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好,但本地人却不觉得,一说东营的好,网络上便有不同意见和评论。我宁愿看作是家乡人的低调和谦逊。
中秋和国庆期间,是东营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随着西风渐紧,秋日愈浓,东营也换上了那套年度最美的盛装——东营红。
东营的红
东营的红,首先来自于秋天滨海滩涂的大片“红地毯”,这是东营的城市名片。红地毯的学名叫“碱蓬”,一种碱地生长的草本植物,秋天逐渐由绿变红,给周边的滩涂湿地铺上一层秾艳的“红地毯”,成为黄河口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时候并不喜欢这种在碱土上生长的植物,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当柴禾烧都嫌收割和搬运麻烦。它们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寂寞凄凉,春生秋落,想不到几十年后,竟成为了代表东营的网红植物。
东营的红,不仅包括红地毯。开车从河北进入山东界,眼前就豁然就红润起来,不知是土地还是建筑物的原因,总觉得东营的秋天就是红的,连加油站、黄河大桥周围房子的房顶都是红的。秋天的红,象征着温暖,象征着收获,也象征着新的希望。
东营的红,不仅指自然景观,这里还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广饶县是全省、全国最早成立农村党支部的地区之一,流传和保存了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现有考据的革命烈士就多达3000多名。这历史的红,与自然的红相得益彰,共同映照着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黄河口大闸蟹
东营的红,还让人联想到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的蟹,个体肥大,肢螯粗壮,一双大钳子上长满了厚厚的绒毛,显得非常孔武有力。
前些年,沿着河岔子行船往海里去,旁边的芦苇丛里到处是野生的大闸蟹,碗口大小,看着着实令人兴奋。如今市场化搞人工养殖了,反而很少能找到大块头的螃蟹,不过总体来说,黄河口大闸蟹比其他的品种个头还是大了不少。
螃蟹不仅是美食,还是玩物,大人孩子都喜欢。以前去海边城市玩,总幻想着在沙滩上能挖出螃蟹,但每次都会失望。而黄河入海口则不一样,这里的海滩属于泥滩,离城市远,来的人也少,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螃蟹洞,几铲子下去,几乎每个洞里都能挖出小螃蟹。
每到秋天,别说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堂,就是年过半百的大人,都会争着跟孩子们抢铲子,在从泥洞里抓起小螃蟹的那一刻,清新的空气,芳香的泥土,连同高远的天空,飞翔的水鸟,各种气味统统混杂在一起,将你全身心完全溶化于大自然中,充分感受着原始造物主的神奇,不免目眩神飞,感极泪落……
齐武精神
东营的美食,不光有大闸蟹、刀鱼这些纯老天爷的馈赠,还有广饶肴驴肉这样的传统名吃,这都是佐酒的佳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清同治十二年,广饶肴驴肉曾由当地武举崔万庆推荐到北京兵部差务府,专供武士们享用。据说武士习武时不断吃肴驴肉,就会生出超人的臂力。
东营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属地,从广饶县城到曾经的齐国首都临淄不到30公里,这里文化资源丰富,是吕剧的起源地(据说吕剧最早叫“驴戏”);同时历史名人众多,最有名的当属“兵圣”孙武和汉相倪宽(制订《太初历》,将24节气订入立法)。在广饶县孙子文化园的兵圣宫里,有着中国古代最杰出的20位军事家的雕像,其中近一半都跟山东有关,孙武、孙膑、姜子牙、司马穰苴、吴起、诸葛亮、戚继光等,出生于广饶的司马穰苴和孙武更是中国军事思想的奠基者,由此可见东营人一脉相承的尚武精神。
关于孙武籍贯的说法曾经有争议,因为史书上记载孙武是“乐安”人,“一说惠民人”,广饶县历史上长时期称为“乐安”,民国时期为了规避跟江西省乐安县重名,才重新启用“广饶”。其实,根本不用作更多的考证,只需深入了解一下广饶“孙”姓人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化基因,跟《孙子兵法》所体现的古代智慧、辩证思想,几乎完全一致,高度吻合。而这也是多数广饶人的特点。
家庭普通话
东营历史文化悠久,但思想观念却不滞后,人们包容、开放、进取的性格,让这里始终走在革命和改革的前沿。东营经济发达、环境美化、教育杰出,无不与人们开放的观念、进取的精神有关。
到东营来参观旅游,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小孩子,几乎都会说一口相对正宗的普通话,说本地方言的反而不多。因此在一个家庭中,交流中经常用两种语言,父母说当地话,孩子说普通话。要知道山东人说好普通话并不容易。在语系上东营属于冀鲁官话,但也有更加本地化的方言特色,词汇、语音方面跟普通话都有不小的差别,在相声里,山东话就常常被用来作为“倒口”,以突出文艺作品的表演效果。
当年我考研究生面试,导师问我:你们山东学生一般普通话都说不好,你普通话还比较标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说:从北京站到动物园的103电车上我还说老家话呢,人家听不懂,动物园换乘了332,买票的时候我刚说的普通话。当时我还挺得意,没想到十年之后,家乡的小朋友普通话都说得相当好了。
数字经济
开放的心态促进了产业的振兴。东营曾是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如今也是稳居全省第一。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是这里的主导产业,虽然依托的是地利优势,但这里的人们执着的奋斗精神、谦逊的学习态度、忠诚的社交品质,才是让家乡富起来、美起来的最大动因。
几年前来东营考察,每到一个地方,看到的都是占地几百亩的大厂房,听到的年产值上百亿的大企业,出来接待的董事长却都是3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东营这样的老板很多,虽然年轻,但都处事老道,待人热情,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极为丰富,社会公益也都做得很好,你很难想象企业在他们手里会出问题,或者出现问题他们也有能力解决,企业只能是越做越好。
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城市美化。无论是东营还是广饶,城市建设得都很不错。宽广的马路,成片的绿荫,干净的街道,洋气的小楼,随处可见的公园,跟我来过的公司同事总是惊叹:这就是山东啊!那一刻心里确实是自豪而幸福的,同时也为家乡十几年就有这样的发展变化而感慨。
东营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不满足,近几年审时度势,做出了发展数字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虽然目前尚在路上,但以家乡人的智慧和开创精神,迎头赶上也不算什么难事。
东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好,但本地人却不觉得,一说东营的好,网络上就有不同意见和评论。我宁愿看作是家乡人的低调和谦逊。只有走过大江南北,对全国各地有了理性认识之后,才觉得东营的发展和理念既得天独厚,又来之不易,是几对矛盾关系的相互影响、和谐统一。
东营既有先天的自然条件,又有现代产业的经济支撑;
东营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没有被老观念影响和束缚;
东营依靠着传统产业崛起,又时刻瞄准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做好这几对矛盾的统一并不容易。有些在历史上曾经很耀眼的城市,因为文化的桎梏和观念的封闭,在现代的改革发展中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些城市产业发展迅速,却是以牺牲城市环境和绿色生态为代价;更有的在时代的加速进步中,丢失了根和魂,忘却了老祖宗留下的箴言和告诫,孕生出更多的风险……
因此,东营的红,是发展;东营的绿,是生态;再有了文化传承和现代理念的支撑,无论是延续的现在,还是不远的将来,都能保证老百姓有一个舒心、健康、富足的生活环境。
红鲤鱼,绿鲤鱼,驴,都是我们东营人喜欢和需要的。
趣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