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写清楚系列,写完战斗机、轰炸机、强击机这些固定翼作战飞机(文末有链接),现在轮到直升机了。
国产直升机型号不多,所以本文也把购买的机型也加进来了。另外,本文只梳理军用和武警型号,民用的不在统计之列。
说实话,本文是这个系列里写的最痛苦的一篇。因为直升机的型号,真是太***多了,而且杂乱无章。尤其是那个直-8家族,梳理起来简直是噩梦。
文章有点长,慢慢看。
中国的军事工业在1953年之后开始接收苏联的大量援助,尤其以歼击机、轰炸机、坦克装甲车、轻重兵器等项目居多。相对来说,直升机这种对一线战场帮助不大的兵器(至少以当时的眼光看来是这样),发展优先级是比较靠后的。
在双方合作最顺畅的50年代,中国也只引进了米-4直升机的技术,并发展出国产的直-5。
直-5一开始代号是“旋风25”,1956年立项,由哈飞(122厂)负责。
1958年12月14日,直-5的01号原型机首飞成功。
直-5首飞成功
不过接下来那特殊的3年里,直-5也遇到了生产质量问题。在还没有通过鉴定审查的情况下,就投产了10架,并且全部不合格。
虽然在1959年勉强通过了验收鉴定,但是一直到1963年7月才交付第一架质量合格的飞机。这期间,直-5跟那个年代的很多军工产品一样(典型的就是歼-6),都在忙着解决质量过关的问题。
从体量上看(空重5吨,最大起飞重量7.6吨),直-5属于中型运输直升机。但是其载荷只有1.2吨,又属于轻型直升机的标准。
搞成这虚胖的样子,主要还是因为并不给力的塞-7活塞式发送机,功率只有1250千瓦,而且是单发。
如果用来运货,直-5最多塞进一辆212A吉普车;用来运人,一次最多运输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差不多一个班的兵力)。
虽然性能有限,但是直-5在1964年投产后,仍然产了545架,一直到1980年停产。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直-5是中国空军(那会儿直升机基本归属于空军管辖)和空降兵的主力机型。
70年代空降兵搭载直-5进行训练,可以看到65式82mm无后坐力炮、56式轻机枪、40mm火箭筒等武器,这应该是一个临时编组的作战分队,或者说火力支援分队。
1966年3月10日,周总理乘坐直-5,前往河北邢台指导地震救灾,是该机最高光的时刻。
远处那架就是直-5
同那个年代大部分的武器一样,直-5也援助了很多给国外。其中包括朝鲜39架、越南1架、刚果3架、马里3架、也门3架、几内亚3架、阿尔巴尼亚34架,共计86架。
这些直-5如今应该全部退役了,不知道朝鲜还有没有在服役的。
阿尔巴尼亚废弃的直-5
另外,直-5也发展过武装型。
早在60年代,以AH-1“眼镜蛇”和米-24“雌鹿”为代表的第一代武装直升机刚出现时,我国就跟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
怎奈当时手里没有相关技术能研发出专用武直,只能在直-5的基础上,尝试改造出了一款武装型。
直-5的武装型在机头下搭载了一挺12.7mm机枪,两侧可以挂载两具8联装57mm火箭弹。整体来说,火力很弱。
这个直-5武装型还参加了1981年的华北大演习,但是表现不尽人意。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都达不到一个武直该有的水准。
所以,直-5武装型的改装没有铺开,浅尝辄止。
这是一架退役的直-5武装型,可以看到机头下方的机枪,以两侧的挂架
这架据说是某次核试验的直-5保障机,很罕见.就是不知道,这些收音机、电视是干吗的?
在直-5投产之后,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2所)和哈飞(122厂)就在该型号的基础上,开始了改进型的设计和制造,也就是直-6。
直-5的主要缺点就是活塞式发动机太落后,以至于性能不佳。所以直-6用的是新研发的792型涡轴发动机(涡轴-5),功率达到了1600千瓦(南京航空航天馆官网的数据),不过仍然是单发。
除此之外,直-6的尺寸、载荷跟直-5相比,都没有太大提高。
由于大量采用了直-5现有的成熟设计,所以直-6的研发进度很快。1966年7月立项,1967年3月就生产出了样机。
1969年3月,直-6的01架原型机组装完成,用于静力试验。
1969年11月,直-6的02架原型机完成首飞。
随后,122厂一共建造了4架原型机,用于试飞工作。
然而,因为设计和制造质量问题,试飞中出现诸多问题。其中02号号原型机坠毁,机上的6人全部遇难,损失惨重。03号原型机也因为输油管断裂而迫降,机上10人全部受伤。
一直到1979年6月,因为迟迟解决不了可靠性问题,直-6项目被下马。
博物馆里的直-6,该机的研发让科研人员明白,单纯的把飞机放大并不能确保成功
在直-6研发的时期,中国其实还是从国外进口了新的直升机。
珍宝岛冲突后,为了缓和两国紧张的关系,苏联向我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米-8中型直升机和米-6重型直升机(3架)。
但是,这两型不错的直升机没有给直-6、直-7的研发提供帮助。因为这两型飞机的技术过于复杂了,国内根本没有能力去借鉴和吸收。就连日常的保养做不好,妥善率堪忧,最后是早早退役。
3架米-6如今都已退役,收藏于小汤山博物馆。米-6两侧那一对短翼是其独有的标识,当初设计的时候是为了在前进飞行时提供动力,弥补发动机动力的不足,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拆除。
米-8在中国服役时期的珍贵影像,很少见
直-6只能算是直-5的大改(虽然改动也不是很多),就算是最后修成正果,性能也是很一般的。
所以,在发展直-6的同时,602所和122厂就已经开始考虑研发一款全新的型号了,也就是直-7。
直-7研发时有一个明确的使用场景,那就是支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使用。
因为当时已经开始了东风-5洲际导弹的研发,并计划向南太平洋试射。海军需要派遣舰队前往弹着点海域,打来数据舱,也就是当年的“718工程”。
这个任务需要有舰载直升机参与,不仅仅是最后打捞数据舱,包括舰队航行过程中的通讯、补给、人员物资运输,都需要有直升机。
1966年,直-7项目正式上马。
直-7的设计最大起飞重量是14吨,所以使用了2台涡轴-5甲发动机,最大载荷能达到5.5吨。该机有一个长7.9米、宽2.1米的货舱,可以运输一个排的士兵。
说实话,这个设计指标,放在现在看也是很高的。
指标高,就意味着设计和制造难度大。放在六十年代的技术背景下,再加上特殊的政治环境,这个研发难度就更大了。
一直到1975年,直-7也只建造出2架原型机,用于静力试验。首飞还不知道何时能进行,服役更是看不到希望。
而东风-5的发射试验马上就到了(预定的是1980年),实在是等不及。于是在1979年,直-7被下马。
在下马的几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做第二手准备——从法国引进“超黄蜂”通用直升机。
直-7的风洞模型
