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我前几篇文章的都知道,在母系氏族社会,姓是区分不同氏族的重要标志,代表着母系血统。当时的人们以居住地、图腾等为姓的来源。例如,传说中黄帝居于姬水之滨,便以姬为姓;炎帝居于姜水之旁,以姜为姓。这些古老的姓大多带有女字旁,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的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氏开始出现。氏通常来源于封地、官职、祖先名等。在夏商周时期,姓氏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贵族不仅有姓有名,还有氏,用以区别贵贱。比如,王、公、侯、司空、司马、上官一开始是爵位官职的名称,后来成为氏,平民则只有姓和名,没有氏。
夏商周时期,同姓不婚的习俗非常严格,这是因为人们很早就发现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当时,姓主要用于区别婚姻,氏则用于区别贵贱。例如,贵族女子称姓,以表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
周代,姓氏制度迎来了重大发展,周王与各诸侯国之君、卿大夫有着同姓和异姓之分。众多诸侯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后人以封国名为氏,数量众多。例如,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国,其后代便以 “鲁” 为姓;晋国大夫毕万封于魏,其后代以 “魏” 为姓。同时,各诸侯国又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卿大夫的后人也以受封国的名称或采邑为氏,这使得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
以姓为氏:在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的姓为姓,一些姓直接承袭为氏。如姬、姜、姒、姚等古老的姓,在周代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后人有的直接承袭为氏。
以国名为姓: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林立,国名成为常见姓。据统计,当时的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国名,如今都成为了常见的姓氏。例如,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于齐,其后代以 “齐” 为姓。
以邑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有的以邑为氏。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 200 个。
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复姓较多,常带表示不同环境居住地点的字。如居住在东城的称东郭,居住在西城的称西郭,居住在南城的称南郭,居住在北城的称北郭。
以乡、亭之名为氏:如裴、陆、阎、郝、欧阳等姓。这类情况虽然不多,但在姓氏发展中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复姓近 200 个。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以次第为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也可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在封建前期,官职世袭,形成了 “世官制度” 和 “世族”,官职成为家族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成为姓氏的来源之一。
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古代手工业职业和技艺多为家族世袭,带有对行业技艺进行垄断的色彩。
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尉迟等。这些姓氏很多来自少数民族的部落,如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居辽西,后在棘城以北建国,莫护跋以 “慕容” 为自己部落的名称,后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为姓氏。
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席、贺等,圣讳而改姓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封建帝王的名字,凡相同者必须回避更改。改时往往采用同音字或同义字。如籍氏避楚霸王项羽讳,改为席氏;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李姓:李姓作为我国的大姓之一,其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皋陶,皋陶在尧帝时期担任大理之职,其子孙世袭大理之职,以官为氏,称理氏。后来,理氏在商纣王时期因直谏得罪被处死,其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靠食李子充饥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李姓源于以李树为图腾的部落。此外,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唐朝时期,李渊父子打下李唐江山后,又把所有出力的文臣武将都赐了李姓。
王姓:王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罪被废,但他的儿子还在做官,后来其后代因是王族所以改姓王。秦朝建立之初,当代家主王离之子王元王威分别迁往琅琊及太原,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望族。其二,周武王弟弟被封为毕王,被晋所灭改称魏,秦灭魏后举族迁移,汉初被封官,因为是王室后裔,所以称王姓。其三,周平王死后孙子姬赤即位,但孙子的同胞弟弟夺了王位称周恒王。姬赤弟弟的后裔出奔晋国,子孙后代就以王位姓氏。其四,周考王弟弟恒公封在王城,后来封地在战乱中被霸占,恒公后人迁移到河南,因为世居王城,所以称王。
刘姓:刘姓主要有以下起源。一是源于周匡王封小儿子于刘邑,其后代以刘为姓。二是尧帝子孙封在刘国,后来其后代以国为姓。三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会被晋君封于范地,史称范武子,他是范姓得姓始祖,同时又是刘姓的中兴之祖。汉高祖刘邦就是士会的直系后代。此外,历史上不少少数民族改为汉姓刘,如西汉时,匈奴单于冒顿娶了汉室皇室女子,生的孩子姓刘;东晋十六国时,前赵的建立者刘渊也是匈奴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等。
张姓:张姓起源比较传奇,一种说法是传说黄帝有个孙子叫挥,是兵器弓箭的发明者,被黄帝封为弓正,又取弓长之意封张姓,其后代主要分布在青阳(河北清河县)。另一种说法是晋国有为大夫叫解张,封张候,他的后代就依古礼以官号为姓,称张。还有说法是古代的少数民族都很向往汉代,为融入汉族就仿照汉族起汉姓,张就是这么来的。东汉末年,太平道与天师道首领张角和张道陵,大量加入的平民为了融入,也纷纷改姓为张。
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 2.4 万个,目前在用姓氏约 6 千多个。据 2009 年的统计,在汉民族中有 87% 的人仅用了 100 个常用姓氏,在这 100 个姓氏中,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等 19 个大姓的人口占据汉族总人口的 55.6%,表现出明显的大姓聚集特征。2020 年 “百家姓”,“王”“李”“张”“刘”“陈” 名列前五,占中国户籍总人口的 30.8%。
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常见复姓有诸葛、欧阳、纳兰等,我国六大复姓中,欧阳姓人口超过 300 万,是较为常见的复姓之一,历史悠久,得姓于战国末期,楚国国君将越王勾践的后人分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被称为欧阳亭侯,属于以封爵名称为姓氏。太史姓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罕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以官名为姓氏,二是源于姬姓。司马姓作为西晋和东晋的皇族姓氏,一共诞生了 15 位国君,如晋宣帝司马懿,晋武帝司马炎等,名人众多,如司马迁、司马相如和司马光等。上官姓源流单一,源于芈姓,始祖乃是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子兰。端木姓是古老的姓氏,源于芈姓,出自西周时期周文王姬昌的老师鬻熊的后人端木典,是以先祖名字为氏。东方姓历史非常久远,源自于上古伏羲氏,相传伏羲氏 “出于震,位主东方”,其后世子孙遂以东方为氏。
在宋朝的社会制度中,女子嫁入丈夫家后通常要改姓为丈夫的姓氏,以显示妻子对丈夫家族的归属和对丈夫宗族的尊重。然而,也有一些特例情况,如著名的文人墨客李清照、陆游等,婚后仍保留了自己的原姓。这是因为他们有才华和独立性格,丈夫也可能认同他们的才情,愿意接受他们保留原姓。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宋朝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民间传统和习俗,在一些地方和家族中,也有保留女子原姓的情况。从明朝开始,才出现在妇女本姓前冠夫姓的迹象,中间大多会用一个词把两个姓隔开,如 “郑节妇黄氏传”“王节妇汤氏传”,也有直接称呼女子本姓的 “谢节妇传”“宋烈妇传”。在明朝大部分妇女都会以 “某阿某” 的形式称呼,也就是在夫姓和本姓之间加了一个 “阿” 字,且一直延续到清朝初期,中期开始才演变出 “某某氏”,也就是直接在本姓前冠上夫姓。在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直实行夫妻同姓,虽然没有直接规定女性婚后一定要随丈夫的姓,但绝大多数的已婚女性都将自己的姓改成了丈夫的姓。在中国现代,部分传统的家庭仍有 “冠夫姓” 的习俗,当女子结婚后,就必须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夫家的姓氏。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支持婚后不改姓,有些女性婚后在职场上还会继续使用原来的姓氏,只有遇到一些法律文件时才会使用丈夫的姓。