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口,我在这里赶集|朱应国

文化   2024-11-02 20:26   湖南  
近日头条:人生的丰收节|王服从 菊花开了|杨云辉  邂逅匡端清|匡伟文  遐龄未把清闲享|贺奇峰 走走停停看看|彭春绿 

这是土著民第3508天连续更新


配图由作者提供

黄溪口,我在这里赶集


文|朱应国

国庆节假期,我因走亲戚到了怀化市辰溪县黄溪口镇,入住集镇民宿。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二)在黄溪口镇赶了一次集。

下高速,过溆浦县,翻越雪峰山余脉的几座高山,在山峦中穿行,一路所见瑶族风格的青瓦房屋。下得山来,便见一条宽阔水面的大江——沅江。楼房林立,人来车往的黄溪口镇正处在江边。

在亲戚家晚饭时,我初步了解了黄溪口。

早在清朝时,黄溪口镇就有了命名,其地名是罗子山起源的黄溪与沅江交汇的溪口而来。这里曾是一个与世隔绝,民风淳朴的秀丽小镇,人们淳朴厚道,待客格外热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现在集镇区生活着约2万人。

黄溪口镇,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为辰溪第一大镇,冠以“小香港”之称。该镇地处辰溪、溆浦、中方三县交界处的沅江边上,距辰溪县城72千米,区域总面积61.09平方千米,是辰溪县瑶族群众聚集区——黄溪口片区六乡一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瑶汉杂居,人口逾十万,民风朴素,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商贸物流辐射周边三县20余个乡镇。这里有历史悠远的瑶乡文化,系湘西十大古镇之一,是瑶乡“首府”,是全国重点镇。

除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黄溪口镇最吸引人的是其超人气地气的墟场。每逢农历有二、五的日子是5天一次墟场日,十里八乡的人从四面八方来镇赶集,上万人的集市一赶就是一天。明天是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二)正是赶集日,驱车500多里的我赶巧碰上了。

我入住的是临街的一家民俗酒店,亲戚告诉我,赶场时整个街道及马路中间都会摆摊的,下午5点前不会散场,为了小车的安全和方便出镇,车只能停到镇区外围。果然,白天车水马龙的街道及两旁店铺门口真的没有一辆小车在停放。我在酒店离一里的镇区外地方找了个停车位,走回酒店。晚饭后又到车上拿了两趟东西,有点累,无心夜景,便早早入睡了。

真是不一样的集市!

清晨6点,我被熙熙攘攘的喊闹声吵醒。

拉开窗帘,看到楼下已一片热闹。马路中间已开始摆摊了,赶集的人相互招呼声,咨询声与各种开摊的声音搅和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别有风味的清晨交响乐。街头不断走来赶集的,背着篓的,牵着小孩的,担着扛着的,骑摩托、开小三轮车正在缷货的……

很久没有赶集了,印象中还是小时候每逢集市必去的美好愉悦,只是家乡的那些小集市,半小时就能转完。眼前的这个超级墟场,激起了我逛一逛的欲望。洗漱完毕,便下楼,兴致勃勃融入了渐渐热闹的叫卖声中。

此时集市已经完全闹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街上,人声鼎沸。主街的马路中央是两排长溜摆开的摊位,之间留有2米来宽的人行道,摊位与店铺门面之间相隔三四米,互不影响人来人往做生意。
集上的东西物阜多样,无奇不有。家禽、家畜、蔬菜、水果,大部分是农家自产的,当季的。一位大娘摆了两大盆自己捞到的田螺,旁边放着一个笼子,笼子里有四五只可爱的小狗,都是用来卖的。她笑着对待每一个或买或咨询的人。当我再次看到她时,笼子里面的小狗都卖完了,面前只剩下一小盆田螺了。集上的板栗又大又光亮,剥开肉金黄而紧实,耐心的卖主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每一位买家板栗剥法和储存,我不由得也挑了几斤。经过一个卖豆腐的摊位时,我被一块块厚实、鲜嫩带着豆乳香气的水豆腐吸引了,摊主大哥介绍说,他家作豆腐代代传承,水豆腐鲜而嫩,油豆腐香而酥,干豆腐外干内柔韧。水豆腐每小块有一斤重,诚实做生意,童叟熟生不欺。他每逢集日用小三轮车行十多里来黄溪口,几百元的各类豆腐大半天就能卖完。我不觉的打量着这位勤劳的山里汉子,一位真正的劳动者,显得那么精神矍铄,古铜色的脸膛,烔烔有神眼里充满着对生活的信心。
再往前走,我发现卖得最快的还是肉类摊,猪肉、牛肉、羊肉的摊主们手起刀落,手法娴熟,斤两到位,买肉人也不计较是否比预定的多称几两或少称了一点。不远的地方飘来一股鲜辣香,是黄溪口的特色美味——血鸭,现炒血鸭,大盆大盆的已摆上摊,让人垂涎三尺。蔬菜摊上清新的蔬菜叶上还留有晶莹的露珠,穿着紫旗袍的茄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辰溪特色大肉粽,在锅里冒着热气,香喷喷的,看着就想吃……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感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点赞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

