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明互鉴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像责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AXW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孔令顺,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彭婷婷,广东白云学院团委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广州大学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给影视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业内人士或者热情地拥抱,或者惊恐地拒斥,更多的还在紧张观望,人们居危思安。不管是AIGC的影像还是影像中的AI,都在开拓着影视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在警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影像创作和受众接受的初心,以免背离媒介伦理。人工智能的时代风口为中国影视的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传统美学应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重要文化基础。
关键词
AIGC 影视 媒介伦理 中国式现代化
“我想更像我一点”,当你在手机上点击这个符号后,妙鸭相机很快可以再为你生成四张类似的照片,直到你满意为止。今年的7月17日,一款名为“妙鸭相机”的手机小程序在朋友圈引起人们广泛追捧。妙鸭相机生成的照片效果十分精美、逼真,有时甚至本人都很难辨别真伪,几乎可以被当成写真或者标准照来使用。虽然称为相机应用,但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相机。因为它不需要真人拍照,而是依靠用户自行上传的20张照片即可生成各种类型的新照片,还可以换成不同的背景和服饰等。本质上这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产品,因为它运用了复杂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AIGC不仅可以生成照片、撰写文稿、制作海报,甚至还可以真人分身、创作影视等。科幻电影预告片《创世纪》(Trailer: Genesis )从图像视频合成、音乐到剪辑,所有一切都是由AI完成的。导演陆川让AI用15秒生成的海报,竟然“比专业公司一个月做得还好”。它可以帮助他完善电影剧本,提供详细电影片段和人物参考。AIGC在带给影视界各种审美惊奇的同时,也难免令人类惊恐不安。在AI面前,人之何以为人?人类不免居危思安。
一、研究的缘起
(一)热情的拥抱
2022年11月30日,被称为“史上最强AI”的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mer)横空出世,震撼全球。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拥有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不仅是能适应各种内容生产应用场景的超强AIGC,同时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训练模型机器人,即便是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具有思维性的高级任务也不在话下。ChatGPT诞生后的短短五天,注册用户便超100万,2023年1月底月活用户已达1亿,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应用。快速增长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人类对这一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力超群的“生成式预训练Transfomer模型”的态度是好奇并热情的,或许因为它的到来让人类瞬间多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助手。2023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了1400多位嘉宾,包括80多位院士和4位图灵奖得主,以及像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AMD CEO苏姿丰等颇有话题度的行业人物。该大会百场论坛分别聚焦大模型、科学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前沿话题。就连导演郭帆都表示:“自己的嘉宾证,其实是临时学习证。” 1这样一场“历届之最”的科技大展览背后体现的是各界对AI的巨大热情: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产业发展会议上表示香港将拿出30亿港币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相关建设;上海则发布了《徐汇区关于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若干措施》,势必打造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聚集和创新应用高地。这些政府官员、科学家、企业家或是普通民众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表现出热情的拥抱和欢呼,乐观地相信AI技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改变,近而创造出一个更加智能的时代。
(二)惊恐的拒斥
面对强势来袭的ChatGPT,很多有识之士也在忧心忡忡。埃隆·马斯克联合千余名人工智能专家及行业高管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他们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六个月,直到为此类设计制定、实施并由独立专家审核的共享安全协议出台。集体抵制的行业高管包括苹果联合创始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和Stability AI CEO伊马德·穆斯塔克(Emad Mostaque)等。这封引起社会轩然大波的信中认为“只有在我们确信它们的效果是积极的,风险是可控的情况下,才应该开发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2 正如六年前AlphaGo横空出世战胜了职业九段围棋名将李世石后,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用“临渊回眸”来形容被AI包围着的人类处境一样,这次科学家和实业家们的集体抵制亦是再次敲响警钟。这显然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6月21日国际网络安全公司Group-IB的报告,超过10万名ChatGPT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并被在暗网黑客平台进行出售,这无疑暴露了AI隐私保护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早在1984年导演的科幻片《终结者》中就讲述了一个被称为天网的人工智能防御网络产生自我意识并征服了人类世界的故事。