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半程马拉松自成立以来,从来没有占有这么多的国际媒体版面。不幸的是,坏事传千里。这几日所有的舆情都是负面的。
中国田径协会于4月16日下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阶段路跑赛事相关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省级路跑赛事监管单位负责人、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及相关工作组、认证路跑赛事组委会主办、承办及运营单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中国田径协会将进一步加强对路跑赛事的指导和监管,一是严格审核赛事方案,提升赛前实地检查力度,强化风险提示,继续优化监管机制;二是尽快研究出台规范路跑赛事商业竞争的指导性意见,加强市场规范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路跑赛事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风险预判,针对性制定应对预案。
北京半程马拉松重大负面国际舆情,暴露了中国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长期缺失的媒介管理能力。从上述会议透露的信息第三条看,似乎田径协会有意加强赛事中的传播短板。
这几日,非洲舆论已经普遍援引西方主要媒体的报道,还原北京半程马拉松终点线上演的尴尬一幕。
肯尼亚选手罗伯特·凯特(Robert Keter)和威利·姆南加特(Willy Mnangat)以及埃塞俄比亚选手德杰内·海鲁(Dejene Hailu)似乎向中国选手发出了信号,并在让他超越他们之前放慢了速度。姆南加特告诉 BBC 非洲体育频道,这三人充当配速员。他解释说,他们被聘请来帮助何打破中国半程马拉松纪录,但他没有达到目标时间。
配速员的说法,和比赛时他们身上穿着的参赛者号码布形成尴尬的一幕。后续仍然有待中国官方的调查。
如果调查证实他们的说法是真的,是比赛管理者的疏忽,那么一定程度上能挽回非洲选手的职业声誉。毕竟,体育精神不分国界。
如果调查证实他们撒谎,那么,事件势必演变成新的舆情,加深西方媒体塑造的非洲刻板印象。
事件发生后,没有一家中国媒体采访三名非洲选手,反而是英国广播公司联络到威利·姆南加特(Willy Mnangat)。这暴露出中国体育赛事管理者,重比赛,轻传播的思维定式。
其实,很多人心理都明白,这些非洲选手很多情况下都是“隐形人”。就算以前有非洲马拉松选手获得佳绩,也很少有中国的体育记者和传播对他们进行深度访问。以前在中国红火的马拉松比赛场上,还闹过非洲选手讨要“奖金”的乱象。
无论最后何种调查结果,北京半程马拉松这个媒介景观,已经对东道国和非洲都造成了损失。对于非洲选手而言,他们损失的是未来体育竞技的声誉,对于中国来说,最低是赛事管理混乱的教训,最高则是对公平竞赛的抹黑。
对于中国赛事管理者而言,未来需要增加媒体管理素养。最起码的常识是,对外国选手接受采访进行事前约定。
作者是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特邀理事。转引请联络liamlee@l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