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日,是身份证上的日期吗?

美食   生活   2024-01-05 12:25   北京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我一样,真正的生日并非身份证上的日期,每年的生日宴,也并非按照身份证来过。

今天,已经是2024的第五天,不知不觉,人又多了一岁。

好在我的生日是在7月份,可以暂时还不算添了一岁,到时候再计较。但有些人,比如一月份出生的朋友,马上就要张罗着过生日宴了,对时光流逝的感觉和感慨就更多一些。

说到生日宴,按说中年人是不应该过的。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父母在不过寿”的规矩,这被视为一种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因此每年我的生日是不特意过的,至多在家里比平时多添一两个菜,倒一杯酒,在自斟自饮的微醺中,算是对上一年和整个过去的岁月做个理智的沉淀与反思吧。

但如果有人记得这一天是我的生日,给我发送个生日祝福的信息,我还是挺高兴的。只不过这样的亲人和朋友越来越少。以前有个往日并不相近的老领导,每到我的生日都会给我发个亲切的问候,我当然非常感激,但也不免有些许遗憾:因为他每次发祝福的这一天,并非我的真实生日,而是我身份证上记载的“出生日期”,但这个日期却是错的。

一代居民身份证背面

说实话,我对我真实的生日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我确信出生日期这个东西,跟个人的性格甚至是品格还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大家常说的“星座”,根据我的研究分析以及样本收集,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我很硌应身份证上把我的出生日期给弄错了,改成了我不喜欢的一个月份和日子,以至于每次用到身份证,或者不得不按照身份证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我都很别扭甚至有些恼火。

后来我了解到,不只是我一个,我原来居住的那个村,很多村民身份证上的日期都给弄错了。而我清晰地记得,当上边来人统计每个人的出生日期、制作第一代身份证的时候,还特意把在上学的我叫回来,认认真真填写的出生日期;但当身份证发下来的时候,却不是我填写的那个日子。

于是这些年,一直到现在,在我所有的官方资料里,记载的都是这个错误的生日,因为一旦跟身份证上的不一致,无异于给自己找更大的麻烦。好在我不是名人,否则要是死后得知百度百科里记载的不是自己真正的出生日期,一定会死不瞑目,怎么着也得赶回来一趟让他们再给改过来。

好在,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把我的真实生日告诉了那位领导,他并没有怪我矫情,于是每年我终于能够在正确的日子收到他更亲切、更衷心的生日祝福了,我也相信这些祝福终究能够灵验。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跟我一样,真正的生日并非身份证上的日期,每年的生日宴,也并非按照身份证来过。但以对造成这种失误原因的判断,应该不在少数。有的人告诉我,是当初的办事机构在誊录居民身份证的时候,并没有按照统计的真实的日期填写,而是随便给每个人安排了一个生日;也有的说,很多地方是找一些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小学生帮忙做这项工作,不仅日期有误,甚至有的名字不会写,干脆把琴写成芹,把瑕写成霞的也比比皆是。

身份证上的日期和名字错了,对于我等小人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关注或者主动给小人物过生日,至多对退休年龄有些影响。但对于大人物则不然,比如单就公务员的提职和升迁来说,组织部门对于年龄的限制是很严格的,如果仅仅因为当初一个小学生的偷懒和疏忽,就影响到一个局级和部级领导的仕途,那是相当冤枉和不划算的。

我很羡慕那些身份证上名字和出生日期都能对得上的朋友,至少不必担心被人错批了八字和星座,歪曲了脾气和性格,也不必担心死后被抠错了墓碑和录错了百度百科,而不是像我和那些被登记错了的朋友一样,过个生日都过成了很不甘、很憋屈的样子,真正属于“拿别人的错误惩罚了自己”。

也许是这样的事情太多,中国人的性格早已经拧巴习惯了的原因,在遇到大吉大利、一顺百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要低调和收敛一些,努力夹着尾巴做人,唯恐触犯了忌讳。就拿过生日这事来说,除了父母在不过寿的规矩,还有几种讲究和忌讳:

60-80岁不能大张旗鼓过生日

民间传说,一个大寿能消耗人10年的寿命。60-80岁的老人,刚走过一个六十甲子,可以在家悄悄过生日,但不要大张旗鼓地过,搞得人人尽知,从而”提醒”阎王爷,早早将其“一笔勾走”。等过了80岁,就可以大张旗鼓过生日了。

逢十过生日要提前一年

从出生到1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是“神”不是人,生日怎么过都可以的。从17岁到59岁,可以过生日,但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另外,逢十过生日通常要提前一年,比如30岁生日要在29岁过,而且有“过三不过四”的说法,即30岁生日可以过,40岁生日不能过,等等。

鬼节和祭祀日不过生日

鬼节,主要是指中元节和清明节,这几天前后不宜大张旗鼓过生日。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是鬼王的生日,如果在这个日子过生日,鬼王知道后,就会邀请和你一起过。另外,生日若与传统的祭祀日撞在一起,比如与先人有关的日子,那么也应该灵活避开,不要过了。

我觉得,以上这些讲究和忌讳,不应该简单当成“迷信”来看;同样,一个民族的性格和习俗的形成,也不单是从优秀的文化继承中而来,而很可能是一种趋利避害、将错而错的无奈选择。

















趣文推荐

中国酒文化简史,李白尴尬了

王侯将相匪,才子佳人鬼

山东女人不上桌?看完你就知道了

那些年,我们听过的酒廊情歌

跟毛主席学喝酒,独具智慧与清醒

三少爷的酒
三少爷喜欢酒,但并不喜欢喝酒;三少爷不喜欢喝酒,是因为身体承受不了酒的烈;三少爷喜欢酒,是想用酒结交知己,“淬”江湖的剑。三少爷平时除了用“剑”,就是穷其一生去发现最好的酒。三少爷的酒,都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