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8月,中国当时最大的毛主席雕塑落成!许将军批示:“把这尊毛主席像拿到南京长江大桥上,给大桥压阵!”谁料,两年后,雕像却被退回常州!
当年盛夏,常州建材253厂,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工人们干劲十足,突发奇想,决心在厂里塑造一尊毛主席雕像,让伟人的身影在常州永驻。这项非凡的任务由厂里的“金牌工程师”唐凤源挑起,他带领一众工人日夜奋战,立志要还原开国大典时主席挥手的风采。
要完成如此宏大的雕塑,选材成了首要难题。唐师傅瞄上了玻璃钢树脂,这种材质在当时比金子还贵。为了保证雕像的坚固,他大胆采用了“钢筋铁骨”的设计,水泥杆做脊骨,几十根粗钢筋编织成四肢,用二十吨泥土打胚,一吨树脂浇筑,硬是铸造了一个“钢铁巨人”。
技术难关攻克,唐师傅又面临造型的挑战。要捕捉毛主席的神韵,他反复琢磨,带着徒弟跑到南京东方红泥塑厂学习雕塑技艺。白天练习,夜晚构思,他甚至在梦中与雕像“交流”。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雕像终于成型,主席的神采栩栩如生,工人们看着这庞然大物,心里激动不已。
就在大家沉浸在欢欣鼓舞中时,一纸文件传来。中央下令“严禁个人崇拜”,任何人不得私自造领袖雕像。雕像的命运悬而未决,唐师傅和工友们揪心不已。这时,著名的许世友将军听闻此事,特地赶来视察,果断拍板:“这样的杰作,应该立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给大桥压阵!”雕像有了新的归宿,这让唐师傅热泪盈眶,心里像打了强心剂。
数日后,雕像被裹上防尘布,踏上了通往南京的路。到了大桥边,工人们却发现雕像高度超出了桥头塔的限制,无法安置。众人焦急不已,不得不再次请示许将军。将军临机应变,指示先将雕像放置在南京展览馆中,暂时安顿。
时间匆匆而过,雕像在展览馆安放了整整两年。某天,一纸命令再次传至许将军手中,要求雕像返回常州。带着复杂的心情,将军亲自送它启程。当雕像重回253厂时,工友们感慨万千,仿佛迎回了流浪在外的“孩子”。经过这一番波折,雕像从南京大桥辗转到展览馆,再次回到常州,给这座城市的工人和居民带来了无尽的骄傲和欣慰。
时光流逝,雕像静静地矗立在金百花园,成为常州的象征。每当阳光洒在它的身上,那种跨越半个世纪的力量依旧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