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6期
第61卷(总第346期)
摘 要
马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
及其当代启示
周 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摘 要:作为现代化理论的“现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文明概念。“现代”意味着告别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形态看,资本主义是现代以及现代化的开端,当今时代依然处于现代以及现代化之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阐释了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基于人类历史的总体性逻辑给予现代化以全新范式,对现代化的文明力量、价值取向、思维逻辑、实践指向等作了科学阐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文明指向性。深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研究,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人;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评我国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的两个流行观点
王雨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摘 要:在英国学者佩里·安德森和法国学者梅劳·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的影响下,我国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种流行的观点。一方面认为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股反列宁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又认为它是一股脱离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抽象文化批判理论或文化马克思主义。上述两种观点不仅难以成立,而且制约了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深入。实际上,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和马尔库塞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在哲学上都不赞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只有阿尔都塞认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卢卡奇、葛兰西与阿尔都塞在政治上高度肯定和赞扬列宁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柯尔施和马尔库塞在政治上则对列宁持批评态度;以探索作为整体的无产阶级自由和解放为目的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虽然重视文化意识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但是他们非常注重探讨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问题;以探索西方个人自由和解放为目的的理论家则呈现出逐渐脱离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抽象的文化价值批判的发展趋势。只有从分析不同理论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理论本性、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待列宁在哲学思想和政治上的不同态度,真正把握其文化批判理论的实质。
关键词: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列宁;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
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拜物教批判
——兼评广松涉关于马克思两种批判之间的“断裂”论
汪信砚1;孔 婷2
(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2.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异化批判是马克思早期在人本学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社会主客关系的批判,是基于异化劳动对人与物之间颠倒关系的揭示;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后期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批判,是基于资本逻辑对人与人的关系被颠倒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揭示。日本学者广松涉对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作了“物象化”解读,并将马克思从异化批判到拜物教批判的思想历程概括为从“主客关系结构”到“社会关系结构”的转变,由此将马克思的异化批判理论视为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思想,强调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拜物教批判之间的逻辑断裂,忽视和否定了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的连贯性。实际上,马克思的异化批判与拜物教批判在逻辑上是内在关联着的,拜物教批判不仅是异化批判的逻辑延展,而且是对异化批判的创造性推进。从异化批判到拜物教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物统治人”的彻底批判。
关键词: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异化批判;物象化批判;广松涉
马克思学术传统对中国学术体系
建构的启示
李潇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转型。这需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创造学术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透过经济理论回到社会现实本身。中国的学术体系建构,实质上就是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这是区别西方体系而呈现的超越西方逻辑并指向未来的新型文明样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术体系;学术传统;面向现实
