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咱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讲讲这六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纷纷迁入内地,与汉族交错杂居,到了西晋末年,北方陷入大乱,汉族民众开始大规模南迁,纷纷涌向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的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多达70余万。
这次大迁移被称为“衣冠南渡”,史料记载,在西晋晋惠帝统治期间,爆发了八王之乱,也就在这个时候,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主要民族趁机在北方地区崛起,想要夺取天下,而这一举动,使得北方的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到相对稳定的南方,要知道,这次的迁移不仅是人口的流动,更是汉文化的一次大迁徙。
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被誉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军队攻陷了唐朝的都城洛阳和长安,导致北方地区陷入大规模的动荡和战乱,为了躲避战乱,大批北方居民纷纷南下,主要迁往长江流域地区。
北宋末年,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了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这次迁移与前两次的“衣冠南渡”类似,都是在外部势力入侵的情况下发生的。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此时,广大北方地区被金国占领,金国作为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地处偏远,建立之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再加上异族统治,许多汉人再次向南迁徙,据说,这次人口迁徙时间持续较久,即使金国被蒙古灭亡后,由于蒙古人占领了金国领土,依然是异族统治,而南方的宋朝是汉人政权,因此很多汉人继续向南迁徙。
明朝初年,由于连年战乱屠戮以及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与此同时,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如曾经繁华的扬州城,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
为了恢复北方的经济,朱元璋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行动,命令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空前绝后,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区至今流传着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 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战乱较少,人口相对稠密,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甘一带,最南抵达淮河流域,从山西南部出发的移民,往往要经过山西洪洞县,在那里稍作停留,明朝时,洪洞城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旁有一棵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清朝初年,四川地区饱受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折磨,人口急剧减少,康熙二年,顺天府尹张德地被擢升为四川巡抚,此时的四川,重庆城中不过数百家,州县居民也往往只有数十家乃至十几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户。
看到这样的状况,张德地上书请求移民四川,在政府的鼓励下很多人涌向了向四川,卫了鼓励更多的人移民,政府还给出了非常诱人的奖励:凡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
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清朝政府还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听到这样优厚的条件,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进入川东;广东人则大批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给四川带来客家话,还有来自福建和江西、广西的移民,他们以乡邻、亲戚为纽带,结成数百人队伍,向未知之地跋涉,与此同时,湖广人还继续向北,进入与四川毗邻的陕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经被荒草覆盖的地区,一县人口已经增加到上千户甚至万户。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受到列强侵略和国内贵族压迫,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人民为了生存和谋求更好的生计,开始大规模迁移,有的冒险闯关东,有的走向西北走西口,还有一些选择迁移到东南亚的南洋地区。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在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