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黄梅戏早期起源地:宿松汇口镇

文摘   2024-09-28 00:00   安徽  

届点击上方蓝色公众号名,关注我们!

编者按:

自本号发表《安庆人的黄梅情缘》以来,读者严重关注黄梅戏起源问题,我们也收到一些热心读者发来的文章。

本文试图从史料的角度就黄梅戏诞生地问题提出新的大胆想法,供大家参考。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宿松汇口镇闻”,作者不详。

▲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表演黄梅戏《穆桂英挂帅》

宿松汇口镇,黄梅戏发源竟然在这。

曹学佺(1574-1646年)福建福州人,曾写过一首诗赠喻伯士,他日思君处,江边桑落洲。喻伯士是喻均,字邦相(1539-1605年)江西新建人的长子,喻均有四个儿子,老二喻应夔,字宣仲。老三喻应益,字叔虞,喻叔虞跟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关系非常好,汤显祖给他写过很多书信。老四喻季布。


曹学佺跟喻邦相一家人都很熟悉,他们在桑落洲相遇应该是1604年,也就是距今420年前。曹学佺这年三十岁。这年喻邦相已经辞官归乡。他怕儿子们学坏,就问曹学佺底细,曹学佺就写了《奉答喻邦相》。

曹学佺跟喻邦相儿子年纪相仿,他们一起登石钟山,逛小孤山,缆桑落洲,爬庐山,游鄱阳湖,唱黄梅调。曹学佺非常喜欢桑落洲周边景色,认为这就是桃花源,于是买房置地,造雪桂轩,在九江安家落户,打算在这养老。

1619年好友樊山王朱翊鉹听说曹学佺要卖房子,专门托袁敬烈给他寄来一首诗:“闻君已卖九江田,并海群鸥缔旧缘。”

曹学佺是在桑落洲学习借鉴了黄梅调,回到福建后,创造了闽剧。汤显祖也是通过喻叔虞了解黄梅调。他们在石钟山下的醉歌,小孤山旁的估客曲,都是早期的黄梅调。

黄梅调就是发源于桑落洲,1363年,康茂才(1314-1370年)改任蕲州路同知总管府事,调九江,南昌,蕲州三卫,皖鄂赣三省军民,在桑落洲屯垦,修建了桑落洲大堤,后人称之为康公堤。三省军民杂糅,形成了特殊的方言——黄梅调。

当地居民为康茂才建庙,称为康公庙,又叫总管庙。当年丰收后,人民载歌载舞,用黄梅调唱出喜悦之情。于是就形成传统,固定下来。这就是黄梅调的由来。


▲汇口镇三兴村杨林古戏台



▲宿松县志记载黄梅采茶小戏传播至宿松邑内,虽习之者少,仍遭严厉取缔。


据1984年《戏剧界》杂志介绍,民国初年,每年六月初六,宿松程营一带居民,都会按照传统,在火王庙前搭台,请黄梅戏戏班来唱戏。还请了汇口镇曹湖村老秀才王海门(1879-1938年)王振钧,字永清,号海门,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台上。联文是:

月夜好消闲,看银烛光中,满眼扶摇金翡翠。

林钟方协律,听荷花香里,有人高唱玉玲珑。

联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切时切事,情景交融,一时传为佳话。

汇口镇康公村的虞龙保,郑三须是宿松佐坝文南词的祖师爷,汇口镇三兴村杨林还有古戏台。清代道光年间(1840年左右)的著名文士贺作衡在此写下了一幅对联:

杨妃春色,西子秋波,演出些,媚态柔情,问今世,有几双醒眼?

林下樵歌,溪边渔唱,弹到那,高山流水,怕古来,无两个知音!

杨林古戏台,遗址在今汇口镇三兴村杨林快活岭。彭玉麟曾在此写过一首诗“桑落洲新长绿芜,桃花岺旧飞红雨”。说的就是这里。而六月初六唱黄梅戏,还跟彭玉麟,李鸿章有关系。

根据李鸿章忘年交裴景福记载,六月初六日,青天悬半弓,桑落洲前买斗酒,握手同醉松滋宫。说的就是1857年李鸿章和彭玉麟在桑落洲打架,握手言和,一起喝酒,看黄梅戏的事情。

1904年,东流知县郭继泰在宿松修同仁堤,堤坝建成后,当地人唱黄梅戏欢送他,这在他小说《带印奇冤,郭公传》里面有记载。

1949年,宿松第一任县委书记滕野翔修同马大堤,写下了一首诗,记录了修堤民工唱黄梅戏的情景:歌声处处唱黄梅。

▲图中红色点为宿松汇口镇
众多证据表明,汇口镇就是黄梅调的发源地。黄梅调是桑落洲人一部沿街乞讨的心酸史。桑落洲经常发大水,桑落洲人沿街乞讨,用黄梅调诉说苦难家史,后来就形成了黄梅戏,这就是黄梅戏的源头。


(全文完)

天然辣椒酱,手工灌制,
保证不添加防腐剂和
任何其他化学食品剂,
新鲜出售
大家如果需要,可以识别下面二维码,
加微信好友,新鲜订购,快递到家。

三里凤姐,皖山巾帼
新鲜辣酱,新鲜出货

往期推荐:

回忆▏故乡的黄梅戏
探讨  ▏“黄梅戏”“黄梅调”中的“黄梅”二字再释义
生活  ▏安庆人的黄梅情缘
生活  ▏黄梅戏与人生——兼对读者比较关心的黄梅戏起源问题的回应
探讨  ▏黄梅戏到底起源于哪里
页底留言已经开通,大家可以直接留言
投稿请识别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美文


潜山文化
呈现、评价、品味 潜山历史、风物、文化。 开放、兼容、多元 打造当代人的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