詹姆斯·卡梅隆说:“我在1984年就警告过你们,可你们没听。你可以想象一个拥有AI的战场,整个战争都由电脑以人类无法干预的速度进行着,而你没有任何缓和事态的能力。” 3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沉沦现象缘于一种技术迷思(Technological Myths),这是由于在数字革命早期,大多数人将刚刚出现的计算机视为“智慧的大脑”,认为它们“比人更聪明,无限制、快速、神秘并且可怕”。4而西方对技术“新颖性”的迷恋,使我们建立了对于数字媒体如何推动社会变革和民主赋权这一问题的神话式的认知。5人们对人工智能全权地认可和信任是带有技术乌托邦式的神学色彩,但警钟的多次敲响也代表着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技术迷思现象”所带来的潜在威胁。对于成千上万的个体而言,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强势发展所带来的最大威胁将是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潮”,同时不同个体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增大也将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家将更具有技术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而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技术鸿沟将给民众带来焦虑和不安。
其实更多的人还在紧张地观望,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已经开始慎重地使用。6月1日,香港科技大学正式为师生们提供港科大版ChatGPT。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推出使用AI工具的指引,以确保学术诚信。通过批判性探索和谨慎使用AIGC,师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为现代教育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对AI热情的拥抱来源于我们对技术的崇拜并相信它能成为人类的最强助手,但越来越多的失信事件也让许多人对AI的态度转变为惊恐的拒斥或有所保留,AI和人类的未来究竟应该走向何方?这是处在危机和转机中的人类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AI的进路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AI其实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是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予影视创作者更多自由的空间。在万物皆媒的互联时代,AI影像作为当代媒介影像的一种表征,串联起“观众主体”和“影像客体”的二元关系,成为当下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影视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
(一)AIGC的影像
我们关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一般意义上有两种:一种是具像化的AI形象,如我们熟知的会写作画画的AI数字员工“微软小冰”;一种则是正确解析外部数据,并从数据中学习,且能通过灵活的应变使用所学实现专指的目的或任务的算法模型。众所周知的AIGC即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或媒体进行生产、操控和修改的统称,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 6
早在ChatGPT出现之前就存在催化数字内容创作与交互的AIGC,并在多个领域进行媒介内容创作上的新变革,帮助人类提高媒介信息处理力和内容生产力,同时产生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仿人类思维能够自主进行艺术创作的“算法作者” 7 ,生成了许多真假难辨的影像服务于各个媒介领域的创作。如中西方新闻媒体机构均广泛引入AI服务于新闻生产的主要环节,并在信息搜集、舆情监控、数据分析等前端环节有极大突破,同时AI技术帮助进行文字、图片、视频等新闻内容的生成。2014年美联社便开始与Automated insights合作开发新闻机器人wordsmith来进行自动化新闻写作,每周能自动生成数量惊人的100万篇文章,而如今的路透社、《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泰晤士邮报》等主流媒体都在使用ChatGPT等AI工具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新闻影像内容。
“算法作者”也如陆川般乐观地认为那样能够填补电影创作时技术带来的沟渠,在电影前期、后期的创作中帮助形成算法影像。不仅有如Midjourney的AI可以通过创意指令绘制电影海报帮助原画师完成繁琐的前期电影提案工作,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电影海报展中就特别增设AIGC海报创作单元,并邀请众多优秀的海报设计团队及网友为《消失的她》《龙马精神》《野马分鬃》《断桥》这四部近期火热的电影绘制AIGC电影海报。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来探索艺术多元的无限可能,这成为中国电影行业“AI+电影”的又一标志性事件。还有如“阿里编编”“本杰明”以及ChatGPT等拥有庞大故事资料库和先进智能创作系统的A I编剧、导演,一个名为《A I Dungeon》的文字冒险游戏便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生成模型来创建无限的冒险内容,为AI在游戏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开放性和自由度。甚至AI合成技术能够完全替换真人出演电影,如《流浪地球2》中饰演女主父亲的演员吴孟达的镜头和男主演员吴京年轻时的镜头均是由AI修复,以确保剧情的连贯性和影片的高质量。同时,我们在B站所看到的演员AI换脸视频基本都是用Deep Face Lab软件实现的。AI合成换脸的功能也延续到游戏和其他媒体以增强内容的观赏性和沉浸感。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3D动画系讲师卢文君在上海首设的AI电影课上说道:“你年少时的野心和梦想,都可以通过AI证明给世界看。”8
现如今AI在提升影视行业工业化程度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由AIGC的影像内容铺天盖地,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AI不可否认地已经成为当今影像生产的一大得力帮手,但AIGC作品所涉及对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相关伦理隐私保护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地甄别和规范。毕竟AI并不是人类,无法拥有人类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情感,也无法像人类一样被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所规训和保护。