哲 学 研 究
构建中华道教文化的学术话语
张志刚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摘 要:在国际学界的文化比较研究中,“哲学”与“宗教”可谓探究不同文化形态的精神源流及其主要性质的两个基本概念。但从基础理论上反省现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史却可以发现,我国学者长期以来大多是仿效“西方传入的哲学与宗教概念”来辨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源流“儒、道、释”,并对“儒、道、释”的主要文化属性——主要是“哲学”还是“宗教”加以简单定性或陷入学术争论的。这种治学方法既不能如实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原本性质,更无法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鉴于此,以“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道教”作为考察典型,扼要梳理道教研究的学术史,讨论中华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话语构建。
关键词:中华道教文化;西方概念影响;回归传统文化本色;构建学术话语;阐发时代价值
传统信仰是民族凝聚力
的文化根基和纽带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 要:传统信仰实际上就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仰,它具有不同于宗教与道德信仰、实用信仰的特性,表现为:文化性与历史性、社会性与民族性、主体性与能动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执政党政治治理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也是全民族政治信仰和民族文化信仰的高度、完美结合。传统文化信仰是民族凝聚力的文化根基和纽带。只有人民有信仰,国家才会有力量,民族才会有希望。
关键词:传统信仰;民族凝聚力;文化根基;两个结合
文 学 研 究
刘禹锡《竹枝词》的经学渊源
与政治意涵
吴夏平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中唐文人创作竹枝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白居易等人的他者叙事之法,一是刘禹锡以第一人称模拟本地人传唱的写法。刘禹锡《竹枝词九首》突破新乐府传统,其思想当渊源于《公羊传》采诗古义,是对“行人”采诗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刘禹锡主张用公羊学古义,与中唐新《春秋》学关系密切,是其经学思想在乐府诗学上的实践。从“上达天听”角度看,刘禹锡的创作行为内蕴了对底层社会信息真实性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他去蔽求真的政治理念,与其早年所受江南风习熏染及后来江南任职经验有关。通过刘禹锡《竹枝词》个案,可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认识中唐学术思想、政治观念与诗学实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为研究经学与文学问题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
关键词:刘禹锡;《竹枝词》;新《春秋》学;经学渊源;政治意涵
“天道”与“古道”
——汉武帝的礼乐兴作及其文学史意义
黄若舜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汉武帝时期礼乐观念的转变促成了辞章地位的升格与文辞意识的兴起。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汉武帝有意扬弃传统、甚至去历史化,转而采取宗教化的路径,一变“法古制礼”为“奉天制礼”。这种由“古道”至“天道”的转变重新鼓荡起汉帝国的神话想象与诗性激情,诞育出文学史上极富个性的一代文学家。
关键词:天道;古道;礼乐;文辞
数 字 与 人 文 研 究
古代文学研究的数据来源、
指标和意义
王兆鹏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古代文学研究需要数据化,文献目录和作品文本都是数据来源。书名目录、作品篇名目录、文学史章节目录、文学研究论著目录都可转化为文学数据;作品文本中的文学体裁、主题、人物、评点、研究、传播、接受等也可提取为数据。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意义,断代总集的作品目录数据,可以分析文体的发展演进;诗文选本的目录数据,可以用来考察作家作品的影响力;文学史的章节目录数据,反映出作家地位的高低、文学史编写者的文学观念和价值标准及其变化;论著目录数据,可统计分析学术史的发展进程;作家的生活年代和作品数据,可以观察作家的时空分布;作品中的人物数据,可探寻作家的社会关系及其影响力。文学研究数据,也有局限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文学研究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数字人文;量化分析;数据化
古籍数字化与传统诗学的范式革新
李飞跃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随着诗歌电子文本的各种聚合,产生了大量宏文本和超文本;分词、标注及语义技术的发展,也使诗歌知识向细粒度、高维度发展。数据库作为一种文本,让诗歌经典秩序重置,诗学概念也面临从实体到关系的再定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整体性与过程性分析,改变了经验研究的随机性与无标准,让诗学重新作为一种技艺,增强了科学性与合法性;同时,模型和算法也让隐变量、暗知识和潜语境浮现,凸显了文本的互文性与非定域,让人在意义链条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古籍数字化、知识增强和多模态语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发展,引发了诗学从经典重塑、概念重构、关系重建到价值重估的系统变革。
关键词:数字人文;诗学技艺;互文性;范式
“模型落地”和“语境转换”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历史研究
陈 松
(巴克内尔大学东亚系)