早在1973年,在直-5不堪大用,直-6下马,直-7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中国就从法国宇航公司订购了14架SA321Ja“超黄蜂”通用型直升机。
这批飞机从1975年开始交付,全部给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用于“718工程”(东风-5试验任务)。
因为买过来的SA321Ja“超黄蜂”只是基本的运输型,为了执行任务,还要做相应的改动。先后有4架“超黄蜂”,进行了遥测、航测和打捞的改装,增加相应的设备。
1980年5月18日,我军第一代舰载直升机飞行员驾驶“超黄蜂”,只用3分52秒就将东风-5的数据舱打捞上来,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
这次远洋航行,“超黄蜂”经受住了考验,获得了我军的认可,自然就是了仿制名单。
参加“580任务”的超黄蜂
其实在拿到“超黄蜂”的第二年即1976年,三机部、国防工业办公室就已经给602所和昌河飞机制造厂(372厂)下达了测绘仿制该机的任务。
由于技术困难和资金问题,直-8直升机的研发很缓慢,产量也很小,总体质量达不到法国原装“超黄蜂”的水平。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间,昌河飞机制造厂一共只生产了17架直-8运输直升机,平均年产量不足2架。
直到直-8F之后,研发和成产才算步入正轨,并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下面就来认识一下直-8大家族的诸多型号。
1)直-8基本型
“超黄蜂”的仿制工作一开始进行的也不顺,因为没钱没技术。搞不定直-7是因为没技术,拿到“超黄蜂”也不是就立马能消化的。一直到1983年,在领导人的过问下,更多资源倾斜过来,仿制工作才得到重视。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储备,仿制工作被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国内能生产的部件+从法国买到的部件,混装建造一批;
第二步,用国产化的零部件,逐渐代替进口部件,从而实现完全的国产化。
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办法,后来也被用在其他机型的仿制工作。
1984年8月,直-8的01号原型机总装完成,用于静力试验。
195年12月,直-8的02号原型机首飞成功。
由于国内在材料和动力水平的差距,直-8的性能仍和原装“超黄蜂”略有差距,并且首批飞机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不到50%。但考虑到其诞生的坎坷,以及这是国内第一型自行建造且可靠的中型直升机,这个成绩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1989年,首批直-8交付给海军航空兵
1995年,国产化率达到86%的直-8通过设计定型,算是初步实现了“第二步”的目标。
这一批直-8,称作直-8基本型。
早期的直-8基本型
注意一个细节,直-8在机身上方有3个排气口,左边2个,右边1个。
因为直-8是3台发动机,其中两台安装在主减速器前方,通过前面的两个进气口吸气,排气管为上下并列的大型排气管,分别向机舱左右两侧排气。
第三台发动机装在主减速器后方,以发动机头部向后、尾部向前的“反装”方式安装,其进气道位于动力舱后部上方,排气管从主减速器后方左侧伸出。
于是就出现右侧1个排气口,左侧2个排气口的情况。
这个基本结构被一直保持,一直到后来的直-18也维持了这个设计
2)直-8A
直-8基本型是海军型号,进入90年代后也被陆航看重,便诞生了直-8“登陆”的型号直-8A。
直-8A换了功率更大的涡轴-6A发动机,并且因为不考虑海上使用问题,部分设计被简化(比如机身下的船体,由原来的水密铆接改为普通铆接),降低了空重,从而提高了飞行性能。
1995年,直-8A首飞成功,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到96%。
跟90年代大量引进的米-17系列相比,直-8A的可靠性、高原性能都不占优势。所以,产量不高。
陆航早期的直-8A
3)直-8J
2002年开的舰载型项目,称为直-8J。
该型号的主要改动就是旋翼和尾梁可以折叠,以适应狭窄的舰艇空间。
直-8J于2004年12月首飞,2005年交付海航6架。
注意,直-8J仍旧只是运输型,并且还衍生出战场救护直-8JH型。
直-8J舰载运输型
直-8JH救护型
4)直-8S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暴露了我军缺乏搜索救援直升机的现状。之后便基于直-8基本型,发展了直-8S搜救型。
直-8S的改动包括:使用国产的JYL-6F气象雷达替换了法制Sylphe雷达,换装了无线电高度表,增加了超短波定向器和航管应答机等任务设备。
因为改动不大,所以直-8S仅用2年就完成了设计,并在2004年8月交付使用。
直-8S,外观上不好识别,机头侧面那个探照大灯是比较明显的标识
5)直-8C
基于直-8基本型衍生的是海军陆战队型号,主要部署在075型两栖攻击舰上,用于两栖登陆作战时执行运输任务。
1架直-8C可以搭载至少2个班的兵力和武器装备,执行机降或者索降任务。5架直-8C就可以投送至少1个连的全部兵力和装备,运力还是很可观的。
直-8C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其方形后脑勺,家族里的独一份。
直-8C的机身和尾梁结合部,过渡没有那么平缓,几乎是垂直的
075两栖攻击舰上的值-8C,注意其方形后脑勺,很好辨认
6)直-8F
这是直-8的全新升级型号,最核心的改动就是换新的发动机,于2004年首飞。
直-8的涡轴6A发动机一直有重量大、功率小、油耗高和故障率高的缺点,使得直-8一直无法满足中国对直升机高原飞行的性能要求。
所以,直-8F换用了普惠公司的PT6B-67A,最大功率1250千瓦,而之前使用的涡轴-6A只有990千瓦,提高了30%。这使得直-8F的各项数据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比如升限提高了40%(达到了4700米),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20%(从10.5吨提高到13吨)。
由于更换了发动机,其排气口尺寸减小,向后弯折的角度和长度也和直-8早期型不同。
且早期型号的发动机排气口为矩形,而直-8F的排气口为方形,且从机身上伸出较多。
另一个明显的识别特征是进气道。
为适应新发动机,直-8F的动力舱做了修改。三台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保持不变,但进口发动机的进气方式改为中部环绕进气,非涡轴-6的前部进气。
因此直-8F取消了动力舱前部的进气口,改为流线型整流罩,前部两台发动机的进气口位于动力舱侧面,位置更靠后。后部第三号发动机的进气道依然位于动力舱尾部上方,位置向前移动。