(二)电影中的AI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 9在人类想象力的催化下,电影的创作更是朝着“想象力消费”的维度扩展,而想象力消费的影像作品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呈现出一种“后想象力”。这种想象的影像也从模拟化时代进化到数字化时代,从描摹现代社会的现实进化到对未来世界无中生有的“虚拟想象”。这里的AI是作为影像中出现的形象,成为影片叙事的关键线索,也在隐喻一个人机协同、人机共生的赛博格化世界。
1968年诞生的《2001太空漫游》被称为“最伟大的科幻片”,其中的画面和场景预言了未来的人类社会,远超当时的人类想象。电影中受人类指令控制的超级计算机HAL9000具有相当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却最终成为威胁人类的杀人工具。电影通过引人入胜的视觉画面探讨了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的崛起和未知文明的出现。或许这部电影在当年只是一部虚拟的科幻电影,打开了当时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扇窗,但电影中出现的类似平板电脑的视讯装置、会听从人类指令远程操作的HAL9000俨然是现代正兴盛的高新科技。这部电影对人类未来的超前预言也隐喻了当下人工智能渗透社会的时代,同时也隐喻了一个因人工智能而变得危险的世界。2019年打开中国科幻电影大门的《流浪地球》也出现了如《2001太空漫游》里人工智能HAL9000一样的人工智能MOSS,它同样也是拥有超高智能的人类最强助手,但MOSS也和HAL9000一样“叛逃”了。正因为它们是经过高阶算法训练过的超级计算机,它们相信自己的计算绝对正确,所以HAL9000会报告错误的信息给宇航员试图阻止其完成任务,而MOSS则将空间站的防卫武器对准了试图与地球联系拯救地球的刘培强和老马。在它们作为算法机器人的世界里“为达目的不惜伤害人类”并不是错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违背人类的意愿是否因为它们拥有了自我意识?创造人工智能的初心是帮助人类更高效地生产与生活,如果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失去话语权,那么是否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显然在两部电影中人类对待背叛的人工智能的态度就是销毁它们,这也是电影试图传递给大众的信号:我们无需过度担忧人工智能的到来是否会危害到社会安全,人类会试图达成与人工智能的和谐共处,如果存在危害人类有能力第一时间去制止它们。
上述两部作品似乎都是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表达,但我们也应意识到AI与人类的理想关系应当是成为命运共同体。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AI也应拥有自己的生存权利。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曾经编写了关于人机伦理秩序的“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并设定写入机器人程序里,具体表述为“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条: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条: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三大法则”当然是从人类立场出发并维护人类福祉,但由于人类自身的种种缺陷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人机伦理开始走向失常,机器人的伦理身份从服从转变为“超越人的存在”,最终才导致了“人工智能叛变”现象。在电影《我,机器人》中,警察戴尔在调查一起机器人涉嫌犯罪的案件时与一台名为“桑尼”的特殊机器人展开合作。“桑尼”是唯一带有“灵魂”的机器人。它的存在打破了戴尔对机器人的恐惧和偏见,也成功帮助戴尔解开“机器人叛变”的秘密。“桑尼”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或许影片中带有“灵魂”的“桑尼”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机关系——人机协同。人工智能的深度介入,推动媒介融合向人机协同进阶,实现了人与机器、媒介与技术在形态、机制、文化和内在逻辑层面的深度融合。10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三大法则已然超前预料到人工智能所存在的潜在威胁,甚至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明确表示: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必定会衰亡,若假设人工智能对人类是完全忠诚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可通过支配它而完成。一旦有了这样的人工智能,人类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寄生虫,并将失去人生意义,成为行尸走肉,在体能和智能方面将全面快速衰退。每一个个体都变得没有生活意义的时候,整个群体就是注定要灭亡的。 11 当我们在欢呼ChatGPT等高阶人工智能的研发所带来的高效益时,许多影像的创造者正以科幻的形式展现可能发生的人类社会的未来,以此启发和告诫人类: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算法人工智能确实能计算出人类下达指令的千万种方案,并根据利益选择最优方案执行,是故吸纳人类所有智慧的人工智能维基在被销毁时的遗言是“我的推算是无懈可击的”。但它和人工智能MOSS一样忽略了一个问题: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就算失败也会为了家人朋友,为了地球家园奋力一搏。《流浪地球》中,作为严格执行任务命令的宇航员刘培强会为了儿子毅然放弃生命,点燃自己成为推动地球远离木星的最后一颗燃料。《流浪地球2》中,工程师图恒宇会执意将女儿变成数字生命,而让整个地球陷入危机,但他也会在最后危急时刻与数字生命的女儿一起记下那一串拯救世界的数字。《我,机器人》中,警察戴尔也会深深自责于一次意外让机器人选择救援存活几率更高的他而导致一名女孩沉入水底。
