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常州和苏锡宁的差距,这事儿还真不是一句“变大变小”就能讲明白的。得拉长历史、放大视角,放到百年大框架下去看,才能看清楚常州这座江南老城的命运起伏。
其实,常州自古就是江南富庶之地,但也一直被江南真正的“巨头”——南京和苏州压着。在古典社会里,南京有着悠久的帝都地位,苏州则是江南的文化与经济中心,这俩地方就像江南的两大“BUG”,让其他城市难有出头之日。可事情有了个转折点,发生在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一路烧杀劫掠,江南地区经济遭到重创,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常州也深受其害,但在战争中,常州反倒借机缩小了和苏州、南京的差距。加上它在近代较早完成了工业转型,一时之间甚至还显得有点“先声夺人”的意思。
但没想到,近代又出现了个变量,那就是无锡的崛起。常州辖下的无锡在近代竟然比常州还要璀璨辉煌,最终导致了无锡从常州分离出去成了独立的城市。这一出“分家戏”直接让常州的近代优势变得没啥意义了。到了民国时期,中国施行“省管县”体制,各府制被废,南京成了民国首都,光环又回来了。而无锡继续在工业领域中独领风骚,常州这时候能稳压的其实也就是苏州,因为苏州在近代转型上反而慢了一拍。
进入建国后的前三十年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格局总的来说是继承了民国时期的状态:南京作为省会,“一哥”地位稳固,无锡作为江苏省的工业排头兵被直接省辖。而抛开当时的交通枢纽和重工业基地徐州,常州就成了江苏剩余的地级市中最重要的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其实也没闲着,和无锡一起走了一条“苏南模式”的道路,搞工业化,搞乡镇企业,风光一时。当时,江苏城市的实力大致是南京、无锡、常州这个排序。不过这个时期也为常州(包括无锡)埋下了一个隐患:80年代的思路还是做精品工业城市,发展中小规模的制造业,并没有意识到后来的“大国大城”趋势。今天回过头看,可能有人会觉得当时的决策保守,但在那个年代,走精品工业小城的路子还是被认为很正确的。
不过历史就这么阴差阳错,到了90年代,腹地广阔、一直转型较慢的苏州,却借着腹地、上海、外资这三大“法宝”,一下子复兴了起来,直接在江苏各市中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个翻盘让苏州一下子站到了江苏城市群的顶端。于是,这也是后来常州和无锡总是吵吵嚷嚷的原因:常州认为无锡分家导致自己失去了和苏州并驾齐驱的机会,而无锡则感到因为体量限制经济总量提升困难。而南京也总是跟苏州争来争去,觉得苏州抢了政策。实际上,这些争论归根到底是历史的意外,没啥谁对谁错的道理。
到了今天再看苏南各市的格局,苏州占据了绝对的区位、腹地和政策优势,甩开了其他苏南城市,地位难以撼动。南京虽然有政策优势,但因为官僚气重,这个优势显得有点“虚”,在相对无锡和常州的竞争中并不稳定。再来看无锡和常州这对“总是吵架的亲兄弟”:无锡现在体量有限,经济总量的增长空间非常小,只能走改善产业结构的道路。并不是无锡不想要经济总量,而是因为总量开发已经见顶了,无奈只能走这条路。无锡其实有不错的工业基础,转型也早,所以在半导体、医药、两机、物联网等领域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最近这二十年,从总量上看,无锡的表现不算抢眼,但从产业结构来看,它的“底子”还不错。
常州这边,经济总量从体量上是接近无锡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如果只从总量来看,常州和无锡的差距是逐步缩小的。但从产业结构来看,常州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产业结构较为传统,这方面和苏锡宁的差距反而是在拉大的。虽然最近几年常州也在积极转型,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投入不少力量,但成效如何还不好说,这种转型大概率需要十年左右才能显现出明显的变化。到那时再看,才能知道常州是否真正缩小了与苏锡宁的差距。
常州与苏锡宁的差距,是历史、地缘、政策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格局和背景,而如今的江苏,已经不是百年前那个简单的江南富庶之地,发展逻辑和竞争方式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常州的未来,也许还会有新的机会,但要赶上苏锡宁,恐怕还需更多的积累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