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作》|没告诉你,要写好电影史还可以……

文摘   2024-01-18 09:21   上海  

用对白建构故事

——郑正秋电影的艺术形式及其电影史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7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林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摘 要

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奠基者、开拓者,与大卫·格里菲斯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叙述一个让观众理解的故事。郑正秋围绕人物对话,开展出一套叙述事件、渲染激发情感的叙述话语。即便在《劳工之爱情》等无声片中,对白字幕的数量远远超出解释性字幕。在有声片中,对白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叙事的重点。声音介入电影,促使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话语发生一系列变化,剪辑方式不再模仿古典好莱坞模式的连续性剪辑,出现了依赖景别变化的叙述。更重要的是,郑正秋电影的感染力集中在人物对话。它跃出了电影的叙事主体,成为抒情的重要方式。概言之,郑正秋电影及其影戏观,是中国文艺特有的抒情传统潜在发挥作用的叙事体。当我们从这个角度理解郑正秋的电影艺术,其艺术观及其世界性价值就值得我们重新评估了。

关键词

郑正秋 对白 叙事 抒情


“说书”传统与电影民族形式及其反思

——从徐昌霖的电影理论、创作谈起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9ZDA27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詹少尉,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摘 要

作为一位理论、创作两手抓的电影人,徐昌霖在学界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探讨中未受到足够关注。他的理论代表作《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一文和众多电影作品,表现出由民间通俗文艺出发思考电影民族形式问题的创见,其中借鉴“说书”传统阐发的民族电影理论值得人们关注和反思。一方面,徐昌霖基于平民文化立场,强调电影从人物塑造、叙事编排和说白三方面向“说书”传统学习;另一方面,其民族电影理论在直接移植“说书人”叙事的过程中,容易陷入程式化的陷阱。现代电影媒介意识的觉醒,实际上意味着传统“说书人”一元主体的消解,于是敏锐的电影创作者们开始激活镜头和画外音的自我意识,试图建立起多主体多层次的多重“说书人”结构,为“说书”传统在电影艺术中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关键词

徐昌霖  电影民族形式  说书  中国电影学派  现代性


加速时代的“慢电影”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

孙力珍,苏州科技大学讲师。

摘 要

电影的“加速”与“缓慢”,形成了“快”“慢”两种电影风格,对“快/慢电影” 的研究,一方面要界定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另一方面也要跳出快、慢二元对立的窠臼,揭橥“加速影像”与“缓慢影像”所蕴含的文化议题与审美特征。首先,电影的媒介演进、叙事惯例改变以及剪辑技巧进化形塑了电影加速现象,为观众带来视觉刺激以及快感体验;其次,慢电影利用日常叙述、固定长镜头、非职业演员,构建起影片内部的自省时空美学,实现了对加速现象的解构。最后,探究加速时代慢电影的影像特质及审美特征,有助于挖掘电影影像意义、激活观众的感知体验、重构观众的主体性,激发后电影时代的电影理论活力与批判性。

关键词

加速时代  “慢电影” “快电影” 审美特征


空间与媒介视角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观众研究 (1897-1937)

作者简介

袁萍,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电影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 要

媒介作为传递信息及构建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与空间紧密交织,两者具有较强的联系性与共通性。作为新兴的视觉媒介,电影的出现深刻影响了早期社会文化的演进。早期电影院的出现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而不同印刷媒介的传播更是拓宽了观众接触和参与电影的维度。本文立足于空间与媒介视角,对早期电影院的空间分布、不同印刷媒介的生产与观众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挖掘影响早期电影观众观影行为和态度的因素,从史学向度深化早期电影文化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

早期电影观众  空间生产  印刷媒介  电影院  观众研究






电影新作
《电影新作》是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全国中文艺术类核心期刊(2020版),始终关注国内外电影研究新动态。主要设置栏目:本期特稿、电影理论、海上影谭、电影产业、电影导演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