直-8C(左)和直-8F原型机(右)对比,注意机身上部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变化
直-8F算是直-8家族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直-8家族才算达到了好用的状态,得以在全军推开使用,并衍生出多个型号。
7)直-8K/直-8KA
直-8K是空军搜救型,直-8KA空降兵突击运输型,都是基于直-8F衍生而来的。
汶川地震救灾中的直-8K,空军的蓝白迷彩涂装是其识别标识
空降兵的直-8KA,早期是绿色涂装
8)直-8B
性能大为改进的直-8F,得到了陆军认可。在大量购进米-17之时,陆航也基于直-8F开发了直-8B,并且根据需求做了部分改动(比如取消浮筒、增加导航设备)。
直-8B的运载能力比米-171系列更为出色,所以在服役后露面的机会很多,至少比早前的直-8A存在感更高。
陆航早前的直-8B,没有浮筒
不知道为何,后期又加回了浮筒
另外,基直-8B还有发展了武警运输型、森林消防型,可以简单的通过涂装来识别。
森林消防型直-8WJS
运输型直-8WJN
9)直-8G
这是基于直-8F开发的高原型号。
在直-8G之前,陆航上高原只能依赖那几架黑鹰,以及部分改装的米-17系列。飞机数量少,运输能力有限。如果能让硕大的直-8上高原,那就可以解决很多运输问题。
2010年9月7日,直-8F的民用型号AC313(也叫直-8F100)成功在4500米海拔的野外场地实现高原起降。
2011年9月2日,AC313成功飞越海拔8000米,证明了该机的高原飞行能力。
可以说AC313的研制成功为直-8G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参考AC313,但是换装国产涡轴-6C发动机(1300千瓦)的高原版直-8G随后问世。
针对高原使用需求,直-8G做了很多减重处理,并增加复合材料的使用比重。另外,为了满足高原飞行需求,直-8G还适用了大量的防结冰、除冰技术,以适应高原飞行的环境,提高飞行安全。
目前,直-8G是高原上的常客。在直-20大量服役之前,直-8G有效的弥补了我军缺少高原直升机的短板。
直-8G高原训练,后面那架是米-17的某个型号
10)直-8L
在直-8G基础上发展的宽体型,主要装备陆航空中突击部队。
直8系列一直以来沿用超黄蜂的机身总体布局设计,看着很大,但是高度有余,宽度不足。直8的机舱内部宽度只有1.9米,连山猫全地形车(宽1.8米)都没法运输。
陆军或者空降兵长期以来都只能靠米-17系列来运载这种全体地形突击车,或者用直-8吊挂的形式运输。
米-17是进口的,迟早要被淘汰。吊挂的阻力大,不适应远距离运输。
那就只能拿直-8改一款可以内置运输的型号了。
直-8L在直-8G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机身,内部宽度扩展到2.5米左右,足以容纳山猫全地形突击车以及其他一些车辆设备。
这张图可以直观的对比出直-8G(左)和直-8L(右)的宽度
另外,直-8L取消了机舱地板下的油箱,同时在机身两侧增加两个大型短翼用于容纳油箱和主起落架,使得机舱地板的离地高度大幅下降。
直-8L两侧短翼更为硕大,这是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最明显的识别特征
这个改动,让直-8L的侧面登机变得更容易了。
以前直-8舱内地板高度几乎达到一个成人的肩部,登机时需要爬梯子,速度缓慢。如果是在战地,很容易遭到攻击。
而直-8L的地板高度仅及腰部,利用舱门口的踏板,可以直接踏进机舱,很快捷。
这张图可以对比出侧门的高度,直-8G(左)舱门地板距离地面明显更高,而直-8L(右)的舱门就低了很多。
机身宽度增加,直-8L的重量也相应的增加了,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5吨,是目前国产最大的直升机。
所以,直-8L也换了新的发动机,单台功率据说达到了1600千瓦。
在直-20时代,直-8L仍旧可以让家族永葆青春
直-8谱系图,仅供参考
直-18跟直-8有浓厚的血缘关系,本来是打算当做直-8系列里一个子型号的。但是考虑到官方给了直-18这个单独的型号名称,那这里也就单独拎出来。
早在AC-313刚曝光时,很多人就认猜测昌飞会搞一款“军用版AC-313”。2012年出现的直-18证实了这个猜测。
直-18与直-8系列最大的外观区别,是将水密船型底改为平直式。并且,直-18参考了直-8F,最明显的是借鉴了发动机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设计。
直-18原型机(左)和直-8F原型机(右)的对比,注意机身底部形状的区别。后者是船底形,前者是为平直形,这是最明显的识别特征。
1)直-18Y舰载预警型
这是直-18的预警机型号,只搭载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也是最早出现的型号。
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时,国内没有固定翼预警机,只好参考卡-31预警直升机的模式,在直-18这个大平台上,开发了类似的机型。
相比于大型固定翼预警机,直-18Y的性能肯定是不够看的。
因为直升机的载荷和空间有限,那么搭载的雷达重量和尺寸都受限制,探测距离自然就不足。比如E-2C/D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500km,而直-18Y只有250km。并且直-18Y的作战半径和续航时间,也没法和E-2C/D相比。
所以辽宁舰和山东舰的对空搜索很多时候还得依赖自身的雷达,这也是为什么这两艘航母都配置了346型四面相控阵雷达,因为预警机性能有限。
待到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上舰(前提是能滑跃起飞),直-18Y这个型号估计就会寿终正寝。
直-18Y,雷达阵面已放出,说明此时处于工作状态。不用的时候,这个阵面会收起来。可以看到这个阵面体积和面积都不大,功率自然也不会高。
2)直-18F舰载反潜型
直-18的反潜型号,同样只部署在辽宁舰、山东舰上,因为机体太大了。
得益于硕大的平台,直-18F直升机反潜实力还是不错的。其两侧短翼下可以外挂4枚鱼雷,且其机身后部取消了尾部舱门,转而布置了32个声呐浮标发射管(美国海军的SH-60“海鹰”反潜直升机只有25管),显著增强了其反潜作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但是,也是因为这个硕大的平台,导致该机在航母上占据了很大空间。从之前的新闻画面看,直-18在航母上甚至要占据一个给歼-15使用的十字线停机位。
注意看那架直-18F,跟歼-15并排停靠的,占据了一个停机位
这显然会影响机库和甲板的调度,甚至是航母的载机数量。
所以,等反潜型直-20F服役后,直-18F没准也会像直-18Y预警机那样被替换掉。
直-18L在尾部有4*8=32个声呐投放口
3)直-18A陆航运输型