我走上一处店铺的台阶,向前眺望,人山人海。远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近处十字路口的人摩肩接踵,顾客与摊主讨价还价声,待卖家禽的鸣叫声,摊主的吆喝声,小扩音器的喇叭声,混成一片,天成了一首真实的闹市生活曲。此时人气爆棚,地气满满,热闹非凡,空气中充满了简单而满足的快乐。我想,这就是尘世间浓浓的烟火气息吧。
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我走到了黄溪口镇邻江边的解放风雨桥,这里是休憩者的天地。木质风雨桥古色古香,长约50多米,横跨在黄溪流入沅江的入口处。桥上清风怡人,长廊两旁的长凳上坐满了小憩的人,大部分是老人,也有集镇居民在此休闲,他们下打死棋、对唱山歌,吹拉弹唱、聊天,悠闲自在,一片人间好景。瑶乡文化富有特色,唱山歌、双唢呐、龙船鼓、霸王鞭等民间艺术盛传,在风雨桥上可见一斑。

中午时分,一些粉面馆最热闹,赶了一上午集,有的早上4点就起床赶路了,到了镇上自然要吃一碗热腾腾、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粉、肉丝面。小店里的人非常多,也很拥挤,二十几个座位总是满满的,要想踏踏实实坐下来,实属不容易。一位老奶奶,吃力地提着货物满满的牛仔包,在粉面馆门前,她放下包叫老板给她上一碗,然后干脆坐到门前的一个水泥蹲上等着,她可能是确实想吃一碗粉面吧。

下午4点,赶集的人满载而归,摆摊的也陆续在撤走,沸腾的街道逐渐冷却下来,小车终于可以开进来了。
返程路上,翻越大山时,依稀可看到山间小路上一些赶完集走路回家肩背手提的老人、孩子,或许他们是高兴而来,满载而归,或许是出于生活需要而购物。回想集市上看到的人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在欣慰社会欣欣向荣美好的同时,也不禁深深的沉思着……

社会不断发展,年轻人不断的外出,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留守老人便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山区的留守老人。所幸,集镇的存在为老人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赶集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乡村生活,还能提供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赶集对农村老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喜悦,甚至奢望,虽然他们很多时候只能靠“脚力”去赶集,哪怕一天就往返一趟。

也许是杞人忧天吧,在不断推进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导致村庄消逝的现状逐年加重。可怜那些独居留守的老人,可惜那越来越多闲空了的房屋……乡村振兴的问题,更是一个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留住年轻人的问题。

作者:朱应国,上宛清茶,笔名九河。应为循道人,国学顺民心。何以传家远,无疑诗礼琛。


“土著民阅卷” |


TUZHUMINYUEJUAN






王服从|《人生的丰收节

百岁亭:丰收节里有我的笑声,篝火晚会有我的身影,一场稻田里的盛宴印象深刻。
若水:美好的秋天,丰收的喜悦,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在王老师真诚而又流畅的文字里,禁不住为这个美好的时代而放歌!
 土 著 民 
乡土 | 文学 | 生活 | 记忆
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
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
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
扎根乡土  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  守住乡愁
合作/投稿:toozoom@qq.com
土著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向本平台投稿视为了解并同意投稿须知
点此查看  土著民全媒体矩阵

土著民
越长大,越孤单;越行走,越怀念……土著民,带您触摸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