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致辞 | 发展与期望共存 任务与担当并举
学术
健康
2025-02-05 19:03
北京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5年1月第60卷第1期
作者:郎景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北京 100730
Email:langjh@hotmail.com
新的21世纪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与期望并存,妇产科学的发展与妇产科医生的任务与担当并举。
新的21世纪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与期望并存,妇产科学的发展与妇产科医生的任务与担当并举。首先面对的是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生育比率下降,生育人口下降,生育能力下降,生育意愿下降。而出生缺陷的状况堪忧,这将影响人口质量,成为儿少死亡的主因和儿少残疾的主因,也是一个巨大的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23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只有902万,2024年也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龙娃”的出生数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这涉及到重要的3个“生”的方面,即提高生育能力,避免出生缺陷,保护生殖健康;还有3个“育”的任务,即生育、养育和教育。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希望能在未来起到强大的号召力和推动力。我们妇产科医生也应像林巧稚大夫那样,为“改善人与社会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人口增加、老龄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妇科疾病的“疾病谱”与“年龄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给予妇女全方位、多环节的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的关照。由于出生缺陷的严峻情势,发育异常或生殖系统畸形已并不罕见,其多样性和分类繁杂,逐渐得到疏理。比较重要的阴道闭锁、阴道斜隔综合征等造成梗阻或发育障碍已被纳入染色体➝性腺(性激素)➝器官(内外部)的发生链条,并已形成了规范化诊治。这对于青春期保健与青少年身心发育至关重要。妇科感染或女性生殖系统感染依然是重要的问题。虽然一般性的感染有所减少,但感染的特殊性日趋突出,如结核病、放线菌病、真菌病、性传播疾病(STD)等,特别是STD,如艾滋病(AIDS)、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淋病、梅毒等。HPV已被确认是子宫颈癌的致癌病毒,是人类癌症中唯一明确的致癌因素。创伤当然是疾病分类中的重要方面,是指人体器官组织的完整性、结构性被破坏。一方面是外部的侵害,损伤比较容易被发现,表现主要是出血和疼痛。但对于妇女来讲,内部的损伤会更加重要,这主要表现在盆底支持结构的损伤及其修复。这种解剖的伤害会造成功能的障碍,系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充分论证和选择处理方案,以达到“4R”:修复(Repair)、重建(Reconstruction)、替代(Replacement)、恢复(Recovery),完成从解剖恢复到功能恢复:2RF(Restoration of the Form leads to Restoration of Function)。妇科肿瘤是妇科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妇科肿瘤也是肿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科肿瘤(权且不计乳腺肿瘤)在女性生殖系统各部位均可以发生,系实体瘤(结节或者包块),有良性、恶性,有囊性、实性;可局限于某个部位,也可弥漫于盆腹腔,甚至远处转移。肿瘤的分类、分期、分级,甚至分子分型都至关重要。病史、症状、查体、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是其主要检测方法,遗传学的调查和研究颇有意义。治疗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以外,新兴的生物治疗,如靶向治疗等都使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形成一种比较全新的观念。在不同年龄阶段会遭遇不同的肿瘤,形成了所谓肿瘤发生的“年龄谱”,比如青少年主要是卵巢肿瘤,生育年龄主要是子宫肿瘤、卵巢肿瘤以及与妊娠有关的滋养细胞肿瘤,而到围绝经期及之后,主要是恶性肿瘤。因此,这一概念的认识需明确而有益。值得可圈可点的是,2020年11月,WHO推出了关于在全球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动议,即到2030年,90%的女孩在15岁以前充分接种HPV疫苗,70%的35岁和45岁的妇女得到高质量的筛查,以及90%的被确认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者得到治疗。我以为这是全球战略、国家任务和我们妇产科的工作,我们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子宫颈癌筛查,并且出版了“中国子宫颈癌三级规范化防治的蓝皮书”(2023年)。当前的重要任务是继续开展大规模的筛查和积极推行疫苗接种。要告知公众HPV的知识(每年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疫苗是可靠的、安全的、有效的;注射疫苗不犹豫,比选择价位更重要。围绝经期及之后是妇女重要的1/3人生历程,这些妇女的身心健康尤其需要得到关注和保护。除了肿瘤的防治以外,精神心理、身体变化的若干问题,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医学与社会密切相关,所谓生物学-社会学医学模式。妇女的健康与社会更是密不可分;科学的发展使我们深入认识了一些疾病,把一些少见病变成了“常见病”,而认识的局限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少见病”。需要进一步把临床和科研结合起来,完成两者的转化,促进学科的发展。其一,加强宣传和实践医学的本源和基本观念,即人文关怀和哲学理念。哲学始源于医学,医学归隐于哲学。其二,重视科学普及,把科学普及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同等对待。甚至可以建议,在本刊开辟上述三个主题的专栏和园地,这在国际上的著名学术刊物上已有先例。以此把科学研究、科学发展与科学普及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下去。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立足国际,为我国广大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母胎医学及新生儿领域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优选母胎医学最新进展及前沿资讯,致力于促进母胎医学医务工作者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