陆航用过直-8B后(直-8F的陆上型号),觉得还不错。看到直-18的表现之后,也决定采购了一批,改装后使用,也就是直-18A型。
和直-8B相比,直-18A彻底取消了船底设计,减重的同时内部空间更充裕。机舱容积和载荷航程性能明显优于米-17系列。机头重新设计,便于安装多样化任务设备。并且,只-18A使用了功率更大的涡轴-6G发动机。
直-18A目前是陆航运力最大的型号,已替换米-17的早期型号,与米-17-V7/米-171E第二批次、直-8B/G/L系列、直-20构成中国陆军航空兵突击运输力量的“四大金刚”。
陆航的直-18A,尾梁上的卫星通讯天线罩是个比较明显的标识
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型号,可以通过涂装识别
80年代中期,解放军百万大裁军。除了裁撤冗余部队,新的技术兵种也建立了起来,其中就包括了陆军航空兵。
既然是正儿八经的独立兵种了,那装备就得配齐。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这两个机型是必不可少的。
当时运输机直升机好歹还有一些老旧的直-5,但是对武装直升机的研究还是处于空白状态。
经过研究,陆航决定引进了法国的SA342“小羚羊”武装直升机。
SA342“小羚羊”其实也只是一款轻型武直,跟AH-1、米-24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该机胜在便宜,且也有配套的反坦克导弹。在经费紧缺的年代,SA342“小羚羊”算是最现实的选择。
就算是便宜,也不意味着可以敞开了吃。事实上,我国一共也就引进了12架。在直-9武装型服役之前,这仅有的12架“小羚羊”就是中国陆军武直部队的全部家当。
而这批“小羚羊”,也为陆航对武装直升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提供了引导。并在历次演习中,让部队演练了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战术战法。
虽然数量少,质量也一般,但是小羚羊解决的是陆航武直有无的问题,意义重大
在引进“小羚羊”的同时,中国还从法国引进了50架SA365“海豚”直升机,以及相关生产技术。并且,法国还答应分3个阶段帮助中国在哈飞建立“海豚”的生产线。
第一阶段,法国提供2架整机,运到中国后交付;
第二阶段,法国提供8架飞机的零部件,运到中国后组装,让哈飞打通生产线;
第三阶段,哈飞开始逐渐提高国产零部件的比例,直到实现完全的国产化。
1990年,这50架飞机全部组装完毕。之后,哈飞开始自行生产,也就是直-9。
1992年1月16日,国产的直-9首飞成功,此时机上零部件国产化率已达90%。
直-9属于通用直升机,可以用于作战、搜救、侦察等多重任务。所以,在之后的30年的时间里,也发展出一个大家族。
1)直-9W
这是我国自行研发的第1型武装直升机,W即为“武”的意思。
这个型号属于过渡性质,再加上当年技术有限,所以设计的也是相当简单、粗暴。
直-9W取消了后排座位,然后用一根棍子穿过机舱,棍子两头有两个挂点,可以挂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巢。这根棍子就跟扁担一样,相当符合我们一贯的“土味”风范。
直-9W于1989年首飞成功,并在90年代铺开装备,成为那个年代陆航的主力机型之一。
以今天的角度看,只能携带4枚导弹,火控系统简单的直-9W也就那么回事。但是该机为当时的中国陆航注入了难得的新鲜血液,让部队得以进一步研究武直的战术运用。
一根扁担穿舱过,相当简单粗暴,这也是该机很重要的一个识别特征
2)直-9WA
这是90年代中期开始的改进型,也被称为直-9G。该型号主要是换装了新型涡轴8A发动机、新型火控系统,提高了火力。
并且,挂架也不再是粗暴的扁担设计,而是变成了类似海鸥型机翼的短翼构造。虽然挂点还是两个,但是可以通过复合挂架携带8枚反坦克导弹。
除了可以挂载各种反坦克武器,还可以挂载中国专门为直升机研发的空空导弹TY90,具备了直升机空战能力。
直-9WA的短翼类似海鸥型机翼,这是跟直-9W的最明显区别
挂载TY-90空空导弹的直-9WA
早期的直-9W在改进后也可以挂载TY-90
3)直-9WZ
2004年,进一步升级了火控系统的直-9WZ问世。该机换装了法国博梅卡公司阿赫耶2C(国产型为涡轴-8C)发动机,起飞重量明显增加,可以挂载8枚更重的AKD-9型反坦克导弹。
直-9WZ的光电侦察设备也比直-9WA先进,具备较强的夜战能力。所以,相比于直-9WA,直-9WZ可以使用更多类型的弹药。
直-9WZ和直-9WA,在21世纪的头20年几乎就是中国陆航标志性装备,也是 后续武装直升机服役前的重要补充。
直-9WZ和直-9WA外形基本一致,很难区分
3)直-9C
这是基于直-9基本型发展而来的舰载反潜型号,也是海军现役的主力反潜直升机(悲了个催的)。
受制于平台性能,直-9C并不是一款优秀的反潜机。比如其最大起飞重量只有4.1吨,反潜作战能最多携带2枚324毫米轻型鱼雷。
但是直-9C机体型小,适装性好。大到几万吨的航母,小到一千来吨的护卫舰,都可以搭载。
所以,在直-20F大规模服役之前,该机还要担纲主力很久(真是受够了)。
直-9C,目前是直-9家族里上镜最多的型号
4)直-9S
直-9的搜救型号,常见于辽宁舰和山东舰上。
航母上的直-9S,每天开始训练的时候,它是第一个起飞的;结束训练的时候,也是最后一个降落的。
为武警设计的型号,加装了探照灯、警报器、电动绞车和相关通信设备,采用沙漠色涂装,用于反恐作战。
这个型号很少见,毕竟执行的是敏感任务
海豚/直-9只是一款轻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4吨,航程、载荷都有限。但是因为良好的通用性,使得其在过去30年代时间里,成为中国陆航和海军的主力机型。
众多的改进型,不仅填补了多个领域对直升机的需求,也培养了一大堆相关行业的人才,算是劳苦功高了。
如今直-20正在全面铺开,直-9也开始退居二线。尤其是陆航,已经很少看到直-9露面了。
直-9谱系图,列出来的只是主要的大型号。
8.米-17
进入90年代,在国产直升机质量和数量都跟不上的情况下,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大量的米-17系列直升机。一直到今天,米-17系列仍然是陆航的主力之一。
1991年,首批引进了60架米-17,其中后35架更换为性能更好的米-171。
2001年,再次采购35架米-17-1V。
2003年,引进了26架改进了发动机的米-17-V5。
2005年,引进了25架进一步优化了动力系统的米-17-V7。这批米-17具备了上高原了能力,结束了我军高原直升机运输长期只能靠“黑鹰”的历史。
2009年,引进了32架米-171E。这批米-171E的性能和米-17V7接近,强化了搜救能力,在2013年芦山救灾和2014年鲁甸救灾中发挥出色。
2012年7月,陆航又订购52架米-171E,到2014年全部交付。
之后米-171E又追加4架,总计引进88架。
这100多架米-17V-7和米-171E,基本部署在西藏/新疆两个方向,以满足高原运输的需求。