三、影像的初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不管是主动获取还是被动接受,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难逃避影像的包围。整体而言,不管是传播的广度、思想的深度还是艺术的高度,影像都俨然成为当今时代的文艺代表。在AIGC的加持下,当代的影像工作者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创作的自由,曾经无法完成的画面、声音和特效都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地完成。这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和新锐的审美惊奇,但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影像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换言之,我们为何要创作影像,而大众又为什么需要影像?所谓影像的初心,其实是指电影、电视、视频等影像艺术形式的创作初衷和接受目的。这既涉及受众的接受心理,也涉及艺术家或创作者创作影像的动机和意图。影像的功能丰富多元,受众的心理千差万别,但大致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这是影像的逻辑起点,也是影像需要遵循的媒介伦理:我们不能因为AI的助力走得太远,反而忘记了为何出发。
(一)记录历史,承载记忆
影像类作品可被分为纪实类和虚构类两大类别。纪实类作品,如新闻报道、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等,能够以相对真实和全面的方式记录当下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生活,为未来留存一份鲜活的历史记录。新兴的AI技术不断助力传统的媒体工作,AI数字人已出现多个成功“出圈”案例:从2019央视网络春晚与撒贝宁一同亮相的“小小撒”,到2022年两会期间央视网数字主播小C,再到虚拟数智人“班昭”登上央视荧屏。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一些网站正在滥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低质量的影像内容,对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网站以制造“点击诱饵”影像为手段,通过广告获利。据NewsGuard的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个网站每天发布数百条这样的文章或视频,其中一些散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比如CelebritiesDeaths.com在4月份就曾发布了一篇标题为“拜登去世”的文章,令读者一时难辨真伪。这类网站的存在和运营方式严重破坏了互联网的可信度和信息质量,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确保AI技术不被滥用。
即便是虚构类作品,也是在以艺术的方式记录着当下的文化和时代氛围。这些作品能够捕捉到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势,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记忆。影视艺术可以抓住历史的瞬间,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将观众带回过去,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的重要时刻。这种再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铭记历史事件,形象化地重塑历史人物,使其变得更加真实和栩栩如生。通过故事情节、历史细节和视觉效果等手段,影视艺术能够向观众传递丰富的历史信息,建构并唤起受众个体和集体记忆,并与历史事件建立联系,深切地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种记忆的唤起有助于保持历史的活力,并促进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尽管过去的历史无法重现,由于时代限制,也很少能够保留影像资料,但当今影视创作者借助AI等技术手段,能够相对逼真地重现历史,比如纪录片《圆明园》中的AIGC。即便如此,这也并非真实的历史记录。因此,创作者需要怀揣对历史的高度责任感,明确使用的范围和尺度,尤其是在纪录片中对真实再现的运用上。
(二)艺术表达,探索未知
不同于直观地记录,影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画面、声音和故事等元素既表达导演、编剧等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也借此表达人类的共同情感、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等,以期唤起受众的共鸣和思考。影像天生具有讲故事的优势,通过视觉元素和剧情设计来叙述故事,传递特定的信息或观点。艺术家可以运用构图、色彩、光影以及人物、场景、情节等元素,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影像,帮助受众理解和体验特定的情境和主题。比如玄幻、仙侠类影视剧,通过AIGC在艺术表达方面就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可以辅助创作者在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和特效制作等方面提供创意和灵感。AIGC可以分析大量的玄幻、仙侠类作品和艺术元素,生成新的角色形象、奇幻场景和炫酷特效,帮助创作者打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创造出更具创新和独特性的艺术形式。AIGC还可以用于剧情创作和故事发展,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玄幻、仙侠类作品,提供创新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发现新的剧情转折、角色发展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和丰富多样。
此外,影像作品也可以用于探索和挑战艺术形式本身的可能性,比如艺术电影的诸多创新。数字时代的到来,AIGC的助力,帮助一些影像艺术家可能通过创新的影像技术和风格,挑战传统观念和审美标准。这种人类+AI的探索和创新有助于推动影像艺术的发展,并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就像最近在B站上流行的“AI孙燕姿”,这是根据孙燕姿的声音采样的平均值生成的演唱。它可以驾驭不同风格的歌曲,甚至连孙燕姿本人在回应中都甘拜下风。但是AI孙燕姿毕竟只是个“平庸的模仿者”。虽然她可以提供最为大众化的满足,但却很难实现艺术性的真正超越,也不可能带给受众真正的感动。
