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复印资料丨《考古学》2024年第5期

学术   2024-11-23 08:46   北京  






点击图片订购《考古学》




摘 要



人类起源的非洲考古:
发现、积累与辩论
李安山
【摘   要】关于人类起源问题,学界虽尚无定论,但基本认可非洲作为人类诞生地之一或唯一诞生地。这一重要结论源于考古人员在非洲大陆有价值且持续的人类化石重大发现:1924年雷蒙德·达特最早发现人类化石——“南方古猿非洲种”,尽管其观点备受争议,但通过在南部、东部和中部非洲其他类型的早期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了他的发现对人类起源问题具有开创性意义。考古人员在20世纪非洲大陆获得的“能人”头骨、直立人标本,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图迈”“伊莱雷特足迹”“大个子”等丰富的考古新发掘,表明从2200万年前的原始类人猿到200万年前的人类物种均已在非洲发现,非洲发现的人类早期演变的头盖骨化石系列最为齐全。同时,分子遗传基因研究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提供了新证据,近年的语言学研究也有类似推论。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和传播的讨论,学界仍在持续深化中。
【关 键 词】人类起源;人类化石;雷蒙德·达特;“南方古猿非洲种”“汤恩小孩”;非洲考古;进化论
【作者简介】李安山,北京大学荣休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协议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
【原文出处】《西亚非洲》(京),2024.4.27~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诸文明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交汇研究”(23&ZD324)的阶段性成果。
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的俯身葬
袁  晓   李小龙
【摘   要】中国史前时期的俯身葬在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等史前墓地中多有发现。根据各墓地俯身葬的数量比重和丧葬特点可将史前俯身葬分为四类,并代表了不同的丧葬观念。通过对各类型俯身葬的时空分布和所属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分析,华南和长江中游地区的俯身葬可能关系密切,黄河中下游地区俯身葬或与长江中游地区有关,而长江下游和黄河上游地区的俯身葬相对独立。
【关 键 词】俯身葬;史前时期;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丧葬观念;时空关系
【作者简介】袁晓,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李小龙(通讯作者),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原文出处】《江汉考古》(武汉),2024.2.55~62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北大学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项目”(项目编号22XNFH01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陇东—陕北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的聚落演变与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CKG007)的阶段性成果。
从芦山峁到石峁
——北方高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
戴向明
【关 键 词】北方高原;龙山时代;经济革命;社会革命
【作者简介】戴向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原文出处】《考古》(京),2024.6.19~29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的生业、资源与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6)子课题“周家庄、西吴壁遗址的生业资源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陶寺文化与早期中国的初构
李禹阶
【摘   要】陶寺文化是史前中原核心区最早产生、具有较完备权力要素的都邑邦国文化形态。在中原地区特有的内外压力与应力机制中,陶寺文化形成以族权为基础、祖先神崇拜为信仰、早期“王权”为中心的制度模式,构成了“其外无界”、“其内无间”的早期中国体制雏形和跨血缘、族群、文化的“天下结构”理念。它在龙山时代四方文化的“碰撞”、“熔合”中,继承仰韶晚期传统,并以外来文化之“用”充实本土文化之“体”,形成内聚性与开放性的政治特质,建立了政治机制、文化融合与族群整合的社会结构。由于陶寺文化与唐虞时代存在时空交集,陶寺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立了政治制度基础,并为“最初的中国”的形成,以及先秦华夏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奠定了基石。
【关 键 词】陶寺文化;文明起源;早期中国;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李禹阶,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24.5.24~45
东周秦汉时期
天神祭祀的考古学观察
何一昊
【作者简介】何一昊,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文物》(京),2024.6.89~96
考古学视域下集安地区
高句丽的“城”与“都”
王志刚 祝立业