在这之后多年,中国都没有继续引进米-17系列的消息,本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
米-171是中国陆航过去30年运输直升机的代名词
没想到2019年陆航又引进了86架米-171sh,引起了一阵讨论。就像有了歼-20还在2017年购买了24架苏-35一样,在直-20即将服役的情况下,很多人质疑继续引进米-171的意义在哪?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笔交易是有苦衷的。
一来,早期引进的米-17在2017年左右就有部分退役了,空出来的战力需要补充
二来,直-20当时距离服役还有一段时间,而且还要熬过产能爬坡的阶段才能大量装备。
与其这样等着,不如继续引进已经用顺手的米-17系列。
另外,米-17SH属于武装搜救型,是为了满足敌后特种作战任务专门打造的。国内引进这个型号,也有借鉴的意思。
公开展出的中国陆航米-17SH,这涂装是真漂亮
可能有人会问,国内为什么不仿制米-17呢。毕竟仿制了俄罗斯那么多武器,一个米-17肯定不在话下。
原因很简答,米-17的价格太便宜了。便宜到就算是自己仿制,采购单价也不会比从俄罗斯引进更便宜。
前文说了,中国的24架S-70C黑鹰,总价是1.5亿美元,单价600万美元左右,而且是80年代的600万美元。
本世纪初购买的米-17,单价不过300万美元。2019年购买的高档货米-171sh,单价是1800万美元。
而根据美军2024财年采购计划里披露的,24架UH-60M的采购价是7.6亿美元,折扣单价3160万。如果是他国采购,那这个价格至少得5000万以上了吧?
对于米-171,真的是“造不如买”,何况中国可以对该机进行大修,后勤保障不成问题。
在武直稀少,备战压力又大的90年代和本世纪初,米-17也被进行过武装化改装。一般是在机身左右增加了短翼,外挂火箭弹巢等武器,用于执行火力压制任务。
米-171的体格大,最多可以携带6具57毫米火箭巢。一次倾泻出去的火力,赶得上1个火箭炮营的齐射。
这是基于法国AS350“松鼠”仿制而来的小型多用途直升机,1989年立项。
跟仿制“海豚”一样,直-11的仿制工作也分两步进行:先串装法国提供的部件和自己生产的部件,然后再实现全部国产化。
1998年8月,首批9架直-11(串装型)交付陆航部队使用。
直-11通用运输型
直-11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2吨,最多搭载6人。无论是作为武装型,还是运输型使用,载荷都有限。所以,该机在陆航更多的是当做勤务机用,用于通信联络、巡逻等任务场景。
后来还基于直-11发展过一款武装侦察型直-11W,不过并未进入我军服役。
直-11武装侦察型
很多场合下,直-10被称作武直-10,倒也没什么问题。大家就不要纠结那么多,一个称呼而已。
作为中国第一款专职武装直升机,直-10项目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其采用了和欧美武装直升机(比如AH-64、虎式等)类似的布局,整体造型非常前卫、时髦。
这是很多人见过的第1张直-10照片吧
直-10的研发从1998开始,第一架原型机2003年首飞,还算顺利。但是之后就遭遇了发动机禁运的波折,搞的很被动。
直-10首飞画面,注意其机头的观瞄设备,跟上图不一样
直-10一开始用的发动机,是加拿的大PT6C-67C。这台发动机的功率达到1250千瓦,比国内当时的涡轴发动机都要强劲。
但是加拿大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停止供应该发动机,以至于武直-10的量产工作被拖延了好几年。
没办法,直-10只好换用国产涡轴-9发动机,并于2010年开始服役,2012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
只不过,涡轴-9的功率只有950千瓦,降低了30%。为了保证载弹量、飞行性能不受影响,武直-10只好做了大量的减重处理。
根据央视《军工记忆:直10武装直升机》纪录片披露的内容,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重量,直-10的结构几乎被重新设计。一个型号,为了减重,等于是设计了两遍。
直-10目前出现过的型号包括:
1)直-10早期型
采用加拿大PT6C-67C发动机的型号,基本停留在试验阶段。
注意机鼻的光电探测设备,跟上面首飞原型机一样,属于早期的技术状态
2)直-10基本型
后来换用国产涡轴-9的第一批量产型。除了换发,还做了大量的减重处理。
量产型(上)和早期型(下),注意机头的探测设备再次发生变化。发动机舱尺寸也有区别,应该是减重处理的结果。另外,进气口的位置也有变化
3)直-10K型:
空降兵的版本,技术状态与直-10基本型一样,识别特征是涂装。
直-10K是三色大块丛林迷彩,而直-10基本型是深色。
直-10K是三色迷彩涂装,比较好辨认
4)直-10A型
基于基本型的升级型号,主要是换了改进型涡轴9H发动机,功率增加到1200千瓦。
最大的外观特征是发动机排气口布局改为向上,以减降低红外特征,躲避肩抗式导弹。
直-10A,注意排气口是朝上的。而且,炮塔跟之前的也不一样,看着更简单、轻便。
5)直-10ME01型
基于直-10升级型设计的出口版,最初以模型的形式出现在2016年11月第11届珠海航展上, 2018年11月首次以整机形式亮相第12届珠海航展。
直-10ME01换了改进型涡轴-9G发动机,功率达到了1500千瓦。得益于发动机功率提高,直-10ME01挂的东西也多了很多。
首先就是机炮增加了拓展弹带,提高了携弹量。
实际上,直-10ME在不同场合,展示出的技术状态有很多细微区别。本文的ME01这个编号,只是早期型号的一个统称。
另外,根据之前直-10ME在巴基斯坦竞标测试时流出的宣传臂章,直-10ME01换了25毫米机炮。
口径增加,应该是为了提高反装甲能力。因为印度陆军坦克数量庞大。巴基斯坦陆军有很大的反坦克压力。
It has 25mm cannon,翻译过来就是该机有25毫米机炮。后面半句的意思是还有57毫米火箭弹和ADK10反坦克导弹。
6)直-10ME02型
前段时间在新加坡航展上出现的最新出口型号,配置很高。该型号应该是换了更强劲的发动机,所以带的东西更多了。
直-10ME02比较明显的识别特征是桅杆上新增的毫米波雷达,跟上了AH-64的设计。
两侧的乘员舱、发动机舱、电子设备舱都可安装可拆卸式陶瓷装甲。同时还增加有红外屏蔽罩。
另外,主被动激光及导弹逼近告警、主动干扰机、激光主动干扰系统,这些豪华设备都上了。
机身上还可以看到很多贴片式复合装甲,都是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加装的。敌人防空火力强,那就加上,提高防护;敌人防空火力弱,那就不带,提高飞行性能。
直-10ME系列虽然是为出口准备的,但也说明国内自用型号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
在换上新型发动机之后,自用直-10总算是达到了完全体的状态。
后来出现的自用直-10A,在机身两侧也加上了陶瓷复合装甲,应该是利用最新技术下沉做的升级,但是不确定具体型号,或许仍旧叫直-10A?