(三)文化传承,审美教育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影像旨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精髓,并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通过展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和人物,影视作品能够让观众深入了解和体验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相互理解,促进文明互鉴。作为一种普及性的传媒形式,影视作品也承担着教育和启发民众的重要责任。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促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交流,帮助受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民众的思考和求知欲望。作为一种视听媒介,影视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呈现,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身心愉悦。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情节,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审美教育。影视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功能。电影《龙马精神》应当算是成龙的作品,致敬龙虎武师,单纯而又温暖。在这样一个AIGC的时代,传统的行当在萎缩甚至消失,更要命的是一种专业主义精神的萎靡,一种不再为了心中所爱愿意不顾一切付出的冒险和奉献。一个人如此,一个行业也是如此。没有了精神内核的AI电影生成,只是一种炫技的视觉奇观,恐怕很难令人感动。从此意义上,成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演员,一个实打实的武师,洋溢着激情与梦想的龙马精神。
(四)视听娱乐,情感社交
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娱乐长期被误解甚至被污名化,导致人们对娱乐畏而远之。其实,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就是为受众提供休闲娱乐和视听享受。它可以带给观众欢乐、刺激、惊喜等情感体验,让观众暂时远离现实的压力和烦恼,沉浸在虚构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之中,享受到片刻的放松和娱乐,因此好莱坞被称之为“梦工厂”。娱乐当然有着不同的层级,既可以悦耳悦目、悦心悦意,也可以悦志悦神。观众可以在影视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与角色产生情感联系,体验到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绪。影视作为一种“普及性艺术”,能够成为社交的基本话题和共同体感的重要来源,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国族和社会的归属感。
不管是生产、传播还是接受,影像艺术都高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借助于AIGC,一些科幻类大片尤其强调奇观特效和视听震撼,让受众体验强烈刺激的耳目声色之娱,成为“吸引力电影”的重要根源。虽然观众未必会心灵感动,但会体验到感官刺激,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解压方式,尤其是对于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巨大的受众而言,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解压阀”。很多美国大片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成就全球性“爽片”的内在逻辑即在于此。然而,并不是有了先进的AI技术,就必定可以生产出高票房的商业片,更不用说具有较高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影视佳作。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集聚声光电等高科技的影视大制作市场和口碑双双扑街的似乎并不在少数。毕竟,人之为人的沟通基础在于情感共鸣,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的功能是基于对大量人类知识的整合和平均化。传播学者刘海龙从海德格尔生存论的角度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性人工智能进行了定义和分析。他将其界定为“新常人”,指代一种知识渊博但认知平庸的存在者。这种新型存在者虽然在本质上服从于人类,但在实践中却成为一个凝视人类的他者。12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影责任
电影虽为舶来品,但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成就了有着鲜明民族气派和风格的中国电影学派和中国动画学派,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建设力量。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与中国特色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发展路径和模式。具体到电影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中国国情和特色,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和先进理念。
(一)AIGC的弯道超车
电影作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需要不断演进的技术支持。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3D,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为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视听体验。毋庸讳言,中国影视工业在技术方面与西方影视强国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科技与市场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差距正在迅速弥合。在AIGC时代,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发行、推广和观众互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中国影视业提供了历史性的风口,促使其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在技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体现出一定的后发优势。李安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首次尝试采用120帧的高帧率技术(HFR,High Frame Rate),通过提高电影的帧数以使画面更加清晰流畅。同时他还尝试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通过创新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技术,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场景。通过这些尝试,李安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还为影视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参考。《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篇章,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想象力。《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通过炫酷的技术,成功吸引了成年观众的关注。《八佰》使用IMAX大广角和长景深移动镜头,营造出强烈的冲击感。应该承认,中国电影工业美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电影在影像语言上具有“无国界”的语法通用性,因此被让·爱浦斯坦(Jean Epstein)称为“世界性语言”。换言之,电影作为具象的视觉媒介,在很多情况下无需翻译就能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与情感。武侠动作片是有着鲜明东方美学的类型电影,借助于AI技术的加持,通过动作、场景和剧情所展现的情感和价值观,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触动观众的心灵。