【摘   要】中国正史中涉及3-427年之间高句丽都城,或记为“丸都城”,或记为“都于丸都之下”,并无以国内城为都的明确记载,甚至作为区域指称的“国内”字样也出现较晚。“都于丸都之下”而不是“都于丸都之下某某城”,这似乎也表明彼时丸都山下并无平地城,至少平地城进入中原史家的视野较晚。这样,“都于丸都之下”究竟是怎样一种形态,就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从《三国史记》记载看,“国内城”城名的出现年代,不早于342年。从目前考古工作看,国内城的始建年代在4世纪以后,且建筑等级低于丸都山城,而与同位于通沟平原的梨树园南、东门外、北门外等建筑遗址相当。基于历史文献并结合当下考古发现推断,国内城未建成前,高句丽当以通沟平原诸建筑遗址共同组成的“平地都邑”和丸都山城共同作为王都。国内城营建以后,可能仍不具有单独的都城职能,而仍与通沟平原诸建筑遗址和丸都山城共同行使王都职能。根据集安地区不同类型高句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大致推定文献所记“国内”的地理空间范围。高句丽都“国内”期间,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结合人为规划,形成了“平地都邑”“陵墓区”“王畿区”三级区划以及山城与平地都邑相结合的独特王都模式。
【关 键 词】考古学;高句丽;王都;国内城;丸都山城
【作者简介】王志刚,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句丽渤海考古(吉林  长春  130012);祝立业,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高句丽渤海考古(吉林  长春  130033)。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24.6.142~15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VGH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VGB006)。
浙东地区孙吴墓葬的葬俗分析
倪润安
【摘   要】浙东地区是孙吴会稽郡的核心地区,也是越人故地的中心地带。浙东地区孙吴墓葬葬俗既有对东汉文化和东周越文化的继承,也有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所产生的新特点,因此呈现出多层面的丧葬观念和做法。浙东吴人颇为重视墓地堪舆和墓葬建造,保持着墓葬的等级秩序,并有着强烈的钱财汇聚和财产保护意识。墓葬中普遍流行随葬青瓷器,其中主要的生活器类大多继承了越文化传统。在死后归宿问题上,人们的思想分化为两种选择:一种是汉代传统的升仙思想,以神兽镜、画像镜为依托;另一种是在孙吴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佛教所提出的转世轮回方案,以谷仓罐为依托。
【关 键 词】浙东地区;孙吴;墓葬等级;随葬青瓷器;钱纹砖;谷仓罐
【作者简介】倪润安(1974-),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唐考古、民族考古(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东南文化》(南京),2024.2.109~120
唐朝墩景教寺院圣台和
圣堂的考古学研究
任  冠   杜  梦
【摘   要】2021~2023年,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并清理出1处唐代至元代的景教(东叙利亚基督教)寺院遗址,由西侧的主体建筑和东侧的生活区构成。寺院主体建筑为开展宗教活动的区域,其中北组中殿内清理出1处结构特殊的高台建筑,判断为景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Bema,根据其功能内涵译为圣台。圣台东侧对应的房间在外文文献中称为Sanctuary,译为圣堂,考古工作中清理出早晚两个时期的圣堂。圣堂的改建和圣台的营建,反映了唐朝墩景教寺院宗教礼仪中心从圣堂向圣台的转移,与之同时发生的,还有寺院规模的扩大和等级的提升。圣台和圣堂的考古发现,显示出唐朝墩景教寺院应是东天山北麓一处区域性的中心教堂,为探讨景教的传播路径和发展历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也再现了丝绸之路新北道沿线多元宗教并存、东西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关 键 词】唐朝墩古城;景教;圣台;圣堂;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任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杜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西域研究》(乌鲁木齐),2024.3.45~5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CKG016)、“考古中国——新疆考古项目——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旧大陆东西方转磨的比较研究
李  成
【作者简介】李成,西北大学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原文出处】《南方文物》(南昌),2024.2.25~45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黄土高原与中华文明形成机制研究”(2022JZDZ026)的阶段性成果。
中原与海岱地区先秦时期麦作的
考古发现与研究
郭荣臻 曹凌子 靳桂云
【摘   要】前裴李岗—裴李岗时代是中原与海岱地区农业酝酿与早期发展期,仰韶时代农业社会确立,麦遗存占有遗址数增加,但未得测年数据证实;龙山时代农业复杂化进程加速,强化型农业生产格局形成,多数系统植物考古研究的遗址中出土有麦遗存;二里头时代,农业经济进一步复杂化,麦作在中原农业生产中应已占一席之地,但海岱地区的小麦利用水平较低;商时期,强化型农业格局普遍确立,多种农作物种植制度成为时代特征,中原先民对小麦利用程度呈现强化态势,海岱先民的小麦利用强度犹待更多证据;两周时期,两区麦作农业进步明显,海岱地区麦作迎来转折。伴随着农业复杂化的发展,小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强化了多种作物种植制度。对两区早期文明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关 键 词】中原;海岱;先秦;麦作;农业复杂化
【作者简介】郭荣臻,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郑州市  450044)、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  济南市  250100);曹凌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市  450099);靳桂云(通讯作者),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  济南市  250100)、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  青岛市  266237)。