5)直-10H
直-10的海军型号,在075两栖舰上露过面,但是好像没有更多的消息了。不确定是不是叫直-10H,这里暂且这么称呼
之前直-10H在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上训练的画面
前几天的名场面,8架直-10H在半潜船上起飞
武直10属于7吨级别的中型武直,跟AH-64"阿帕奇“这样10吨级的武直相比,还是有点差距的,尤其是载荷。
但是,这毕竟是国内从零开始,自行研发的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这对培养设计队伍、锻炼生产建造能力、带动供应链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直-10解决的是专业武装直升机的有无问题,目标是为国产武直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而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于是更高级、更神秘型号在前不久露面了(下文会讲)。
实际上,直-10的子型号也是异常复杂,因为量产过程中一直有细节的更新和新技术的运用。这个谱系图只是把主要的型号列了出来,没有囊括全部。
写的时候笔者也纠结了一下,直-19是单独做个大型号呢,还是作为“换皮直-9”,放在直-9下作为一个子型号。
最后想了想,好歹有个很时髦的外形,就当个大类来介绍吧。
直-19是在武装型直-9W基础上大改而来的专职武装直升机,有点类似于UH-1到AH-1的进化。
直-9(上)和直-19(下),对比一下就能看出两者深厚的血缘关系
直-19是2009年立项的,因为是基于直-9W的成熟技术,所以进度很快,2010年就首飞了,2012年服役。
从这个时间也看得出,直19其实是为了给直-10托底。当时直-10正遇到换发的风波,谁也不能保证项目能否成功。为了让陆航有专职武直可用,于是发展了直-19这个备胎。
而且,立项之初给直-19留了第二条路。如果武直-10成功了,那直-19也可以作为低端机补充,保证机队规模。
并且,直-19属于武装侦察型,可以和武直-10搭配使用。
所以,直-19没有刻意追求高性能,主打一个节省成本,以至于连航炮都没装。
目前,陆军各集团军所航空旅,武直-10和直-19基本都是1:1的比例列装。
直-19和直-10编队,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黑鹰是80年代引进的,按理来说应放在前面就讲了。但是考虑到该机跟直-20的血缘关系实在是近,所以就放在这里一起讲。
1984年,中国花费1.5亿美元,引进了24架民用版S-70C黑鹰直升机。这批黑鹰填补了国内没有直升机可以进藏的空白,并且在多次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9年之后,中美断绝军事往来,美国中断了零件供应。经过磋商,并且在中国保证这批黑鹰只用于人道主义救灾和运输任务后,美国在1993年恢复了零件供应。所以,这批黑鹰才能服役这么多年,并且现在还在使用。
在米-17-V7到来之前,这批黑鹰是国内唯一能进藏的直升机,所以使用强度特别大。截至到现在已经累计飞行了5万个小时,参加过无数次抢险救灾和各种任务,口碑极高。
截至到现在,这批黑鹰已经损失4架,还剩下20架。
黑鹰直升机在历次抢险救灾任务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89年之后国内其实考虑过仿制“黑鹰”,但因为技术难度太大,只得放弃。再加上后来引进了“便宜管够”的米-17,国产中型通用直升机的发展进度就一直不温不火。
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出现过一个10吨级通用运输直升机的模型,很有点黑鹰的味道。
当年的模型
2008年汶川救灾暴露我军严重缺乏通用直升机的短板,相关的研究终于加速了。
直-20最早在2013年被曝光,当时有人拍到一架被包裹起来的飞机用平板车运输,应该是一架静力试验机。
虽然被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谁还看不出来这里面是啥呢
2013年12月23日,直-20首飞成功。
第一眼看到直-20,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想法:这不是就是黑鹰吗?
无论你是否都承认,直-20就是照着黑鹰做的,虽然也有部分细节设计不一样。
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风挡数量,直-20是两块,黑鹰是三块。
直-20(左)的正面风挡是2块,黑鹰(右)的是3块,这是最明显的识别特征
从这个角度看,细节差别更多。比如直-20(上)机身和尾梁结合处过渡线条明显,黑鹰(下)则过渡更平缓;直-20的后起落架有保护罩,黑鹰的没有;直-20尾梁根部上方那个凸起,应该是卫星通讯天线罩。
那么,在使用了那么多年高尾梁、前三点起落架的米-17系列之后,我军为什么选择了仿制低尾梁、后三点起落架的黑鹰呢?除了前面说的米-17购买成本很低、没必要仿制这个因素,还有别的原因吗?