摘 要:历史研究既离不开史料,也离不开作为历史学家思维建构的模型。模型对过去发生的事件加以简化和抽象,给过去赋予意义。如何跨越横亘于史料与模型之间的鸿沟,是所有历史学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字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历史学家将模型落实于史料之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深刻改变了历史学家与史料互动的方式。它引导历史学家从单篇文献的固有语境中跳脱出来,基于史料之间内在的呼应关系、通过数据提取和数据关联搭建起更为宏观、更为结构化的新语境,进而揭示在文献细读时不易察觉的历史现象。数字技术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也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式,鼓励历史学家将个案研究与整体性研究相结合,从更加全局性的、统合的视角重新审视个别现象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模型落地;语境转换;量化历史;数字史学;数字人文
文 明:中 国 与 世 界
“天下之大命脉”与“利权下散”
——试探明清经济空间变迁对经济组织之形塑
彭凯翔1;赵士第2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摘 要:中古以降,中国的经济空间格局发生了数次重大变化,塑造了不同时期的资源流动及其组织形态。其中的关键节点是明代中期开始的财政“白银化”,它意味着财政转输为贸易与金融所替代,南方经济腹地与北方军政消费间的物资流动“命脉”转化为南北间的长距离贸易与资本流。清代的边疆开发与对外贸易,进一步将此扩展为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态。以资源与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整为动力,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之间进行了不同形态的互动与组合,由此形塑了经济组织的演进过程,尤其是为市场类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契机。一个典型体现是地方货币秩序的稳定更加依赖于市场主导的货币流通,呈现“利权下散”之势,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及明清中国有别于同时代重商主义国家的演进路径。
关键词:明清经济;经济空间;经济组织;明清市场;货币流通
宋明货币运行的空间差异及整合问题
——结合南、北的视角
邱永志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摘 要:从货币角度专门讨论历史上南北差异及整合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受前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统治疆域、族群之广袤多样,以及跨越时空金融技术构架缺乏等因素制约,传统中国的货币运行体制多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与南北分野。然而,由于统一疆域内的商贸活动、人员物资流动,加之国家推行的诸社会经济制度所具有的跨区整合特质,货币又有跨区融通、整合的内在趋势。北宋与明代为此提供了鲜明的写照和差异。北宋通过整合五代以来南北币制的分化,建立起较为统一的铜钱体制,并围绕铜钱标准打造、维持了一个跨越南北的货币—信用网络与运行系统,内在呈现着以政府主导为特色的他律性整合路径。明代通过整合元明之际南北及各地的货币差异,希望建立起统一的宝钞制度,然而宝钞由于内在制度缺失快速走向崩解,钱法也履兴难振,结果货币流通因政府失控呈现着空间分割化、南北差异化与地域自律化的趋向,其整合实际有赖于商贸发展推动的市场与金融组织的发育,内在呈现着以市场为主导的自律性整合路径。不过,整合程度在明代发展的较为有限,且地域自律性货币体制日益成为明清时期的主流。
关键词:货币;南北;空间差异;整合
法 学 研 究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理阐释
和价值意蕴
董少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摘 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吸收了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关于安全理论研究中的优秀成果,体现了对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与扬弃,与风险社会学、安全社会学等理论观点不谋而合,形成目前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效用的观念体系。其中蕴含的理论优势体现为:更新安全话语的指涉对象,拓宽安全议题的研究范畴,强化“安全”概念的政治属性,促成安全利益达成共识、并进行安全利益重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公正、民本、文明、效能等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意蕴
中国现代公司法规则变迁的进化范式
——从竞争渐变到点断平衡
薛前强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摘 要:域外公司法竞争进化模型可概括为外部洲际竞争和法系竞争、内部“逐顶”“朝底”及“混合”的横向监管竞争、公司治理规则与证券监管规则所共同形构的纵向竞争以及官方立法者与民间适法者的双向牵引竞争等四种类型。中国公司法竞争进化按时间脉络可总结为:雏形诞生阶段的“城乡竞争”形成1993年《公司法》的原生家庭,历变修改阶段的“非典型横纵竞争”构成公司法成长环境,“点断平衡竞争”解释了趋同背景下中国公司法的器质突变,并由此形塑地方特色和引发新一轮社会化改革。“多向主义竞争”预设了中国公司法未来发展方向。这一套以竞争驱动为要素的分析话语体系在“竞争—进化”的角度为中国公司法变迁提供解释,也孕育着“积累性”进步可能。
关键词:中国公司法;竞争进化;点断平衡;多向主义
学 术 评 价 研 究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范式转型:
从绩效观到生态观
徐拥军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摘 要:为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当前面临的困局,引入“生态”概念,提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范式从绩效观转向生态观的命题。前者以绩效为导向,注重学术产量、追求效率至上;后者则融入生态学思想,注重构建多元共生、动态平衡的学术生态。两者在评价目的、主体、客体、标准、方法上呈现出较大差异。基于生态方法论和学术评价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生态观的核心理念指向整体性、适应性、持续性、多样性、差异性、动态平衡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范式从绩效观转向生态观的主要路径包括:助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坚持鼓励原始创新,完善多维度评价模式,健全多阶段评价机制,进而构建本土化、创新性、多元化、动态化导向的学术评价生态。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绩效观;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