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点击上方蓝色公众号名,关注我们!
编者按:
自本号发表《安庆人的黄梅情缘》以来,读者严重关注黄梅戏起源问题,我们也收到一些热心读者发来的文章。
本文试图从释义的角度就黄梅戏诞生于黄梅的观点提出一些质疑,供大家参考。
黄梅戏起源问题一直是安徽、湖北两方面争执不休的问题,湖北网友的理由是,为什么安徽的戏曲剧种叫“黄梅戏”,而不是叫“安庆戏”?并且还说,解放前就有“黄梅调”,解放后的黄梅戏就是黄梅调的延续。
事实真的如湖北网友所说的那样吗?其实,安庆方面的相关黄梅戏专家于十几年前就已经对“黄梅”二字进行了释义。
鉴于黄梅网友的执著,本文不妨再对“黄梅戏”“黄梅调”中的“黄梅”二字进行释义。
一、“黄梅调”是因黄梅季节而来还是因地名而来
1921年,《宿松县志》记载道:
“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小戏,亦称黄梅戏。”
这段话曾被黄梅县官方拿来当做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的证据,而向文旅部申遗,并且申遗成功。
但仔细分析这段话发现,这段话完全不能证明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
第一,虽然演出场所跟黄梅县接壤,但实际发生地在宿松县境内,证明宿松县在民国年间有戏班子演出。
第二,“梅俗好演小戏”,“梅俗”应该不是指“黄梅县的风俗”,如果指的是黄梅县某种风俗而经常演小戏的话,那这种风俗到底是什么呢?相关文献有记载吗?既然没有,“梅俗”的解释只有一个——“黄梅雨季的风俗”。
早在1356,余闕就在《城隍廟碑記》中写道:
“五月之望,里俗相传以神生之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游像舆于国中。”
“五月”是阴历,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是阴历五月初进行梅雨季节。在阴历五月里,老百姓由于阴雨连绵或狂风暴雨,无法耕种,闲下来看戏,由此成为传统。该“碑记”收录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安庆府志·碑记》中。[1]
解放前安庆当地报纸《皖报》1947年6月16日发表了署名“大荒”的文章《漫谈黄梅调》,他认为黄梅调这个称呼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梅雨季节大家无事可做,就打他请人唱戏,故称黄梅调。
宿松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六七月份,基本都会阴雨连绵,有些年份甚至会暴发大洪水。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让农民无法从事农耕,闲下来的农民可以借此机会歇息,进行相关娱乐活动,是完全有可能的——那时除了听戏,老百姓没有其他的选择,戏曲艺人有了登台卖艺、养家糊口的舞台,由此形成了在黄梅雨季请戏班子唱戏、听戏的风俗,简称“梅俗”。
既然不是发生在黄梅县境内,黄梅县又没有特殊的风俗会演唱黄梅戏,在两个条件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湖北方面将其作为申遗证据,岂不是哭错了坟,拜错了祖宗?
二、九江、安庆在几乎相同时间,戏曲名称却不相同
按道理来说,如果黄梅调果真起源于黄梅县的话,安庆叫“黄梅调”,跟黄梅县接壤的九江的小戏理应叫“黄梅调”才对,事实是,与黄梅紧邻的九江在光绪十三年(1887)却只称为“采茶戏”:
“光绪十三年(1887)《申报》三月十三日(4月6日)第五千零十六号第十二版‘淫戏惑人’:九江小东门岳师门外一带,近有油棍每晚二更后演唱采茶戏,淫词艳曲、亵态冶容,见者无不眉飞色舞,心荡神迷……”[2]
由此可以证明,所谓的“黄梅调”是黄梅戏的前身,发源于黄梅县结论是缺乏逻辑前提的。
▲今日九江
三、解放前在江浙一带可有“黄梅调”这一说法
同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否因梅雨季节而唱戏的风俗,如果存在的话,那就证明在梅雨季节,确实有请戏班子唱戏的风俗。查阅了江浙相关文献,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这方面的记载,但创办于上海的《民强报》,1946年12月27日刊登了一篇小文《黄梅调》,文中写的内容证明“黄梅”二字不是“黄梅县”专属:“黄梅调,乃江浙间土调。”
啥叫“土调”?不是外来的,是具有地方特色、土生土长的腔调。
由此可以看出,黄梅调这一称呼,不仅在安庆存在,在江浙也一样存在。而且极有可能也是在梅雨季节上演小戏而得名“黄梅调”,由此证明“黄梅调”跟黄梅县无关。
在江浙有“黄梅调”的叫法,在安庆也同样有“黄梅调”的叫法,唱腔上却存在很大区别,这有点类似于采茶戏,南方多个省份都有采茶戏这一叫法,虽唱腔上千差万别,但因茶得名,故都可称采茶戏。江浙间的土调叫“黄梅调”,应该也跟黄梅雨季无法农耕,闲下来演戏、看戏有关。
此外,按照徐章程等人的研究发现,解放前,黄梅戏在安庆市区叫“府调”,在怀宁石牌一带叫怀腔,在潜山叫采篮戏,在太湖叫弥腔等,当然也有地方叫黄梅调的。如果说黄梅调起源于黄梅县,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么多不同的名称?答案只有一个,所谓的黄梅调中的“黄梅”二字,跟黄梅县毫无关系。
▲石牌老街
三、湖北官方所谓的“逃水荒”带来了黄梅戏是否可信
“逃水荒”说白了就是逃难,就是乞讨。一般而言,人口在一定范围内的迁徙,都会有地方志进行记载。比如康熙乾隆年间,安庆人移民到陕南,当地地方志就有相应记载,更别说明朝初年江西移民安庆等地的历史记载了。
逃水荒,不可能是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应该是有的。现在成千上万的农村人为谋生,去城市打工,虽然多数还是回到了故土,但还是有不少人留在了打工的城市。如果说黄梅县人逃水荒到了安庆,多数人后来都回到了黄梅县,按照概率来说,起码有少部分人做安庆的上门女婿啥的。有研究者对安庆移民大县——望江县的外地移民进行了考证,发现,望江县有江苏来的移民,没发现有黄梅县人来做上门女婿或以其他方式定居安庆以及各县的。难道他们乞讨结束了,都回黄梅县了?
逃水荒本质上是被人瞧不起的。那种一边乞讨一边唱的做法,到了80年代还有。每每有人上门一边乞讨,一边唱歌的,我爸妈都会制止,给点钱让他们立刻走人。邻居也一样。被人如此鄙视,怎么可能还有人将自己的孩子交给这些人,学唱戏?再者说,那唱的是戏吗?那是没腔没调的杂耍。有黄梅县人狡辩说,他们是搭台唱戏,不是上门乞讨。这就更说不过去了。逃水荒不带贵重的东西,带大量搭台子的工具,可能吗?
所谓的逃水荒带来了黄梅戏,就是无稽之谈。
黄梅戏起源问题是个学术问题,拿“黄梅调”“黄梅戏”中的“黄梅”二字说事,证明其就是起源于黄梅县,这样的观点是荒唐可笑的。随着更多证据的慢慢浮出水面,相信黄梅戏溯源将会得出可信的结论。
▲今日黄梅
[1] 引自《黄梅戏源溯》,
http://www.aqhmxjy.com/index.php/index/index/show/id/203.html
[2] 引自项结权《上海〈申报〉两篇“淫戏”报道,佐证“黄梅调”名字与黄梅县无关》,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2061693453115949&wfr=spider&for=pc
(本文作者,曾任职于纸媒,现某互联网企业任职)
(全文完)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