10吨级的直升机(黑鹰、直-20)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既有不错的运输能力和航程,也不至于太笨拙。
这类机型通常承担的是一线和二线之间的突击运输任务,需要在尽可能缩短起降时间,以免长时间暴露在敌人火力下。并且,还要具备在恶劣的野战条件下起降的能力。
所以,黑鹰采用的后三点起落架设计。主起落架在机体前部,后起落架在尾梁后方尾桨下面,轴距几乎和机身等长,飞机停放较为稳定,适合在起伏的地形停放。
而且起飞的时候可以先把机尾抬起,然后直接往前飞行,一边飞一边爬升。
类似于这样,先抬起尾巴。此时前面2个起落架触地,比较稳定
米-17这种采用前三点起落架设计,起落在都在机身下,轴距较短,停放稳定性就不如黑鹰了。
另外,前三点设计不适合边飞一边爬升。因为如果先抬起机尾的话,前面只有1个起落架触地,稳定性不够。
米-171起飞就不好先抬尾巴了,那样就是前起落架单脚触地,稳定性不够
至于低尾梁设计,好处就是可以降低机身高度,以方便塞进运输机,作转场运输。不然的话,如果让直升机自己飞行转场,那损耗就太大了。
把黑鹰塞进运输机,这样的场面还没在直-20这边出现
而且,降低的机身高度,还利于上舰部署。
大家如果注意过052D驱逐舰的机库门的变化,应该发现后期批次的机库门高度有降低。
因为之前是为了容纳高大的卡-28,只得加高机库门。现在把机库门降低,说明后面只考虑搭载直-20了。
这样一来,舰艇的结构重量降低,重心也降低,有利于提高航行稳定性。
右边的是后期批次的052D,其机库门低了一截
当然,低尾梁设计也有个不足,那就是不能设置尾门,无法装载车辆和大型货物,只能吊挂,使用灵活性不足。
所以,直-20大量服役后年,米-17也会在陆航部队占据很大的比重,直-8/18更是可以有一席之地。
直-20吊运全地形车辆,有点鹰酱的味道了
米-17运输全地形突击车,这张照片也有年头了
总之,在直-20问世后,我军总算是补上了中型通用直升机这个短板。陆航、空降兵、海军舰载机部队,终于可以实现中型直升机自由。
直-20不仅仅是简单的参考黑鹰,其整体水平会更高。因为黑鹰毕竟是40年前的设计了,部分设计(比如航电、材料)显然已经落后。
《简明中国飞机手册》提及,直-20作为我国首款第四代直升机,应用了四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动力为两台新一代涡轴发动机和一台辅助动力装置。
另外,直-20用的国产涡轴-10A发动机,单台功率1600千瓦,也高于黑鹰T700发动机1200千万的功率。
有理由相信,直-20是一款像黑鹰,却比黑鹰更好中型通用直升机。
直-20的驾驶舱内部,玻璃化屏幕,满满的科技感。
目前,直-20已经衍生出陆航的运输型(基本型)和突击型,海军的舰载运输型、反潜型、突击型,空军的空降兵版本,武警的通用运输型等7个型号。
1)直-20陆航运输型
这是直-20的基本型,大量服役于陆航各集团军的航空旅,执行运输任务。
执行武装人员运输任务时,直-20的机舱内可以搭载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特殊情况下,左右的大开口舱门,还可以并排乘坐3名士兵,以便起降时提供火力支援和快速机降任务。
另外,运输型还可以通过机腹来吊装车辆、火炮。
基本型的识别特征也很简单:1)墨绿色涂装;2)涂有八一军徽(用于跟武警型区分)
直-20运输型内部一撇,可以看到乘员座椅
2)直-20陆航突击型
这是2021年左右曝光的武装型号,用于执行伴随支援任务。
类似于之前对直-9武装型的改装,直-20突击型也是在两侧安装了挂架,并补充必要的火控系统。利用这种短平快的形式,充分利用直-20这个平台,快速获得一批即战力。
从现在的流出的照片看,直-20突击型两侧只有2个挂点。能挂载8枚AKD9/10系列反坦克导弹,达到武直-10一半的火力强度。
直-20突击型在舱门上方安装了与直-10同款的全向定向大气数据系统OADS,可辅助飞行员进行各种复杂机动,还可用于矫正机炮、火箭弹、导弹的射击参数。该机其他识别特征与通用型相同,未来可能换用更大的光电瞄准系统。
最早是这张模糊的照片
这张不确定是真的,也可能是P的
按照直-20的搭载能力,如果带4个挂点,携带16枚反坦克导弹,显然也能做到。如果只带2个挂点,合理的猜测是应该为了保留运输能力,以便于在挂载武器的同时,还能携带一定数量的人员。
这是官方公布的清晰照片,但是没有挂载武器,没有更多细节可以分析
3)直-20舰载运输型
直-20一开始就考虑了海军的需要,所以在2019年就曝光了舰载型,暂且称为直-20J。
直-20J在陆基运输型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动,最明显的识别标识包括:
1.机头更加圆润,没有了陆基直-20凸起的鼻子。因为陆基直-20的鼻子里是地形跟踪雷达,海面用不上,就拿掉了。不过直-20J在机鼻下增加了一个光电观瞄系统,取代了陆基直-20的夜视仪。
2.后起落架从尾梁移植机身下,并且改为双轮。这个改动是为了缩短降落状态的占地面积,适应空间有限的甲板起降需求。
3.尾梁根部有明显的折叠机构,降落后将尾桨折叠起来以减少占用空间。为了保证尾梁的正常折叠,尾部的两片水平翼面内侧进行了切角处理。
4.机腹下新增了多个凸起的天线,机腹前部还有一个圆弧形凸起天线罩,暂不确定里面是什么。
5.机身和尾梁过渡位置上的卫星通信天线更加粗大,应该是为了满足海上更恶劣的通信需求
6.尾梁和机身过渡更平缓
除了壳子很接近,直-20J增加了更多的细节。
直-20J(上)和直-20陆航运输型(下)的部分区别
4)直-20舰载突击型
舰载突击型基于直-20舰载运输型改进而来,基本配置大差不差。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两侧安装了一对短翼,每侧有1个外挂点,能挂载8枚坦克导弹或者2具火箭巢,火力强度跟陆航的突击型差不多。
直-20舰载突击型,应该就是舰载运输型的机体设计+陆航突击型的武装设计
短期内,直-20舰载突击型是要部署在075两栖攻击舰、071船坞登陆舰上的,用于在两栖登陆时,为直-20运输型、直-8运输型提供伴随支援。在固定翼战机上舰之前,直-20舰载突击型将是海军两栖舰队位数不多的空中火力支援手段。
