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雨的名著时光
大明王朝之所以无与伦比,是因为本剧的编剧刘和平,其思考深度已经抵达了一个过往影视剧作品,从未被触及到的模块,那就是:
合法掠夺与非法掠夺的因果逻辑。
刘和平就是完成了对两者关系的彻底理清之后的思想表达,这部剧的档次,才被拉高到历史剧甚至于国产电视剧第一的存在。
它是一种对过往王朝衰落根源的总结,这个过往,拥有着从秦朝到清朝的涵盖力。
刘和平,1953年出生于湖南衡阳,国家一级编剧、小说作家、历史学者。
首先,大明王朝其实是一部让有些明粉或者说朱粉有点尴尬的电视剧。
朱粉替朱明缓颊的所有主要理由,无一例外,全都被编剧刘和平给否决了,否决得太过于干脆甚至于蛮横了:
大明朝的灭亡,并非因为朱家人对明朝的吸食?
但是大明王朝告诉你,这就是主因。
大明朝的灭亡,其实是因为贪官太多?
但大明王朝告诉你,这根本不是主因。
非但不是,而且从胡宗宪到海瑞、王用汲,再到李清源、周云逸,他们全都是好样的。
乃至于徐、高、张,他们普遍也还可以。
甚至于从严嵩到郑泌昌,作者对他们的苦衷都有着深切传达。
明朝的衰亡,是因为地主的土地兼并以及商人的剥削?
刘和平对此理都不理,剧里面连一个重要的地主角色都没有。
唯一的一个商人沈一石,竟然还不错。他的继任者高瀚文,竟然也还挺可以的。
大明朝的灭亡是因为皇权被架空?
但大明王朝告诉你,皇权的力量从始至终都是绝对的。
嘉靖的被架空,竟然还是因为他自己不粘锅的自我架空。
刘和平他怎么可以这样子,这种偏颇叙述难道不会导致偏离认知?
他难道不知道在真实历史上,徐阶可是超级大地主。又难道不知道明朝文人和地主们有多可恶吗?
这编剧真是太片面太狭隘了——从某种层面的历史事实上去看,这还真都没有冤枉他。
然而,从精准抵达根源本质的目的来看,恰恰就是因为刘和平这样的选择,大明王朝才是榜魁的大电视剧——就是这样的彻底决绝的片面化,才能足够透彻的看清历史所给出的答案。
不要东拉西扯,也无需东拉西扯,谁是根源,便凸显谁——这是属于文艺作品所特有的力量。
那什么才是根源所在呢,电视剧给出得答案是:
绝对的合法掠夺权导致绝对的放肆,进而又导致非法掠夺权的同等膨胀。
对的,不是什么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过于低级了。
腐败,是不合法的非国家拥有者才配拥有的名词。
只有是合法的——是架空于法理之上的永远不会和不法扯上关系的“合法掠夺”。
也只有是合法的——才能够傲娇才可以肆无忌惮,也才有资格当上根源。
明朝的腐败文官算什么呢?这帮腐败者,他们甚至都没有掌握掠夺的法理性。
也是明朝的官员们生来不法的属性,将让他们永远处于被压制地位。
在历史上,胡宗宪也是贪官,戚继光也贪,张居正也贪。
贪污,其实是明朝官员面对朱家宗族的一种政治正确。
假如可以把大明朝所有贪官瞬间全部清除掉,再由百姓中的精英组成下一批官员去当官,那往后的明朝还会那样的腐败吗?如果不会,那是贪官自己的问题,可如果新产生出来的一批官员,还是一如既往的贪,那这就不是根源所在了。
按正常状况,没有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实验。
但是历史偏偏就是这么有意思,因为朱元璋,他还真的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真的把贪官全部都给杀了,一个空印案杀到官员都捉襟见肘了,然后下一批由精英百姓脱颖而出所组成的明朝官员,就是继续贪,就是挡不住。
那这确实就不是官员本身的问题了,更加不是再以下的地主商人的问题。
所以刘和平不管贪官,不管地主,不管商人,这是一种端正——有选择性的无视,正是刘和平历史视野精准度的体现。
什么叫做历史视野?举个例子,最近几年蛮流行的一个名词,叫做:得国正。
这是一个清代历史学家所提出的:朱元璋的明朝得国很正,唐朝得国不正(“得国正者,唯汉与明。”)。这已然成了一种评判标准了。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国”,是存在着被“正得”的概念,而不是立国正、创国正的客观叙述,那么“合法掠夺”与“得国正”,将必然产生出带有某种需求性的联系,比如说满清,就特别喜欢强调自己得国有多正:
