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则新闻中,关于林则徐后裔林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林则徐基金会求证林东是否为林则徐的后裔。对此,林则徐基金会副会长、林则徐的六代孙女林祝光立即与林遵的长女林华卿取得联系。林华卿对此事非常愤怒,明确指出林则徐是福建福州人,而林东来自海南海口,根本无法与林则徐扯上关系。她表示:“我是林遵将军的大女儿,籍贯福州。我家三姐妹,没兄弟。”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社会上借名人后裔之名谋取流量的现象,更让人关注到林则徐与林遵这两位历史人物与镇江的深厚渊源。
林则徐自道光十一年(1831年)起担任江苏巡抚,历任六年,对镇江的社会治理、兴修水利、整顿漕运和赈灾济民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镇江地方志至今还记载着他打击地方恶势力、抓捕水上犯罪分子的事迹,显示出他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才能。
而林遵与镇江的关系更为密切。70年前的4月23日,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在渡江战役的关键时刻,30艘舰艇、1271名官兵在少将司令林遵的指挥下,于南京附近的江面起义。这一天,第三机动艇队的24艘炮艇和300余名官兵也在镇江起义,加速了渡江战役的胜利,为南京和镇江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金山、焦山见证了林遵所领导的这场惊心动魄的起义。
1948年2月,海防第二舰队被调入长江,划分为四个防区驻守,镇江至芜湖段成为兵力部署的重点。第二舰队司令部设在镇江迎江路82号,而镇江港则是旗舰惠安舰的母港。林遵为了方便指挥,常常带几名参谋驻扎在惠安舰上,时常眺望长江,思绪万千。
林遵是林则徐的后裔,自小便渴望投身军旅报国,然而他却屡次卷入内战的漩涡。根据党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从1948年开始,中共地下党组织与第3野战军分五条线对林遵及第二舰队进行策反工作。直到1949年4月23日的起义前,林亨元、郭寿生等策反者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镇江,与林遵接触,策划起义。策反的接头地点在镇江面粉厂,联系人是中共地下党员朱楚辛和朱济忍。
林遵与中共策反人员的会面通常以游览金山寺为掩护,随着游览次数的增加,双方的谈话内容也逐渐深入。1949年2月,林遵在金山寺与林亨元会面,他们讨论了起义的最终决定。林亨元向林遵提出三点要求,林遵则对其作出积极回应,并约定了起义时的信号联络。
1949年4月23日拂晓,正当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之际,国民党海军第三机动艇队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策动下,在镇江光荣起义。这支艇队在建制上隶属于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由于之前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的指令,许多舰艇已调往南京,留下第三机动艇队在镇江驻守,因此这次起义显得尤为独立和果敢。
起义的经过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性。起义前,国民党海军的官兵们普遍对内战感到厌倦,一位起义骨干回忆称:“国民党军官到处掠夺,抢粮食,杀鸡鸭,真是一片惨景。”中共地下党组织对第三机动艇队进行了强大的政治攻势,促使大多数官兵认清形势,选择起义。在最终的起义信号下,艇队如期展开了行动。
在镇江码头,等待着的官兵们见到解放军返航,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高呼:“解放军来啦!”随着吴光明旅长的指挥,所有船艇快速往返,完成了部队的接应。最终,解放军未发一枪一弹,和平解放了镇江,后来的镇江军分区司令部也随之成立。
经历这一段历史,可以看到,林则徐、林遵与镇江的联系不仅是历史名人的荣耀,更是那个年代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体现。无论是林则徐的治理,还是林遵的起义,都深深地印刻在镇江的历史之中,成为后人铭记的厚重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