长期来看,直-20舰载突击型不会上076(都能弹射固定翼飞机了)。另外,如果以后有更重型的武直,那直-20舰载突击型在075、071上也没有了生存空间。
而且从图片看,直-20舰载突击型两侧的短翼似乎是可以拆卸的。果真如此的话,说明舰载运输型和突击型可以快速切换。也证明舰载突击型是个临时选项,以后如果有了重型武直替换,就可以很方便的回到运输型状态。
注意看短翼根机身结合部,有铰接结构,说明是可以拆卸的。
5)直-20舰载反潜型
这应该是海军最盼望的型号,从2015年立项开始,一直等到现在。055、052D、054A,都在等着它服役,以替代直-9C、卡-28等。
直-20F最明显的识别特征,是在机头正下方的大尺寸搜索雷达,所以光电观瞄系统被前移。
这个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水面目标,并且可以在一定距离发现潜航状态下潜艇通气管和潜望镜。同时,这部雷达也可以为水面舰艇发射的超视距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
直-20F,机头下的那个黑色雷达罩是最明显的识别特征
其他的特征还包括:
1.只有右舱门,左侧舱门取消,改为声呐浮标投放巢;
2.机身后部两侧安装有轻型机载反潜鱼雷挂架,另外保留了突击型两侧的短翼,用于挂载深水炸弹、吊舱等
3.机身前后还有4块磁异探测器,通过水中磁场的变化来发现潜航的潜艇。
直-20F的磁异探测器设计理念非常巧妙,既没有采用早期的拖曳体入水探测方式,也没有采用固定翼反潜机常见的尾部探针方式,而是将四个固态探测阵面安装在机身四周,形成全向覆盖。这种安装方式使直-20F可以在正常飞行中进行常态化探测,使用起来很方便。
4.驾驶舱后方的舷窗被取消,可能是因为反潜作战不靠目视,用不上太多窗户;
红圈里的那4块黑色的物件就是磁异探测器。另外可以跟前面的型号图片对比一下,直-20F驾驶室后面的舷窗没有了。
直-20F作为一款多用途舰载反潜直升机,其核心任务是航空反潜作战,同时具备反舰、中继制导作战能力。所以该机搭载的设备非常多,使其成为中国机载作战系统最复杂和全面的直升机。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才导致直-20F一直搞了这么久(快10年了),还不能投产服役。
之前在海上试飞的照片
6)直-20空降兵运输型
空降兵运输型其实出现过两种。
一种跟陆航运输型差不多,只是换个涂装。
这是早前出现的空降兵型号,跟陆航的技术状态差不多,也就是换个涂装。注意机鼻子的凸起,说明地形跟踪雷达还在。
一种是最近才出现的,有点类似于陆航运输型和舰载运输型的缝合物。
跟上图的对比一下,明显可以看到平尾的不同。另外,后起落架也前移了一点。
这架直-20的平尾显跟舰载型的设计一样,也是可折叠的。但是其后起落架还是位于尾桨下,没有挪到机身下面,不过比陆航型要前移了一点。
空降兵新的直-20支持平尾折叠,应该是为了塞进运输机,做转场运输。而没有动后起落架的位置,是因为空降兵更多的是在陆地使用,更需要考虑停放的稳定性。
说到空降兵的直-20,不得不吐槽一下涂装。
空降作战基本都是低空,而且野战环境居多。理论上,空降兵的直-20应该很陆航一样,采用深色涂装。但是,偏偏就用了浅色。
生怕对手发现自己的难度太高?
还是说,不在乎这个,非要显得自己跟陆军不同?
还有类似的涂装,真是适合野战环境?
7)直-20武警通用型
武警型跟运输型技术状态差不多,涂装也是深色,最明显的标识是机身涂有“武警”字样。
武警型号一般在机身上都有“武警”两个字
直-20平台实在优秀,几乎可以做到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相比之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型号,比如武装侦察型、电子干扰型等。
直-20当前的谱系
这是之前新出现的神秘型号,不确定是不是直-21这个型号,暂且这么称呼吧。
从目前流出的照片看,直-21有明显的混搭风格。
有点类似于直-10前机身+直-20后机身的缝合物
直-21的机头部分采用串列双人制座舱设计,过渡线条相比直-10更流畅。后机身则和直-20比较类似,不排除沿用了后者的部分设计。
采用这种成熟的设计,可以加快直-21的研发和列装进度。而且,有可能连飞行员的培养都会简单很多——直接抽调直-10和直-20的飞行员过来。
新武直的短翼比直-10更长,有一定下反角,具备包括翼尖挂点在内的3对外挂点。如此,直-21的挂载能力比直-10高不少。
另外,前机身下方的机炮更为靠后一点,与AH-64“阿帕奇”的设计类似。
武器短翼带有下反角
跟直-10相比,直-21的尾梁明显有加粗加长。因为缺少更多图片,不确定直-21的尾梁上有布置哪些设备。各波段告警系统、传统/定向干扰设备、干扰弹等针对来袭导弹的软杀伤手段配置,估计都会有。
在已经有了直-10、直-20突击型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直-21体现了陆军对火力支援无止境的追求。
虽说无人机已经大放异彩,但是来去更为自如的武装直升机确实可以提供更直接、更猛烈的火力支援。
而且,海军的两栖攻击舰,也急需一款重型火力支援机。在没有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情况下,发展一款重型武直是最现实的选择。
这么大个平台,连个重型武直都没有,这怎么能忍?
总结
只有武装直升机最合适,因为它真的可以做到字面意义的伴随式支援。
地面装甲部队走到哪,他们就可以跟到哪。只要能开辟一块小小的保障场地,后勤补给能跟得上,它完全可以做到比火箭炮离前线更近。
这样的场面,离了武直确实不行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人我全都要
2万字,92张图片,如果看官老爷们不给点赏钱,信不信我哭给你看。不给也行,别忘了支持三连哦(点赞、分享、在看)。
往期文章 歼-20发展史 苏-27在中国的发展史 歼-10发展史 歼-8发展史 歼-7发展史 歼-6发展史 歼-5发展史 强-5发展史 飞豹发展史 枭龙发展史 轰-5发展史 轰-6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