【原文出处】《华夏考古》(郑州),2024.2.89~100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与农业的鲁北地区龙山文化人地关系研究”(41771230)、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原与海岱地区夏商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比较研究”(JoInRLESA202205)与郑州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提升工程“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校考古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阿里地区曲龙遗址
出土珠饰的科学研究
曹诗媛  温 睿  席 琳  王 栋
【摘   要】曲龙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的白色滑石珠以及公元1~4世纪的赤红色不透明玻璃珠。通过分析这两种珠饰的工艺、原料,本文认为玻璃珠与巴拉遗址等南亚北部的玻璃珠相似,滑石珠显示出与西喜马拉雅高山地区滑石珠的密切联系。这些发现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曲龙遗址先民可能与南亚次大陆北部存在物质交换,通过象泉河等河谷地带将低海拔或临近高山地区的装饰品带入当地的生活中。结合西藏西部、新疆南缘、河西走廊同时期的玻璃珠,研究发现公元前1千纪下半叶后,南亚类型的玻璃珠开始频繁出现于阿里地区以及新疆南缘,南亚珠饰的传播半径扩大,西藏西部地区参与进印度河流域与新疆甚至黄河流域的物质文化交流互动中。
【关 键 词】西藏西部;玻璃珠;滑石珠;来源研究
【作者简介】曹诗媛,温睿,王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席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出处】《考古与文物》(西安),2024.4.101~1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早期金属时代出土珠饰生产、流通与文化互动研究”(编号:22BKG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阿里地区曲龙遗址考古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0BKG025)的阶段性成果。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
出土动物遗存初步研究
李韶洁 邓 惠  胡春佰
【摘   要】在2017-2018年发掘的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131座墓葬中,有97座出土动物遗存,共收集骨骼标本4663件。按照其埋葬位置、使用方式及随葬部位等可将其分为殉牲与牲肉两大类。通过统计分析,福路塔墓地的殉牲主要以草食性家养动物羊、牛为主;牲肉类遗存相对多样,除常见的“六畜”外,还包括兔、小型猫科和雉等野生动物。结合文化属性与地理位置,通过将福路塔墓地与相关墓葬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文化传统,其动物随葬显然更加会受到所处地域及政策背景的强烈影响,体现出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叉融合的特征。
【关 键 词】内蒙古;福路塔墓地;战国晚期;西汉早期;殉牲;牲肉
【作者简介】李韶洁,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藏品管护中心;邓惠,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胡春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文出处】《北方文物》(哈尔滨),2024.2.85~9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准格尔旗福路塔战国秦汉墓地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BKG012)的阶段性成果。
新疆托库孜萨来古城遥感考古研究
钱静轩
【摘   要】新疆托库孜萨来古城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重要古代城址。2018年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喀什地区文物局联合对托库孜萨来古城进行实地踏查和无人机低空航测。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资料,利用遥感影像分析手段对托库孜萨来古城的规模和形制进行了初步复原,绘制了平面复原图。古城分为南城和北城两个部分:南城是古城的主体,由内城、外城和大外城构成,具有明显的军事防御功能;北城临河而建,是一片面积较大的居住区,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水源条件,周围还存在大规模农业种植区。结合唐朝对西域的经营方略来看,古城现存的形制布局应当形成于唐代。本文旨在整合不同尺度的考古时空信息,对托库孜萨来古城进行数字化重构,对于充分发挥遥感考古的独特视角,拓展遥感技术方法在西域古代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托库孜萨来古城;遥感考古;形制布局
【作者简介】钱静轩,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京),2024.5.79~90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项目“喀什地区古代丝绸之路遥感考古调查(二期)”阶段性成果。

书目文献
推送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介绍最新出版的历史文献整理类图书(含序跋、目录、索引和内容节选);与古籍和图书馆(含博物馆、档案馆等)有关的重要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