顺治:“自古得天下之正,未之有比也。”
康熙:“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乾隆:“我朝得天下之正。实非汉唐宋明所可比。”
那么历史的视野将让我们意识到:
一旦把“国”,用“得”这个字来作为前缀,再用“正”作为后缀,将很容易脏化为一种国家被创立者私有化的法理性加强的意图。
也就是这种国的被私有化的思维,在大明王朝的嘉靖那里,从始至终在彰显着这份理所当然的私有性,这正是明朝朱家皇权合法掠夺的正当性的一种缩影。
也是当我们清楚了这个认知之后,我们就能够理解刘和平所真正想要的传达,那就是明朝最后的衰落,明朝官员和地主商人,从根源上讲,他们是不负这份责任的。谁是明朝的实际拥国者(合法掠夺者),谁才要负全部意义上的责任。
大明王朝就是把这两者彻底区分开来,并清楚确立了因果逻辑,干干净净被区分成两块:
明朝朱家的合法掠夺。
朱家以外的非法掠夺。
这两者的关系,却是极其明确的因果关系,这就是大明王朝别出心裁的凸显——伟大的凸显。
根据这一因果逻辑,我所做出的进一步的阐述就是:
从战术角度的明面上来看,非法掠夺是导致衰落的根源所在,但是战术只是一时的,从战略上来看,合法掠夺才是最终导致衰落的真正根源。
正是明朝朱家几十万宗族,以及清朝上百万满八旗,他们可以合法但不合理分取蛋糕,这才是导致底下官员非法贪污的源头所在。
当上梁不正,就需要下梁歪,一来让下梁顶在前头免得脏了自己,二来利用下梁来方便自己效率性的掠夺。
但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下梁根本不用他们需要,自然也会想去歪。
这两种加速度的叠加之后,必然会让明朝走向疯狂。
对的,不合法掠夺的源头,在于合法掠夺,嘉靖如此,乾隆亦如此,大明王朝所讲的,就是这么个故事。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的历史视野还可以告诉我们,这甚至都不是制度上的问题,而是人性上的问题,是心理上的源头。
我们可以发现大明王朝里头的贪官,每一个都怒气冲冲的,这其实是一种艺术上的表达:
只要有一个群体能够合法而轻松地掠夺蛋糕,那其他的文官、武官、商人、地主、群体便也随之躁动,甚至还会伴随着受害者般的戾气。
他们才不管自己是合法不合法的:你可以合法去拿,老子却还得顶在前头非法去偷,本来就一肚子火的憋屈了。
比如历史上的胡宗宪、戚继光他们,如此有能力也如此有贡献,可他们竟然还得冒险去贪?心理上的不平衡,永远是最大的动力所在。
从这来看,严世蕃这个角色其实分量非凡,他一路狂躁的不甘心,以及一切都要把责任给引向皇帝的野蛮,其实是一种人物思维逻辑上的合理性——合法的拥有,不等于是合理的拥有。不合理的拥有,便是掠夺,便一定不会被其他势力接受,关于廉政的律法也就失去道德限制力了。
当朱元璋在法理上,让朱家后代合法掠夺,又在权力上保障了这份拥有,但是官员地主商人,这些由一部分百姓中脱瘾而出的明朝新势力,他们并不答应的,打从心理上就不可能会接纳的各显所能各自钻着空子。
结语
当合法掠夺越是正当有力,非法掠夺便同等范畴的狂暴,而且从来带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即效性与同步性,以至于当那朱元璋,在给自己朱家宗族人员动则千倍于明朝官员工资的蛋糕之后,那不平衡所带来的掠夺心思立即就喷发了。
哪怕你朱元璋去凌迟灭门他们,都挡不住的这份不平衡的心态。
干掉这一批贪官,下一批由精英百姓脱颖而出的官员接着贪。
这又是扒皮又是活剐,挡都挡不住的,究竟为什么呢?
因为当涉及到实际利益,每个人都机灵着呢。
越是有能力者,他们站得越高就越是看得见。越是看得见,心理上就越是不平衡。
你跟他们讲任何道理、任何律法,可在他们的心底深处,他们只会咬定一点,就是只要蛋糕被不合理的分取,他们便也要去分取,才不管它合法不合法。
这其实是一种互相比照出来的结果,或者说心理氛围,也是合法掠夺和非法掠夺两者的逻辑关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