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记忆”:
探究“媒介考古”路径下数字时代的电影史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岳莹,成都理工大学传艺学院副教授。
摘要
数字媒介时代,电影从单一媒介走向流媒体无限互联,社会“历史”叙事渐渐被个体的数字“记忆”所替代。本文借鉴媒介考古学方法论框架,将当代电影置于实践、观众、记忆、 权力交互的开放系统之中,从“赋权”与“赋能”两个具体的维度揭示出记忆的权力、表征和实践是如何与数字媒体的物质性纠缠在一起,使技术话语对记忆、身体、认知的影响清晰可见。
关键词
记忆 媒介考古 参与式文化 众包 具身交互 VR
镜鉴与创造:
联华影业公司与1937年前中国电影的生产方式
作者简介
文/付永春,河北美术学院副教授。
译/张侃侃,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讲师。
摘要
本文以好莱坞为比较对象,利用未公开发表的制片人日记和其他原始资料,对联华影业公司的制片制度进行个案研究,考察了1937年以前中国电影的生产方式,由此提出:中国电影产业在制片模式方面走出了一条与好莱坞相近的发展道路,但同时保留了自己的鲜明特征。其显著特征之一,即导演在制片人制中的强势地位,导致了193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繁荣的转瞬即逝。
关键词
生产方式 中国电影史 联华 中国电影产业 好莱坞
跨媒介视野下“十七年”时期
陕西省农村地区电影与幻灯放映探析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特色电影评价体系研究基地、陕西省级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阶段性成功。
作者简介
原文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特色电影评价体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王澍,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特色电影评价体系研究基地科研助理。
摘要
“十七年”时期,国家在农村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宣传以及知识普及活动,电影和幻灯凭借新媒介的吸引力进入农村宣传框架之内,二者既能交相辉映,又能在较为独立的放映环境下自成一派,这种若即若离的暧昧性构成了建国初期电影和幻灯之间不同于其他宣传媒介的独特关系。本文以“十七年”时期陕西省农村地区电影与幻灯放映情况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一时期电影与幻灯之间暧昧复杂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二者在跨媒介的语境下如何单独及共同进行民众教育与政策宣传任务,以及农村观众对待两种媒介在态度上的区别,最终指出二者的放映实践构成了新中国农村宣传与知识普及中不可或缺的光电媒介系统。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幻灯放映 电影放映 农村文化宣传
洗衣机与自动化:
“十七年电影”中的“家务劳动”与技术叙事
作者简介
黄哲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建设对大规模人力资源的需求促使“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程度迅速提高。在此过程中,广大家庭妇女从“家务劳动”这一非生产性劳动领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发明“自动化省力装置”、开展技术革新的实践也被作为科学普及与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相应的影像叙述中不断彰显,成为“十七年”影像文本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综合分析这一以妇女真实参与、推动、主导的,由历史史实与影像文本共同塑造的特殊经验,以期帮助我们透视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家务劳动”领域的关系问题,并重新评估这一过程中妇女作为技术革新主体的政治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
务劳动社会化 自动化 技术革新 科学普及
想象力与中国电影的“元语言”:
基于清末民初幻灯与电影在沪放映的考察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上海市哲社青年项目“上海沦陷时期‘电影战’研究与史料编译”(项目号:2020EWY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郑炀,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摘要
在电影语义成型、从一种舶来的杂耍之物迈向足以表征中国气质和中国思想的艺术过程中,观众的参与方式及观影经验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回溯至“电影前史”的幻灯时代,分析晚清幻灯放映中科学主义与煽情主义的结构与组成,以此来注解电影舶来之初观众“天然”挟带的审美经验的构成;其次,将清末民初时代其他与电影“相邻”的媒介归纳至电影语义成型的过程当中,从而指出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观众共生的重要特性,及其以民族电影的形式独立发展并以文化内生力持续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
幻灯 清末民初 中国电影 元语言
左翼电影主题曲的文化魅力与精神价值
作者简介
冯诚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
摘要
左翼电影主题曲通过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先进的电影理论以及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近现代中国民族电影音乐艺术的革命性转变和历史性进步,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力争探寻全新的精神表达方式,创造出符合时代风格的新音乐艺术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关键词
红色基因 艺术表现 精神价值 传承
东北文艺复兴视域下
新东北电影突围的三重路径
作者简介
李莎,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黄敏,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
“东北文艺复兴”作为振兴东北经济的衍生愿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备受关注,新东北电影也参与到这一“复兴”进程,意图对东北往事进行横纵向度的铺陈与挖掘,展现出东北形象的立体与多面。一方面,“新东北文学”作品为新东北电影积累观众的同时,正突破文学边界尝试影视化改编,成为给养电影的IP资源;另一方面,新东北电影正尝试摆脱土味的闹剧范式,进一步探索喜剧亚类型与悬疑类型。与此同时,东北电影逐渐从草根制作向精品化、系列化迈进,依赖喜剧明星开辟出“东北+网络”的下沉反哺市场模式。作为中国地域电影不可或缺的部分,东北电影在电影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正在探寻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电影 新东北作家群 类型电影
从双重他者到国族认同——
1936年黄柳霜回国影像考证与文化浅析
作者简介
余娟,上海音像资料馆副研究馆员。
摘要
被誉为首位好莱坞华裔女星的黄柳霜在业界口碑两极分化。西方电影既为她带来荣耀光环,也使其因东方主义刻板印象深陷骂名。1936年31岁的黄柳霜首次回到中国,开启了为期八个月的寻根之旅,加深了对于国族身份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随行华裔摄影师王小亭等人用纪实影像记录下了这一重要场景。本文结合这批珍贵历史影像与当时的媒体报道等档案资料,结合后殖民文化、明星研究等理论工具,解析首位好莱坞华裔女星归国行程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华裔女性。
关键词
黄柳霜 华裔 好莱坞电影 他者 国族认同
计量电影学视角下
1920年代中国武侠电影类型风格初探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乔洁琼,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王凌霄,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由数据统计参与的电影风格研究从各个方面对传统的电影研究进行了革新,对于电影史学研究而言,数据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考古工具”,为电影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范式。1920年代中国武侠电影是否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类型风格,在学界仍未有定论,本文运用计量电影学方法对早期武侠电影进行“考古”,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计量电影学 武侠电影 类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