须知
点此查看  土著民全媒体矩阵

土著民
越长大,越孤单;越行走,越怀念……土著民,带您触摸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