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老照片揭常州崛起之轨迹!曾是江苏经济的老大

楼市   2024-11-01 11:09   江苏  

常州,江苏省一座有着深厚工业根基的城市,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浪潮中展现了耀眼的光芒。那个年代的常州,被誉为江苏经济的领头羊,其辉煌成就足以和今天的苏州媲美。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在全国同类城市中表现出色,人均产值和财政收入位居第一,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第二。当时的常州经济,不仅仅是江苏省的骄傲,更在全国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2年,常州的职工人均工业总产值高达12009元,仅次于经济强市上海。人均创造财政收入1580元,位列全国第三。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迈出了探索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这一地位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常州经济实力的肯定。改革带来的红利也让常州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983年,全市上缴国家财政收入累计达到78.7亿元,远远超过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这些成就,无不展现了当时常州在全国经济中的影响力。


北环新村


漕江河畔

常州篦箕巷

常州的工业改革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上。1984年,常州大胆撤销6个工业局,组建了10个工业公司,以期通过更加市场化的运作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同年,常州吸引了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的落户,迈出了吸引外资、融入全球市场的第一步。国际资本的注入,为常州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成为常州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常州还率先走上了私营经济的探索之路。1986年,常州高氏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常州的第一家私营企业诞生。私营经济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国有经济模式,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也让常州经济逐渐多元化。这一转变不仅仅是经济体制的创新,更是社会观念的一次变革。它不仅开创了常州的一个先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常州市运河东段


朝阳段

朝阳桥东运河段

历史的辉煌难以掩盖今天的挑战。随着时代变迁,常州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曾经作为江苏制造业标杆的常州,如今也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制造业始终是常州经济的根基,工业化的底色赋予了这座城市稳健的风骨。常州的制造业不仅撑起了地方经济的脊梁,更成为了许多家庭生活的依托。这种“制造业情结”不仅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不懈追求。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创新的压力。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常州不能因此动摇其制造业根基。制造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常州的未来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制造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这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常州尤为重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常州需要抓住技术创新的机遇,通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模式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横林南段


大运河龙游河段

大运河米市河段

与此同时,常州的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智能制造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常州制造业的转型之路,既是经济层面的挑战,也是文化和精神的考验。依靠常州人不懈的奋斗精神,相信制造业会继续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支柱。

“好汉不提当年勇”,今天的常州人依然怀念那段属于工业的辉煌岁月。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继续前行,将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注入到城市的发展中去。常州的发展历程中,改革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常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依靠改革开放成为了江苏的经济龙头,而今天,常州依然需要秉持这种精神,探索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

为什么收入不高的镇江,负债却如此之高?
常州黄金的80年代,如何一步步变成苏锡常末尾
苏锡常总产值超过了日本,成全球最牛的工业集中区
说起镇江为什么会落伍,还得追溯到1983年
为什么镇江,是一座江苏最特殊的城市!
奇怪!常州人管奶奶叫“亲娘”,原来名人周处在这里
扬州VS镇江为何阴沟翻船,GDP相差2159.16亿元是否反应了真实情况
常州为什么是全国亿万城市中的异类
得天独厚千年镇江府,为什么经济落后,原来都是散装惹得祸

生活起航号
探寻江南历史文化,打造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