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冬季多雨,听朋友说这两年尤其频密。一个佐证是,远山都披上了浓绿。4日是个礼拜天,上了年纪的人多去教堂,小年轻则会去心仪的咖啡馆吃早午餐。我和朋友约在咖啡馆谈天说地,喝罢一杯意式浓缩,我说,走,带你去溜溜古董店。
这间古董店我说有点熟,是因为前日刚来过。一个又一个档口实在是琳琅满目,十分适合这个退休人士居多区域的格调。访古是雅兴,一名新结识友人经营的中国古董店在二楼,好货真不少。一上楼,打眼的就是何绍基的字,“奇书旧读吾妻镜”。何绍基是清朝的大书法家,据说晚年他在苏州生活时,还会回购自己中年健笔。《吾妻镜》是一部重要的日本史书,目前北京图书馆藏着。
美国人喜欢的中国人未必欣赏得来,在这间寄卖的古董店,我还看到许多非洲面具,要价很高,像是好莱坞明星装饰自家的样子货。作为美国文化的中心,这里少不了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如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Robert Mapplethorpe)的自拍,要价500美元。他拍摄的安迪沃霍尔,是目前全球价值前20的摄影作品,这么一看价格其实倒也算公允。
我和朋友慨叹道,无论中外,世道变了。年轻人的审美不像老一代这样,因此可能有些古典家具、画作,一辈子也找不到主人。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不像老一辈赶上黄金年代赚的盆满钵满,收藏这种雅号成了遥不可及的事。
古董门槛有点高,旧书就当是另一回事。一方面是避雨,一方面是为了消化腹中刚刚享用过的日本料理,我们又来到不远处的二手书店。和华盛顿相比,这里的二手书店显然更有“文化”味,电影、音乐、建筑等艺术的书码放得整整齐齐。我在人类学书架上收获了马林的博士论文《澳大利亚土著家庭》,还有米德编著的一本《社会结构与科技变迁》,以及对国家等社会组织分类的文化人类学先驱艾尔曼(Elamn R Service)的一本书。在这个书架下面的社会学类目中,我一眼看到了《对空言说》以及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读书分两种,功利阅读和不功利阅读,如今重新回到象牙塔,这样的功利阅读自然也少不了。
我这个朋友没有去过非洲,我送他一本《龙的礼物》。我和他说,现在国内的居所是书越来越多,老书、外祖父的旧物、西藏当代艺术与非洲搬回来的家具和谐相处,书房里以千计数的藏书活像艺术品,还有我早年工作期间的请帖、请柬、证件、机票存根、各界人士互致的礼物,与屋子主人一道追忆着似水年华。
由“报人”转为“学人”,假期就是外游、会友、看书、偶尔炖文煮字写写专栏,笑看风云。我虽没有到暮年,但通过很多忘年交,归纳出一点点学问和人生心得,足够抛开世俗包袱,任性驰游一番。
访古并非怀旧和炫耀雅致,而是为了增添人生的品味与趣味。要我说,最紧要的,当属前两日育成教授当面口授的人生经验。如今很多人标榜风雅,但其实你若不晓得文坛韵事,就算是集了一屋子文人的邮,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