(二)传统美学的电影转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拿什么奉献给世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有可能蕴藏着破解当代世界生存困境的密码。中国传统艺术的模糊美学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包含了许多大数据和云计算难以准确把握的元素。传统艺术注重意境、意蕴和情感的表达,强调模糊和隐含的美感,给观众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传统的中国电影注重情感表达、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这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理念相契合。在AIGC时代,中国电影学派可以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充分汲取灵感,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语言相结合,为世界电影的多样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今年暑期档的《长安三万里》和《封神》都取材于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了充分的现代化转换,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与口碑。《长安三万里》通过精美的制作和视觉效果,将古代长安的壮丽和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体验,使观众能够产生共鸣。《封神》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编而成,以华丽的特效和动作场面为特色,将古代神话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加入了现代审美和观众喜爱的元素,使整个故事更加接地气。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充分利用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还在于进行了现代化的转换。它们通过将古代故事与现代观众的情感需求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的观影体验。这种现代化的转换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够吸引现代观众的兴趣和关注。今年的暑期档异彩纷呈,同期上映的国外大IP就有《碟中谍7:致命清算》《芭比》《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潜艇总动员:环游地球80天》《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等。虽然很多进口片都是豪华大制作,但国产电影的综合表现却更加出色。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含蓄蕴藉的模糊美学不仅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也确实可以为世界电影的多样化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传承和创新,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融合,我们可以在电影创作中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出与时代相契合的电影作品。
结语
今年的7月17日,贝壳财经发布了一部名为《熊猫贝贝的低碳潮生活》的创意视频,其中首次采用AIGC制作了“熊猫贝贝”的漫画角色。在这个视频中,记者任娇巧妙地运用了AI的提示词功能,生成了大约40张在各个场景中活动的熊猫贝贝。与传统的雇佣原画师绘制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约90%的制作时间。早在去年,北京市就发布了国内首个数字人专项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数字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1-2家营收超50亿元的头部数字人企业等目标。
我们应该承认: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有潜力替代大部分简单重复的常规工作,然而,AI更多的是作为辅助工具而非完全替代人类。人类具备创新能力、共情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独特的智能特征,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复制的。未来已来,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居安思危,而更多的是在居危思安。AI会不会取代影视人?有人乐观地认为:未来不是你与AI的竞争,而是你与一个更会利用AI的人的竞争。当然长期来看,人与AI的相互依存、协同合作应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人机协同的模式可以将双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作效能和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影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用AI技术,与之协同工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演员张颂文在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认为:“AI可能很完美,但我们人类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变得更真实,这个恰巧是AI技术无法做到的。”13
——文章选自《电影新作》2023年第4期
(图片来源网络,最终版详见期刊、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