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契约”如何更“优+”?

时事   2025-01-09 19:29   浙江  

“我们与约80家单位签约,推出四大类‘服务菜单’、40余项便民服务,‘越看越有戏’剧场每周好戏不断,百姓健身房有专业教练给予指导,老年课堂为学员提供‘点课’服务……”1月3日下午,绍兴市越城区府山街道越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诸妙茵向来访者展示“契约化”共建发源地的基层治理新活力。

这是“契约化”共建下的一个缩影。15年来,越城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契约化”共建向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发展,为解决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越城方案”。



“共建共享”实现多个突破

“契约化”共建在越城生根萌芽,有其历史特殊性。“一方面,各社区面临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脱节的问题,如社区党组织势单力薄、拥有的资源较匮乏等。另一方面,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不断涌现,它们拥有资源比较多。”越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越都社区党组织率先破题,与辖区内20多个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打破壁垒,开放共享资源。

此后,越城区以越都社区为试点,在契约领域、对象、内容、标准上全面融入“共建共享”理念,破解了许多基层治理痛点、难点和堵点。

15年里,共建共享实现多方面突破——

从“虚功”向“实做”突破。越城区制定了深化“契约化”共建助力现代社区建设、网格智治、基层治理等文件,发布全国首个“契约化”共建地方标准,总结提炼八大工作法和十项工作举措,通过项目化管理,把党建引领的作用精准、高效且富有个性特色地落地落实。“每年平均实施共建项目200余个,已有40个社区入选市级三型和美社区,22个党群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数量均为全市第一。”区委组织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从“单一”向“多元”突破。15年来,越城持续创新共建载体、扩大共建舞台,契约主体由“组织签约”向“人人契约”扩展,契约机制由“单项协议”向“共建联建”转变。来自越城区民政局的数据显示,全区256个村社、1152家企事业单位、2568个社会组织、4.5万余名党员加入共建组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万余次,解决各类问题5.2万余件。有部门曾做过统计,在约600名受访人中,经常参加“契约化”共建活动的占了59.3%。

从“线下”向“线上”突破。越城区打破传统党建“限时、限地、限人”的束缚,迭代开发“契约共建”数字化应用场景,上线“浙里办”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8.5万余名党员群众注册用户,基层党组织发布共建活动1.3万余场次,在职党员签订“人人契约”3.2万份,点亮微心愿1.2万个。

从“局部”向“全域”突破。越城区持续开展全域深化行动,推动契约领域由城市社区向全域覆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每年策划推出‘幸福怡养’‘越听越有戏’等特色服务项目50余个,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300余场。”区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说,在打造“兴村共富链”方面,已累计吸引300余个村社企业党组织,打造出110家“共富工坊”,吸纳闲置劳动力2400余人。

“契约化”共建再出发

“契约化”共建能否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怎么干。“作为发源地,越城必须接力前行、推陈出新,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擦亮‘契约化’共建这张‘金名片’。”前不久召开的越城区学习运用“契约化”共建经验现场推进会上,越城区委主要领导强调。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这要求,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能力和协调水平,通过党建联建,创设更多的共建载体、共建平台、共建内容,最大限度调动起驻社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现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聚焦基层主要矛盾。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把认识和解决问题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以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为例,目前物业管理引发的纠纷比较多,已成为基层治理堵点难点问题。如何破解?不妨借鉴迪荡街道五市门社区的做法: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小区内矛盾纠纷明显减少;通过协商共议,把闲置用房改造成网格驿站,造福辖区居民。

深度融入“千万工程”。“千万工程”是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重要抓手。把“契约化”共建融入“千万工程”,能够更好推动村党组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单位、金融机构等开展结对,撬动本地知名人士、企业、部门等资源,搭建多元服务平台。其中,尤其要以打造“共富工坊”为突破口,依托本村重点农产品,加强与电商平台、知名企业、乡创团队的合作,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提振集体经济实力。

服务助力产业发展。这要求,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原则,把政务、企业、学术、金融、协会、服务等“六端”党组织全面纳入共建体系。突出服务延链,选派驻企服务员、红色代办员到相关企业联系指导,动态更新企业人才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实现全周期全要素闭环管理。

坚持理论创新深化。“契约化”共建,不管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一种方法,抑或是一项制度,都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塑造独特话语体系。比如,通过组织开展研讨会、实施课题研究等,积极探索制定更高标准,不断提升“契约化”共建理论支撑度。

“要锚定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以实际行动、实际成效推动‘契约化’共建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形成更具标识引领性的理论成果、更具示范公认度的实践成果、更具复制推广力的制度成果。”越城区有关人士表示。


来源:越城组工
编辑:朱丽娜
编审:陈红艳
主编:章先清


浙江党建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